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VX毒氣

“轟隆隆隆…”

在位於武漢北處一百多公里的大悟縣附近,一羣工人正在動用着推土機等重要設施,在一處平原上挖出一座人工湖出來…

“這還真是一個大工程啊…”

看着正在那裡施工的上萬名工人,遠處一個農夫模樣百姓感嘆道。

“是啊,聽說爲了這個工程,大總統已經灑下了不少錢了…”

另一方面,嚴光本人,也在一大堆人的簇擁下,看着面前的景象。

“進度如何了?”

看着面前的施工景象,嚴光淡淡的問道。

“已經完成了十分之一的進度了,如果繼續保持這種效率的話,相信今年年末或明年年初就能完工了…”

站在嚴光的身側,大悟縣的縣長笑着回答道。

“嗯…”

嚴光點點頭。

“保持這個進度,如果缺少資金的話可以找我要,另外湖泊完工後,你們也要保證好這條湖的環境和安全…”

“大總統放心,這個我明白…”

不過在笑着這麼說的時候,大悟縣的縣長也在心裡嘀咕了那麼一下。

人工湖即水庫,用於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可以用來灌溉、發電和養魚。

在某些地方,人工湖是以一種景觀,建築等方式存在的。

和天然湖泊不同,“人工湖泊”體現了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水庫是隨着人類爲解決水患和蓄水備用而出現和發展起來的。遠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人民爲了防止洪水氾濫和灌溉土地的需要,開始興建了世界上第一批水庫。中國人民則在公元前六世紀就修築了芍陂灌溉工程。至今該工程仍在發揮作用。據統計,世界各國水庫的總庫容達5.5萬億立方米,水面面積超過35萬平方公里。

一般來講,人工湖的主要用途都是作爲水庫使用。養魚或其他用途的可能更多,但通常規模也比較小。

然而這一次,嚴光卻在大悟縣附近灑下了鉅額資金,買下了400多公里的面積,差不多相當於中國第七大淡水湖的洪湖的全部面積。

並且在這麼大的面積上,動工準備挖出一大塊人工湖來…

可是讓人吃驚的是,這麼大面積的人工湖,卻並不是用來做儲水或發電的水庫。而是爲了養魚…

咳,或許不應該叫養魚,而是養海豚,不。應該是淡水豚…

白暨豚…

白鱀豚(學名:lipotesvexillifer)亦稱白鱀鯨、白鰭豚、白鱀、白旗、白鰭、白夾、江馬、青鱀、揚子江豚及長江豚等,是一種淡水鯨類白鱀豚科動物,僅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流域,這是白鱀豚科中唯一的獨特物種,至20世紀由於種種原因使其種羣數量減少。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

它是世界上僅存的四種淡水豚中所剩數量最少的一種,爲中國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現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縮寫iucn)列爲最瀕危的12種動物之一,同時還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以及《美國國家瀕危物種法》。在2006年11至12月維持六週的野外調查失敗後。這物種被認爲很可能已經滅絕,就算是還有任何個體仍然生存。其數量也很難維持並延續物種族羣。

白鱀豚最早被人們記載於秦漢時期的辭書《爾雅》中,把這種動物定名“鱀”。這是因爲當時對鯨類等水中哺乳動物認識不多。所以錯誤地把這鱀歸爲魚類,造字時使用了“魚”字旁。長江沿岸的漁民百姓們則將其稱爲“江豬”。估計在中國曾經有5000頭之多,有長江女神、“長江美人魚”的美稱。

1914年美國的青年冒險家霍依在中國的洞庭湖地區收集到了一個白鱀豚標本,但是當時他對這物種並不熟悉,所以拿着標本詢問了當地的漁民,結果他根據當地的湘鄂口音,在標本上寫注爲“peichi”(“白旗”)。這個標本帶回到美國後,引起了時任美國史密斯研究院學者小格里特?s?米勒的興趣。米勒依那白鱀豚標本爲基礎,從形態學、解剖學,以及其骨骼、牙齒位置等方面作了綜合且詳細的研究。米勒並進一步地與巴西亞馬遜河流域採到的亞河豚標本進行了骨骼比較。

1918年,米勒把他的研究總結髮表在史密斯研究院的系列雜誌中,研究論文題名爲《來自中國的一個淡水豚新種》,確認白鱀豚是獨特的動物新種,定下了拉丁語學名:“lipotesvexillifer”。米勒並將白鱀豚的英文名稱定爲“chineseriverdolphin”(直譯爲“中國江豚”)。

在這個時代,白暨豚還沒有到瀕危甚至是滅絕的地步,所以雖然白暨豚的存在引起了一些科學家們的注意,但是卻沒有多少人對他們的生存表示關注。

不過這裡面,卻不包括嚴光…

根據在戰前,也就是1938年的調查結果,長江當中大概生存着千餘隻白暨豚,這個數字和後世的那個數字相比,的確是要多的多了,然而早幾年,也就是長江還沒有像如今這麼繁榮的時候,也就是1913年時的長江估計生存着2000餘隻白暨豚。

短短三十年的時間,居然會出現這麼大的變化…

如果長江隨着中國繼續繁榮下去的話,恐怕到不了二十一世紀。白暨豚就會徹底的在長江滅絕。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嚴光開始思索保護白暨豚的計劃——————同時啓動的還有許多項計劃,比如說熊貓、華南虎等等,不過眼下最要緊的還是白暨豚…

白鱀豚數量的逐年減少。主要有其自身繁殖能力較差和長江流域人類活動較多兩方面的原因。白鱀豚所屬的鯨目水生多數早在數萬年前遷入海洋的鹹水中生存去了,停留在地球各地的淡水流域中生存的鯨目淡水豚類種羣數均小,其中至今剩餘的五種淡水豚均是瀕危物種。此外,根據遺傳學的研究發現,白鱀豚的遺傳多樣性很低,這也加劇了滅絕的速度。科學家爲此曾提出遷地保護的建議。

由於圍湖造田減少了湖泊面積,修壩阻隔了魚類江湖間洄游,以及長江水污染的加劇。長江裡許多被白鱀豚食取的魚類嚴重不足,破壞了白暨豚的生存空間,對其種羣生存產生了嚴重威脅。

長江流域的漁民的捕魚也導致了白暨豚的死亡。白鱀豚身軀大,入了漁民爲捕撈江中小魚而設下的漁網。會不斷地掙扎,使漁網亂雜,很難再及時從漁網中救出。還有不少漁民爲了增加捕獲量而採用違法式的捕魚方法,如迷魂陣、電打魚,偶爾白鱀豚會不料落於網中死去。對白鱀豚豚羣有着直接的傷害。

長江之上過度繁忙的水上運輸、河水的嚴重污染以及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設,都在威脅着白鱀豚的生存環境,尤其是各種人類活動造成的噪音污染,對依靠聲納系統進行辨別定位的白鱀豚更是有很大的影響。許多白鱀豚更是葬身於輪船的螺旋槳。長江是中國各水道中最重要的一支,年均運船量數不可計。裝備螺旋槳的船隻也是成千上萬,很容易導致白鱀豚觸撞螺旋槳產生意外傷亡。白鱀豚個體小。膚色淡灰淡白,不明顯,在透視度不足一米污濁的長江江水中極其難尋辨。在建設大型水利工程或在清除水道轟炸山石時也有幾次發現到了被石頭壓死的白鱀豚。

也正是因爲這樣,所以嚴光決定在距離長江百里的大悟縣,修建一座堪比洪湖的巨型人工湖,至於修建人工湖的資金來源?自然就是他這個世界第一首富了…

反正他這個第一首富的錢,如今已經多到花不完了。

而且他也沒有什麼兒女,身邊也只有三四位數的秘書而已,既然如此,到不如把錢花到該花的地方上去…

到目前爲止,通過各種方式,在長江的工作人員已經抓捕到了十餘隻白暨豚,現在都養在各地的小型保護基地當中,只等人工湖修建完成,就可以將這些白暨豚送往這裡。

當然,這麼做的反對聲音也不小,畢竟修建這麼大的一座人工湖,對周圍的生態環境來講也是一種極大的破壞,但是嚴光的心裡卻有着另外一個算盤…

後世的人爲什麼在保護熊貓、老虎的同時,卻吃着牛羊豬肉?就是因爲後面這些家禽不如熊貓和老虎珍貴,吃的再多對這些個族羣的存在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現在也是如此,修建這麼大的一座人工湖,的確會對當地的生態造成影響,可是影響到的不過是一般的生物而已。雖然這麼說或許會有些殘酷,但是他們的確不如白暨豚來的珍貴。

在後世有一隻叫做珍珍的白暨豚,是在1986年捕獲的,原本是要和另一隻捕獲很久的叫做淇淇的白暨豚成婚的,可是1988年他就患疾病死了。

一直到2006年,最早研究白鰭豚的陳佩薰老人才無奈的披露了珍珍可能的死因之一:池塘西面的遮陽篷質量不好,大風天會有鐵屑、木片等雜物落入池中。由於沒有其它的池塘轉移白鰭豚,一直沒有修繕。珍珍死後,人們在它的胃裡找到了700克的鐵屑玻璃和石子。

因此,良好的環境的確是非常重要的…

“穿越是爲了什麼?不就是爲了彌補遺憾嗎,與其在未來的某一天後悔,不如現在就放手大幹…”

至於國內的那點反對聲音?對現在的嚴光來說還算不了什麼…

“加快進度,明年前一定要完工…”

在對着施工隊的總指揮這麼說後。朝着正在施工的工人們揮了揮手,在工人們的歡呼聲中嚴光離開了大悟縣。

如今還有許多事情等着嚴光去解決,他可沒法在這裡耽擱太久。

“不過這麼大的一塊湖泊,應該夠白暨豚生存的了吧?不過也沒關係。如果不夠的話繼續擴建就好了,反正後世也有許多爲了政績而移山填海的工程,我這又算得了什麼…”

這麼想着,嚴光離開了大悟縣。

————————————————————

就在嚴光還在那裡視察着將來養海豚的人工湖的時候,在南洋羣島上,激戰卻依然在繼續着。

由於國防軍在總體實力上有着壓倒性的優勢,所以幾乎每一天日軍都在敗退着。然而就算是這樣,國防軍的傷亡卻也是每日增多。

這也難怪。畢竟日軍也不是什麼二流國家,多少也能算得上是第一流的強國。尤其是在粗鋼的產量上,雖然日本一直到42年才達到了法國39年的水平,但也算是相當的了不得了。

更何況此時的戰場。還是在叢林密佈的南洋羣島上。

如果是平原對決,想要收拾掉日本的確是件容易的事,畢竟日本根本沒有多少裝甲力量,剩下的那點所謂的戰車,在國防軍或德軍看來也只能用低級來形容。

那種裝甲力量。欺負非洲國家或許還可以,可是對上國防軍…

呵呵…

可是在叢林當中雖然國防軍的力量依然強於日軍,但是很多時候地勢也是需要考慮的。而很明顯,日軍要比國防軍更加熟悉這裡的地形。

於是在不斷驅趕着日軍的同時。國防軍的傷亡也在劇增着。

單是馬來西亞一役,國防軍就付出了三十多萬的傷亡——————注意。是傷亡…

而如果想要佔下整個南洋羣島的話,這個數字恐怕還要翻兩翻…

尤其是那些躲藏在叢林當中的日本人。由於正面對敵無法對抗國防軍,他們甚至在叢林當中佈置了許多陷阱,而不是和國防軍正面對敵。很多時候進入叢林清剿的國防軍,甚至還沒有發現對手在哪裡就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負責指揮作戰的指揮官們,開始想起了一些特殊的想法…

“嗡嗡嗡嗡嗡…”

在一處叢林的上空,一架h3轟炸機,正在幾架zd20的護航下飛行着。其實這種護航完全是無意義的,因爲在過去的一系列戰役當中,國防空軍已經將日本陸航的飛機打的差不多了。到了現在,除非是一些較大規模的戰役,不然的話只是一般的轟炸任務陸航根本不會出動。

“到了…”

看着下方的叢林,導航員淡淡的對飛行員道。

下方的這處叢林,就是一處日軍躲藏的地方。

躲在這裡的日軍,曾經多次擊退過國防軍的清剿任務,爲此國防軍付出了相當大的傷亡。這個時候再加上其他一些地方的刺激,國防軍也就開始想到了一些極端措施…

“開始作戰吧…”

這麼說着,包括飛行員在內的機組成員,都給自己戴上了一個面具,而且看他們身上穿的服裝也不是往常的飛行服,而是防護服…

“十,九,八,七,六…”

在淡淡的倒數聲中,一枚航彈從轟炸機的彈倉中落下,最終在叢林的上空空爆…

“轟!”

轟的一聲,航彈空爆的區域,散播出了一股微黃色的氣體…

而這個時候,在航彈空爆區域下方的幾個日軍人員,卻還在那裡擡頭看着…

“唔…”

就在日本人還在那裡奇怪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時候,一個日軍士兵突然捂着自己的喉嚨,痛苦的倒在了地上,不多時其他幾名士兵也都倒在了地上,而在叢林的其他地方,類似的事情也在不斷的發生着…

那些倒地的士兵,幾乎全部都捲縮成了一團,就好象蝦米一般…

而他們的皮膚也…

“不知道下面變成什麼樣子了…”

在將航彈投下後,投彈手苦笑了一聲道。

“我相信你是不會想知道的…”

聽到投彈手的話。特別參加此次航班的醫生淡淡的道。

對這次使用的毒氣,醫生可以說是有相當的瞭解,爲了充分的防範措施,醫生也曾經觀看過一些化學武器使用後的照片…

vx毒氣。這就是此次使用的武器…

vx毒劑是一種比沙林毒性更大的神經性毒劑,是最致命的化學武器之一。它也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油狀液體,一旦接觸到氧氣,就會變成氣體。工業品呈微黃、黃或棕色,貯存時會分解出少量的硫醇,因而帶有臭味,主要是以液體造成地面、物體染毒,可以通過空氣或水源傳播。幾乎無法察覺。人體皮膚與之接觸或吸入就會導致中毒,頭痛惡心是感染這種毒氣的主要症狀。vx毒氣可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紊亂、呼吸停止,最終導致死亡。

在各種化學毒劑中,按其殺傷作用的時間長短。又分爲暫時性毒劑和持久性毒劑(persistentagents)。持久性毒劑施放後以液滴狀或細粉狀,造成地面染毒,人員接觸中毒,有效殺傷時間長達60min以上,使用的毒劑多爲沸點高、不易揮發的液態毒劑如芥子劑、vx。因其在地區造成長時間染毒,人員不宜立即進入該地區,故多在防禦或退讓時使用,以阻礙、遲滯或牽制對方的軍事行動。細粉狀毒劑在施放後沉落於地面,人員或車輛通過或風速較大時再度飛楊。故可造成較長時間的地面和空氣染毒。

vx是一種音譯,也叫維克斯毒氣。它是由英國人在1952年首先發現的一種毒劑,之後由美國人選了vx作爲化學戰劑的發展重點,vx毒劑的學名是s(2二異丙基氨乙基)甲基硫代膦酸乙酯,這種物質大概是毒劑中名字最長的一種了。

vx主要裝填在炮彈、炸彈等彈體內,以爆炸分散法使用,也可用飛機布灑,vx毒劑以其液滴使地面和物體表面染毒;以其蒸氣和氣溶膠使空氣染毒。對vx毒劑的防護與對防護與對其他神經性毒劑的防護相同,應採取全身防護器材,即防毒面具、防毒、防毒手套、防毒靴套等,對中毒者急救可採用阿託平等藥物,對其消毒可用次氯酸鹽、二氯三聚異氰酸鈉等消毒劑。

vx是典型的持久性毒劑,殺傷作用持續時間爲幾小時至幾晝夜。vx毒劑的毒害時間比其它神經性毒劑要長,毒性要強,致命劑量爲10毫克,一小滴vx液滴落到皮膚上,如不及時消毒和救治,就可引起人員死亡。vx化學彈藥主要是用於遲滯性化學襲擊,妨礙對方機動、阻止與限制對方利用有利地形和裝備,以及消弱其作戰能力、

國社政府從未使用過化學武器,但這卻並不代表國社政府沒有過此方面的研究。這就好像核彈一般,雖然一共也就用過那麼幾次,在未來甚至很有可能永遠不會有用的機會,可是卻沒有任何一個大國停止這方面的研究…

國社政府也是如此…

由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化學武器突出的效果,所以國社政府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在化學武器方面的研究,只是一直都沒有使用過罷了。

畢竟當時國社政府和俄國一樣,都是西方國家的眼中釘,再加上當時的中國還不如現在這般強大,一些容易給人口舌的事情自然是少做爲妙。

不過現在…

爲了有效減少傷亡,也不得不使用了…

反正對手是日本,在戰場上日本曾經使用過化學武器,國社政府使用也沒有什麼。

而且日本的化學水平很低,諾門坎往河裡下菌卻因爲怕泄密對自己的部隊也保密結果很多人直接喝河水中毒了。反到是蘇軍是不直接飲用河水的,他們有專門的後勤水管和水車…

而且對叢林中的對手,化學武器也的確是非常有效的武器,至於燃燒彈什麼的…

雖然同樣有效,但是國社政府攻打南洋羣島,可不是爲了一片白地。要知道南洋到處都是叢林,真要是燒起來了那可不好控制…

而且一片白地,對國社政府也是毫無用處,傀儡政府成立後更是隻能成爲一個累贅。

所以,化學武器大概是最好的選擇了…(未完待續。。)

第121章 請柬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五百零一章第149章 貴州攻防(上)第454章 真正的目標澳大利亞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261章 馬尾船政局第446張 攻城第158章 連環巴掌第228章 炮盾第324章 等待第157章 競爭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183章 政黨第138章 北伐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358章 庫頁戰役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359章 潛艇第325章 開玩笑的!第504章 印度:被決定的命運第38章 張謇第63章 張人駿第6章 當頭炮第105章 麻煩第456章 曼谷大轟炸第419章 今天開始賣軍火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451章 內跳反的泰國人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五百零七章第163章 新的採購計劃第213章 北洋第240章 援助第193章 宋教仁第141章 介入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125章 想要的東西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401章 竣工第124章 趙爾豐第37章 中國第一第86章 張潤清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347章 珍珠港第99章 炮第138章 北伐第139章 貴州第252章 九千字第34章 洋灰廠第70章 武昌起義第149章 鍾昌祚第520章 刺激第199章 稍作支援第211章 杯具第310章 狙擊手第74章 總督府第107章 炮兵第266章 集團軍第136章 大月薰第468章 營救拉瑪八世第441章 兩棲攻擊艦第165章 求政黨名稱第252章 九千字第233章 嚴光的YY第248章 飛機第247章 狙擊手第173章 人力第200章 開始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182章 內務部第208章 炮擊第407章 泰國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272章 獲勝第353章 密謀第411章 二戰前夕第228章 炮盾第105章 麻煩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307章 準備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498章 背黑鍋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168章 探聽第352章 警惕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359章 潛艇第181章 軍情局、軍防局第458章 轟炸機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102章 資州第100章 戰備第63章 張人駿第278章 後續第392章 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