第888章 這1000萬,花的真值!

整個七月和八月,洪災一直在肆虐,政府和人民對抗災難的行動和意志卻前所未有的堅定起來。

進入八月,部分地區洪水退去,但仍有不少地方的情況十分危急。

國內的各種義演、義賣募捐形式越來越多,8月16日這天晚上,紅十字會聯合中華慈善總會和中央電視臺舉辦了“98抗洪賑災義演晚會”。

場面十分感人,晚會的效果十分顯著,募集了不少善款。

又隔了兩天,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了一則新聞。

畫面上是米國大統領拉鍊頓,電視中的他面色沉痛,面對着米國全國媒體發表電視講話,就自己在與萊溫斯基醜聞案當中做出的誤導米國人民的行爲而向全國人民道歉,並對所發生的事情負全部責任。

講話的最後,拉鍊頓還不忘轉移一下話題啊:希望米國人民可以轉移注意力,去面對下個世紀的挑戰和機遇。

不得不說,這個話題轉的十分生硬。

別說是米國人民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現在都集中在他褲子拉鍊的那點破事上,因爲這樁桃色新聞事件,共和黨已經啓動了對他的彈劾程序,現在關於拉鍊頓能夠保住大統領之位已經成了全世界都關注的焦點。

拉鍊頓的電視講話爲處於焦灼狀態下的國人提供了一份笑料,隨着時間的推移,洪災的高峰逐漸過去,進入八月下旬後,各地陸續傳來了好消息。

這場持續了近三個月的是抗洪會戰,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就在這個時候,林爲民接到了一通來自海里的電話,經過幾個月的研判和討論,國文社遞交上去的那份改制方案受到了認可,下一步就是推動改制了。

治大國若烹小鮮,在中國,任何政策想要落地,試點搞成功了是前提條件。

九月初,國務院正式發佈文件,將國文社定爲事業單位轉企改制試點單位。

這個時候國內的抗洪會戰還未完全過去,老百姓的目光仍被牽動着,這個消息並沒有引起大範圍的注意,但很多有識之士看到這個消息卻心頭震動。

1978年的改革開放是從國企改制開始的,到如今恰好二十年時間,這二十年時間裡中國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與動盪,但最終的成果是美好的,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現在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又要開啓,顯然是又一次重量級的改革措施,造成的影響可能沒有國企改制那麼大,但對於中國未來的經濟改革必然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國民文學出版社!

這家名字看起來跟經濟改革完全不搭邊的出版社竟然成了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先鋒,所有看到這個消息的人心中都充滿了好奇。

爲什麼會是它呢?

這些人探究的目光在國文社身上反覆打量,最終放在了它的新一代掌舵人林爲民身上。

最近幾年,關於國文社的各種新聞時不時的就會出現在國內大大小小的媒體上,這種媒體關注度並不符合一家出版社的社會知名度和調性。

細究國文社這些年的發展,大家不難發現,給國文社帶來這種關注度的,正是因爲林爲民的出現。

1991年林爲民上任國文社總編輯伊始,便大刀闊斧的完成了社內績效審覈制度的改革,緊接着便力主開啓了《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編纂工作。

中國自古以來有個習慣,“盛世修書”。

大型叢書的編纂,不僅是國家經濟發展的象徵,也說明了文治的昌明。

在中國之前,世界範圍內僅有米國、法國、英國等幾個發達國家完成了世界級文學文庫的編纂工作,國文社啓動《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編纂,無疑是將中國出版行業帶入了一個新的高度。

從1991到1996,國文社歷時五年時間完成了這項被業內稱爲“出版界的三峽工程”的鴻篇鉅製,也爲中國的出版行業和文化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受到了政府最高領導的表揚。

1992年,國文社推出“布老虎叢書”,叢書第一批作品《廢都》《花季雨季》等迅速引起國內讀者的追捧,一部《廢都》半年之間狂銷500萬冊,創造了中國出版界和圖書市場的銷量神話。

在此之後,布老虎系列叢書暢銷多年,至今仍然是國內圖書市場上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這套叢書也創造了中國出版歷史上的叢書銷量記錄,到如今銷量正在不斷向億冊規模逼近,不說是前無古人吧,至少也是後無來者了。

布老虎叢書的誕生證明了國文社對於市場的敏銳觸覺,證明了這家以文學見長的出版社具有適應市場化競爭的強大能力,不僅使國文社成爲了國內出版行業的龍頭單位,同時也爲中國文壇創造了一批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真正實現了“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

伴隨着布老虎叢書的熱銷,1994年國文社啓動了全版權運營計劃,以文學爲源頭利用電影、電視劇、廣播連續劇、漫畫、動畫等多種形式賦予文學嶄新的面目。

電視劇版《花季雨季》在央視播出創造了超過50%的收視率;

電影《有話好好說》斬獲了超過6000萬票房;

《紅豆漫畫》刊登漫畫版《千與千尋》累計銷量超過5000萬份

……

經過四年的發展,國文社的全版權運營計劃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不光是爲廣大的作家朋友帶來了不菲的收入和知名度,也爲國文社的發展再次注入了新的活力。

截止到1997年年末,國文社的年度營收已經超過了14億元。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去年一整年,整個中國電影行業的總票房收入是11億元,還沒有國文社一家單位的營收高。

14億這個數字在全國出版行業沒有任何對手,把目光擴展到文化產業,也沒有可以與之抗衡的存在。

哪怕是放到全國的企業界當中,這仍然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國文社正在成爲中國文化界的龐然大物。

林爲民放下手中的《經濟日報》,“這些報紙,真是唯恐天下不亂,生怕別人不知道我們國文社的家底兒。”

國文社成爲事業單位轉企改制試點單位,在民間的反響並不算多大,但在政界和新聞界看來顯然是一件關係到共和國發展進程的大事。

所以這個消息出來以後,國內的諸多媒體也把報道的目光對準了國文社。

這次的報道不同於以前媒體對於國文社各種市場行爲的報道,有種屠戶對準了帶毛豬琢磨着從哪下刀的虎視眈眈,讓人十分不好受。

“你這個就叫得了便宜還賣乖!別人都是到了不改不行的時候才改,你們國文社發展的這麼好,上面還能同意讓你們改制,伱就偷着樂吧!”

楊偉光跟林爲民坐在一起,聽他這麼說,便調侃了兩句。

“不改怎麼辦?我們可比不了你們央視,一年光收廣告費就十幾二十億,一個標王一兩個億。”

楊偉光指着他笑道:“你這張嘴啊,什麼時候都不吃虧。”

林爲民正色說道:“一時的發展不代表什麼,國文社這幾年的成功更多的是因爲過去的積累,在大家都沒有適應市場的時候,我們提前適應了市場,所以纔有了豐厚的回報。可等到以後大家都站在一條起跑線上的時候,情況就不會這麼樂觀了,所以說,晚改不如早改。”“難怪朱領導總是誇你,這覺悟確實不一般。”

到九月中旬,肆虐了三個月的大洪水終於漸漸過去了。

今天是9月19日,全國Z協辦公廳、民政部、中國紅十字總會、中華慈善總會聯合舉行了名爲“同舟共濟、重建家園”的義演晚會。

林爲民受邀出席這會他跟一羣人在候場,楊偉光就坐在他旁邊。

晚上七點多,晚會正式開始。

一曲激昂的京劇聯唱《同舟共濟、重建家園》拉開了義演晚會的帷幕,83歲高齡的袁世海與杜近芳、馬長禮等衆多京劇名家走上了舞臺。

這臺晚會本身就是Z協文藝界、書畫界委員們爲了貫徹“繼續開展捐款捐物,支援災區重建”的精神特意組織籌辦的,所以今天登臺的絕大多數演員也都是全國Z協委員,整臺晚會以京劇爲主,歌曲、相聲貫穿其中。

跟一個多月前的“98抗洪賑災義演晚會”相比,內容比較老派。

林爲民之所以出席這場晚會,主要是因爲晚會搞的是義演義捐,前幾天主辦方請他給晚會捐點東西,他又不是書法家、畫家,沒什麼墨寶畫作捐獻,想來想去,他把《霸王別姬》的手稿拿出來了。

東西都捐了,人肯定得到現場,到時候得去站臺啊!

剛表演了兩個節目,募捐活動就開始了,既然是義演義捐,肯定不能光是企業上來就掏錢,晚會現場文藝界、書畫界的名家們捐贈了諸多作品,然後由在場企業認捐。

啓功、趙樸初、白雪石、王成喜、劉炳森、歐陽中石、李鐸、韓美林……

諸多名家的作品亮相,跟後世那些慈善義演拍賣明星私人物品比起來,今天晚會要良心多了這些作品再過些年至少還值些錢,有的企業說不定還賺了。

晚會進行到一半,認捐金額已經達到了1.1億元,其中認捐金額最高的作品是啓功現場揮毫潑墨的一幅書法作品,創下了800萬元的天價。

啓功是近代以來的書法大家,但作品存世衆多,在收藏界的價格向來不高,800萬的價格顯然高出了作品本身的價值。

不過義捐嘛,大家不完全是衝着東西。

到了《霸王別姬》手稿亮相的時候,舞臺上響起了雄渾的背景音樂,主持人用渾厚的嗓音介紹着手稿的背景。

“《霸王別姬》是我國著名文學家林爲民同志的代表作品,自1981年發表以來受到了無數讀者的喜愛,小說行銷海外數十個國家,國內銷量超過2000萬冊,世界範圍內總銷量超過4000萬冊。

同時這部小說所改編的話劇、電影也廣受世界各國觀衆歡迎,獲得了米國託尼戲劇大獎、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奧斯卡金像獎等諸多榮譽……”

主持人的介紹詞結束,林爲民被請到了舞臺上給這次認捐站臺。

今天的晚會來了全國範圍內的69家企業,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國企,只有不到二十家是民營企業。

《霸王別姬》手稿的認捐儀式一開始,臺下各家企業便紛紛熱情捧場,報出的數字一個比一個高。

不到兩分鐘的時間,認捐數字一路從100萬元漲到了800萬元,氣氛熱烈。

“1000萬元!我們華爲出1000萬元!”

一個看起來五十多歲,貌不驚人的小老頭兒高喊着。

主持人聞聲頓時大喜,“1000萬元!來自鵬城的華爲公司認捐1000萬元,各位還有出比這個更高的價格的嗎?”

1000萬元,創下了今天晚會的認捐記錄,在場的企業代表們面面相覷,思量片刻,沒有人再表態出更高的價格。

《霸王別姬》手稿花落華爲,貌不驚人的小老頭兒樂呵呵的被請上臺與林爲民合照。

“林老師,能請您給我們華爲留個墨寶嗎?”小老頭兒問道。

林爲民笑道:“我的字可拿不出手。不過既然任總不嫌棄,那我就給你寫點東西。”

任政非喜出望外,林爲民問道:“任總有什麼要求嗎?”

“沒要求,沒要求,您隨便寫。”任政非喜滋滋的說道。

今天現場準備了筆墨紙硯用來給書畫家們現場揮毫潑墨,林爲民來到舞臺上的案臺前,手握一支狼毫筆,沉思片刻,揮筆而就。

“國之大本,科技爲先。人民主政,互惠相援。華爲公司,急公好義。捐資爲民,足徵高誼。科技興邦此推盛事。利國利民,羣瞻赤幟。”

林爲民並非書法大家,但這些年偶爾閒來無事也會躲在書房練練字,一手楷書倒是拿得出手。

四十八個題字周正端莊、乾淨利落,雖不如名家那般筆力遒勁,卻也不失端莊靈動,題字之中盡含美意,令人閱之心喜。

最後還有一行小字落款:鵬城華爲公司慨捐巨資爲國爲民,敬撰裡言以志紀念,林爲民書。

題完了字,林爲民放下手中的毛筆,和任政非共同將這幅字展現在電視機前,呈現給全國的電視觀衆。

收下了林爲民的墨寶,任政非又主動握住了林爲民的手。

“任總,祝願你們華爲的發展更上層樓,成爲代表中國的科技企業,從此走向世界。”

任政非看着林爲民,臉上的笑容燦爛的像朵菊花。

“謝謝林老師!”

又是手稿、又是題字、又是祝福。

這1000萬,花的真值!

第696章 假不夠用了第347章 這錢可怎麼花啊!第448章 戲劇家協會第703章 隊伍不好帶啊第156章 《人生》火了第836章 以後常來啊第711章 青春布老虎第693章 老邁,是我害了你啊!第167章 餘兆淮:守得雲開見月明第142章 這個後門,我走定了!第332章 三聯書店的邀請第597章 一社五刊第317章 大家風範第145章 外賓參觀第257章 吵吵鬧鬧的《紅樓夢》座談會第483章 絕不會到外國去批判第389章 劇院,下一部第700章 搞藝術的都窮,林老師例外第488章 您門下還缺走狗嗎?第763章 國文社要搞大事第548章 再坐一回你的大奔第89章 閉關創作第893章 你丫瞧不起誰呢?第538章 你丫纔是俗人第484章 有風骨第752章 老領導的人脈第730章 都是他林爲民乾的第396章 真他麼裝逼第659章 百萬稿酬徵文第316章 直木獎第400章 這兩天,我就先請假了第39章 一個字,絕第547章 什麼時候這麼牛逼的?第241章 先鋒小說難以逾越的大山第338章 舔狗不死第906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氣第302章 有你是大家的福氣第862章 挖了一座金礦啊第39章 一個字,絕第511章 好消息第822章 故宮也就那樣第225章 帶領《當代》走向更高的那個人第358章 改編不了的小說第581章 二度折桂第253章 球場敢死隊第267章 豪放派收藏家第494章 爲難的老覃第197章 社內的地位確立第245章 咋沒看明白呢?第361章 你比他長的帥第370章 溢出文學的邊界第612章 你什麼級別?第825章 競品大片第469章 剃了,你就火了!第350章 自己做下的孽第656章 人藝變遷第454章 我很期待第122章 高屋建瓴的批駁第234章 畫風逐漸走樣第471章 女婿上門第364章 離了我林爲民——不行第172章 好看纔是最重要的第196章 《套馬人》第628章 你有眼無珠啊第164章 我們欠林老師一個獎項第263章 帶到米國去第884章 迴旋鏢第361章 你比他長的帥第25章 借調式寫作第391章 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第513章 《教父3》不錯第724章 放棄並不是失敗第324章 香江來電第293章 山西作家專號第575章 撒雞湯 畫大餅第509章 他鄉故知第649章 我要找小白龍第529章 希望小學第105章 《觸不可及》公演第179章 《霸王別姬》首演第100章 跟着林老師混第745章 格格不入第310章 好好的筆會不能毀了第174章 價格有點低啊第380章 同行罵街第842章 祖墳都給挖乾淨第174章 價格有點低啊第11章 大怨種第243章 鐵面無私林老師第571章 生產隊的驢第772章 我就寫個小說第631章 產假成了創作假第7章 豪華的講師陣容第914章 提車熱潮第304章 新編輯的第一堂課第573章 人命關天的大事第183章 風氣第500章 上學,就能吃飽飯第626章 改革文學的變種第166章 導演,你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