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形象工程

第507章 形象工程

作品上教科書,對於大部分作家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

大部分文人愛錢,但比起錢來,大部分人還是更願意自己的作品流芳百世。

上教科書流傳的時間可能沒有那麼長,但影響這個國家一兩代人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這樣的影響力,很難有作家能夠拒絕,包括林爲民在內。

不過目前上教材這事還只是鄭國的小道消息,每次教材大改少說也得折騰個兩三年時間,現在也只是聽聽消息而已。

正月裡的日子過的很快,年味兒逐漸淡去,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也恢復了正常。

元宵節前,譯林出版社的同仁前來拜訪林爲民。

李景瑞原本是《譯林》編輯部的編輯,成立出版社後被任命爲了出版社的社長。

《譯林》雜誌創刊於1979年,是JS省應上級部門的要求創辦的一本介紹外國文學的翻譯刊物。

彼時,國內有幾家向國人介紹外國文學的雜誌,但風格不盡相同。

《世界文學》隸屬於社科院,風格較爲正統嚴肅;《外國文藝》隸屬於滬上譯文出版社,風格又過於新奇。

《譯林》在做了一番謹慎的思考後找準了自己的方向,從讀者的角度出發,爲讀者們介紹涉及國外現實生活的通俗文學,介紹流行的作家和作品。

“打開窗口,瞭解世界”,這樣的雜誌定位讓《譯林》很快在國內的期刊界站穩了腳跟,並收穫了數量衆多的讀者。

到了88年,國家開始重視對外的輿論宣傳,在這樣的形式下,《譯林》雜誌因爲有多年積累的國內外翻譯資源,被出版署相中由《譯林》編輯部擴展成了譯林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成立,最大的使命就是翻譯中國文學作品出版到國外,向廣大海外國家和地區傳播優秀的中國文化和文學作品。

由編輯部變成出版社,譯林上下壓力都極大。

創社時間短,出版資源少,經濟實力薄弱,難題太多了。

向上級部門申請出版物“走出去”的各種項目的資助和補貼也不見蹤影,譯林出版社只能自己想辦法。

經過多方論證和調研,譯林出版社決定用幾年時間陸續推出一套英文版的《中國現代文學文庫》,經過省裡出版總社的同意,譯林出版社組織選題。

本來是計劃將魯、巴、郭、老等幾位現代文學巨匠的大師作品作爲《中國現代文學文庫》的第一批作品,可這時又有人提出了意見。

第一批大師當中,除了魯迅之外,其他人的作品在國外翻譯出版極少。

說白了,就是沒有名氣,作品出版效益堪憂。

儘管譯林出版社的目的是爲了宣傳國內文化,但出版社現在底子這麼薄,也不能明擺着幹賠本的買賣啊,能賺錢是最好。

討論了一番,有人把主意打到了林爲民的身上。

按照輩分和資歷來說,林爲民放到這第一批當中,肯定是不夠格的。

可誰讓人家在國外名氣大呢?

聽說小說在國外都是幾百萬冊、幾百萬冊的賣,還得了不少獎,如果真能收錄他的作品,對於新生的《中國現代文學文庫》來說,絕對是一大助力。

《中國現代文學文庫》的編纂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把林爲民作爲《文庫》的第一位作家,如果能夠取得一定的效益,對於未來後續作家作品的推廣是有很大裨益的。

李景瑞坐在林爲民的辦公室裡跟他詳細說了關於譯林出版社和《中國現代文學文庫》的情況,聽完他的這些話,林爲民沉吟良久。

“不太好辦啊!”林爲民說道。

李景瑞問道:“是有什麼難處?”

林爲民說道:“我和國外合作的出版商簽訂的都是獨家版權,還有優先續約,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啊,這……”

李景瑞有些意外,沒想到一上來就碰到了這種情況,出師不利。

“能詳細問問都是哪幾部作品嗎?”李景瑞問道。

“《霸王別姬》、《情人》、《套馬人》《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都是如此。”

林爲民的作品出版範圍最廣、銷量最好的就是這四本小說。

其他的作品要麼是出版範圍比較小,如《大明王朝1566》,銷量倒是挺好,但只在香江、灣島等華語地區出版。

要麼就是如《燃燒》這種,出版範圍挺廣的,但內容文學性太強,銷量很一般。

還有如《潛伏》、《風聲》、《有話好好說》等早期作品,因爲題材的原因,海外出版很少,基本不作考慮。

李景瑞聽到這裡眉頭緊皺,既然是這樣那就沒辦法了。

林爲民的作品相對於其他的大家本來就少一些,少了這幾部小說,單獨成卷的內容又直接少了一大塊。

“那還真是遺憾啊!”李景瑞嘆道。

林爲民道:“你們現在找我可能早了點,再過二十年可能更合適。”

他的玩笑讓李景瑞笑了起來,“只能期待以後跟您合作了。”

又聊了幾句,李景瑞告辭,他還要去中國現代文學館拜訪另一位大家的後輩,商談作品具體篇目的選錄等編輯出版相關事宜。

送走了李景瑞,林爲民內心對譯林出版社的這套文庫並不以爲然。

對於他來說,這種東西更像是錦上添花,而且還是在花團錦簇中插上那麼一朵,聊勝於無。

既對他在國外的知名度沒有提升,又不可能給多少稿費,更像是一種形象工程。

唯一值得稱道的,大概是把他和幾位文壇大師放到同一位置上了。

林爲民覺得這唯一的好處其實也沒那麼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出這個風頭很沒有必要。

李景瑞的到來倒是給編輯部又提供了一點談資,最近大家正在談論林爲民的小說可能要上教科書的事,現在又有出版社上趕着來給林爲民出文集,而且還是向海外出版,衆人都在討論林爲民現在在國內文壇的歷史地位。

2月下旬,林爲民集中打了兩天電話,把自己相熟的師長、同事、朋友都通知了一遍,來不來無所謂,反正通知到了禮節就算是到了。

找了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林爲民和陶慧敏去領了證,接下來就是婚禮的事。

林爲民不打算大操大辦,可最近大家見到他就提到婚禮的事,搞的他不辦都不行了,有時候人緣太好了也是個麻煩。

最後一商量,婚禮就在識住小院辦了。

這裡是三進的宅子,地方足夠大,算上屋裡屋外,擺個三五十桌都沒問題,舉辦個婚禮綽綽有餘。

他的婚禮不搞那些繁文縟節,就是把人請來吃個飯。

再把惠豐堂的從上到下挖過來張羅兩天,婚禮的事就算齊活了。

早年間,燕京有八大堂,內設戲臺,唱大戲,做的都是大型宴會,規模大到可以同時容納五六百人就餐。

當時BJ,這些堂是最高級的、面向社會的飲食場所。那個時代最著名的京劇演員,基本也都唱過“堂會”。

到如今,燕京的八大堂早已名存實亡,僅存主做魯菜的惠豐堂。

婚禮的前兩天,林爲民忙的腳不沾地,外地來的人有點多。

其中有一部分是文研所的同學,如程時旭、黃宗翰、金瑩、姜子隆等,這些同學來了十多個人,其他人來不了的,也給林爲民打電話送了聲祝福。

還有一部分是林爲民發掘的作家們,如於華、陸遙、二月河等。

婚禮前一天,林爲民請同學們吃飯,叫上了當年在文研所的幾位老師。

距離在文研所學習已經過去了近九年時間,大家藉着這次機會再見面,唏噓不已。

席間聊起大家這些年的變化,有說不完的話。

幾位老師當中,當初的所長許剛和唐玉秋已經退休了,其他人倒是還在崗,小井從當初的圖書管理員變成了井館長,被大家調侃好一會兒。

比起老師們,同學們的變化就更大了。

結束了文研所的學習,大部分同學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創作成績都比以前出色,其中尤爲突出的有幾個人,林爲民、姜子隆、黃安儀、顧樺。

這幾人如今已經成了國內文壇中青年作家當中響噹噹的存在。

剩下的大部分同學當中有幾人放棄了寫作道路,比如曲小偉、比如張林,讓大家都很惋惜。

除了這些人,與其人的發展有高有低,相差並不大。

程時旭在同學之中算是發展不順的,當年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進文研所學習成了他青年時期的高光時刻。

文研所學習之後沉寂了好幾年,前幾年在林爲民的幫助下又去武漢大學進修了一番,回到省裡的文藝研究所倒是有了起色,連續發表了幾篇作品,算是端住了飯碗。

這次見到林爲民,程時旭很激動,之前如果不是林爲民的幫助,他都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跟程時旭比,金瑩的發展是讓所有老師和同學都意外的。

誰也沒有想到,當年班裡那個古靈精怪的小女生,竟然能在而立之年便成爲一省文協領袖。

不僅如此,金瑩在寫作上的成績也頗爲優秀。在班裡算不上第一梯隊,但至少是第二梯隊的扛把子。

大家交流着這些年來的生活和工作,聊着聊着,免不了提到了英年早逝的郭育稻。

朋友聚會,不在的那個永遠是大家話題的焦點。

郭育稻是同學中間走的最早的一個,而且是英年早逝,每次見面總是能激起大家無限的惋惜和哀傷。

正在大家沉浸在低沉的氣氛當中時,程時旭突然問道:“誒,安儀這次怎麼沒來呢?”

有幾位同學的眼神凝聚在他身上,跟看智障差不多。

(本章完)

第66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665章 林老師帶你發財第571章 生產隊的驢第251章 託孤寄命的朋友第447章 老實人的待遇第275章 老舅,你可真狗啊第899章 最閃耀的明星第832章 小胖子,壞滴很第348章 你來當男主角吧第14章 上課第一天第581章 二度折桂第685章 有人在針對我第526章 不正常的銷量第38章 讀者來信第553章 咦,咋又死嘞?第616章 我下海咋樣?第819章 對朋友那是沒話說第905章 難怪只是個主編第187章 外匯券的妙用第845章 《明天別再來敲門》六一兒童節書單第777章 終點會在哪裡第17章 平白污了人家清白第780章 罵聲與銷量齊飛第398章 下不爲例第747章 舔狗和他的女神第850章 Y神第479章 這孫賊,死要錢!第673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854章 賣瘋了第38章 讀者來信第191章 好惡心啊第645章 您的事就是我的事第546章 無愧於‘人民’二字第193章 我這是……遭報應了?第74章 登上老米的雜誌了第171章 年紀輕輕就瞎了第518章 《紐約客》的採訪第905章 難怪只是個主編第385章 聖雷莫的晚宴第587章 親自動手第468章 《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第714章 友邦驚詫第461章 龔古爾文學獎第854章 賣瘋了第256章 這個名字好第564章 第一把火第85章 參觀第748章 那年十八第375章 電話刺客第596章 家有喜事第267章 豪放派收藏家第914章 提車熱潮第464章 見證神聖的時刻第385章 聖雷莫的晚宴第146章 《風聲》第726章 買車記第624章 底氣所在第776章 還是小說好看(大家刷新一下715章)第828章 您是我學習的榜樣第7章 豪華的講師陣容第243章 鐵面無私林老師第818章 中國式大片第412章 您老收了一個好學生第860章 小夥子還是年輕啊第164章 我們欠林老師一個獎項第175章 故事新編第868章 終究變成了牛夫人第268章 不能讓林老師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第412章 您老收了一個好學生第783章 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第601章 《一個都不能少》節選第58章 寫成劇本怎麼樣第750章 出道即巔峰第213章 首屆雁冰文學獎得主第721章 小說就夠我賺的了第254章 我,你是瞭解的第135章 福將第331章 發光的林老師第760章 漫畫界的熱議第410章 自我ICU第108章 女兒國國王第85章 參觀第291章 牛逼大發了第201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906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氣第500章 上學,就能吃飽飯第556章 一次有益的嘗試第592章 也就《倚天屠龍記》的水平第683章 又停(fang)職(jia)了啊第110章 一字不改第392章 茶藝大師第779章 圖啥呢?第151章 林君,故鄉的櫻花開了第375章 電話刺客第101章 這個小弟有點猛第14章 上課第一天第643章 不得諾獎,是獎項的損失第383章 丟不起這個人第693章 老邁,是我害了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