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坎城電影節

第378章 坎城電影節

翌日傍晚,謨言找到了人藝。

林爲民晚上在這邊盯着《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的排練,他過來正好跟李光復說一下房子的事。

謨言手握六千塊錢的鉅款,這些錢在燕京買房子不成問題。難的是如何能夠買到一處稱心如意的房子,這就需要李光復幫忙了。

“有林老師在,謨老師您的事就是我的事。”李光復拍着胸脯保證。

“我姓管。”謨言提醒了一句。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管老師。”

“沒事,房子的事就麻煩您了。”

李光復笑道擺擺手,“嗐!這都是捎帶手的事,林老師那三十多處房子都是我給他找的,不差您這份。回頭有消息了,我第一時間聯繫您。”

謨言聽着李光復的話心中震驚,三十多處房子?

他一來是震驚於房子的數量之多,二來是震驚於林老師在買房子上花了這麼多的錢。

說句實話,他拿了稿費要買四合院,就是受了林爲民的影響。

林爲民那座什剎海邊的小院兒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小隱於野,大隱於市,每每去林爲民的小院做客時,謨言都有一種想坐擁這樣一座小院終老的衝動。

這回拿到這樣一筆不菲的稿費,他自然迫不及待的想實現這個衝動。

他當然也知道自己以後可能不會留在燕京,可沒關係,燕京的房子總歸是比老家的值錢,到時候就算是賣了也不虧啊!

他之前就知道林爲民讓人幫忙買房子,只是沒想到會買這麼多,這得花了多少錢啊?

謨言的感嘆只有一瞬,他很清楚,對於林老師來說,別說是三十多處房子,就算是三百處也買得起。

想到這裡,謨言心中一動。

他跟林老師接觸了好幾年,林老師這人在創作上的才華和天賦他佩服的五體投地,眼界和見識同樣讓他心折不已。

林老師這麼大手筆的買房子,背後必有深意,等我有錢了也得買了囤着。反正房子放在那也是錢,燕京可是首都,房子不愁賣。

談完了房子的事,謨言留在人藝排練場欣賞了正在粗排當中的《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只幾分鐘便被這部話劇強大的魅力所吸引,看的忘乎所以,連時間都忘了。

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公交車都沒了。

“剛纔看你看的入神,就沒叫你,等會我送你回軍藝吧!”林爲民笑着說道。

謨言感激的說了一聲,“謝謝林老師。”

回軍藝的路上,謨言談起剛纔看的話劇,哪怕是粗排的效果,仍讓他感到無比震撼。

“我才知道原來話劇還可以這樣寫。林老師,您這劇本寫的真是太牛了!”

“劇本是穆森的功勞!”林爲民說了一句。

謨言又想到了那個在排練場見到的帶着厚瓶底眼鏡的小夥子。

謨言已經習慣了林爲民的謙虛,他知道,這都是林老師在提攜那個叫穆森的小夥子。

沒有林老師的小說,穆森怎麼可能寫得出這麼優秀的劇本?

小說和話劇他都看了,劇本的內容幾乎百分之百是小說的內容,只是形式進行了極大的創新,把所有的內容解構、打亂,再重新編排。

穆森的想法當然很可貴,但沒有林老師的基礎,那一切不過都是水中月,鏡中花而已。

人生路上能有林老師這樣的貴人相助,是那小夥子多大的福分啊!——

到了三月中旬,《女醫傳》的拍攝已經進入了尾聲。

這段時間以來,林爲民只是偶爾出現在劇組裡,但因爲年前那一次的大發神威,他的劇組的絕對權威早已豎立起來,再無人敢找不痛快。

陶慧敏的戲份其實在三月初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不過他的借調手續是央視給辦的,時間上根本無須擔心,這段時間一直跟林爲民享受着二人世界,偶爾去《女醫傳》劇組和大家聊聊天。

林爲民沒有等來《女醫傳》拍攝結束殺青的消息,先等來了《情人》在法國殺青的消息,他接到了楊夢從法國打來的國際電話。

《情人》這部戲因爲有滬上和法國的戲份,所以是兩地取景,先拍滬上,後拍法國。

當初在寫劇本的時候,林爲民就考慮到了劇組的製作經費有限,在劇本的表現上,法國的場次很少,還包括了不少空鏡。

其實如果真的要節省經費的話,不去法國也能拍。

但許鞍華拍電影很實在,哪怕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她還是去了一趟法國,劇組只去了四五個人,每個人都是身兼數職,奮戰一個星期,搞定了最後的拍攝。

楊夢在電話中和林爲民說,電影拍攝完成要進行後期製作,滬影廠的徐桑楚廠長本來是打算邀請《情人》把後期製作交給滬影廠的。

可楊夢和許鞍華爲了電影的最終成片效果還是選擇了回香江。

在內地後製,誠然可以節約一大筆費用,但影響的卻是電影的質量。

國內的衆多電影製片廠經過幾十年僵硬的計劃體制,人浮於事、製作粗糙已經成了通病。

楊夢說她打算拿這部《情人》去參加電影節,所以質量絕對不能鬆懈,要精益求精。

林爲民在之前就聽她說過這個打算,問道:“電影節的事已經有眉目了嗎?”

“之前我聯繫了李翰祥導演幫忙,拍攝期間我們有幸邀請了坎城電影節的選片導演。法國人對於中國人如何拍一部帶有法國風情的電影非常感興趣,現在《情人》已經報名成功。

鞍華他們已經回香江了,她必須要在一個月時間內將《情人》的後製,然後把拷貝送到法國來,等電影節的選片組初審完成後,才能確定我們是否能夠入圍主競賽單元。”

林爲民知道楊夢口中的坎城電影節就是歐洲三大之一的“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這個世紀三十年代,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屆電影節是在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舉辦戛納國際電影節。

從46年到86年,整整四十年時間,在好萊塢在九十年代憑藉特效和科幻片橫掃世界影壇之前,戛納電影節的影響力絲毫不遜於米國的奧斯卡。

在1978年吉爾斯·雅各布接手戛納電影節之前,電影節的選片原則一直都是由各國、地區電影的相關部門挑選年度佳作送審參賽。

到吉爾斯·雅各布接手之後,他大膽做出了改編,將戛納電影節的選片方式改爲了自主選擇影片。

但隨着選片方式的改變,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

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的電影都可以報名戛納電影節,篩選合格的電影入圍電影節的幕後選片團隊卻人數稀少。

如此一來,人數稀少的幕後選片團隊變得獨攬大權,入圍這件事就顯得格外隨性,這也是楊夢會留在法國的原因。

國內的電影最早參加戛納電影節可以追溯到1960年李翰祥導演執導的《倩女幽魂》,這部電影入圍了主競賽單元,但可惜並未獲得大獎。

之後的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得了室內彩色電影攝製技術獎,這只是個技術獎項,但實現了華語電影在戛納電影節上零的突破。71年,胡金銓導演的《俠女》同樣獲得這項榮譽。

到了1982年,嚴順開主演的《阿Q正傳》入選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提名金棕櫚大獎,可惜還是沒有得獎。

《情人》能夠參加戛納電影節當然是一件好事,哪怕沒有獲獎,只要佔據了媒體的版面,對於電影的宣傳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這部電影因爲尺度的關係註定與內地市場無緣,楊夢的ZY電影人身份,也不可能獲得灣島市場,痛失兩大市場,只能在香江本地和東南亞市場上想辦法,自然要把宣傳攻勢做的更大一點。

林爲民感嘆道:“時間很緊張啊!”

戛納電影節每年三月中旬報名,五月份電影節開幕,留給《情人》的時間確實很緊張。

“是啊!所以後期製作更不能交給滬影廠來做。”

效率問題也是楊夢不能把後期製作交給滬影廠做的重要原因之一。

《情人》這部電影有法國元素,飾演簡的女演員也是楊夢費了好大的事找的法國ZY演員,參加戛納電影節,是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的,林爲民心中也期盼它能夠取得一個好成績。

掛斷了電話,林爲民朝滕金賢說道:“騰局,真是給您添麻煩了。”

“呵呵,林老師客氣了!”

楊夢人在法國,要通過電話聯繫到林爲民不容易,她的電話是打到電影局的,電影局又輾轉找到林爲民接聽這個電話。

滕金賢是電影局局長,整個單位只有他辦公室的這部電話才能接打國際長途。

而楊夢之所以要費這麼大的力氣非得給林爲民打這個電話,就是因爲之前拒絕滬影廠的事。

她聽許鞍華說過林爲民和滬影廠的關係,也知道之前林爲民請滬影廠幫忙支援的事,所以才特地打電話來解釋一下。

“之前一直聽說您的大名,但沒見過人,這回總算是見着了!”

滕金賢長了一張富態的臉,體型也是這個年代少有的胖子,一笑起來和善中又帶着幾分滑稽,讓人心生親切。

林爲民和他寒暄了一會,便主動提出告辭。

沒想到滕金賢卻拉住了他,“林老師慢走,我正好有件事想跟您請教一下!”

林爲民立馬道:“請教不敢當。您有什麼事?”

(本章完)

第531章 達則兼濟天下第370章 溢出文學的邊界第578章 臉都不要了第134章 鄭國回來了第69章 《懸崖》發行單行本第380章 同行罵街第877章 情懷這玩意第678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124章 燕影78級的畢業作品第17章 平白污了人家清白第538章 你丫纔是俗人第738章 書市的收穫第578章 臉都不要了第702章 老幹部行動隊第735章 成熟且富有品味第856章 奪少?第523章 值一個雁冰文學獎第927章 《李建國》下部來了第182章 人藝的票,很貴第271章 比房子還貴第905章 難怪只是個主編第26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228章 心都黑了第361章 你比他長的帥第438章 《狩獵》第508章 高朋滿座第577章 只此一篇,立成豐碑第692章 開幕式上最靚的崽第14章 上課第一天第645章 您的事就是我的事第886章 正經二手錶第371章 當代中國的恢弘畫卷第226章 只有我受傷第152章 解釋不清了第384章 達科塔第66章 專輯上市第454章 我很期待第569章 金庸作品集第742章 特殊的日子第92章 大年初一第812章 一炮雙響普利策第437章 阿壩阿萊第128章 大外甥給您養老送終第46章 考察第867章 互聯網創作大賽第708章 白菜價第44章 爆肚馮第263章 帶到米國去第120章 燕影講課第94章 稿費不能少第730章 都是他林爲民乾的第827章 童話大王第406章 《燃燒》發表第254章 我,你是瞭解的第537章 炙手可熱的“年貨”第572章 他還得謝謝咱呢第864章 書好,跟他林爲民有什麼關係?第149章 秋天的懷念第74章 登上老米的雜誌了第636章 萬先生的禮物第708章 白菜價第758章 我寫小說,全靠編第92章 大年初一第140章 你這效率不行啊第238章 您是來包圓兒的?第73章 看房子第450章 裡外不是人第514章 社會主義優越性第76章 還是位文藝青年第891章 衝向納斯達克第668章 它憑什麼啊?第66章 專輯上市第373章 人和人不一樣第87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546章 無愧於‘人民’二字第81章 不爭氣第267章 豪放派收藏家第518章 《紐約客》的採訪第657章 前無古人的記錄第658章 布老虎叢書第451章 陸遙的病第126章 押送進京第423章 沒吃過那麼貴的瓜第52章 《茶館》第234章 畫風逐漸走樣第277章 林老師這人,最記仇第97章 於華來京第390章 莫非,不行?第398章 下不爲例第731章 新牲力量第43章 鳳凰自行車第603章 中國當代諷刺小說之巔峰第66章 專輯上市第363章 他麼的還是個雅賊第132章 聽林老師一席話第844章 老人家,你玩不起啊第845章 《明天別再來敲門》第644章 泥菩薩也有火氣第276章 轉載請求第695章 我們中國人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