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香江來人

第282章 香江來人

元旦夜燕京下了一場大雪,整個燕京城都被籠罩在白雪皚皚之中。

霜前寒,雪後冷。

街上上班的人幾乎看不到,但出來玩的人不少。

林爲民的雅馬哈125慢悠悠的行駛在路上,冷風颳過臉頰,灌進脖子裡,很抖擻,但林老師心頭一片火熱。

從今天開始,林老師站起來了。

一路騎着摩托車來到南禮士路上的廣播大院,院裡一角的平房,是《紅樓夢》編劇組的臨時駐紮地。

今天是元旦,法定假日,不過跟《紅樓夢》編劇組的三隻大牲口沒什麼關係。

接了《紅樓夢》電視劇的差事,不僅是榮譽,更是責任、是枷鎖,全國上下十億老百姓的眼光可都看着呢。

林爲民推門而入,帶進一陣冷風。

周嶺窩在辦公室一角,嘴裡啃着饅頭,正伏案疾書,一看便是昨夜奮戰到深夜,早起都沒收拾,便進入了工作狀態。

“哈哈哈,林老師說笑了。作品發表,評論自然有好有壞,我對您的作品就格外喜愛。

當然,這是因爲林爲民有穿越前的觀劇體驗做對比。

還是爲了轉載的事來的,不光是爲了《星島晚報》轉載《情人》,還有林爲民的其他幾部作品,劉以鬯也希望能夠帶到香江去。

“劉老先生您千萬別這麼說,折煞晚輩了!”林爲民客套了一句。

任豪卻拉着他主動介紹起來:“李記者,這位就是我們《潛伏》的原著作者林爲民、林老師,也是《懸崖》的原著作者和編劇。”

ωwш▲ тt kan▲ c o

林爲民摸了摸臉頰,“怎麼了嗎?”

您平時太過低調,一直以來也沒有機會採訪採訪您。今天正巧遇到了,不妨一起聊一聊。

他決定了,那篇關於林爲民和《情人》的評論文章名字就叫《讓子彈飛一會》。

林爲民點點頭,“當然記得。”

《紅樓夢》劇本的編撰工作很緊張,實際上從今年五月份就已經啓動,到十二月份交初稿,三人作爲編劇的壓力和勞動量是可想而知的。

“林老師,您別誤會,我們不是有意見,主要是您這些修改意見涉及的內容太多了,恐怕不是一時半會能寫好的。”

“呵呵,我還是那句話。決定權在你們,別有壓力。”林爲民語氣平緩,態度親和。

讓子彈飛一會!”

林爲民也非常理解他們,笑道:“這就是我這個顧問的建議,聽不聽是你們的事,別有壓力。”

“不用了,不用了。”

我就不問世事幾天而已,身份地位就這麼高了?值得香江的一位大報主編親自跑到內地來登門道歉?

“爲民,你還記得之前打電話到老顏辦公室的那位《星島晚報》程易秋副主編嗎?”覃朝陽一臉正色問道。

年過六旬的老同志一臉真誠的對自己說抱歉,把林爲民給整不會了。

“你這部《潛伏》真好看!”她突然說道。

堂堂男子漢,豈能沉溺於兒女私情,不能讓女人牽扯我太多的精力。

儘管覺得李向陽這人可能會是個非常好的採訪者,但林爲民心裡還記着大家對他的叮囑。

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

林爲民在年齡上確實很年輕,但在戲劇創作上的功力卻是實打實的,他的《觸不可及》和《霸王別姬》周雷看了不止一遍,自詡還做不到林爲民這樣的水平。

“呦呵!你這什麼情況?”

兩人卿卿我我的說着膩人的話,等到八點鐘,中央電視臺一套再度開始播放,安靜的欣賞起了電視劇。

“林老師真是年輕有爲啊,百聞不如一見……”

哪怕現在批判林爲民的聲音滿天飛,又能怎麼樣,人家就算是蟄伏十年再出山,也不過三十出頭。

“任導!”林爲民打了聲招呼。

又是一個難眠的夜晚!

林爲民無奈只能停下握了個手,被任豪稱作李記者的中年男人聽到林爲民的名字便眼前一亮。

看這樣子,兩人現在是住在一起了?

又跟幾人聊了一會兒,林爲民出了辦公室,沒想到恰好碰見了任豪。

除了《情人》是留給《星島晚報》準備的之外,其他的幾部作品則是劉以鬯爲他正在籌備的綜合性文學月刊《香港文學》準備的。

“爲民,誰啊?”

年輕人,不知道什麼叫節制啊。

吃一塹,長一智,林老師又成長了。

唯一的缺陷大概要算這個年代的演員表演還是有些程式化的毛病,看着有些死板,沒那麼自然。

香江自古文氣衰弱,也就是前些年國內多位文人流落香江,纔算帶動了這座城市的文化發展。

儘管他這麼說,周雷三人卻不敢怠慢。

任何時候,話不要說的太滿。

他也輕鬆的說道:“還是算了吧。我這個人啊,現在屬於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要非讓我說,那我只有一句話。

就比如現在,陶慧敏盈盈秋水一般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電視熒幕,絲毫沒有注意到,她的要害部位多了些東西。

“林老師來了!”

數日後,團結湖公寓樓的門再次被人敲響。

“回來了?吃飯了嗎?”她如同新婚燕爾的小嬌妻,接過林爲民的皮夾克,掛在門口的衣架上。

從李向陽的笑容中,林爲民看出了調侃,但是沒有敵意。

李記者這人很會說話,拉着林爲民的手不鬆開,一看就是沒安好心。

他將劇本又遞給劉耕路和周嶺,三人對視,臉上苦笑更深。

“快請進!快請進!”

回到團結湖的家中,陶慧敏正無聊的坐在家中沙發上看電視等着他。

到70年代,香江的本土文化的基本結構由YY文化、ZY文學和本土文化組成。

就在林爲民已經不耐煩的準備告辭離開時,李記者終於開口了。

覃朝陽擡手介紹到身邊的老者,“這位是劉以鬯先生,《星島晚報》的主編。”

可這幾天的經歷讓蘇了林老師一個道理。

林老師忍不住抱住了她,肌膚相親,呼吸急促。

碰上這樣的狗皮膏藥,林爲民也有些無奈了。

“林老師,要不要接受一下我們《燕京青年報》的採訪?”

對於林爲民這種年少成名的人來說,天縱英才自然是老天給他的恩賜,可年齡這件事就像是無堅不摧的倚天劍,任伱對人家再不滿,只要打不死他,就一定會被他的寶劍所傷。

昨晚是元旦夜,林爲民小說改編的第二部作品《潛伏》再次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成爲開年大戲。

可正因爲如此,才更讓人覺得可怕。

“林老師,這位是《燕京青年報》的李向陽李記者!”

讓子彈飛一會?

李向陽細品着林爲民這句話,越咂摸越有滋味兒,一時之間靈感爆棚,也顧不得要跟林爲民約訪問的事了。

他瞧見任豪身邊還有一位帶着眼鏡的中年男人,揹着記者包,不想多說,打完招呼便想離開。

唉!

老覃同志深表同情,同時更對那幫興風作浪的小人們恨之入骨。

“還沒呢,這不是準備回來和你一起吃嗎?”

都說溫柔鄉是英雄冢。

這怎麼着也算是一種表態吧?

這時,一個清麗脫俗的身影忽然出現在客廳裡,問着林爲民。

李向陽愉快的想到。

午飯改成了晚飯,林老師吃的心滿意足。

林爲民隱蔽的打量了老覃一眼,怎麼看都感覺有一種老鴇的氣質。

林爲民的表情意外,這是啥意思?

“林先生,你好。”

“你讓我說什麼呢?好評也好,差評也罷,都是讀者的權利,那就讓他們說嘛!

李向陽的笑容意味深長,“林老師您可是個有內容的採訪對象!”

李向陽看着是個體面人,可沒想到卻是意外的難纏,讓林爲民差點誤以爲自己是碰到了後世的狗仔隊。

冷風驟然一吹,他忍不住縮了縮脖子,其他兩位編劇跟他的狀態差不多。

陶慧敏緊忙給兩人客人倒了一杯熱茶,覃朝陽聽柳蔭說過,這個年輕的女孩子應該就是林爲民的女朋友。

實際上,對於八十年代的電視觀衆們來說,《潛伏》已經足夠精彩。

年輕人,不知道什麼叫節制!

劉以鬯打了個招呼,臉上露出幾分歉意的笑容,道:“林先生,實在是抱歉。程副主編這個人,在工作上其實是個認真負責的人。不過也正是因爲認真負責,有時候行事難免就會鬧出一點笑話來。我這次專程來,就是代表我們《星島晚報》和程副主編向你表示歉意的。”

林爲民的《潛伏》脫胎於穿越前的電視劇,再改回電視劇無論是劇情設置、矛盾衝突、人物形象都無可挑剔的還原了原著的風采。

林爲民的拒絕反而更加激起了李向陽的興趣,他最近一直有計劃寫一篇關於林爲民和他那部頗具爭議的小說《情人》的文章,今天好不容易碰到了正主兒,他怎麼能輕易放過呢?

覃朝陽在一旁笑道:“哎呀,說起來都是誤會一場。劉先生特地跑燕京這麼一趟,真是誠意十足啊!”

覃朝陽心中感嘆,肯定是因爲最近外面的那些風風雨雨鬧的,在單位的時候裝的堅強,現在放假這麼多天關在家裡,肯定不好受。

每一個被邀請到的顧問委員會的成員都是一尊大神,林爲民顧問委員會幾十號大神當中有些特殊,主要是體現在年齡上。

被人當土包子和叫花子打發,林老師的印象那是相當深刻。

門開,覃朝陽望着林爲民的臉色嚇了一大跳。

覃朝陽今年六十多歲,跟在他身後的老者看上去也年過花甲,兩位老者聯袂到來,林爲民趕緊把兩人請進屋。

三個編劇和林爲民打過了招呼,林爲民將劇本掏出來,“看的慢了一點。”

今天上午,陶慧敏在家閒着無聊,恰好看到了電視劇的重播。

以前,這話林老師是不信的。

嘿,雖然沒約到林爲民的訪問,但這句話潤色潤色應該夠分量了。

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可以和衆多前輩平起平坐,二十年後呢?

又或者,等他到了如今顧問委員會這些大神的歲數呢?

那還不得成精了?

大家都是混文學圈子的,這樣的人,你敢怠慢?

“您這是哪裡的話,沒有您的這些寶貴意見,哪有精彩的劇本啊!”周雷客氣的說了一句。

嘖嘖嘖,年輕人,墮落!

周雷接過劇本,眼睛一掃便看到劇本上密密麻麻的批註,看的他一陣頭皮發麻,忍不住苦笑起來。

實在是太年輕了,年輕的讓人嫉妒。

他再傻也明白,人家怎麼可能是特地跑到燕京就爲了給自己道個歉?

自己又不是首輔。

“我們單位領導。”林爲民說着,眼神又望向了覃朝陽身後那位老者。

在《紅樓夢》的劇本未徹底定稿前,他們仨每天都有猝死當場的風險。

商紂、夫差哪個不是雄主,不比你林老師牛逼?

最後怎麼樣?

還不是成了沉迷美色的昏君!

“林老師!”任豪驚喜的叫了一聲。

因爲陶慧敏的突然到來,昨晚林老師沒把持住,錯過了《潛伏》的第一天開播。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客氣的繼續聊下去,沒一會兒功夫,林爲民便弄明白了劉以鬯的來意。

“採訪我?我有什麼好採訪的?”林爲民裝傻充愣。

最近輿論關於您的內容甚囂塵上,您就不想回應幾句嗎?”

“說兩句吧,林老師。就耽誤您一會兒功夫,好歹說兩句!”

在林爲民和覃朝陽說話的時候,老者帶着幾分好奇和驚訝之色打量着林爲民。

數九寒冬,外面天黑的很早,晚飯後兩人坐在沙發上,陶慧敏倚着林爲民的肩膀在看電視,林爲民在回藍。

70年代末期以來,這種結構被打破了。中米建交,租借日期臨近,香江文化圈內的ZY文化逐漸擡頭成爲主流。

可這個時候的香江畢竟是在英國人統治之下,英國佬注意到這種情況立刻便開始組織力量打壓。

《當代文藝》在1979年停刊,《海洋文藝》在1980年中止,作家阮朗和徐速於1981年去世……

短短十年之內,香江境內的ZY陣營損失慘重。

(本章完)

第755章 幹掉國文社!第609章 仁義無雙林老師第475章 刺激刺激他!第416章 對不起大家第526章 不正常的銷量第347章 這錢可怎麼花啊!第416章 對不起大家第740章 劉總有格局第595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385章 聖雷莫的晚宴第815章 凱子心態崩了第854章 賣瘋了第1章 歡迎收藏第23章 排隊排出來的生意第364章 離了我林爲民——不行第522章 推薦到香江去第661章 1992年的最後一天第330章 還得是你啊第612章 你什麼級別?第345章 不幹人事的鄭毅第482章 吃飯砸鍋第893章 你丫瞧不起誰呢?第394章 我們不一樣第406章 《燃燒》發表第654章 無與倫比的矚目第161章 還是八十年代好啊第42章 禮下於人第294章 人藝義不容辭第719章 看着看着,還難受了呢?第642章 拿米刀砸人是吧?第291章 牛逼大發了第621章 出版界的‘萬里長城’第384章 達科塔第726章 買車記第639章 捲毛小禿子第845章 《明天別再來敲門》第697章 米國人民的老朋友第661章 1992年的最後一天第746章 內編劇,行不行啊?第218章 《懸崖》開播第815章 凱子心態崩了第771章 搶錢都沒這麼快第589章 《九州英雄志》第817章 形象工程害死人啊第807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282章 香江來人第928章 諾貝爾文學獎第378章 坎城電影節第346章 沒見過這麼快的男人第185章 人生導師林爲民第637章 不靠譜的意大利佬第339章 及時雨第763章 國文社要搞大事第872章 小心思第495章 能力有限,先捐100所吧第607章 搶錢啊?第651章 飢餓營銷(白銀盟加更一)第282章 香江來人第716章 可不敢胡說第33章 全班參與第922章 種下梧桐樹第86章 知心大哥哥再次上線第837章 草根崛起第884章 迴旋鏢第414章 再出版第690章 《許三觀賣血記》第752章 老領導的人脈第216章 不要辜負組織上對你的信任第510章 住的心安理得第533章 不要動,我來第68章 同學們第685章 有人在針對我第463章 餐廳裡的頒獎第268章 不能讓林老師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第675章 瘋狂的粉絲第516章 FSG出版社第777章 終點會在哪裡第45章 《埃勒裡·奎因推理雜誌》第79章 有情有義林爲民第91章 1980年過去了第931章 超越諾貝爾第373章 人和人不一樣第808章 京華博物館第643章 不得諾獎,是獎項的損失第107章 敘舊情第723章 先發優勢第122章 高屋建瓴的批駁第731章 新牲力量第20章 競相傳閱第266章 《八方》第432章 怎麼哪兒哪兒都有他?第80章 我看見了第790章 乾脆叫國民文學獎好了第640章 讓林看到我的誠意第721章 小說就夠我賺的了第610章 你不發財誰發財?第493章 《觸不可及》的導演第885章 理工男也有文藝的心第132章 聽林老師一席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