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科技改變生活

第879章 科技改變生活

林爲民把退休的、沒退休的老幹部們給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當晚聚會,他提前知會了各家家屬,老幹部們可以小酌幾杯,這個消息頓時讓原本牢騷滿腹的老幹部們臉上掛上了愉悅的笑容。

“還得是爲民想着我們啊!”

跟老幹部們聚了回餐,最可憐的是老程和老周。

活沒少幹,誇獎全都是他林爲民的。

兩人爲此背地裡沒少說林爲民的壞話。

年關將近,國文社的工作清閒了下來,社裡到處都是歡樂的氣氛。

今年社裡的出版業務業績發展的不錯,一掃前兩年的頹勢,雖說漲幅不算大,但畢竟是在漲啊!

瞧瞧外面那些同行,多少單位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國文社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抱着這樣的觀念,職工們的心情自然是輕鬆的。

年前這天發福利,從早上開始便有人盯着窗戶外,眼巴巴的等着卡車進院,可惜等了半天到中午吃飯也沒個動靜。

大家本以爲今天可能要等到下午了,結果剛吃完午飯,工會便通知大家領福利了。

今年過年的福利不是實物,而是一張提貨券,國文社的過年福利是一臺格蘭仕的微波爐。

職工們剛排上隊,打聽到今年的福利竟然是微波爐,排隊的隊伍頓時就轟動了,進而是朝內大街166號整個大院的轟動。

就在上個月,《燕京日報》上還發表了一篇文章。

標題叫《汽車、電腦和移動電話將成爲消費熱點》。

文章中說道:

“據國內權威機構調查,汽車、電腦和移動電話正逐漸成爲老百姓的消費熱點。調查顯示,全國有1%的家庭打算在近期購買轎車,有11%的家庭將汽車作爲遠期目標;希望購買電腦的家庭佔據了16%;希望購買移動電話的家庭同樣佔據了16%。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看到改革開放對於普通民衆的生活所產生的積極的影響。

而除了汽車、電腦、移動電話這新時代的三大件,老百姓們最希望擁有的工業產品當屬微波爐、激光唱機和影碟機。在調查當中,打算在近期購買這三種產品的老百姓高達20%。”

《燕京日報》上這篇文章所援引的數據顯然針對的只是城市居民,這個時候農村的老百姓們可不敢想汽車、電腦和移動電話。

在城市居民當中,微波爐的購買意願竟然高達20%,充分說明了這款家用電器在城市居民當中的人氣。

而促使大量城市居民產生購買微波爐意願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逐漸加快的生活和工作節奏,已經讓城市裡的工薪階層們不願意再像以前那樣爲一頓飯花費一兩個小時時間了,他們更希望能夠快速的獲取熱騰騰的食物果腹。

“哎呦!格蘭仕的,我今天還在報上看到他們的廣告了。”

拿到了提貨券,職工們欣喜的討論了起來。

也難怪他們高興,微波爐自八十年代進入國內,九十年代逐漸爲老百姓所熟悉,價格不菲,一臺進口松下微波爐得要3000塊錢,基本快頂的上一個普通工薪階層一年的工資了。

這種情況在1995年迎來了改變,這一年國內的電器廠家格蘭仕別出心裁的在150多家報紙上都發表起各類關於微波爐的科普文章。

《微波爐使用指南》《專家談微波爐》……

在國內其他電器廠商還在斥巨資在電視上投放宣傳廣告的時候,格蘭仕另闢蹊徑的宣傳方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短短几個月之內便打響了微波爐這個新奇產品的名氣。

就在這一年格蘭仕將微波爐的價格打到了2000塊錢以下。

格蘭仕的魄力在市場上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也讓消費者們得到了實惠。

原本動輒三四千塊的微波爐,價格一下子就變得親民起來,成爲了不少城市家庭首選添置的家用電器。

當然了,現在微波爐一千多塊錢的價格仍然不算便宜,畢竟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放在那裡。

尤其是當它作爲單位福利發給職工的時候,這種手筆透着一股壕氣,讓衆多職工們欣喜之餘心中又升起了幾分驕傲之感。

今年國文社的過年福利算是發到了職工們的心坎上,老周看着興高采烈的職工們,心中頗有一種揚眉吐氣之感。

中秋因爲發賽特的購物卡,他被林爲民隱晦的批評了兩句,這回算是找回面子了。

國文社的職工們一個個喜笑顏開的排隊領着提貨券,隔壁人民社的職工牙都快咬碎了。

才發完了提貨券,國文社的職工們就開始找各種理由早退。

劵都到手了他們當然得早點去把東西領了送到家裡。

給家裡添置了一臺微波爐,這可是件大事,得認真對待。

提微波爐的地方在珠市口大街的國美電器,林爲民到這的時候還瞧見了社裡的幾個職工,他跟大家打了招呼領了微波爐放到車上,然後便拉到了金臺路。

“鐵生!鐵生!”

給林爲民開門的是程西米,她瞧着林爲民捧着個大箱子,好奇的問道:“這是什麼?”

“單位發的福利。”

程西米將林爲民讓進了屋。

這些年,林爲民只要是單位一發福利,總是第一時間送到他們家來,程西米已經習慣了。

見林爲民抱着個大箱子進來,搖着輪椅的石鐵生也好奇的問了一句。

林爲民將箱子放在地上,打開了箱子。

“微波爐啊!”

“這個可不便宜,你們單位福利發這個?”石鐵生問道。

“效益好啊!再說這玩意家家都用得上。”林爲民道。

他說着,將微波爐捧到了石鐵生家的廚房,“這微波爐我們家都有了,也用不上,放你們家正好,偶爾用來加熱食物,比蒸煮可快多了。”

石鐵生感嘆道:“看着這微波爐我想起85年咱們去香江那回了。人家用的那些電器,咱們好多見都沒見過。”

林爲民笑道:“人家比咱們先發展起來的嘛,你瞧瞧,現在咱們不是也用上了嗎?”

“是啊,日子總是越過越好,這樣纔有奔頭。”

兩人聊了幾句,石鐵生留林爲民在家吃飯。 “西米正做飯呢,一起吃點吧。”

“行。”

快吃飯的時候,程西米將中午剩的一個饅頭放在了微波爐裡,設定好溫度和時間,片刻功夫,微波爐發出“叮”的一聲。

程西米將饅頭取出來,手一摸,她高興道:“熱了,可真好用。”

石鐵生笑道:“科技改變了生活方式啊!”

到了大年三十這天,家裡人齊聚在識住小院裡,小院裡如往年一樣充滿了熱鬧喜氣的氣氛。

晚上八點,春晚開演。

這一屆春晚,主持人陣容裡有個年輕人叫何炅,小范當了縣長,王菲和那英扎着丸子頭跟大家相約九八,陳小二在萬國運動會上得了個冠軍……

大年初一一早,例行的起牀拜年。

吃過早飯,林爲民又拉着妻女出門拜年。

先是去了萬先生一家一趟,今年他家裡人口衆多,兒孫輩兒都來陪萬先生過年了。

林爲民一家三口坐了一會兒,便告辭而去。

出門往石鐵生家去,街上仍能看到大過年還在運行的公交車。

小豆包趴在車窗上,看着遠去公交車的背影,戀戀不捨。

這丫頭當然不是對着公交車戀戀不捨,而是對着車身上的廣告。

車身廣告在九十年代中期是個新鮮事物,纔出現沒兩年,燕京的公交車上也是今年纔剛剛引進這種廣告形式。

而小豆包看着的這輛公交車上的廣告不是別的,正是大年初一上映的《舒克和貝塔:虎虎生威》的廣告。

五彩斑斕、童真童趣的廣告內容輕易的便吸引住了小孩子的目光,這已經不是小豆包第一次在外面看到這部電影的廣告了,最近這幾天她在家裡時不時的就要念叨幾句。

目送公交車的背影消失在轉角,小豆包轉過頭,對陶慧敏說道:“媽媽,我們去看電影好不好?”

“我們還要去伯伯家拜年呢。”

“那我們拜完年去看電影好不好?”小豆包怕母親拒絕,跟了一句,“我請伱和爸爸看電影我有壓歲錢。”

陶慧敏忍不住笑着摸了摸她的頭,“好,那我們從伯伯家出來就去看電影。”

一家人到了石鐵生家,先拜了年,幾個大人正在說話,小豆包便圍着石鐵生的輪椅,表情中帶着一種急不可耐,大概跟平時要拉粑粑的時候差不多。

石鐵生本來正在說話,察覺到了她的異樣,便拉住了她的小手,問道:“豆包,你是有話要對伯伯說?”

小豆包點了點頭正想說話,卻看到了母親嚴厲的眼神,立刻便把到了嘴邊的話嚥了回去,轉而露出一副天真可愛的笑臉。

“伯伯,昨天晚上你睡覺了沒有?”

“睡了,伯伯睡的還挺好。”

“那你做夢了沒有?”

“沒有,伯伯好長時間沒有做夢了。你做了什麼夢?”

小豆包笑了起來,“我昨晚夢到冰淇淋了,好多的冰淇淋,五顏六色的,比雲彩還大,我一下子跳在上面,吭哧就是一口,冰淇淋真軟、真好吃。”

石鐵生笑着問道:“你就沒覺得涼嗎?”

小豆包若有所思,“涼啊?好像是有一點。”

▲ttκǎ n▲c ○

石鐵生夫妻倆看着她那懵懂的模樣,哈哈笑了起來。

這丫頭夢見冰淇淋,估計是尿牀了,要不怎麼能涼呢?

但他們並沒有拆穿小豆包,過了年小丫頭就六歲了,有羞恥心了。

小豆包拉着石鐵生說了好一會兒話,轉着圈的找話題,最後陶慧敏看不下去了,拉住了她,“別煩伯伯了。”

小豆包這才收斂,然後看着陶慧敏,問道:“媽媽,那我們現在能去看電影了嗎?”

陶慧敏朝石鐵生夫妻倆解釋道:“來的時候看到外面的廣告了,非說要看電影。”

石鐵生笑道:“我說今天怎麼這麼主動找我說話呢,原來是着急了啊!”

被母親拆穿了小心思,小豆包有些不好意思,“媽媽~”

陶慧敏給了她一個腦瓜崩,程西米說道:“好了,時間也不早了。在家裡簡單吃點午飯,然後你們就看電影去吧。”

聽到這話,小豆包拍着手歡呼了一聲。

吃過午飯,林爲民兩口子帶着小豆包來到首都電影院。

這陣兒是大年初一的中午,電影院的觀衆不多。

國內電影院大年初一營業的傳統是從1995年程龍的賀歲片《紅番區》引進給帶起來的,之後又有《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一個好人》,程龍的電影連續三年與內地觀衆相約大年初一,也逐漸讓觀衆們習慣了在大年初一看電影。

今年的大年初一,程龍的賀歲電影《我是誰》如期上映。

與此同時,由文華影視和滬美廠共同投資製作出品的《舒克和貝塔:虎虎生威》也正式上映。

難受,兒子打了六天吊瓶也沒好。我和媳婦也中招了,頭疼、流鼻涕、咳嗽、渾身痠疼,倒是不怎麼發燒,這茬病大家千萬要多注意。

(本章完)

第571章 生產隊的驢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432章 怎麼哪兒哪兒都有他?第485章 我寫第164章 我們欠林老師一個獎項第541章 《狩獵貳》第349章 《平凡的世界》第232章 這輩子不演程蝶衣第589章 《九州英雄志》第119章 林老師說話可真好聽第41章 《當代》編輯部第765章 前人未走過的道路第362章 十年不遇的貝勒府第866章 爺爺爲我打月餅第35章 你小子,有福了第324章 香江來電第515章 你有什麼秘訣第544章 影響了一代人第378章 坎城電影節第200章 筆會第692章 開幕式上最靚的崽第285章 鐵生,我們不一樣第547章 什麼時候這麼牛逼的?第66章 專輯上市第120章 燕影講課第256章 這個名字好第901章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第666章 幸福的煩惱第691章 幹掉人民社第427章 價值第537章 炙手可熱的“年貨”第292章 傷人先傷己第169章 人民的文學第489章 軟飯硬吃第662章 有點內味兒了第657章 前無古人的記錄第331章 發光的林老師第333章 真·北斗星第201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898章 拆到自己家了第221章 我就是個混稿費的第890章 到時候燒給我第323章 歷史題材的改革文學第796章 院線電影第446章 韜奮出版獎第824章 乖孫第672章 從了吧第478章 狼子野心第254章 我,你是瞭解的第546章 無愧於‘人民’二字第334章 別切遠景第536章 一語成讖第527章 海內存知己第540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160章 懟明白了?第797章 俠女林千尋第711章 青春布老虎第297章 你沒有掛第107章 敘舊情第251章 託孤寄命的朋友第468章 《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第589章 《九州英雄志》第450章 裡外不是人第740章 劉總有格局第648章 有時候也看命第276章 轉載請求第690章 《許三觀賣血記》第581章 二度折桂第181章 角兒的誕生第726章 買車記第839章 飄成什麼樣了(白銀盟加更三,求月第320章 又一個來路不正的作者第295章 散財童子喬森第647章 你什麼級別,配跟我談?第712章 這也妹把我們當銀啊第538章 你丫纔是俗人第757章 給孩子的第328章 鐵生,你變了第53章 《小院瑣記》第283章 因禍得福了?第2章 文學研究所第275章 老舅,你可真狗啊第221章 我就是個混稿費的第99章 鹹鴨蛋第380章 同行罵街第399章 考驗幹部的時候到了第896章 管殺不管埋第352章 《芙蓉鎮》座談會第69章 《懸崖》發行單行本第330章 還得是你啊第611章 總編真能幹第204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186章 新的靈感第222章 能來是給臉第384章 達科塔第49章 抱上大腿了第717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468章 《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第678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688章 小說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