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小心思

國務院組織的這次知識產權考察是應米方邀請,上飛機之前,大家早已被宣貫了一系列的紀律。

考察團落地米國後一路都是米國官方安排的行程,最先是考察了紐約幾所大學的研究所,又考察了位於弗吉尼亞州的米國專利及商標局,它也是米國商務部14個下屬局之一,然後又去底特律考察了通用公司的汽車研究所。

一週時間,一半時間用來趕路,剩下的時間都是匆匆忙忙的走馬觀花。

因爲是官方考察,紀律嚴格,時間又匆忙,林爲民也不能約見朋友,這一週憋的相當難受。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買了幾份雜誌,《紐約時報書評》上,《明天別再來敲門》高高掛在暢銷書排行榜第三名的位置上,這部小說在米國上市已有半年多時間,仍舊能掛在這個位置上,足以證明它的受歡迎程度。

據羅傑·斯特勞斯之前所說,《明天別再來敲門》的銷量在9月份便已經突破了100萬冊。

“誒,爲民,你瞧,這個上面是不是你小說的評論?”金瑩指着《紐約書評》上的一篇文章問道。

《紐約書評》聽着跟《紐約時報書評》差不多,但實際上是兩本雜誌它創刊於60年代,出刊時間有些特殊,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週刊或者月刊,而是每月兩期,暑期每月一期,一年共二十二期。

《紐約書評》的用戶幾乎全部都是米國的高級知識分子,銷量雖不及《紐約時報書評》,但卻也因爲讀者的整體水平高,影響反而更大,不過也因此沾染了一些高級知識分子的傲嬌勁,不太接地氣。

一直以來,《紐約書評》都堅持刊發深入而有見地的長篇書評,這種方式也就註定了他們的書評向來是不注重所謂“時效性”的,它們甚至可以刊發一部二十年前出版的小說的評論文章。

所以,《明天別再來敲門》的書評在這個時候刊出,也並不奇怪。

“不錯呦,都能看雜誌了?英語沒白學。”

“瞧不起誰呢?”金瑩狠狠的白了他一眼,不再理會他。

《紐約書評》上的這篇文章標題是《閃耀的人性光輝》,作者是蘇珊·桑塔格,林爲民的老熟人。

蘇珊·桑塔格是作家,同樣也是一位評論家,出版過幾部評論集,在米國的評論界地位不低。

光看標題是看不出跟《明天別再來敲門》有什麼關係的,所以林爲民的那一句確實有埋汰人的嫌疑,金瑩好歹也是看了不少內容的。

“寫的一般。”金瑩囫圇看了一段時間,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主要是作品不行,誇的太生硬了。”

林爲民笑道:“小金同志,你這個話就違心了。伱可以說評論寫的不行,但說作品不行,就有點不實事求是了。”

兩人正鬥嘴的功夫,機場的廣播響了,他們即將踏上返程的飛機。

金瑩將手中的雜誌放到椅子上,有些遺憾的說道:“好幾刀買的,纔剛看了沒一會兒。”

“拿着唄,回去讓他們看看就行了。”

金瑩沒有照林爲民的話做,他調侃道:“就你這個謹慎勁兒,不當個國副級領導都屈才了。”

他的調侃又引來了金瑩的一個白眼。

回程的飛機上,林爲民回想這一週的經歷,忍不住抱怨道:“跟着你們這幫官員考察實在是遭罪。”

這些天,考察團的人都混熟了,大家並不介意他的口無遮攔。

金瑩說道:“你別不識好歹,這次的考察團可是朱副相點名要你參加的。還有,什麼叫‘你們這幫官員’,你爲什麼出現在這裡,你心裡沒數嗎?”

“我是事業編,我們不一樣。”

金瑩冷哼一聲,“牽強附會,無組織、無紀律,說的就是你這號人。”

吏部天官給予林爲民的評價還是非常準確的,這幾年也傳開了,總會被大家拿出來打趣調侃。

回到燕京,大家解散之前,團長又交代了每人要在一週之內交出一份考察報告來,林爲民又忍不住哀嘆了一聲。

花了幾天時間搞定了考察報告,這次外出考察任務算是徹底結束。

一晃十一月便到了,燕京又開始進入了冬季燃煤取暖模式,這幾天的空氣糟糕透頂,出門永遠是霧濛濛的,看着便讓人煩悶。

7號立冬韓壯壯帶着一家人跑到林爲民家涮火鍋。

說是爲了慶祝立冬但林爲民覺得這貨就是爲了炫耀他新買的虎頭奔。

“怎麼樣?我這車不錯吧?”韓壯壯得瑟的炫耀着他的新座駕。

林爲民看了看車,說道:“開寶馬,坐奔馳。誰沒事買個奔馳自己開啊,看着跟司機似的。”

聽到這話,韓壯壯忍不住反駁道:“你開的不也是奔馳嗎?”

“我那奔馳啥時候買的?那時候誰會把我當司機?”

想想自己開着奔馳車被人評價爲司機的畫面,韓壯壯就有點鬱悶,他知道老舅肯定是在打擊他,但又覺得他說的似乎有那麼點道理。

“我要是司機,那你就是個老司機。”他破罐子破摔的說道。

吃上飯,韓壯壯的食量依舊驚人,他閨女小囡囡如今也頗有乃父之風,羊肉炫的飛起一筷頭子至少得半兩肉,關鍵是幹吃還不胖。

上了小學之後,小囡囡的身高蹭蹭的往上竄,剛剛滿十歲,身高卻已經1米6了,比學校的同齡人足足高出了一個頭,抱着五歲多的小豆包跟玩兒一樣。幾天後,林爲民接到了於東從泥轟打來的電話。

十月末,於東帶隊《那山那人那狗》劇組去了泥轟參加今年的東京電影節,電影節11月1日開幕,10日閉幕,今天傍晚剛剛舉行了頒獎禮。

《那山那人那狗》與波黑電影《完美的圓圈》共同獲得了本屆東京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最佳影片金麒麟獎。

東京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是亞洲地區最早舉辦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自東京電影節創辦以來,中國電影和電影人向來是這裡的得獎大戶。

1987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吳天明的《老井》拿下了最佳影片、國際電影評論家特別獎、東京都知事獎等三項大獎,同時章藝謀還憑藉在《老井》中的精彩表現獲得了那一屆的最佳男演員。

1991第四屆,黃健中的《過年》拿下了評委會大獎,趙麗蓉因此獲得了最佳女演員。

1993第六屆,程凱歌的《霸王別姬》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章國榮獲得最佳男演員獎,田壯壯的《藍風箏》獲得了評委會大獎。

1994第七屆,嚴浩的《天國逆子》獲得了最佳導演。

1996第九屆,吳天明的《變臉》獲得了最佳導演,朱旭因此獲得了最佳男演員。

從以往國產電影的獲獎經歷來看,只要獲得了最佳影片或者導演的影片,大概率都會收穫一個最佳男演員獎項。

這一次,《那山那人那狗》也不例外,繼承了前輩們的光榮傳統,在獲得了最佳影片的同時,電影的男主角劉燁也拿到了這一屆東京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獎項。

雖然中國電影已經在東京電影節得了很多獎,但不妨礙於東他們爲這次得獎而高興激動,別人得獎是別人的事,《那山那人那狗》可是文華投資的親兒子。

更何況,這部電影拍完之後發行十分艱難,這次參加東京電影節就是希望通過海外市場打開門路,出口轉內銷,現在事情真就如他們預想的那樣實現了,於東自然是高興萬分的。

東京電影節結束四天之後,於東回到了燕京,第一件事就是來林爲民辦公室彙報此次東京之行的成果。

東京電影節在世界範圍內沒有什麼影響力,版權交易市場也比較小。

《那山那人那狗》得獎之前,版權無人問津,於東一度灰心喪氣。這次來東京文華可是掏了真金白銀的,一行人光是機票和食宿就花了近十萬人民幣。

這回版權要是賣不出去,文華可虧大了。

好在最後的閉幕式頒獎禮上《那山那人那狗》爭氣,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兩個獎項在手,影片立馬變成了電影節上的搶手貨,版權好賣多了。

僅一天時間,於東便賣出了亞洲和歐洲十幾個國家的版權。

版權費並不貴,總共也就賣了35萬米刀。

不過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賣了版權,好歹能回本了。電影投資不到200萬,現在還小賺了一筆。

不光如此,於東還跟東映株式會社洽談《那山那人那狗》在泥轟上映的事宜,這幾天他就耽誤在了這件事上,要不然電影節結束的第二天就應該回來了。

東映創始於1949年,是泥轟國內的五大電影公司之一,業務橫跨電影製作、發行、院線、衛星電視和影片出租等多個相關業務。同時它還是朝日電視臺的發起者及大股東之一,擁有東映動畫、東映錄音、朝日新聞等多個子公司。

《那山那人那狗》的風格清新自然,在電影節展映期間便收穫了許多泥轟電影觀衆的喜愛,於東順利的達成了與東映的發行協議,電影將在11月下旬在泥轟公映。

“要是真像你說的那樣,這部電影在泥轟國內的票房應該會不錯。看看泥轟上映的結果吧,如果理想的話,到時候就適當宣傳一下,找個合適的檔期上了吧。”林爲民說道。

電影海外版權已經賣回本了,於東的壓力小了很多,應道:“是。”

“社長,《英雄》前兩天也在米國那邊下映了,最後票房定格在了1.63億米刀。歐洲、亞洲多個國家的上映也接近尾聲了,電影的總票房達到了2.86億米刀。票房收益這一塊,刨除了各項成本支出、稅收和分紅之後,我們文華的淨利潤應該在4500萬米刀左右。這段時間,各國的票房收益都會陸續到賬。”

《英雄》投資1億人民幣,其中文華一家公司投資佔比過半,如今電影大爆,淨利潤4500萬米刀,換算成人民幣就是3.7億人民幣,這可是實打實的現金流,來不得一點弄虛作假。

林爲民頷首道:“不錯。文華第一次嘗試商業大製作就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足夠優秀了。”

他說着,臉上露出了幾分調侃的笑容,“後續的版權收入,還能給文華創造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再加上這一部電影的票房收益,比我們社裡幾年的利潤都多,你們文華現在可是大戶了。”

有時候領導的誇獎,也可能是敲打。於東工作這幾年,人變得越發的成熟,心思也比以前細膩了很多,他覺得越是這個時候,自己越要表現的沉穩。

他在國文社可沒什麼跟腳,現在文華髮展的這麼好,他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人摘了桃子。

所以於東聽到林爲民的話並沒有高興,反而沉肩躬身。

“文華的成功就是社裡的成功,《英雄》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您和社裡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林爲民的目光饒有興致的盯着於東,在他的眼神逼視下,於東的臉色逐漸變得僵硬,眼神有些飄忽,額頭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於東覺得自己那點小心思好像被社長看得一清二楚。

“好了。不要胡思亂想,我讓你來做文華的總經理,是看中你的能力。”

聽到這句話,於東懸着的心放了下來,“是。”

第423章 沒吃過那麼貴的瓜第761章 欽點女主角第642章 拿米刀砸人是吧?第379章 痞子風格第299章 反正不是我寫的第357章 好好讚美它第854章 賣瘋了第435章 瞞不住了第400章 這兩天,我就先請假了第683章 又停(fang)職(jia)了啊第402章 君父,知否?第525章 一書成名第695章 我們中國人不是人?第863章 勉爲其難幫你看看第675章 瘋狂的粉絲第332章 三聯書店的邀請第797章 俠女林千尋第149章 秋天的懷念第737章 中國電影,任重道遠啊!第514章 社會主義優越性第375章 電話刺客第384章 達科塔第716章 可不敢胡說第826章 有求必應第697章 米國人民的老朋友第165章 要不,我給講講戲?第155章 故宮旁的二進院第421章 你小子,壞透了第199章 好事連連第329章 雙主編第385章 聖雷莫的晚宴第561章 體檢查出啥毛病了?第282章 香江來人第330章 還得是你啊第694章 下一屆還怎麼搞?第224章 83年第一期的威力第279章 保護性休假第408章 這小子,不地道第322章 瓜田裡的猹第702章 老幹部行動隊第757章 給孩子的第555章 你看我像不好意思的人嗎第425章 燒包兒第295章 散財童子喬森第249章 文學是人學第137章 海燕吶第136章 還願一月月度總結+上架後打賞名單第603章 中國當代諷刺小說之巔峰第209章 要進步了?第20章 競相傳閱第113章 於華悟道第737章 中國電影,任重道遠啊!第646章 停刊整頓第588章 從哪弄來的稿子第325章 送走一撥又一撥領導第258章 你小子,不是個好東西第705章 藏鋒第495章 能力有限,先捐100所吧第175章 故事新編第599章 烈火烹油第144章 爽約第258章 你小子,不是個好東西第435章 瞞不住了第352章 《芙蓉鎮》座談會第687章 《南海十三郎》第248章 吉祥物第479章 這孫賊,死要錢!第533章 不要動,我來第418章 我有一計教你第240章 《追兇》第19章 新作第468章 《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第859章 吃瓜偷家第602章 我能不知道嗎?第230章 在一起第132章 聽林老師一席話第350章 自己做下的孽第448章 戲劇家協會第658章 布老虎叢書第654章 無與倫比的矚目第90章 寫活了第702章 老幹部行動隊第811章 人未走,茶已涼第222章 能來是給臉第119章 林老師說話可真好聽第43章 鳳凰自行車第842章 祖墳都給挖乾淨第861章 ITC指南針第621章 出版界的‘萬里長城’第66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590章 半年變化比十年大第411章 山雨欲來第101章 這個小弟有點猛第383章 丟不起這個人第359章 撞槍口上了第911章 中國影視第一股第447章 老實人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