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

“什麼時候的事情…”

下車走入總統府後,嚴光對着迎面而來的徐世昌問道。

因爲孫中山的事情,本來嚴光在軍事基地內還有其他的一些事情要做,現在也是不得不着急趕回來了。

而聽到嚴光的話,依然是國務總理的徐世昌則連忙回答道。

“軍情局和駐日使館傳回來的消息,大概是三個小時前…”

“這樣…”

嚴光點點頭,將身上的外衣交給了嶽昌後,便和徐世昌等人一起走進了辦公室。

1923年,對國社政府而言絕對是美好的一年,因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努力,國社政府不但獲得了極大的利益,同時也在戰後奠定了中國世界第三大強國的地位。

尤其是中東油田的開發,更是讓現在的國社政府如虎添翼。

畢竟高爾察克的一千多噸黃金,終究還是會用完的,然而在中東三塊油田,卻能爲中國帶來至少一百年的收益。

然而和國社政府相比,1923對於國民黨而言卻是黑暗的一年。

因爲就在這一年,在1916年黃興去世後,國民黨的又一位領袖,同時也是最後一位領袖孫中山去世了…

自國民黨戰敗退出大陸後,國民黨一直是依靠着黃興和孫中山這麼兩位領袖維持着的,並且在退居日本幾年後,在兩個人的努力下使得國民黨漸漸的有些一些起色。

不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在1916年的10月31日,黃興在東京的國民黨總部去世。

黃興的去世無疑帶給了國民黨極大的打擊,因爲在國民黨內一直都是由黃興和孫中山兩個人統領的。而且在國民黨內部,也分着黃派和孫派——————和後世過度被神化的孫中山不同,這時的孫中山僅僅只是國民黨內的其中一位領袖,卻不是唯一的一位領袖。

因此黃興的去世,無疑使得黃派陷入了混亂。

本來在歷史上黃興去世後,黃派也應該是統歸孫中山領導的,畢竟當時孫中山已經是唯一的領袖了。

然而由於孫中山退居日本和不少國民黨人依然留在大陸的關係,使得國民黨內部出現了很大的分割。在這種情況下,原來屬於黃派的李書城等人就投靠了國社黨,當然李書城等人並沒有退出國民黨,只不過在很多時候也不是很聽日本總部的命令就是了。

而這,就是國民黨退居日本後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打擊。

只不過當時國民黨畢竟沒有直接分裂,所以也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尤其是在一部分的黃派也聚集到孫中山的旗下後,國民黨的凝聚力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可是到了現在,孫中山這麼最後一位國民黨領袖,最終同樣去世了…

“國民黨最終會變什麼什麼樣子…”

看着已經被烏雲遮住的天空,一個國民黨人站在總部的大門前喃喃道。

——————————

和不知所措的國民黨人不同,在孫中山去世的消息傳回國內後,有很多人對這一消息悲痛、重視、嘆息,不過也有很多人壓根就沒怎麼在意。

畢竟現在孫中山已經不再是中國唯一的救星,或者說不再是中國的救星,他曾經所做過的一切,在經過了十年的時間後都已經全部變成了過去式。

就拿嚴光身後的那幫人而言,此刻嚴光身後的那羣海軍將領,在得知了孫中山去世的消息後,依然在討論着新式加特林機炮的作用……,

和只想着用機炮做防空武器的嚴光不同,屬於這個時代海軍的海軍將領們,心裡顯然有着其他的用法…

“………最好是設計成高平兩用式,這樣不但能應對空中的威脅,同樣也能應對海面上的威脅。”

“沒錯,5000發每分的射速,再加上30mm的口徑,對付魚雷艇或者是浮出水面的潛艇絕對有效…”

沒錯,這就是海軍將領們在見識過了加特林機炮威力後,替機炮所想出來的新用途。

和來自後世,只重視空中威脅(包括反艦導彈)的嚴光不同,對於海軍來說,魚雷和魚雷艇造成的威脅同樣也是他們需要面對的。

而且在這個空中威脅尚不成氣候的年代,在海軍看來魚雷艇和潛艇的威脅恐怕反而要更大一些,畢竟這一時期的飛機依然只能用簡陋來形容,至於航母什麼的,更是還沒有實際的戰例。

同時小巧靈活卻威力巨大的魚雷艇可以說是小國海軍的最愛,因爲哪怕是小巧的魚雷艇,也擁有着足夠威脅戰列艦的巨大威脅性。

事實上國防海軍也同樣裝備了一定數量的魚雷艇,在山東戰役期間海軍甚至想過讓魚雷艇部隊出戰,只不過當時龍口灣尚在空軍的打擊範圍內,所以也就沒有用到他們。至於後來的庫頁海戰則是因爲距離太遠,他們沒法過去…

不過哪怕這樣,海軍依然重視着魚雷聽和魚雷的作用。

而這一時期的主要反魚雷(魚雷艇)的手段卻不多,數得着的就是採用網柵一類的器材來實現,或者是用火炮來直接攻擊魚雷的載體。

網柵一類的方式稱做阻擋式防護,即設置障礙以阻擋來襲的魚雷。

如停泊中的艦隻使用的防雷網、行駛中艦艇使用的所謂“防雷衛士”或防護拖線拖線是一種多節的空心管結構,用鋼纜貫串起來。不用時摺疊收放在甲板上,在進入危險海區時,布放入水,利用展開器把拖線展開至距舷側一定距離處,拖曳前進。每節空心管中裝有炸藥,還可裝近炸引信。直航魚雷通常由舷側陣位上進攻,這種拖線防護設備能起到比較有效的阻擋作用。

另外一種就是用火炮,直接攻擊攜帶着魚雷的魚雷艇。

如戰列艦所裝備的數十門副炮,就是專門用來幹這個的。

事實上面對數十門副炮,依然能夠突破進而進入攻擊距離內的魚雷艇實在是少之甚少,不過這並不代表魚雷艇就沒有威脅了。

一來,除開戰列艦外,剩下的如巡洋艦或驅逐艦等艦種排水量較少,副炮的數量自然也跟着變少,再加上不少驅逐艦或巡洋艦主炮的口徑和戰列艦副炮的口徑差不多,可想這些艦艇自身裝備的副炮口徑會有多大…

再來,在白天時有副炮進行攔截的話自然是沒有問題,可是如果是進入黑夜呢了?這也是戰列艦等艦艇爲什麼會大量裝備探照燈的一個原因,爲的就是防止入夜的時候遭到偷襲,不過哪怕是這樣依然無法保證萬無一失就是了…

這樣是海軍會考慮將加特林機炮裝到軍艦上的原因。

這一時期的魚雷艇通常只有幾噸或幾十噸的排水量,最大的也不過一百多噸,魚雷的射程更是隻有不到3公里,同時爲了增加命中率,很多時候魚雷艇甚至需要抵近到幾百米或幾十米的距離去發起進攻…

而這一距離,恰恰是加特林機炮的最佳射程範圍。…,

(英國mk8型魚雷,直徑457毫米,航程1371.6米/41節,或者2275米/29節。同時這一時期都是直航魚雷,遠了的話根本打不中,至於自導魚雷和線導魚雷則是二戰後期纔出現的)

雖說加特林機炮的口徑僅有30mm,不過射速卻達到了5000發每分,再加上這一時期的大部分魚雷艇都是木製的,因此只要被炮口對準,最終的結果絕對是非死既殘。

因此拿加特林機炮來充作防空和反魚雷(艇)武器,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於嚴光爲什麼沒有想到這一點,則是因爲他所來的世界,海軍所要面對的除了空軍和反艦導彈外,剩下的就是潛艇部隊了。

至於魚雷艇?雖然這個艦種曾經風光過一時,但是到了嚴光的那個年代,剩下的就只有魚雷艇的進化版導彈艇了…

同樣,海軍也在考慮着用擁有高射速的加特林機炮做反魚雷武器,因爲這一時期的魚雷都是貼近水面航行的直航魚雷,如果反應夠快的話,用5000發每分的超高射速將魚雷擊毀在海軍看來並非沒有可能。

不過在嚴光的那個年代,可從來都沒聽說過近防炮還有這個任務,所以對海軍究竟能不能成功,嚴光也只能是搖頭苦笑了。

“不過體積也是一個問題啊,單是炮本身的體積就已經和一門150炮差不多了,再加上旋轉炮塔什麼的話…”

“還有彈藥的消耗量,每分鐘5000發的射速的確驚人,但是消耗起來也同樣驚人,如果每門炮都配備兩個1000發的彈倉和若干個備用的彈倉的話,驅逐艦是不用想了,哪怕是5000噸級的輕巡洋艦恐怕也裝不了幾座…”

的確,加特林機炮的性能雖然驚人,但是彈藥的消耗量也同樣驚人,再算上自身的體積和操作人數等等,作爲防空武器的加特林機炮恐怕未必會遜色150mm或210mm口徑副炮多少…

好在海軍從沒有想過用加特林機炮去取代軍艦上的高射炮或高射機槍,雙聯的高射機槍或75mm高射炮及30mm機關炮依然是各型軍艦上的必備裝備,30mm的六管加特林機炮僅僅只是在2000噸級的驅逐艦上裝一門,5000噸級的輕巡洋艦上裝個兩三門,40000多噸級的戰列艦上裝個七八九十門也就是了…

——————————

聽到海軍的人還在背後議論,嚴光和徐世昌都搖了搖頭。

不過也難怪,畢竟孫中山在二次革命後就跑到日本去了,根本就沒有時間在曾經的閩系海軍當中留下自己的影響力,而到了現在,在國防海軍已經成爲全球第三大海軍的情況下,想要指望海軍能像歷史上一樣實在是件很難的事情。

其實不只是海軍這樣,就連政府內的其他軍政人員大多也都如此。

還會對孫中山的去世感到重視的,恐怕也只有徐世昌或嚴光這樣的少數人了。

徐世昌會重視,是因爲孫中山是袁世凱時期北洋最大的敵人,至於嚴光?這個理由就不需要在多提了。

其實嚴光對孫中山的心態還是很複雜的,一方面在後世無論是國共兩黨都對孫中山本人進行了神化,使得後人已經無法得知孫中山本人的真實面貌。

另一方面,孫中山本人在歷史上留下的一些痕跡,也和孫中山本人被神化後的形象有着鮮明的對比。

對於嚴光來說,像是在美國洗盤子一類的事情沒有什麼可恥的,勞動光榮,嚴光剛到美國的時候不也想過去當苦力吧。…,

不過對於孫中山在私生活方面的事情…

譬如說大月薰,這個在十一歲還是幼女狀態就被孫中山看上,而後在十五歲時被孫中山向大月薰父親大月素堂提親的例子。

唔,硬要說的話蘿莉控也沒什麼可恥的,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愛好。

不過在結婚沒多久就跑出去革命,並且在革命沒多久跑回來,給妻子留下一個孩子後繼續跑出去革命,並且自此一無所蹤,只留下妻子和一個孩子的話,至少在嚴光看來還是一件很過分的事情。

而除了大月薰外,還有孫中山的原配盧慕貞和妾室陳粹芬。

前者在18歲時就嫁給孫中山,後者則是1892年經陳少白介紹認識孫中山。出於對孫中山的崇拜,自願追隨孫中山奔走革命,照顧孫中山的起居飲食,身兼護士與衛士,無怨無悔地與孫中山共同生活了10多年,過着流離轉徙、擔驚受怕的日子。

辛亥武昌起義前,她以妻子的名分掩護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在橫濱,她與孫中山的住家也就是革命活動的據點,凡前來與孫中山商談革命工作的人,包括胡漢民、廖仲愷、蔣介石等,都由她接待、安排。惠州起義前秘密運輸軍火武器,聯絡接洽、傳遞情報,也幾乎都由她經辦。光緒三十三年孫中山先後策劃4次武裝起義,她都隨侍左右。

然而前者卻在1915年時因爲孫中山的強烈要求,不得不在同盟會元老們的反對下和孫中山離婚。

而當時盧慕貞卻還在大家的面前慨然表示:“孫先生爲革命奔走海外,到處流浪,身心爲之交瘁,既然現有人願意照料他的生活,我願意成全其美,與先生離婚。”

順帶一提,同年10月,也就是孫中山和盧慕貞離婚一個月後,得知孫中山已與前妻離婚的消息,二十二歲的宋慶齡立即赴東京與孫中山成婚…

至於陳粹芬,則是在1914年“功成身退”的…

不過在1918年10月17日,孫中山在致英國恩師康德黎的信中,曾坦陳自己和盧慕貞夫人離婚的原因:“我原來的妻子不喜歡外出,因而在我流亡的日子裡,她沒有在國外陪伴過我。她需要和我的老母親定居在一起,並老是勸說我按照中國舊風俗再娶一個側室。但我所愛的女子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地位,而我自己又離不開她。這樣一來,除了同我的前妻協議離婚之外,再沒有別的任何辦法了。”

所愛的女子,沒有在國外陪伴在身邊…

孫中山一共有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其中的一子兩女都是盧慕貞生的,最後一個日本的纔是大月薰所生…

這些話在見到宋慶齡後才說,實在是有些…

而且如果說作爲包辦婚姻的結果,盧慕貞多少還算符合條件的話,那麼陳粹芬最後爲什麼要“功成身退”?是因爲她已經不再年輕了嗎…

——————————

雖說因爲私生活的關係,嚴光一直都有些瞧不起孫中山,然而這不否認孫中山是一個時代的標誌,雖說武昌起義其實和他也沒多大關係…

雖然有着種種原因,但是對於孫中山的死,嚴光還是不得不重視。

“給日本方面發份電報,讓他們派人到國民黨總部去悼念一下吧…”

不管嚴光對孫中山本人的感官如何,這都是件必須做的事情。

而聽到嚴光的話後,徐世昌也點點頭道。…,

“我這就去辦…”

沒多久,一份電報就已經被傳到了中國駐東京大使館。

“悼念嗎…”

看着剛剛傳到使館的電報,佟空苦笑了一聲。

作爲作爲中國駐日的首席外交官,也就是所謂的大使館大使,佟空在日本的境遇就好象日本大使在中國時一樣尷尬。

畢竟在經歷過山東戰役和庫頁戰役後,中國和日本的關係實在是稱不上良好,雖說自庫頁戰役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快5年的時間,在中日兩國的努力下互相間的氣氛多少也算緩和了許多,不過哪怕是這樣,每當大使館懸掛着中國國旗的汽車行駛在東京的街頭上時,道路的兩旁依然不時的傳來異樣的目光…

好在此時的中國已經不是過去的中國,哪怕是有心懷惡意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當然,在日本這個經常會有人頭腦發熱的國家…

不過在考慮到日本是對華敵意最強的國家,駐日大使館的守衛力量一向是所有駐外使館當中最強的,因此這麼多年來佟空一直都是有驚無險就是了。

“算了,畢竟是上頭的命令。”

搖了搖頭,吩咐了一下參贊後,佟空在十多名剛從遠征軍退役沒多久的士兵的保護下,登上了一輛汽車。

說實話,佟空是真的不想去國民黨總部。

雖然不清楚孫中山在歷史上活到了25年的事情,但佟空總覺得如果沒有退居日本的話,孫中山可能會活得更久一些。所以在這個時候去國民黨總部,想要得到好臉色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也是沒辦法,誰叫是上頭的命令呢…”

使館的車隊行駛在東京的街頭上,果然就和往常一樣,有着爲數不少的日本人用異樣的目光去看使館車隊,以及車頭車頭上懸掛着的中國國旗。

不過這幾年,尤其是在山東戰役失敗和庫頁戰役失敗後,曾經有過不少頭腦發熱的日本人去尋找過駐日使館的麻煩,不少人甚至曾經拿着武士刀想要衝進使館…

這些人最後的下場自是不必說,輕一點的不過是失去自己的手腳,重一些的卻是連命都失去了。(當時使館的人可沒想過抓住後交給日本政府,畢竟在那個時期,就算移交日本政府估計也沒多久就會被放出來)

所以到了現在,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還妄想衝擊使館和使館車隊的笨蛋,在東京已經是很少見的了…

“還行,至少今天沒碰到無聊的事情…”

整理了一下彆着一枝口徑勃朗寧手槍的腰帶後,佟空掏出了一包煙輕聲道。

雖然使館和國民黨的人總是儘量避免碰到對方,不過使館和國民黨總部的距離卻不是很遠,所以僅僅只是十多分鐘過後,使館的車隊就已經抵達了國民黨總部。

當佟空抵達國民黨總部的時候,和退居日本後門可羅雀的樣子不同,這時國民黨總部的大門前幾乎稱得上是人滿爲患。

到了這個時候,不用說曾經和國民黨有着很友好關係的黑龍會,就是其他其實和國民黨扯不到一塊去的人士,也都跑到國民黨總部的大門前湊了湊熱鬧。

“走吧…”

“是!”

對於佟空的到來,國民黨和其他前來悼念的人顯得有些吃驚,畢竟國社黨和國民黨的關係雖然不像1913年那樣糟糕,但也絕稱不上好這個字。

然而登門是客,何況在這麼一個時候,所以國民黨人還是接待了佟空。

而在對孫中山進行過悼念後,佟空也見到了孫中山的遺孀宋慶齡和大月薰,當然還有孫中山的幾個孩子。

孫科、孫娫、孫婉和宮川富美子…

在見過了遺孀和子女後,佟空並沒有停留太久就離開了。

而就在佟空離開沒多久,國內的報紙也紛紛刊登孫中山逝世的消息…

雖說這些年來孫中山在國內的影響力已經極爲薄弱,然而他的逝去,依然代表着一個時代的終結…

——————————

筆者語:別的不好說,但是對這種對待妻女的行爲,我是真心看不慣…

所謂的妻子,就是老了就扔的嗎?

第366章 蘇俄內戰第166章 像豬一樣蠢第395章 一錘定音第135章 總攻第134章 孫中山第256章 叛亂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138章 北伐第433章 含淚第232章 德國公使馬爾贊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347章 真正的黑豹Ⅱ第57章 崩盤第207章 外圍第206章 巴東縣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143章 趁火打劫第485章 菲律賓戰役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170章 綦江第119章 偷襲第440章 史上最大艦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439章 仙山第15章 工廠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56章 回家第五百一十四章第333章 指揮權第51章 再次到來第7章 記住你了第481章 博多河第15章 工廠第246章 炮戰第146章 好奇與感激第30章 清末槍照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439章 仙山第245章 賭勝第162張 林秀第7章 記住你了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32章 派系與排擠第94章 德國m32式制服第502章 舊的一年第447章 炮臺第162張 林秀第511章 破雷艦第21章 機器第447章 炮臺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73章 槍聲第495章 獵虎登場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57章 崩盤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132章 迫擊炮第124章 趙爾豐第90章 老套的免稅政策第307章 準備第205章 猜想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287章 理由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369章 歐戰結束第190章 鐵獅子衚衕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503章 攻佔印度第409章 甘地第453章 協議達成第457章 後悔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277章 催淚彈和橡皮子彈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118章 不甘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31章 宋鼎寒第39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第419章 今天開始賣軍火第446張 攻城第113章 美味(上)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73章 槍聲第120章 無憂第34章 洋灰廠第49章 時間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337章 摩蘇爾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57章 崩盤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35章 再往倫敦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187章 匆匆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