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蟬聯

第367章 蟬聯

《大明王朝1566》在發表兩個月的時候便舉行了如此高規格的作品研討會,甚至還有傳言說是大長老親自指示的。

這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這部小說未來在中國文壇的地位。

儘管很多喜歡《李自成》和《康熙大帝》的讀者不願意承認,但事實就是,這部小說已經成爲了當代文壇歷史小說的天花板。

這一點不僅有文協、部委和央視的印證,更有讀者和評論界的口碑。

發表《大明王朝1566》的十月號在上市兩個月後,累計銷量突破200萬冊。

當《人民文學》編輯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並無太多驚訝。

因爲在一週之前,編輯部剛剛作出了對十月號加印30萬冊的決定。

而這,已經是十月號在上市近兩個月以來的第4次加印了,總印刷量高達210萬冊。

儘管並無驚訝,但編輯部衆人的精神是振奮的。

打破這樣一個前無古人的記錄,對於任何一個刊物來說都是值得驕傲的。

大家熱鬧了一陣之後,又一個關鍵問題擺在了編輯部面前,那就是:十月號還要不要加印?

編輯部商量了半天,最後甚至請示到了社長蒙偉宰和總編程早春那裡。

最後的決定是:不加印。

原因很簡單,210萬的總印刷量已經打破了國內純文學期刊的銷量記錄,如果這些已經印刷的刊物能夠售罄的話,未來即便即便能夠再賣一些,潛力也不會太大。

儘管繼續打破記錄的感覺很爽,但這畢竟是虛名,還是要理智一點,畢竟滯銷一本刊物,可是要多賣出十本八本才能回本的。

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是,林爲民的作品那可歷來都是國文社的寶貝。

賣單行本不比賣雜誌爽?

就《大明王朝1566》發表兩個月以來的銷售表現來看,這部小說未來的圖書銷售恐怕也會打破記錄,這種時候強行加印可不是明智的選擇。

綜合考慮之下,十月號並沒有再繼續加印,但這並不妨礙十一月號的加印。

上市一月有餘的十一月號銷售勢頭絲毫不遜於十月號,甚至猶有過之。

畢竟有了之前的口碑發酵,很多讀者哪怕不看這類小說也會慕名購買。

《大明王朝1566》掀起的狂潮還在繼續。

除了手稿和研討會的事,對於林爲民的直接影響倒沒有多大。

距離一月份越來越近,《當代》編輯部的工作節奏也越來越快。

改版在即,從雙月刊變成月刊,對於編輯部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重大考驗。

新來的幾個同事經過兩個月的磨合,已經逐漸適應了這裡的工作節奏,編輯部輕鬆、融洽的工作氣氛讓大家很快便熟悉起來。

編輯部這樣的氣氛與領頭人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編輯部主任是覃朝陽,資格老到僅次於創社的那一批領導,現在人已經退休,不爭不搶,爲人和善,業務水平強。

主編林爲民,年紀輕輕,已經是舉國皆知的作家,作品讀者無數、頻頻獲獎,名利雙收。

論到業務能力,一手發掘了陸遙、於華、馬原、謨言、石鐵生等新生代作家。

在社內的福利待遇方面,同樣不爭不搶,有了什麼好事都是緊着編輯部的同事。

而且時不時還要請大家吃吃飯、看看話劇,這樣的領導,打着燈籠都難找。

編輯部同事們在私下裡聊天時盤點國文社內這些編輯部內的人際關係,不得不承認,《當代》的氣氛是最好的、關係也是最融洽的。

這不,林主編今天又要請大家吃飯了。

由頭是,昨天雁冰文學獎評委會剛剛公佈了第二屆雁冰文學獎的獲獎名單。

李準的《黃河東流去》、張潔的《沉重的翅膀》、劉心武的《鐘鼓樓》以及林爲民的《套馬人》共同獲獎。

對比第一屆時的六部獲獎作品,這一屆的獲獎作品少了,證明這幾年國內文壇真正能夠拿得出手的長篇作品也在減少。

在這幾部獲獎作品當中,李準、張潔、劉心武都是第一次獲獎,而林爲民則是第二次獲獎,而且是蟬聯獲獎。

這樣的結果足以證明《套馬人》這部作品的質量。

若不是作品十足的出色,誰敢冒着瓜田李下的風險將獎頒給林爲民呢?

以二十五歲的年紀蟬聯兩屆雁冰文學獎,林爲民所取得的成績也讓身邊的朋友同事們震驚歎服。

因爲獲獎結果是昨天才剛剛公佈,只有幾家報紙跟進報道,所以輿論尚未席捲而來。

林爲民主動提出請大家吃飯,一來是慶祝得獎,二來也是因爲馬上就要到元旦了。

到了明年,刊物改編,大家就會變得更忙,現在自然要好好犒勞犒勞大家。

冬天請客,東來順是獨一無二的選擇。

這地方和燕京冬季的適配度高達100%。

這個年代的吃飯真的就是吃飯,大家不吃飽之前,是絕對不會輕易開啓話題的。

直到所有人都吃了個半飽之後,桌上纔有人開始說話。

話題自然離不開林爲民剛剛獲得的雁冰文學獎。

這次雁冰文學獎,國文社職工們除了關心林爲民這個獲獎的自家人,還有一個關注點就是獲獎作品的出版社。

四部獲獎作品,除了李準的《黃河東流去》是燕京出版社出版的之外,剩下的三部作品皆是由國文社出版的。

張潔的《沉重的翅膀》發表於《人民文學》,林爲民的《套馬人》發表於《人民文學》,劉心武的《鐘鼓樓》發表於《當代》。

都是國文社自家刊物,發行單行本自然離不開國文社。

而雁冰文學獎的獲獎不僅對於作家,對於責任編輯、編輯部甚至是出版社都是有益處的。

上級部門的嘉獎、出版社內部的獎金,包括單位福利政策上都會有傾斜。

而對於林爲民這個獲獎而言,新生的雁冰文學獎連續兩次將獎項頒給同一位作家是需要勇氣的。

同時大家更關心的是,下一屆評選的時候該怎麼辦。

雁冰文學獎每三年一屆,87年、88年的情況大家不知道,可大家可以很確定的是,86年《大明王朝1566》一定會發行單行本。

連《李自成》都可以獲獎,《大明王朝1566》沒有理由不行。

到時候評委會會怎麼辦?

第三次給林爲民頒獎?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雁冰文學獎乾脆改名叫爲民文學獎好了。

大家玩笑把假設的內容拿出來討論,覃朝陽卻正色道:“第三次頒獎不太可能了。不管下一屆爲民的作品再優秀,評委會都不太可能給他頒獎的。”

大家的眼神看向覃朝陽,笑容斂去,神色認真了起來。

姚淑芝問道:“主任,既然都頒兩次了,再頒一次又有什麼關係呢?”

覃朝陽沉吟片刻,道:“我覺得這次本身的頒獎就代表了評委會的某種態度。這種態度,首先是認可了《套馬人》這部小說的質量和爲民的創作能力。其次,也是最關鍵的,這也可能是一個信號。”

“什麼信號?”大家不由得追問道。

“這獎我都第二次頒給你了,以後你就別來參與了。”

覃朝陽說完這句話,柳蔭最先繃不住樂了。

“老覃,你這怎麼說的跟送瘟神一樣?”

大家也跟着笑了起來,七嘴八舌的討論着。

覃朝陽臉上帶着淡淡的笑容,“伱們以爲,這不是送瘟神嗎?”

他的話說完,衆人的笑聲低了下去,有人的臉上露出了沉思之色。

章仲鄂說道:“老覃說的,有幾分道理啊!連續兩次獲獎,可以說是作家本身的實力和作品的質量過硬,評委會也勇於任事。

可正所謂事不過三,總這麼頒下去,就算業界沒有意見,讀者們也看膩了。屆屆都有爲民,這獎項不是變相被壟斷了嗎?那評獎還有什麼意義呢?”

覃、章二人的話初聽有些莫名其妙,但卻摸透了人心,大家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姚淑芝這時問道:“那麼,讓我們來採訪一下本屆雁冰文學獎得主林爲民同志,對於老覃同志和老章同志的話,你有何評論呢?”

林爲民哭笑不得的扒拉開姚淑芝的手,說道:“我能有什麼意見?頒給我我就接着,不頒給我我也不能主動要。獎項這種東西,錦上添花而已。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好!”

林爲民纔剛說完,佟鍾貴激動的拍起了手,把大傢伙嚇了一跳。

覃朝陽笑眯眯的誇獎道:“還是爲民覺悟高啊!”

同事們也緊接着送上了馬屁,這邊剛拍完,那邊就又多點了幾盤羊肉。

領導注重的是精神享受,同志們有肉體享受就夠了。

外面寒冬臘月,屋內水汽氤氳,肉香四溢,歡聲笑語,逍遙自在。

數日後,不出林爲民所料,隨着他二次蟬聯雁冰文學獎的消息擴散。

各種媒體紛紛報道,採訪邀約也紛至沓來。

林爲民在今年的十二月,再次成爲中國文壇的大紅人。

按照以往的習慣,林爲民毫不留情的拒絕了媒體的採訪邀約,哪怕是老熟人李向陽找過來,他也沒有接受採訪。

“回頭請你多吃幾頓飯,但採訪就不必了。”林爲民對李向陽說。

要採訪他的媒體太多了,這個口子不能開,要不然時間根本不夠用。

元旦這天放假,林爲民約上了曲小偉夫妻和鄭國夫妻,帶着孩子在自己家聚餐。

這一兩年,因爲有了孩子,大家已經很少像這樣聚在一起了。

一大早,林爲民先是出門和陶慧敏去買菜,今天《女醫傳》劇組也放假。

兩人買完菜回來不長時間,曲小偉一家、鄭國一家也都來了。

大家正做飯的功夫,家裡的門響了起來。

陶慧敏去開門,就看到了一張滄桑的臉龐。

“爲民,藝謀大哥來了!”

陶慧敏在劇組是這麼叫章藝謀的,光是看着這張臉,讓她像林爲民那樣叫“藝謀”,她實在是叫不出口。

林爲民帶着圍裙從廚房走出來,笑着問道:“藝謀,你怎麼來了?”

章藝謀看到家裡這麼多人有些意外,“林老師,我改天再來吧!”

“沒事沒事,都是自己人。”

林爲民摘下圍裙,將作勢欲走的章藝謀拉進了屋裡,介紹給給大家。

“趕早不如趕巧,今天家裡聚餐,你等會也在這裡吃點。別外人,都是朋友。”

衆人繼續忙碌,林爲民給章藝謀倒了杯茶,兩人坐在客廳沙發上。

“難得今天劇組放假!”林爲民隨口道。

章藝謀點頭道:“是,要不然我也沒時間到您這兒來。”

林爲民看着章藝謀,笑容中帶着幾分深意,問道:“今天來是有什麼事?”

章藝謀從包裡掏出之前吃飯時林爲民送給他的那本《當代》。

“林老師,這本雜誌……”

章藝謀憨厚的臉上露出幾分羞赧。

“說實話,這本《當代》我翻了至少也有十遍八遍了,可始終沒明白您的意思。”

林爲民聞言不禁哈哈笑了起來,把章藝謀笑的一頭霧水,摸不着頭腦。

“這又不是什麼武功秘籍,拿給你看,無非是讓你看看這上面的小說而已!

怎麼樣?有沒有覺得特別喜歡的?”

章藝謀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是自己想多了。

同時他心中又有些失望,還以爲林老師是有什麼深意要指點自己呢!

“喜歡的小說倒是有。”按下心中的失望,章藝謀回答道。

林爲民頓時來了興趣,問道:“哦?哪一部?”

(本章完)

第357章 好好讚美它第152章 解釋不清了第659章 百萬稿酬徵文第454章 我很期待第362章 十年不遇的貝勒府第700章 搞藝術的都窮,林老師例外第207章 那墊頭的東西第615章 大將要跑路第781章 少搞點歌功頌德第371章 當代中國的恢弘畫卷第928章 諾貝爾文學獎第314章 大超第280章 出風頭的後果第246章 妙到毫巔第316章 直木獎第446章 韜奮出版獎第81章 不爭氣第815章 凱子心態崩了第6章 不販猴票白來了第251章 託孤寄命的朋友第227章 1983年的春晚第481章 往來無白丁第583章 《升官記》第744章 您這麼搞,我很難辦啊!第643章 不得諾獎,是獎項的損失第771章 搶錢都沒這麼快第231章 就你要演程蝶衣啊?第423章 沒吃過那麼貴的瓜第92章 大年初一第577章 只此一篇,立成豐碑第189章 《Farewell My Concubine》第859章 吃瓜偷家第647章 你什麼級別,配跟我談?第220章 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纔是硬道理第895章 雙喜臨門第711章 青春布老虎第533章 不要動,我來第574章 送瘟神的效率第377章 跟着林老師混的好處第681章 寧欺白頭翁,莫欺少年窮第383章 丟不起這個人第629章 陝軍東征第808章 京華博物館第865章 我看你像果凍!第257章 吵吵鬧鬧的《紅樓夢》座談會第872章 小心思第78章 幫林老師敗個家第410章 自我ICU第692章 開幕式上最靚的崽第779章 圖啥呢?第886章 正經二手錶第433章 女主角人選第599章 烈火烹油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647章 你什麼級別,配跟我談?第836章 以後常來啊第237章 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林老師的高度第362章 十年不遇的貝勒府第885章 理工男也有文藝的心第611章 總編真能幹第534章 連同生命交給你們了第783章 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第449章 大贏家第809章 凱子拿頭贏啊?第808章 京華博物館第197章 社內的地位確立第568章 誰他孃的教你這麼寫小說的?第37章 涮羊肉第424章 下週涿州開會第346章 沒見過這麼快的男人第837章 草根崛起第237章 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林老師的高度第54章 羣魔亂舞第855章 次元壁,破了!第182章 人藝的票,很貴第100章 跟着林老師混第412章 您老收了一個好學生第726章 買車記第334章 別切遠景第596章 家有喜事第299章 反正不是我寫的第569章 金庸作品集第218章 《懸崖》開播第422章 眨眼睛第524章 信人君子第751章 年度收視冠軍第233章 佈道者第85章 參觀第416章 對不起大家第262章 無法拒絕的小黑屋第525章 一書成名第615章 大將要跑路第739章 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第234章 畫風逐漸走樣第718章 你丫又不是《金瓶梅》第808章 京華博物館第197章 社內的地位確立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866章 爺爺爲我打月餅第894章 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