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見天,不咬人

挖吧!

爲了慶祝自己的重生,爲了慶祝和家人的再次團聚,這頓肉吃定了。

陳安鉚足勁地揮動着鋤頭,順着向地下深入的洞道挖了進去。

他一邊挖,一邊將泥土扒拉出來,並用一根柔韌的枝條插進洞裡,判斷洞穴的深度和走向。

越是往下挖,土層越厚,需要挖掉的泥土越多,而且越深土層越板實,挖掘的時候變得很費勁。

持續不斷地用力,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讓他氣喘如牛,本就寡肚飢腸,身體都有種被掏空的感覺,他不得不停下來歇歇,再繼續挖。

就這樣,折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挖了兩米多深,他看到洞穴中被竹溜子向裡打洞時,用後腳不斷往後推出堵住洞口的新鮮泥土,靜靜地聽一下,能聽到裡面傳來輕微的持續不斷地喀嚓聲。

近了!

陳安大口喘着氣,在刨出的狹窄土溝裡彎下腰,用枝條往洞道里邊捅,進去三四十釐米的樣子,就到了盡頭。

不用繼續挖了。

陳安將鋤頭放到一邊,在土溝邊坐着休息,氣息調勻後,他再次跳入狹窄的土溝裡,側着俯下身,直接伸手將竹溜子刨出新鮮泥巴的洞道里撈了進去。

很多人在捕捉竹溜子的時候,不敢輕易下手,生怕被咬。

竹溜子那對顯眼的黃色板牙還是挺唬人的,畢竟,竹子那麼堅硬的東西,在這對牙齒下,能輕易被啃斷,並被磨成細屑,威力驚人。

事實上,竹溜子確實會咬人,被咬到了,輕易見血,非常疼。

但實際情況是,竹溜子,不見天,不咬人。

也就是說,深藏在黑暗洞穴裡的竹溜子,沒有見到外面的天光,是不會輕易咬人的。

這是陳安的師傅多年經驗積累得出的結果,陳安自己也試過,事實如此。

若是讓竹溜子從洞穴裡跑出來,見了外面的天光,溫順的竹溜子也會因爲感受到強烈的威脅而變得很兇,徒手捕捉,動作遲緩點,拿捏不準,就很有可能被咬到。

陳安伸手往洞道里邊試探着摸進去,很快摸到竹溜子柔順的皮毛和肉肉的身體。

直接抓着竹溜子,受狹小的洞道限制,不容易拿出來。

最好的辦法,就是抓着竹溜子沒什麼毛的尾巴直接拖出來。

胖墩墩的竹溜子到外面見了天光,只要抓着尾巴提溜起來,根本沒辦法擰身反咬,就連一雙短小的後腿也縮着不動,這樣很安全。

陳安很快憑感覺摸到了竹溜子的尾巴,當即將它拖出洞道提起來。

肥胖笨拙,眼睛耳朵都很小,有着一副森黃大板牙的竹溜子,入手沉甸甸的,嗯嗯的長叫聲,像極了小孩,陳安初步估計了一下,不掉下三斤。

他分辨了一下,發現先抓出來的竹溜子是隻母的。

就形體而言,母的竹溜子比公的要小一些。

他相信,洞道里的另一隻,會更大。

陳安從衣服口袋裡掏出一坨挽成團的麻線,這是他從麻袋上抽下來的,經常會隨身帶着一些。

麻線結實,不怕水,不怕黴,簡單一搓一擰,就能成爲更爲結實抗造的細麻繩,上山用來栓提什麼東西,或是用來製作一些小陷阱都能用上。

此時正適合用來拴竹溜子。

都不用細麻繩,這點分量,單根麻線就足夠了。

他手腳麻利地用麻線拴住竹溜子後腳,掛在一旁小樹的枝頭。

本來,他可以直接將竹溜子放血,但太陽出來,山裡跟着升溫,他還準備多找幾隻竹溜子,怕耽擱的時間長了,放血後的竹溜子會變味兒。

隨後,陳安再次跳到土溝裡,俯身伸手朝洞道更深處摸索,不一會兒,再次提出一隻更大一些的竹溜子,也用麻線拴了掛枝頭上。

他這才繼續在這片長滿茅草的大片山坡上,搜尋其餘的竹溜子。

又忙活了差不多五個多小時,陳安又找到三個竹溜子洞,搞出來四隻竹溜子。

此時都已經到下午了,到現在一嘴吃的都還沒進肚,連水都沒喝上一口,汗倒是流了不少的陳安,是真沒力氣了。

看着六隻胖墩墩的竹溜子,去了毛和五臟,少說也有十三四斤肉,夠美美地吃上一頓了。

眼看這片山坡也被搜了個遍,再沒啥搞頭,他拍打掉身上的泥土,將頭髮上沾染的草葉也扒拉掉,扛起鋤頭,提着六隻竹溜子回家。

陳安所在的村子叫石河子村,大山深處,靠近川陝交界。

石河子,因爲河溝中隨處可見的大大小小的石頭而得名,兩側被雨季流水沖刷後露出的光溜溜的黑石坡地隨處可見。

大村子就在沿河的一個大拐彎處的緩坡上,人家不多,只有四十來戶。

他的爺爺當年是從營口領着他老漢陳子謙逃荒進山來的,那時候,石河子村還只有八九戶人家。

哪怕原住的人家少,作爲外來者,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融進村裡,只能在石河子下游,距離村子五百米外的大山向陽緩坡高處上的一塊平地上落戶安家,一側有着一條終年流水不斷的小水溝,作爲飲用水源。

搭了茅草房、刀耕火種,這才漸漸有了現如今的老屋,紮下了根,隨着時間推移,和村裡人熟絡起來,成了石河子村的一部分。UU看書 www.uukanshu.net

後來,又零散來過幾戶人家,大都和陳安的阿公一樣,以差不多的方式在山裡落了戶,爲了選個比較好點的位置建房子,住得比較分散,也就是原住的幾戶人家比較集中,幾十年下來,纔有瞭如今的規模,也就是現在的生產隊。

雖屬於蜀地,但位置太偏僻,距離最近的桃源小鎮,都有十里地,至於到最近的縣城,跟去陝西的漢中差不多,都是近七十里的山路。

離大名鼎鼎的米倉道倒是不太遠。

早年間只是些崎嶇陡峭的小道,後來才合衆人的力,在政府的幫忙下,出義務工,開了一條通往鎮上的三米寬的土路,算是方便了一些。

陳安一路回去,沒遇到什麼人,只是遠遠地看到大路上有十來個人,揹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從外邊回來。

陳安認出,那是生產隊派到外邊務工賺錢的副業隊,都是有手藝的石匠、木匠,到外面幫人修堤建壩,築基建房的。

留在隊裡從事生產的人,一年到頭,見不到什麼錢,平日裡也就指望着從雞屁股裡邊摳出來的雞蛋換個三分五分,幫補家用,還有就是年底的時候,養着的豬宰殺後上交半數換得三四十塊錢,還得交上三塊錢的屠宰稅,再想見到錢,就得靠副業隊了。

一年下來的工分夠不夠換到一家子的口糧都不知道,更別提換錢了。

副業隊的人回來了,意味着年底清算工分換糧的時候到了。

想到這件事,陳安忍不住嘀咕:“應該就是明天的事了。千萬不能呆屋頭,得找地方耍兩天……不然遭不住!”

第5章 想吃肉不容易啊第16章 山林遍地寶,林中盡窮人第13章 小生意也不簡單第10章 盤龍灣第13章 小生意也不簡單第56章 到底是爲什麼第27章 從火槍開始第51章 殺年豬第61章 先廢一腿第51章 殺年豬第19章 狗眼看人低第16章 山林遍地寶,林中盡窮人第59章 成蛇鑽草,成龍上天(正式進入攆山節奏)第48章 讀過烏鴉喝水的人第38章 天氣冷,會感冒,燉了!第48章 讀過烏鴉喝水的人第67章 各有分工第27章 從火槍開始第53章 生長緩慢的美味第11章 砍腦殼的第68章 硌晃了第37章 多少有些鬼祟第4章 有恩報恩,有怨報怨第1章 何嘗不是一種新生第3章 火上澆油第31章 竹林打鳥第49章 就沒有麻辣解決不了的問題第41章 陰損第2章 竹溜子第18章 年輕的感覺第19章 狗眼看人低第54章 不打他等幾時?第10章 盤龍灣第41章 陰損第48章 讀過烏鴉喝水的人第19章 狗眼看人低第62章 掏後、鉗耳第3章 火上澆油第1章 何嘗不是一種新生第1章 何嘗不是一種新生第56章 到底是爲什麼第19章 狗眼看人低第8章 在家怕鬼,出門怕水第11章 砍腦殼的第56章 到底是爲什麼第21章 是好狗,它就能明白第6章 不見天,不咬人第43章 金膽第25章 招財、進寶第26章 惹了禍,我去給他頂起第59章 成蛇鑽草,成龍上天(正式進入攆山節奏)第51章 殺年豬第70章 打公不打母,打大不打小第4章 有恩報恩,有怨報怨第69章 巴山背二哥第65章 真的簡單嗎?第47章 鼻孔看人第40章 必須爭第8章 在家怕鬼,出門怕水第27章 從火槍開始第39章 出師考驗第11章 砍腦殼的第35章 試槍、鐵砂和火藥第27章 從火槍開始第33章 一鳩勝三雞第16章 山林遍地寶,林中盡窮人第32章 不想無端造孽第14章 青川犬第39章 出師考驗第18章 年輕的感覺第60章 倒追蹤第4章 有恩報恩,有怨報怨第53章 生長緩慢的美味第12章 長得乖也是被吃的理由?第68章 硌晃了第13章 小生意也不簡單第17章 炕很熱第49章 就沒有麻辣解決不了的問題第39章 出師考驗第32章 不想無端造孽第36章 怎能不上心?第54章 不打他等幾時?第51章 殺年豬第26章 惹了禍,我去給他頂起第9章 天上斑鳩,地上竹溜第35章 試槍、鐵砂和火藥第63章 不管是人情還是錢,都是賺第50章 消除隔閡第53章 生長緩慢的美味第4章 有恩報恩,有怨報怨第40章 必須爭第46章 當面罵第59章 成蛇鑽草,成龍上天(正式進入攆山節奏)第56章 到底是爲什麼第53章 生長緩慢的美味第60章 倒追蹤第50章 消除隔閡第35章 試槍、鐵砂和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