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教育

【84】教育

小強反省了一下自己前面的採購,太多的主觀因素,導致有些設備可能採購的過於超前而只能延期投入運行,李部長之前隱晦的告訴小強,他前期採購的鍊鋼廠設備和煉油廠設備非常先進,目前安裝出現了一些困難,正在按照光盤資料和技術圖紙摸索解決,估計以後調試和生產中,新的其他的操作困難還會出現。

對此小強也很爲難,現在高級的設備都是大量電氣化,外加電腦自動化控制,比如那個自動化鑽井作業平臺車輛,不是就很好嘛,石油工業部表示,按照說明書和光盤,那玩意傻瓜都能操作。但是有些成套的工業,一旦帶上了大量的儀表自動化控制和電子設備,就有些複雜,需要50年代的技術人員們好好琢磨研究。

因此這次小強對於資料和說明光盤的要求就很苛刻,明確告訴對方,黑蜀黍的接受能力還是有限的,說明資料和光盤要儘可能的細,就連一個緊固螺帽要擰幾圈都要詳細說明才行。銷售單位倒是都滿口子答應了,這些設備和資料在他們看來,實在是太落後了,就說那八十年代技術的汽輪機吧,雖說當年也算是世界先進水平,風光過一時,可是經濟效益和本公司的2011新產品比起來,只有百分之八十五,燒更多的煤,提供的電量卻一樣,對燃氣輪機來說那就意味着污染會更大收益會更小,這樣的產品在國際上基本沒有競爭力,只有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工礦企業有時還需要。這型號自動化程度也不高,有人願意要,真是謝天謝地了。而且這個價格賣的也很不錯,實在是筆好買賣。

新中國這裡,在前期的消化吸收中意識到了技術實力薄弱的領導者們,開始了更急迫的大規模掃盲工作,學校的建設也在困難中不斷奮力推進。這些久經考驗的老革命家深深地清楚,沒有一支掌握現代化科技知識的人才隊伍,是不可能使國家富強的。

歷史上新中國對於教育的重視是超乎世界人民想象能力的,1952年開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工業和基礎設施投資總額是427.4億元,可是你知道這些共產黨人在文教衛生上投入的資金是多少嗎?766.*4億元!嚇到了吧。你不想想,主席是啥學校畢業的。

主席一生鍾情於教育事業,在建黨前,他曾經把教育事業作爲“終身欲從事之事業”,他老人家深深地知道教育事業對於中國的重要性。不過面對識字率僅僅5%的現狀,誰都要撓頭吧。

不過好在中國人重視教育是有着優良的傳統的,遠在公元前二千一百年的夏朝時期,已有培育後代習文練武的學校;到公元前一千七百年的商朝,甲骨文單字已有3500—5000個,這時候的歐洲還在茹毛飲血。

之後什麼孔子的“尼山書院”,戰國後期的齊國的“稷下之學”,西漢的太學,隋唐的國子學、天文、律算、醫學到宋、元、明、清的蒙館、私塾、書院,逐步發展成中國封建社會長達兩千多年的古代學校教育體系。教育對於中國人,是一種溶於血液的傳統。

問題是中國的教育,從清朝開始走岔了路,整個清朝歷史,就是個骯髒血腥的文字獄歷史,清代文字獄自順治開始,中經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歷時140餘年。各種牽強附會株連九族,殺的屍山血海滿地頭顱。

更要命的是,人家仇視漢民族的科技進步,把真正的科學說成“奇技淫巧”。還搞出個《四庫全書》,這玩意你千萬別以爲是個好鳥,搞出這鬼東西的弘曆宣稱天下只有這三千本漢人的書是可以存在的,然後對七千多本藝術、文化、科技類的漢民族書籍禁燬只留書名,至於禁燬而不留書名地更是不計其數,你別說中華上下五千年,就僅在明朝中間的一代,天啓皇帝批准刊行地書籍就有兩萬餘本啊!

大奴隸主福臨平均每年發動一次文字獄,他兒子平均每五年一次,他孫子平均每兩年一次,而他重孫子弘曆,竟然平均每年發動兩次文字獄!

奴隸主和漢奸用140年,把中華文明從雄霸天下的輝煌,一刀刀閹割,一刀刀凌遲,剔骨吸髓,回到了石器時代。

“翻開滿清地歷史,除了“屠殺”外能看見地就只有兩個詞:愚昧、賣國——從滿清開始,直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世界史上再也沒有一箇中國籍科學名人、沒有哪怕一項屬於中國地技術發明;這個政權在二百多年的統治期間,竟然簽了一千一百個賣國條約,平均每年要籤三個!”

此時,中華文明的教育體系已經等於不存在了,是的,教育也是成體系的,單純的文學教育根本不能稱之爲教育,只是一個單獨科目罷了,你就是用那三千本書養一萬個“國學大師”出來,也比不過一把火繩槍。

中國人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僅僅只用了一個清朝的時間,就從舉世敬仰恨不得跪舔的文明、華美、智慧、輝煌的“華人”,進化到了愚昧、麻木、骯髒、醜陋,舉世鄙夷的“黃皮豬”,其中的一些人,甚至開始跪舔*起那些稱呼他們黃皮豬的原來的蠻夷起來。

因此小強也不用遞報告建議什麼重視教育,就看歷史上第一個五年計劃那96億的撥款就知道,共和國的奠基者們,是多麼重視教育,視如自己的眼珠子一般啊有木有!

爭取留學生回國,已經被中央作爲重中之重開始抓了起來,據教育部1950年8月30日統計,1946年至1948年出國留學尚在國外的有5541人,其中在美國的有3500人,在日本的1200人,在英國的有443人。如歷史上一樣,中共*中央、政務院通過親屬關係和外交途徑,千方百計地爭取留學生回國的工作已經展開,只是這一次,力度更大!提前預知了朝戰即將爆發的消息後,政務院在爭取留學生回國方面的工作是24小時展開的,爲此專門設立了一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日夜不停的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努力,尤其是按照小強的提示,對於其中那些今後將成爲頂頂重要的大能級別的留學生,更是志在必得,發動一切關係想法把他們在朝戰爆發前帶回國。要知道,一旦開戰,美國就會對他們進行無限期的禁止令,再也不能離開美國半步。

第五十六回 跳傘和大油田第二百二十回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五十一回 爲全國解放進藏,爲農奴翻身打仗第三百一十五回 四巨頭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審查第三百一十九回 晶體管的工業化第四十六回 大炮兵主義第九十八回 原來是咸寧號第二百九十六回 默契第三百四十二回 樂滿堂衆娃哈哈,喜盈門貴客連連第一百八十回 45+1=46第九十五回 從空中到海上第一百八十四回 59-1坦克入手第二十七回 糖果與黃金第三百七十六回 麥克的野心第三百一十四回 新聞第一百八十九回 去朝鮮該帶些什麼?第四百一十一回 政企分開好處多第四百一十七回 農村第二十七回 糖果與黃金第九回 看未來第五十五回 終結者董紅軍第七十七回 作戰指示第二百零二回 無價之寶第三百八十九回 大暴雨第四百一十三回 人多力量大第一百六十五回 裝B被雷劈!第三百九十七回 三股全殲第三百七十六回 半島夏夜第三百回 56號汽油第一百零五回 三劍客第八十八回 鋼鐵廠施工進度第二百八十九回 變味的社交第二百一十八回 一戰震四方第二百三十四回 改天換地全流域系統工程第二百八十七回 茶几……杯具……第四百零六回 算賬喜洋洋第二百二十二回 初級版空地協同第三百七十三回 軍情解碼第一百二十四回 少不看水滸第三百回 56號汽油第三百零三回 雙贏第三百零六回 子不教父之過第十八回 九億三千六百萬第二百二十八回 一張照片第十六回 新鮮體驗第三百五十六回 勞動人民心連心第一百零一回 增援出發第四百零七回 授銜成將心忐忑第三十七回 三笑第二百三十八回 管理現代化第一百一十九回 朝戰不可避免了第二百八十七回 茶几……杯具……第三百一十六回 靜悄悄的建交第一百二十一回 一賭到底第四十九回 接收第七回 花錢第九十回 借雞孵蛋第四百回 南山會議第三百七十四回 胡廣得新生第四百二十二回 漢城淪陷第三十四回 “窮人的重武器”第四十九回 接收第二百五十一回 “mesm”巨型計算機第三百三十三回 美國徵兵第二百零二回 無價之寶第一百八十九回 去朝鮮該帶些什麼?第三百一十八回 黃道12宮……第一百五十五回 加農炮集羣第二百二十八回 一張照片第三百六十七回 燃燒的半島第二百零九回 750和212第一百九十二回 壽福雲棉布店第四百一十七回 農村第九十四回 下雪了第九十九回 第一發……近失彈第三百五十回 一機多能上檔次,萬千車頭保暢通第一百二十八回 搭積木第一百四十九回 大艦隊始動第六十七回 榮寶齋第三百八十三回 中國劍?殺豬刀?第三百六十九回 誰將越來越虛弱?第一百一十九回 朝戰不可避免了第三百零二回 援越抗法第六十七回 榮寶齋第二百三十四回 改天換地全流域系統工程第四百二十回 僵持第二百六十七回 有潛艇?第三百七十八回 改進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第二百三十一回 輝瑞的困惑第七十五回 書籍的衝擊第三百六十一回 向內燃機車進軍第四十三回 一把好槍第三百三十三回 美國徵兵第二百一十七回 左營大轟炸第三百七十二回 麥克的野心第三百九十八回 亞供的決議第三百四十八回 歷史交情淵源深,未來發展儲備先第一百七十三回 40聖火第一百七十四回 一個團和三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