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豬尿泡

黑豬在經過一陣抽搐後,血愈流愈少,它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接下來第二頭黑豬還要更小一些,大概就一百七十斤的樣子,宰殺起來就更簡單了。

很奇怪,看着血液順着殺豬刀飆出來的時候,陳安感受到的,卻是那種熱烈奔放的感覺,或者說喜慶。

看着刀子從豬脖子捅進去,那種乾脆利落,竟然還有些爽。

陳子謙拿來些紙錢,蘸上豬脖子上的刀口鮮血,焚化給兩頭豬後,衆人七手八腳將殺豬案板放在鐵鍋上方,把豬擡上案板,方便淋水刮毛。

在刮毛前,先在豬蹄上刺一個小孔,插入小竹筒,宏山和陳平兩人輪換,鼓着腮幫一邊吹氣一邊敲打豬皮,將豬吹脹,方便淋水去毛。

蜀地有一句話“死豬不怕開水燙”,就源於這個過程。

宰殺兩頭豬,大的那頭準備用來當任務豬,送交到食品站的。

當然,這種送交是有償的,按照食品站的價格進行的收購。

小的那頭,則是留着自家來年食用。

養豬,可以說是這年頭除了生產隊工分分紅外最大的一個進項,也是歷年來沒怎麼限制的副業。

畢竟,生豬出口創匯,供給城裡的肉食需求,還有莊稼地裡的農家肥,都少不了養豬這事情。

每年公社都會有任務分配到大隊和生產隊,生產隊又將事情交給農戶,這就是任務豬。

養豬沒有像養雞養鴨那樣的嚴格限制,甚至變相鼓勵,也沒有影視劇裡邊那麼嚴苛。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管得不是那麼嚴,爲什麼不多養,進而發家致富?

事實上,這只是副業,主業還是生產勞動,有勞力的都得去幹生產隊每天指派的農活。

餵豬的事兒,主要是由老人和孩童完成。陳安讀書那會兒,最重要的事就是放學回家割豬草。

關鍵是,這些大都是本地土豬品種,山裡連糧食都困難,更別說有多少餘糧用來餵豬了。

至於飼料,想多了,甚至很多人家,就靠養豬補償得來的糧食過日子。

就憑着割來的豬草,煮熟的爛洋芋、爛紅苕和洗碗刷鍋的泔水以及玉米麪皮啥的,本就長得緩慢的豬,營養跟不上,就長得更慢了。

花上兩年時間,養出一頭一百多斤兩百斤不到的豬,付出的代價不小,是真的養不起。

還不允許單獨宰殺送去出售,否則就是投機倒把。

這也是陳安不去賣熊肉的最主要的原因。

陳安家裡面,除了這兩頭宰殺的,還有兩頭六七十斤的,得到明年才能宰殺。

養這四頭豬,還是耿玉蓮和瞿冬萍勤快了,看上去肚子拖地,就是不胖。

今年能留下一頭整豬當年豬的,在石河子村不多,有大半隻能殺一頭,交一半到食品站。

“林哥,幫我估計下,這頭送到食品站的豬能評什麼等級?”陳子謙笑着問林金友。

在殺豬這一塊,林金友經驗豐富,估計得非常精準,不亞於食品站的驗收員,他估摸出來的情況,偏差不大。

只見林金友彎腰,在大的那頭黑豬身上反反覆覆地摸脊背、撳肚皮、捏肉膘,看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這豬看着骨架子大,但膘不算厚實,大概兩百斤左右,出肉率有點低哦,能定個五級。”

食品站的生豬收購價格,是根據出肉率來評定的,有十二個級別。

每百斤毛豬出肉77斤,定爲一級,價格差不多五十三塊的樣子,以下每百斤出肉下降兩斤,低一個級別,相應的錢也跟着跌一塊五。

也就是說,這頭任務豬一百斤也就差不多隻是四十七塊,一整頭能換回來九十來塊錢。聽着不少,但家裡那麼幾個人,平攤下來一個人能有十多塊錢而已,還不算兩個娃。

養了兩年的一頭豬,就這麼點錢,怎麼說都還要買兩隻豬仔回來,還有一家子一年到頭的各種用度,能不緊巴巴的纔怪。

爲了多賣點錢,每年爲食品站評級的事情,各生產隊的村民那是跟食品站檢驗員鬥智鬥勇,比如,拉着生豬去賣給收購站的時候,必然想方設法喂得非常飽,希望能多點分量。

一路上豬拉掉點屎尿都覺得心疼。

但大都逃不過這些檢驗員的火眼金睛。

爲這些事兒,彼此經常吵得臉紅脖子粗。

一個不服一個的時候,就能只能見刀。

所謂見刀,就是拿去當場宰殺,進行稱重。但事實證明,出現偏差的機率很小。

距離桃源鎮上十多裡地,將豬運送過去麻煩,他們家選擇直接宰殺了再送去過秤評級。

林金友這麼說了,估計下午的時候,將豬送去食品站,也會是這麼個結果。

舀起鍋裡的水淋在豬身上,一邊刨着豬毛,燙豬腳、燙耳朵,燙豬背。

黑豬毛難刮,尤其是有褶皺的地方。

好在都是熟手,動作麻利,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兩頭豬被打理出來。

接下來就是由林金友動手,割下豬頭,開膛後卸下板油,取內臟,一個個就開始找着裡面的粉腸了。

“這兩頭豬的粉腸多喲!”

“是有不少!”

“找細心點,別到時候裡邊吃出松毛來。”

“怕啥子嘛,多割點……只是松毛,又不是屎!”

幾個人鬧哄哄的,都喜歡吃粉腸,想要多弄點出來。

兩頭豬隻用分解一頭,另一頭開膛打理好腸肚就行,事情進行得很快。

豬肉分解完畢,就着案板,將那些肉分解成長條。

耿玉蓮早端來簸箕,提來鹽巴準備。豬肉分解完畢,要趁着豬肉尚有餘溫,趕緊搓鹽,抹上花椒、辣椒等東西,UU看書www.uukanshu.net 用鐵鉤子掛着晾曬。

屋裡,瞿冬萍和宏山他老媽,已經在屋裡蒸玉米飯和切肉、洗菜,準備中午飯。

而幾人在處理下水時,陳安惦記的就只有那兩個豬尿泡。

豬尿泡也是好東西,他拿到後,將裡面的尿放了,然後反過來,放了些鹽揉洗。

打理乾淨後拿着往屋裡走,拿着其中一個,將火塘裡的草木灰裝裝在裡面,然後用麻線纏木頭進行封口。

看着陳安一通操作,忙着蒸飯的瞿冬萍就有些不明白了:“老幺,你這是幹啥子,放了那麼多灰還洗得乾淨邁,吃不成咯!”

“這次就不吃了,我留着有用,準備用它們做兩個裝火藥的包。”

“這啷個做……得不得行?”宏山他老媽也好奇地湊過來,表示懷疑。

“裝滿灰,幹了以後打理乾淨,再裝上含舌頭的竹筒進行封口,上漆就行了!”

陳安簡單地說了法子。

見雲梅、雲蘭兩姐妹在一旁蹲看着,猶豫了一下,將其中一個找來竹節吹大,用麻繩將開口纏緊後,衝着雲梅說道:“給你們做個氣球玩玩!”

雲梅高興地在陳安臉上就親了一下。

山裡孩子沒什麼玩具,要玩,只能自己或是讓大人做。

用豬尿泡吹個氣球,能當氣球玩,也能當球踢,還非常扛造。

豬尿泡,也是承載了一代人童年歡樂的好東西了。

至於另外一個,則是被他裝滿火塘灰,用木頭麻線纏好封口後,送到樓上陰乾着,要製成成品,那是至少一個月以後的事情。

第35章 試槍、鐵砂和火藥第4章 有恩報恩,有怨報怨第47章 鼻孔看人第40章 必須爭第45章 掘過墳?第52章 豬尿泡第55章 先收點利息第7章 喜歡釣魚的旱鴨子第19章 狗眼看人低第5章 想吃肉不容易啊第20章 要打獵,還得是雙管獵槍第17章 炕很熱第44章 關門吃獨食第34章 火槍製作第15章 是軟是硬,也得分人撒第29章 奔波兒灞和灞波爾奔第69章 巴山背二哥第16章 山林遍地寶,林中盡窮人第40章 必須爭第9章 天上斑鳩,地上竹溜第43章 金膽第28章 帶槍帶狗和一切靠手第22章半夜歸家第37章 多少有些鬼祟第8章 在家怕鬼,出門怕水第14章 青川犬第26章 惹了禍,我去給他頂起第53章 生長緩慢的美味第18章 年輕的感覺第58章 有魄力第50章 消除隔閡第57章 分家和蓋房第69章 巴山背二哥第30章 去過錦城的人第27章 從火槍開始第10章 盤龍灣第41章 陰損第21章 是好狗,它就能明白第63章 不管是人情還是錢,都是賺第63章 不管是人情還是錢,都是賺第63章 不管是人情還是錢,都是賺第32章 不想無端造孽第7章 喜歡釣魚的旱鴨子第8章 在家怕鬼,出門怕水第30章 去過錦城的人第41章 陰損第29章 奔波兒灞和灞波爾奔第9章 天上斑鳩,地上竹溜第13章 小生意也不簡單第33章 一鳩勝三雞第22章半夜歸家第53章 生長緩慢的美味第4章 有恩報恩,有怨報怨第7章 喜歡釣魚的旱鴨子第45章 掘過墳?第8章 在家怕鬼,出門怕水第2章 竹溜子第21章 是好狗,它就能明白第45章 掘過墳?第12章 長得乖也是被吃的理由?第18章 年輕的感覺第23章 沒法過了第45章 掘過墳?第68章 硌晃了第29章 奔波兒灞和灞波爾奔第63章 不管是人情還是錢,都是賺第69章 巴山背二哥第64章 喊個錘子第15章 是軟是硬,也得分人撒第6章 不見天,不咬人第15章 是軟是硬,也得分人撒第65章 真的簡單嗎?第24章 人要吃飽,狗也要吃飽第8章 在家怕鬼,出門怕水第58章 有魄力第58章 有魄力第27章 從火槍開始第26章 惹了禍,我去給他頂起第40章 必須爭第34章 火槍製作第47章 鼻孔看人第30章 去過錦城的人第47章 鼻孔看人第34章 火槍製作第14章 青川犬第24章 人要吃飽,狗也要吃飽第55章 先收點利息第17章 炕很熱第39章 出師考驗第55章 先收點利息第64章 喊個錘子第16章 山林遍地寶,林中盡窮人第49章 就沒有麻辣解決不了的問題第43章 金膽第70章 打公不打母,打大不打小第16章 山林遍地寶,林中盡窮人第22章半夜歸家第28章 帶槍帶狗和一切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