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算少了
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的成立牽扯到了多個部W,這其中自然是有原由的,就比如宣傳方面,怎麼能離得了人家的幫助呢?
電視裡《新聞聯播》播放的新聞只是開胃菜,第二天鋪天蓋地的紙媒報道纔是主菜。
翌日國內的各家主要媒體集中報道了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的詳細過程,報道當中還披露了一些電視新聞沒有報道的重要信息,讓很多關心這件事的人都感到無比驚訝。
《新聞聯播》上只提到了林爲民是基金會的發起人,並倡導實施希望工程,但並沒有提到這件事是直接經過那位領導首肯的。
不僅如此,基金會前期募得的7500萬元鉅額捐款當中,竟然有3700多萬是林爲民一人捐助的。
一個國家級的基金會,7500萬元的鉅款當中竟然有近一半是一個人捐的,你敢信?
不少看報紙看到這裡的人,第一時間沒算過來帳,然後放下報紙認真的掰着手指頭細算了起來。
3700萬人民幣,這是什麼概念?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1988年我國城鎮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爲1119元,我國農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爲545元,是個人都知道這數據的水分有多大。
而實際多數城市工薪階層的工資收入水平都是在50~80元之間,3700萬人民幣等於六七萬名普通老百姓一年的收入了,要是換到農村去的話,這個數字就更大了。
如果單純用食物換算,這個數字更加可怕,足以養活幾十萬人一整年時間。
報紙報道所披露出來的這個數字,讓無數人爲之咋舌、驚歎。
過去很多國人都知道林爲民是個大作家,作品不僅頻頻在海外斬獲大獎、爲國爭光,出版的銷量也非常好,都傳他是林百萬、林千萬,是國內文壇一等一的有錢人。
可是誰也沒有辦法想象,他竟然能夠一口氣捐出3700多萬來。
對於八十年代的國人來說,這是個天文數字!
很多人的心裡都冒出了一個疑問,林爲民捐了這麼多的錢,他究竟有多少錢?
這個問題在信息閉塞的年代沒有人能夠回答,但是有一小撮人卻可以一探究竟。
林爲民是國文社的職工,他絕大多數的收入社裡的同事們都曾有所耳聞。
這一次新聞報道出林爲民的驚天一捐,震倒了國文社衆多職工們桌上的筆筒,讓大家驚詫連連,不敢置信。
有些年輕人在好奇、八卦、羨慕、嫉妒的心態下,聚在一起開始研究起了林爲民的收入問題。
他們把林爲民的收入分成了國內和國外兩個部分。
國內部分自80年起算,林爲民在國內一共發表和出版了11部作品,都是通過國文社刊物發表或者在國文社出版的,發表的稿費很好算,國文社的稿費標準大家都清楚,不算高,只能佔據林爲民收入的一個零頭,算10萬塊錢。
出版方面,林爲民的出版作品總銷量已經超過3200萬冊,按照出版的基礎稿酬和印數稿酬相加,至少有140萬的收入。
作品改編部分,林爲民的大部分作品都搬到了人藝的話劇舞臺上,每年百八十場演出,票房分成收入很少,再加上小說播講的稿費,估計有個20萬左右。
這些年國內的收入加在一起約有170萬元。
如果按照這個收入來看,林爲民要捐出3700萬的鉅額捐款,把牙打碎了都湊不出零頭。
但他真正的收入大頭是國外的收入。
自1982年《霸王別姬》開始在泥轟和米國出版,多年來林爲民的作品陸陸續續出版到了多個海外國家,作品累計銷量超過了1100萬冊。
大家都知道林爲民在國外拿的是版稅分成,而且還是最頂尖的那一撥。
按照海外的圖書售價計算,保守估計,林爲民這些年在小說出版上也有1200米刀進賬。
除了小說的收入,在戲劇方面林爲民賺的就更多了。
別看他的幾部話劇在人藝演出只能拿到可憐的票房分成,但到了國外,身價陡增,據說每個季度都有大幾十萬米刀進賬。
從大家最開始聽說他的話劇要在米國演出到現在三四年的時間,大家預估了一個500萬米刀的數字。
另外還有影視改編,林爲民的小說除了最初的諜戰三部曲之外,在國內沒有任何影視改編,但在海外卻大放異彩,據說《情人》、《末代皇帝》的劇本費用都是六位數計算,最近還聽說米國人買了《觸不可及》的版權,估計加在一起少說也有100萬米刀。
如果都按照米刀來計算,這些年時間下來,林爲民在國內外的各種收入加起來足有接近2000萬米刀之多。
這次林爲民給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捐款3700萬人民幣,按今年人民幣兌米刀的匯率剛好是1000萬米刀,差不多就是林爲民所有收入的一半。
大家算完這個數字不由得再次驚歎起來。
“賺了2000萬米刀,捐了1000萬米刀,擱你你願意嗎?”有人問出這個問題。
同事們互相看了看,大部分人遲疑的搖了搖頭,“太多了,要是幾萬、幾十萬我可能會捐。”
這是大部分人的心態。
有個小年輕標新立異,“要是我我就捐,別說1000萬,1500萬我都捐,捐了1500萬我手裡還剩500萬米刀,花十輩子都夠了,有什麼捨不得的?”
一旁的同事朝他口袋裡掏錢,他趕忙捂住,“幹什麼?”
“伱不是要捐款嗎?來,先把這個月的工資捐給基金會一半。”
小年輕捂着口袋的手停住,等同事再往裡伸的時候,他忍不住再次捂住了。
“怎麼着?捨不得了?”同事調侃道。
其他人見狀也哈哈笑了起來。
這堂課上的實在是太生動了,動動嘴誰都會,可到了動真格的時候,卻不是誰都有勇氣能捐出這麼多錢的。
見其他人笑的誇張,小年輕嘟囔道:“笑的那麼歡,換成你們你們一樣捨不得捐。”
“說的不錯。老話總說越有錢越摳,像我們這些俗人啊,誰也做不到上千萬的鉅款說捐就捐。”
同事們說到這裡,臉上的欽佩之情溢於言表。
一個簡單的試驗,卻讓大家看清了普通人在金錢面前的反應,在場所有人捫心自問,如果讓他們和小年輕易地而處,他們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所以說,林爲民這次的捐款,真正讓大家見識到了什麼視金錢如糞土。
那可是3700萬啊!
“誒,爲民!”
林爲民跟佟鍾貴送稿子,被柳蔭給叫住了。
“什麼事?”林爲民瞧着柳蔭一臉八卦的表情就知道沒什麼好事。
果然,柳蔭問道:“前樓那幫小子說你賺了有兩千萬米刀,有那麼多嗎?”
辦公室的其他人此時也好奇的豎起了耳朵。
林爲民好奇的問道:“他們是怎麼算的?”
“估算的唄!”
在林爲民的追問下,柳蔭將同事們的估算方法詳細的給他說了一遍。
林爲民搖搖頭,“不對。”
柳蔭瞭然道:“我就說這幫小子胡咧咧,兩千萬米刀,那得是多少錢啊?”
她說到這裡,看向林爲民的眼神中流露出激贊之色,“你小子這回不會是把老婆本都捐出來了吧?”
林爲民笑了笑,“沒那麼誇張,反正剩的錢肯定夠我花了。”
柳蔭點點頭,“那倒是,你賺的這些錢,就是剩個零頭的零頭也夠一輩子花了,更何況你還能掙!”
跟柳蔭閒聊了幾句,林爲民出了辦公室,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剛纔柳蔭問他收入的問題,他說不對並沒有撒謊,確實算的不對。
大家對於他的各種收入只是道聽途說,一知半解,真正算起來肯定是不準確的,大部分都算少了,而且有些收入他們根本不知道。
他的收入大頭是海外的出版和百老匯演出票房分成。
這幾年時間,小說海外出版給他帶來的收入有1300萬米刀,《觸不可及》和《追風箏的人》兩部話劇演出的票房收入也達到了1600萬米刀。
電影方面《情人》20萬港元、《末代皇帝》10米刀、《觸不可及》30米刀、《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80萬米刀,加在一起約有130多萬米刀。
國內的收入大家估計的倒是差不多,也就是200萬人民幣左右的樣子。
這些錢合算到一起,以米刀計算已經超過3100萬米刀了,比大家的估計多出了一大截。
但實際上,同事們不知道他還有另外兩項收入。
一項是《歌劇魅影》在倫敦西區演出一年多的票房分成,1800多萬米刀。
另一項則是從85年開始的日圓升值,他只是通過最基礎的持有日圓就淨賺了接近1200萬米刀。
所以,在柳蔭問他收入問題的時候,林爲民並沒有撒謊,同事們算的確實不對。
不是算多了,而是算少了。
這些年他所有的累計收入已經超過了6100萬米刀。
他買古董字畫、買車、買房子,這幾年可勁兒的折騰,也就花了300萬米刀。
剩下的幾千萬米刀安靜的躺在銀行的外匯賬戶裡,連中國銀行的領導們看着都鬧心。
這麼多的外匯只能看,不能動,現在還那麼缺外匯,誰不眼饞啊?
其實林爲民自己看着也有點鬧心,他現在終於慢慢體會到了爲什麼後世有些大佬經常會“口出狂言”,以至於成爲衆多網友討伐的對象。
好在這回,他終於是藉着給基金會捐款的機會花出去了1000萬米刀。
看着銀行外匯賬戶裡的打頭的數字從“5”降到了“4”,不知道爲什麼,林爲民沒那麼鬧心了。
心情不好的時候,果然花錢纔是最治癒的手段。
謝謝大家的關心,有幾位爲了我這老腰還打賞了,感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