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這可是另外的價錢!

第670章 這可是另外的價錢!

時至今日,以林爲民在國內文壇的地位和名氣,作品研討會這種形式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近些年來,林爲民的作品也從來沒有搞過這種東西。

但對於大部分作家來說,作品研討會的舉辦還是有一定必要的,至少能給作品提升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距離《最後一個匈奴》上半部發表已經過去了四五個月時間,如今終於召開了作品研討會,也算是完成了高劍羣的一樁心事。

在發表後的這段時間裡《最後一個匈奴》的口碑逐漸發酵,已經在國內文學界和讀者羣體當中引發了極大的討論,被很多人譽爲“繼《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後,陝西文壇向當代文壇輸出的又一部傑作”。

有着好口碑,又沒有特別大的爭議點,《最後一個匈奴》的作品研討會一片花團錦簇,團結和諧。

研討會結束,還有招待宴,這是慣例。

今天來的陝西作家來的不少,除了高劍羣的面子,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是國文社。

最近賈平娃的《廢都》因爲入選了布老虎叢書,在國內圖書市場上大殺四方,這可是活生生的例子。

大家猶記得去年國文社舉辦長篇小說創作研討會,林爲民言之鑿鑿的對賈平娃發出邀請,結果今年人家的作品就大賣了。

這事,有點邪乎啊!

今天的研討會,恰好賈平娃也在場,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差點搶走了高劍羣的風頭。

他這次來燕京除了出席高劍羣的作品研討會,主要目的是爲了籤售會。

布老虎叢書第一批三部小說上市一個月,銷量驚人,趁着如此火熱的勢頭,國文社自然要再接再厲。

這個月立刻就把籤售會安排上了,而且不只是燕京這一座城市。

滬上、津門、羊城、鵬城,都要走一圈。

晚上的宴會上,林爲民笑着問韓曉慧:“韓記者,今天參加《最後一個匈奴》的研討會,感受如何?”

韓曉慧笑呵呵的把《最後一個匈奴》和作者高劍羣一頓誇,花花轎子衆人擡嘛。

林爲民順勢說道:“那你可得多替我們這幾位陝西文壇的‘東征虎將’多宣傳宣傳。”

賀振邦哈哈笑道:“爲民,你對陝西這幫作家可是關愛有加啊!”

韓曉慧道:“林總編應該是愛屋及烏。我記得陸遙的《平凡的世界》和程忠實的《白鹿原》就是在您主持《當代》的時候發表的吧?”

被韓曉慧撓到了得意之處,林爲民心中高興,面上波瀾不驚。

“都是機緣巧合。說起來,我跟陝西作家的緣分還真是不淺。”

他感嘆了一聲,細數道:“陸遙、程忠實、賈平娃、高劍羣,哎呦,數一數都快趕上五虎將了。”

賀啓智接茬說道:“算上京扶的《八里情仇》,可不就是五虎上將嗎?”

林爲民擺擺手,說道:“《八里情仇》還沒發呢,不能算。”

“《八里情仇》質量不俗,放在這裡絕對沒問題。”

兩人一唱一和,立刻引發了在場衆人的興趣。

大家都聽的出來,兩人討論的很顯然是作品質量和影響力,他們提到的前四部作品都已經出版或者發表。

尤其是已經出版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廢都》三部作品,無論是從銷量還是從影響力方面,都是中國當代文壇的佼佼者。

《最後一個匈奴》現在上下部發表完畢,質量同樣不俗,如果京扶的《八里情仇》真如林爲民和賀啓智所談的那樣,這恐怕還真就是中國文壇的一段佳話。

“哈哈哈!‘陝西文壇東征五虎上將’這個提法好,陝西真是人才輩出啊!”賀振邦朗聲說道。

韓曉慧也跟着說道:“回去的文章標題有了,就叫《陝軍東征》。”

林爲民爽快的舉起一杯酒,“韓記者這個標題起的好,當浮一大白!”

衆人共同舉杯。

兩天後,一篇標題爲《陝軍東征》的文章,發表在《光明日報》第二版頭條之上。

“1988年,陸遙用三冊百萬字的《平凡的世界》震動了中國文壇。1990年,程忠實六年磨一劍,帶給中國文壇一部《白鹿原》。

三年之後,不知是巧合還是什麼原因,陝西文壇幾位實力作家的作品在1993年春天的這個時間點,齊齊匯聚在了燕京。

賈平娃的《廢都》、高劍羣的《最後一個匈奴》、京夫的《八里情仇》。這三部長篇,據說一部比一部分量重,都有雄心問鼎中國長篇小說創作最高獎雁冰文學獎。

巧合的是,這五部作品都發表、出版於國民文學出版社。

這一次三位陝西作家的力作登陸燕京,震動了燕京文壇,被首都評論界稱爲‘陝軍東征’。

陸遙、程忠實、賈平娃、高劍羣、京扶等五人也因此被稱爲‘陝西文壇五虎上將’……”

《陝軍東征》這篇文章並不長,僅有不到兩千字,先是拋出了“陝軍東征”和“陝西文壇五虎上將”這兩個概念,然後又着重介紹了《廢都》《最後一個匈奴》和《八里情仇》這幾部長篇小說和創作內幕。

因爲是發表在《光明日報》這個國家級媒體上,而且還是二版頭條,《陝軍東征》發表之後,立刻在燕京文學界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緊跟着,數日之後,《文藝報》也跟進做出了相關報道。

然後便是國內各地的地方媒體陸續報道,尤其是SX省內的多家報紙,對自己人在燕京引起的這一場輿論狂潮進行不遺餘力的報道。

1993年的春天伴隨着《廢都》的熱賣,“陝軍東征”這個文化概念首次出現在中國文壇。

短短不到半個月時間之內,“陝軍東征”和“陝西文壇五虎上將”這兩個概念不僅響徹中國文壇,也成爲了國內無數文學愛好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這一波媒體的大規模報道潮之中,國文社順勢出版了高劍羣的《最後一個匈奴》,首印十萬冊,只用了不到一個星期便銷售一空。

發表在第五期《當代》上的《八里情仇》也因爲這一波熱潮,獲得了讀者們的關注小說本身質量不俗,發表之後口碑爆棚,也讓這一期《當代》迎來了今年以來的第一次銷量高峰,順利突破200萬份。

也因着“五虎上將”的名聲不斷傳播,很多讀者對於京扶的《八里情仇》也充滿了好奇,有不少人來信催促國文社儘快出版,促使《八里情仇》在發表僅不到半個月之後便將出版提到了日程上來。

而促成這一切的林爲民,最近這段時間在陝西文壇的聲望已經達到了巔峰。

從陸遙的《平凡的世界》開始,到京扶的《八里情仇》,這些年來陝西幾位實力派作家能夠一次又一次震撼全國,離不開林爲民這個幕後推手。

高劍羣、賈平娃等人在回到西安之後,一遍又一遍的對別人說起林爲民對陝西作家們不遺餘力的推廣和支持,視如恩師一般。

時間到了五月中旬,布老虎叢書的宣傳、審稿和出版都已經逐漸走入了正軌,林爲民的工作也總算是能輕鬆了一點。

這天傍晚下班,他先是帶着編輯組十六個人去外面吃了頓飯,然後纔回了家。

回到家中,陪着小豆包玩了一會兒,家中的電話響起。

林爲民接起來,聽對面說了幾句,臉上露出幾分笑容。

“恭喜你們了!伱們爲中國電影創造了歷史!”

說了兩句,他便放下了電話。

陶慧敏抱着小豆包,問道:“誰的電話啊?”

“程凱歌,從戛納回來的,《霸王別姬》得了金棕櫚大獎。”

陶慧敏驚喜道:“呀!金棕櫚啊!”

她眼神怪異的看着丈夫,“你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

意料之中的事應該有什麼反應,“我既不是導演,又不是編劇,更不是演員,有什麼高興的?”

陶慧敏愣了一下,好像也有點道理。

林爲民這時卻竊笑了起來,“不過也應該高興高興!得了獎,電影肯定好賣,可以賺很多錢。”

知道他又是在逗自己,陶慧敏嗔怪的捶了他兩下。

翌日,《霸王別姬》榮獲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消息不出意外的登上了國內衆多媒體的頭版頭條。

作爲章藝謀之後第二位摘得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榮譽的導演,程凱歌的名字已經成功寫入中國電影史。

《霸王別姬》這部根據林爲民小說改編的電影,也獲得了無數民衆的關注。

本來小說就已經在國內賣了大幾百萬冊,讀者基礎雄厚,這次改編的電影獲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名聲更上一層樓。

對於林爲民來說,電影獲獎最直觀的好處就是《霸王別姬》的小說銷量又走了一波“小陽春”的上揚曲線。

人藝也特地將壓箱底好幾年的話劇《霸王別姬》拿了出來,現在復排,爭取七月份可以公演。

數日之後,程凱歌一行人載譽歸國,各種參加採訪、活動,忙成一片。

從87年寧願毀約柏林,也要參加戛納電影節,足以見程凱歌對戛納電影節的情節之深,這次成功奪得金棕櫚大獎,程凱歌志得意滿、意氣風發。

“程導有點飄啊!”

慶功宴上,韓壯壯喝着一杯香檳,對林爲民說道。

林爲民瞥了他一眼,“你管人家飄不飄?演好你的戲,背後說導演的壞話,我都罩不住你!”

“老舅,你可真會開玩笑,咱們國內還有你罩不住的導演。”

“你都多大的人了,還用我罩?好不容易去趟戛納,也不說拿個影帝回來!”

韓壯壯不滿的嚷嚷道:“你當影帝是過家家,想拿就拿啊?我們報名了倆男主太分票了!”

林爲民眼神玩味,“那你拿了評委幾票?”

韓壯壯眼神飄忽不定,“這我哪知道,評委怎麼評都是秘密。”

評委會當然有內幕,但那是對不明真相的觀衆而言,對於這羣去參加電影節的人來說,仔細打聽打聽內幕都能打聽個八九不離十。

比如林爲民就知道,章國榮僅因一票之差錯失了戛納影帝。

後世有傳言說是某一位女評委入戲太深,始終認爲章國榮應該參與影后角逐,所以毫不猶豫的將她那一票投到了“影后”章國榮身上。

這種說法在後世很有市場,畢竟增加了《霸王別姬》和章國榮的傳奇色彩。

但仔細想想挺扯的,你都那麼喜歡《霸王別姬》和章國榮了,不把票投給他,讓他拿影帝,卻偏偏要搞個註定得不到的“影后”?

這件事的真相是《霸王別姬》在當時已經獲得了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評委會本着分豬肉的想法,纔會導演這一出好戲。

看看那一屆的評獎結果就該知道了,除了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歸屬同一部電影《赤裸》之外,其餘獎項真叫個雨露均沾。

最可笑的是最佳導演既沒有給金棕櫚作品《霸王別姬》的導演程凱歌,也沒有給評審團大獎作品《咫尺天涯》導演的文·溫德斯,他們甚至沒有給評審團獎作品《戲夢人生》的導演侯孝賢。

舅甥倆正說話的時候,徐楓手持一杯香檳走了過來,林爲民起身笑了起來,互相說了幾句喜氣話徐楓說道:“林先生,這次電影獲得金棕櫚離不開您的鼎力相助。不過現在公映……”

徐楓話說到半截就停住了,但林爲民立刻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之前《霸王別姬》因爲情節涉及到了嗡嗡嗡,並沒有取得放映資格,只是在林爲民的協調下徵得了電影局局長滕金賢的同意,可以參加戛納電影節。

啥意思?還讓我幫忙搞定公映手續?

女士,這可是另外的價錢!

(本章完)

第94章 稿費不能少第224章 83年第一期的威力第916章 沒人比他更優秀第434章 天選之女第321章 就倆字,專業第770章 阿謀,你學壞了第738章 書市的收穫第639章 捲毛小禿子第901章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第750章 出道即巔峰第499章 有益於人民的人第887章 人心齊,泰山移第845章 《明天別再來敲門》第385章 聖雷莫的晚宴第275章 老舅,你可真狗啊第364章 離了我林爲民——不行第137章 海燕吶第916章 沒人比他更優秀第734章 對上了,全對上了第8章 斥巨資舉辦的開學茶話會第569章 金庸作品集第228章 心都黑了第348章 你來當男主角吧第65章 既要又要陳小二第136章 還願第598章 是不是不太好?第211章 都是關係戶第31章 交流會吹水第114章 評價第357章 好好讚美它第309章 軟飯王第527章 海內存知己第648章 有時候也看命第927章 《李建國》下部來了第793章 作品成就了他的篤定第813章 真正的靈魂人物第913章 陽臺上的那隻貓第693章 老邁,是我害了你啊!第812章 一炮雙響普利策六一兒童節書單第928章 諾貝爾文學獎第52章 《茶館》第567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第352章 《芙蓉鎮》座談會第158章 男女主演第869章 讓更多人看到第860章 小夥子還是年輕啊第674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第393章 《歌劇魅影》第553章 咦,咋又死嘞?第354章 比《李自成》牛第848章 哈利路亞,讚美林爲民!第850章 Y神第219章 三喜臨門第86章 知心大哥哥再次上線第720章 《時代週刊》米國版第929章 今夜無眠第294章 人藝義不容辭第422章 眨眼睛第658章 布老虎叢書第801章 少賠一點是一點第805章 越老越金貴第537章 炙手可熱的“年貨”第426章 手稿的去向第734章 對上了,全對上了第834章 讀者的認可第692章 開幕式上最靚的崽第169章 人民的文學第760章 漫畫界的熱議第229章 老子只是想裝個杯而已第384章 達科塔第456章 想想都有點迫不及待了第69章 《懸崖》發行單行本第226章 只有我受傷第537章 炙手可熱的“年貨”第103章 臉就那麼重要嗎第90章 寫活了第129章 選角的難題第111章 師不必賢於弟子第64章 再聚會第422章 眨眼睛第814章 好評如潮,一戰成名第718章 你丫又不是《金瓶梅》第81章 不爭氣第536章 一語成讖第204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207章 那墊頭的東西第606章 兩件大事第690章 《許三觀賣血記》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557章 香江之行第103章 臉就那麼重要嗎第928章 諾貝爾文學獎第919章 行業盛事第696章 假不夠用了第373章 人和人不一樣第199章 好事連連第668章 它憑什麼啊?第849章 我啥時候也能得個獎啊第728章 十個裡九個是投機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