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兩件大事

十一月中旬,《九州英雄志》第四期已經上市近一個月時間,銷量正式突破了200萬份大關,打破了國內刊物最快破200萬份的記錄。

第五期付印前,於華專門跟林爲民商量了這一期的首印數。

這幾個月時間裡,《九州英雄志》的銷量幾乎是以直線在攀升,明眼人都看得出來,200萬份絕對不是《九州英雄志》銷量的終點。

就目前來看,至少在《天下第一》完結之前,《九州英雄志》的銷量仍會保持高速增長,唯一的懸念是這個銷量最終會停在哪裡。

由此也可見,一部出色的作品對於新創刊的刊物的重要性。

“《天下第一》的故事還未過半,《九州英雄志》的銷量應該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我看以後這幾期的首印數可以先按200萬份來定。

你們編輯部及時注意各地書店的反饋,如果有銷量下滑的情況,要儘快調整。”

“好。”

商量完了正事,林爲民看着於華的臉,問道:“最近是不是沒休息好?怎麼黑眼圈這麼重?”

“沒事。這不是小佟嘛,整天催着我寫小說,昨天晚上把我堵宿舍裡了,看着我寫到快十二點。”

一說起這事,於華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他又訴苦道:“林老師,我覺得最近小佟有點魔怔了。他現在催稿就盯着我一個人,不是讓我去他家,就是在我宿舍堵我,一點私人空間不給我留,哪有他這樣當編輯的?”

林爲民聞言欣慰的點了點頭。

虛情假意的對於華說道:“小佟也是對工作負責,你得理解他。”

於華無奈,小佟繼承了林老師的惡習,自己居然想着來他這告狀,真是糊塗了!

看着於華離開的背影,林爲民的臉上露出幾分大仇得報的快意。

小樣!我還治不了你?

目送於華離開後,林爲民也離開了自己的辦公室,找到了程早春。

他來找程早春是要談談最近醞釀的兩個想法。

第一個是關於通文社的,眼看着通文社也快成立了一年時間了。

這一年時間當中,金庸作品集熱銷近五十萬套,爲國文社創造了近3000萬的碼洋,創下了國文社幾十年來單套叢書或文集的銷售記錄。

《九州英雄志》自誕生以來,單期破百萬份、四期破二百萬份。

上個月還出版了黃鷹作品集的《驚魂六記》系列和《沈勝衣》系列,首印三萬套,這個月出版了梁羽生作品集,首印八萬套。

儘管兩人的作品上市時間還很短,但各方反饋銷售效果良好,雖然難以複製金庸作品集上市的狂潮,但大賺一筆不成問題。

通文社這一年時間所完成的工作並不多,但每一項工作所取得的成績都是極其輝煌的。

有了這些成績,讓林爲民的底氣十足。

所以他跟程早春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想在明年開春以通文社的名義召開當代通俗文學研討會。

“伱小子這是要當武林盟主啊!”程早春聽完林爲民的話,不由得調侃道。

“不是我要當盟主,而是現在通俗文學一盤散沙。搞個大規模的研討會,也能提升提升大家的心氣,省的平時被別人損的屁都不敢放!”

八十年代以來,通俗文學崛起的速度比純文學還要迅猛,但要說地位,可真是低到塵埃裡。

其實也不光是八十年代以來,準確的說是建國以來,什麼原因大家懂得都懂。

這世界上最欠教育的是誰?

(中國的)老百姓嘛!

大過年的讓你看個晚會都得教育教育你!

“你就不怕槍打出頭鳥?”程早春問道。

“怕什麼?反正天塌了有國文社頂着,有你這個社長在。”

程早春一臉無語的望着林爲民,你好歹裝一裝也行啊!

要召開林爲民口中這種大型的交流研討會議,沒有強大的影響力和執行能力是不行的。

以通文社現在的體量幹這件事肯定力有不逮,但沒關係,誰讓我有個好大哥呢?

金庸作品集3000萬的碼洋國文社收了,你好歹得出點力吧?

所以林爲民提起這個要求來的時候理直氣壯,問心無愧。

“勞民傷財呦!”程早春發起了牢騷。

林爲民聞言不高興的懟道:“社裡一個月幾次作品研討會你怎麼不說勞民傷財?”

“我給小說辦研討會至少還能上上報紙,賣賣書。”

“這個研討會不僅是要擴大通俗文學在文學界的影響力,也是要擴大我們通文社在文學界的影響力。你別總小肚雞腸的怕花那點錢行不行?”

“你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那你把金庸作品集的利潤都給我,我自己辦。”

程早春頓時不說話了,進了腰包的錢怎麼能掏出來呢?

“行吧,你讓人擬好章程,我讓人去籌備。”程早春勉爲其難的答應了下來。

林爲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緊接着說出了自己的第二個想法。

在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幾乎各國都會有世界文庫一類的叢書,集中展示了其國家文學出版的系統性成果。

中國擁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社會主義新中國建立幾十年時間,卻還沒有這樣一套書,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文化缺失。

“……外國部分,我覺得可以包括從荷馬史詩時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作品;中國部分,應該從詩經選收到新中國成立前夕。

這套叢書旨在彙總世界各國文學作品之精華,要成爲能夠反映世界文學最高成就的大型文庫。

我認爲在這件事上我們國文社是責無旁貸的。”

程早春望着滔滔不絕,慷慨激昂的林爲民忍不住以手扶額,這小子動不動就要搞點大動靜,他實在是有點遭不住了。

“世界文庫”這種概念的叢書,不少國家確實都有,連國內其實也有商務印書館就曾經出版過《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彙集了各國的學術著作。

但《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側重於學術,而非文學,翻譯水準一般,而且缺少國內著作。

而林爲民要做的是是將世界各國的經典文學作品彙集成叢書。

“你知不知道要完成這樣一套叢書,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有多少?”程早春忍不住問道。

林爲民沒有回答程早春的問題,而是反問了他一句,“老程,再過幾年快退休了吧?”

程早春面色不虞,這小子,哪壺不開提哪壺!

林爲民繼續說道:“你就不想在自己退休之前完成這樣一項宏大的出版工程?我們這套叢書,可是註定要名留中國文學史的!”

林爲民的眼睛望着程早春,比狐狸精還要勾人。

程早春心裡不禁暗罵這小子真是把他的心理拿捏的死死的。

在自己的主持下誕生一套反映世界文學最高成就的大型書庫,哪個領導能拒絕這樣的誘惑?

反正他程早春是拒絕不了!

他的眼神帶着幾分貪婪,“你小子又誘惑我。”

“這話說的什麼叫誘惑你?我這是在陳述事實,你要是不願意也沒關係。等你退休了,我自己搞也一樣。”

程早春不由得瞪了林爲民一眼,嘴上卻說道:“那麼大的工程你太年輕了,一個人扛不住,還是讓我來吧。”

林爲民撇撇嘴,老同志禁不住誘惑,這定力不行啊!

程早春老臉一紅,拉着林爲民討論起這件事的可行性。

“世界文庫”這種叢書,工程浩大。

一般的出版社別說搞了,想都不敢想。

但國文社畢竟是中國文學領域的第一號出版社,這麼多年累積下來的人力、財力,還有文化積累,應該是做這件事情的不二人選。

林爲民從還沒上任的時候就早已有了這個念頭,這些年他出了幾次國,曾經帶回來過兩套叢書。

87年他去法國參加龔古爾文學獎的頒獎儀式,帶回來了一套伽利瑪出版社的七星文庫。

七星文庫誕生於1931年,最開始是由猶太裔難民雅克·席弗林創建的,以小開本出版經典作家之全集,兩年之後被伽利瑪出版社引進,從此名聲大噪。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七星文庫已經收錄了世界範圍內數十位作家的作品,出書400餘卷,成爲世界文壇名聲最響亮的文學叢書。

到了近些年,作品能夠入選七星文庫,甚至被認爲是對一個作家莫大的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水滸傳》《老子》《莊子》《列子》《紅樓夢》《金瓶梅》等多部古典文學作品都被七星文庫所收錄。

而林爲民帶回來的另一套叢書則是米國文庫,是米國人效法法國的七星文庫的概念所創立的,在1979年才策劃出版了第一卷叢書,由米國國家人文學科基金會和福特基金會提供主要資金,叢書大範圍的收錄了從馬克·吐溫到菲利浦·羅斯,納撒尼爾·霍桑到索爾·貝婁等大批經典作家的作品。

由於創建時間較晚,所以米國文庫無論是在影響力,還是叢書質量上,都與七星文庫相去甚遠。

這兩套叢書放在世界範圍內都算是頂尖的文庫產品,但林爲民提出的文庫概念與這兩套叢書略有不同。

七星文庫和米國文庫是以作家爲軸線,收錄名家名作,而林爲民的想法則是以歷史爲軸線,收錄各個時期的名作,忽略了作家的概念。

程早春也察覺到了林爲民所舉的例子和他要做的叢書之間的差別,問道:“你這個方向跟七星文庫、米國文庫也不太一樣啊?”

“肯定不一樣啊。他們收入的都是近代名家的作品,很多人的作品都沒過版權保護期呢,你弄得起嗎?”

第630章 該寫點什麼呢?第419章 去幸福盛開的地方第67章 稿費大盜第281章 林老師站起來了第734章 對上了,全對上了第665章 林老師帶你發財第240章 《追兇》第567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第625章 豪華陣容第331章 發光的林老師第225章 帶領《當代》走向更高的那個人第309章 軟飯王第346章 沒見過這麼快的男人第156章 《人生》火了第900章 看好他這個人第399章 考驗幹部的時候到了第598章 是不是不太好?第718章 你丫又不是《金瓶梅》第500章 上學,就能吃飽飯第755章 幹掉國文社!第200章 筆會第519章 米國的爸爸第851章 變天了第915章 質疑 理解並讚美第7章 豪華的講師陣容第150章 時代的鴻溝第909章 當面催更第779章 圖啥呢?第118章 高!實在是高!第771章 搶錢都沒這麼快第682章 霸王硬上林老師第543章 觸動人心的作品第891章 衝向納斯達克第430章 給我開門!第209章 要進步了?第803章 偶像派的威力第324章 香江來電第183章 風氣第113章 於華悟道第870章 像路邊的雜草一樣活着第785章 24歲的總經理第17章 平白污了人家清白第656章 人藝變遷第188章 西湖邊的偶遇第222章 能來是給臉第806章 總有人正年輕第743章 生活本身更加重要第355章 林百萬第165章 要不,我給講講戲?第681章 寧欺白頭翁,莫欺少年窮第297章 你沒有掛第156章 《人生》火了第116章 《霸王別姬》的影響力第730章 都是他林爲民乾的第334章 別切遠景第312章 狂的資本第240章 《追兇》第131章 第四代導演第457章 譭譽參半第643章 不得諾獎,是獎項的損失第556章 一次有益的嘗試第34章 我的朋友石鐵生第62章 我在《當代》當編輯第821章 多謝觀衆包容第530章 米國來客第808章 京華博物館第93章 《懸崖》火了第91章 1980年過去了第536章 一語成讖第712章 這也妹把我們當銀啊第319章 擺爛的編輯部第860章 小夥子還是年輕啊第530章 米國來客第564章 第一把火第805章 越老越金貴第419章 去幸福盛開的地方第299章 反正不是我寫的第194章 第132 潦草小狗第118章 高!實在是高!第234章 畫風逐漸走樣第409章 場場爆滿第824章 乖孫第570章 領導對我的誤會太深了第822章 故宮也就那樣第252章 擔心個毬第615章 大將要跑路第476章 純真年代第321章 就倆字,專業第121章 四十年如一日的文青第354章 比《李自成》牛第62章 我在《當代》當編輯第802章 傍着總編大腿發的家第116章 《霸王別姬》的影響力第5章 大作家啊第932章 現實主義文學鉅著第141章 愛情的魔力這麼大嗎?第377章 跟着林老師混的好處第798章 票房大賣第253章 球場敢死隊第689章 正人君子底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