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武昌起義

“鼎寒,現在外面怎麼樣了。”站在窗臺上,看着漸漸有了人氣的外面,嚴光問着立於身後的宋鼎寒。

“各種物資已經流入城內,相信很快就可以恢復秩序了。”宋鼎寒回答道。

“這樣啊…”

半個多月前,秦載賡和龍鳴劍的東路保路同志軍進攻成都,雖然因爲實力的關係沒能攻克,但也將成都團團圍住。

團團圍困之下,除了水尚且能用水井河流解決外,食物卻是一點也運不進來。

眼見着城內的糧食一點一點減少,外面的糧食卻壓根運不進來,城內謠言四起,甚至有不少人想起了過去戰亂時,因爲沒有充足的糧食城內百姓不得不人吃人的事情來。

這時由於嚴光事先就已經準備了大量的糧食物資,所以公司內部並沒有出現問題,但公司內的職員和士兵幾乎全都是成都和成都附近的,如今外面一片混亂,家人尚且不知如何,長此以往很難保證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好在沒過多少時間,外面的東路保路軍便已經主動退卻了,宋鼎寒等人也是呼出了一口氣。

“老闆,端方已經帶着湖北新軍第八鎮的第三十一標和第三十二標進川了,張人駿也已經派兵出擊鎮壓保路同志軍,我們是不是現在就提前發動?”

清末新軍是一鎮、二協、四標的編制,其中鎮相當於師、協相當於旅、標相當於團。

第三十一標和三十二標加起來就是兩個團,相當於一個旅或者是半個師。

而且諸省新軍當中,唯一能與北洋新軍想媲美的就只有湖北新軍,1906年秋天,南北新軍進行大演習,時人對北洋新軍的評價是“以勇氣勝”,對湖北新軍的評價則是“以學問勝”。

(當時的湖北新軍有兩個鎮的編制,雖然最後僅僅編成了一個鎮(第八鎮)和一個混成協(暫編第二十一混成協),但湖北新軍還是成爲了除北洋新軍外最大的軍事力量,這也是爲什麼湖北起義,就只能讓袁世凱上的原因之一…)

湖北新軍與北洋新軍相比或許還是不足之處,但是卻絕非四川新軍這種勉強成軍的新軍可以相比。而保路同志軍在成都只有四川新軍和巡防營的情況下尚且無法攻克,等到武漢新軍抵達後,恐怕…

如果等到四川新軍和武漢新軍將川亂平定了,那可就真的是萬事皆休了。

然而聽了宋鼎寒的話,嚴光卻僅僅只是搖了搖頭。“時機還是不成熟。”

“還不成熟?”宋鼎寒吃驚道,他可是無法想象四川還能發生什麼事了。

“再等等,再等等就可以了…”

——————————

在經過了皇族內閣,保路運動和成都血案後,四川確實是沒法再發生什麼事了。

然而四川沒有事情,卻不代表湖北不能有事情。

早在1911年的5月,湖北的兩大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便舉行了秘密會議,準備合併成爲一個團體然後進行起義,而爲首的便是日後“首義三武”當中的兩個人,蔣翊武和孫武。

其中蔣翊武是文學社的社長,而共進會則是以孫武爲首。

(這裡解釋一下,共進會算是同盟會的外圍團體,而文學社則是獨立革命團體,成員5000多人絕大部分都是新軍士兵,雖然有些無語滿清政府對4000多士兵喜歡文學這麼詭異的事情毫無察覺,但實際上武昌起義出力最大確實是文學社。)

雖然兩者都是革命團體,而且都有着一個目標那就是推翻滿清政府,但是在進行合併會議的時候雙方還是有着很大的紛爭,這個紛爭的焦點就是合併以後誰當老大。

在場的雖然都是鬧革命的,但是鬧革命的也不都是聖人,辛辛苦苦拉出來的隊伍轉手送人自己當小弟,任誰也不會同意的。(同盟會成立時,若不是黃興主動讓位給孫中山,恐怕同盟會的成立也不會順利。)

按照文學社的說法,文學社聲勢大成員多,在新軍發展多年,4000多號新軍全都是文學社的成員,所以理應由文學社爲首,而他們推舉的領頭人就是蔣翊武。

按照共進會的說法,他們是同盟會的嫡系,而且資金充足,日後革命活動都需要他們提供資金,所以應該由共進會來做老大,而他們推舉的領頭人就是孫武…

就爲了誰當老大的問題,雙方一連爭執了幾個月,最後還是一個叫鄧玉麟的共進會成員提議。“我們雙方都是革命同志,也沒必要爭個你高我低,現在革命形勢緊迫,我們這樣再爭下去,反清事業何時纔有個結果?這樣吧,我們成立一個指揮部,雙方的領導都加入,大家都不再用舊名稱,各位覺得如何?”

大家爭了這麼久,也覺得不是辦法,最後一致同意了鄧玉麟的提議,1911年9月24日組成革命指揮部,雙方統稱爲“武昌革命黨人”,不再用文學社共進會的舊稱,推舉蔣翊武爲軍事總指揮,孫武爲軍政部長,而共進會的另一位領導劉公則爲總理。(搞宣傳出身的蔣翊武做軍事指揮,軍校出身的孫武卻是軍政部長,看來槍桿子確實比錢袋子有用…)

同時會上決定,在10月6日發動起義,這一日是舊曆的八月十五,取的是當年元朝末年明教“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典故。

只不過就在文學社和共進會開會的時候,湖北新軍的一些士兵正準備退役,於是便在軍營裡面喝酒,這個時候排長劉步雲過來干涉,雙方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兵營裡的革命黨人乘機發動,拉出大炮就要起義。誰知這些大炮沒有炮栓,放不響,沒辦法,只好一鬨而散。

這次亂七八糟的起事,實在是打草驚蛇之至,湖廣總督瑞瀓馬上宣佈舊曆八月十五當日全城戒嚴,官兵不得離營,彈藥嚴格控制,除值勤士兵外,彈藥一律集中存放管理。連中秋聯歡會都要提前進行。

好在出於穩定軍心方面的考慮,瑞瀓和張彪將這一次“兵變”定性爲一般的士兵鬧事事件,沒有再大規模追查幕後策劃人。有人提出要把楚望臺軍械庫的新軍工程營調走,也遭到混成協協統黎元洪的反對,並未獲得通過。

清軍戒嚴,革命黨人10月6日起義的難度就太大了,大家開會一商量,決定推遲到10月11日起事。

八月十五平安渡過,湖北清政府方面稍微鬆了一口氣,覺得自己的防範措施有效,“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傳聞並沒有發生,大步跨過。卻不知革命黨這邊還在密鑼緊鼓,抓緊籌備。

本來一切順利,眼看着就要到起義的日子。誰知好事多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了起義前夕,孫武這邊又出問題,而且這次還出了個大問題!

10月9日晚,孫武在他的住宅內**,準備在起義時使用。不知是哪個環節出了毛病,總之忽然“轟”地一聲巨響,炸藥誤爆,現場一片狼藉,孫武本人也嚴重燒傷。

孫武的住宅在俄租界之內,俄國警察的效率很高,一聽到爆炸聲響,馬上派人前來查探,一時間裡面雞飛蛋打,外面警笛亂響,孫武等幾個革命黨人來不及收拾現場,只好迅速撤離,這麼一來,住宅裡面的炸彈原材料,共進會文學社文件,革命黨人花名冊,一次性曝光,被俄國巡捕房搜出並轉給了當地清政府。

這一次炸藥誤爆事件,是武昌起義的導火線,一聲巨響之下,連鎖反應接連而起,終於引爆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

——————————

求收藏和推薦~~~

第333章 指揮權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166章 像豬一樣蠢第79章 爭執第131章 75小姐第136章 大月薰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252章 九千字第402章 哈薩克鋼鐵基地第73章 槍聲第314章 局勢第101章 陪同第265章 合肥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0章 船長理查德第307章 準備第342章 南下巴格達第243章 水戰和騎兵第7章 記住你了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229章 楊藎誠第89章 五樣第357章 西班牙流感第5章 回國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10章 四川綦江第14章 川漢鐵路第56章 回家第11章 三人第283章 日置益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426章 順利第296章 援軍第304章 燃燒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90章 龍口第333章 指揮權第112章 圖窮匕見(下)第345章 諜海第16章 再度啓程第342章 南下巴格達第139章 貴州第231章 回絕第464章 襲擊第32章 派系與排擠第298章 決定第82章 到來第405章 擔心第248章 飛機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49章 時間第85章 四川兵工廠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324章 等待第407章 泰國第297章 燃燒彈第295章 騎兵第261章 馬尾船政局第459章 戰鬥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51章 再次到來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7章 記住你了第413章 希特勒第414章 吞併奧地利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113章 美味(上)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430章 新坦克第281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134章 孫中山第286章 宣戰許可證第453章 協議達成第251章 漢口第84章 川東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464章 襲擊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32章 派系與排擠第128章 表單(下)第271章 蔣百里第93章 軍服第230章 朱爾典第34章 洋灰廠第314章 局勢第434章 啓航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47章 小洛克菲勒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95章 談判第118章 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