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十月革命

統治俄國304年的羅曼諾夫王朝驟然崩塌,自然是震驚了整個世界。要知道沙皇俄國可與中國的滿清王朝不同,一來是滿清的影響力不如俄國大,二來滿清在中國屬於少數,何況上面還有一個佔據絕大多數的漢族。再加上多年來滿清喪權辱國,一點值得讓世人誇讚的事情都沒有,說滿清會提前二十年滅亡都有人信,能撐到1911年已經是個奇蹟了。

不過就算俄國的影響力在大,眼下最要緊的終究還是歐戰。

尤其是在德國人悄悄的從東線抽調了一批部隊到西線和意大利戰線後,世人的目光更是從俄國身上收了回來。

也是如此,英法等協約國國家開始向俄國的臨時政府施加壓力,要求俄國在東線重新發起進攻,已履行沙皇俄國曾經的責任。

而俄國的臨時政府迫於英法的壓力,儘管各地仍然是一片混亂,但他們還是在5月16日任命亞歷山大.克倫斯基爲陸軍部長。試圖在加利西亞戰線發起攻勢,而這一行動由俄軍參謀長布魯西洛夫指揮。

1917年7月1日,克倫斯基、布魯西洛夫指揮爲數不多的還有戰鬥力的俄軍部隊向倫貝格實施進攻。俄軍第十一和第七軍團突破了由德國伯爵f馮博特默指揮的混編南部軍團(由4個德軍師、3個奧軍師和1個土軍師組成)的防禦,在160公里寬的戰線上推進了約48公里。在俄軍的北端,奧軍第二軍團遭到猛烈進攻。在俄軍的南端,l。科爾尼洛夫將軍指揮俄軍第八軍團動搖了奧軍第三軍團的防禦,並在6月5日,威脅到產油地德羅戈貝奇。但是隨着德軍抵抗的增強,以及俄軍後勤供應的中止,俄軍的戰鬥熱情和紀律性急劇衰退。

1917年7月19日,德軍開始反擊 統帥東線作戰的m霍夫曼將軍很快即從西線得到了增援兵力。在極爲猛烈的炮火準備之後,德軍發動進攻。德軍首先攻擊俄軍的北翼,隨後以極快的速度連續卷擊已喪失鬥志並已陷入混亂的俄軍。俄軍被徹底地瓦解了。在普里佩特沼澤以南的地區,俄軍已經不復存在了。德軍在加利西亞邊界停止了進軍,因爲他們缺乏足夠的預備兵力和後勤物資,難以佔領更大的地區。

1917年9月1日,胡蒂爾的里加攻勢 o。馮胡蒂爾將軍指揮德軍第八軍團攻擊俄軍戰線的北端。他在德維納河的西岸實施牽制性進攻以威脅里加。與此同時,德軍3個師通過浮橋渡過該河幷包圍了要塞,同時,發展進攻的部隊向東快速推進。

實際上,這一極爲成功的攻擊不過是德軍新的進攻戰術的一次彩排——六個星期後,在卡波雷託得到再次的運用。長時間的預先炮火準備已被省去了,而代之以短促而猛烈的集中射擊,隨後步兵立即實施攻擊。火炮和軍隊儘可能在最後一刻進入進攻陣地以確保達成突然性。

對已知的敵防禦要點施以密集的毒氣和煙幕彈以達成遮蔽,同時,由步兵和輕炮兵組成的滲透部隊超越要點防禦之敵。這是後來被稱之爲“胡蒂爾戰術”(也就是突擊羣戰術)的第一次運用。俄軍第二十軍團陷入一片驚慌,並向東逃竄。德軍僅抓獲了9000名俘虜,雙方的傷亡都很小。在同一時間,一支小型兩棲遠征部隊佔領了里加灣的奧塞爾島和達戈島,並且在俄國大陸登陸。

到了這個時候,因爲在前線的連番慘敗,臨時政府的壽命顯然是不剩下多少了,而事實也的確如此。…。

在戰場上慘敗後,克倫斯基政府(克倫斯基已於7月20日成爲臨時政府領導者)從彼得格勒逃到莫斯科,布爾什維克開始接管政權。9月9--14日,科爾尼洛夫掀起一陣反革命的風暴,不過很快就平息下去。

10月25日儒略曆(11月7日公曆)下午九時,列寧不顧布爾什維克溫和派的反對,領導赤衛隊員、士兵和民衆包圍了臨時政府的所在地——冬宮,並於次日凌晨兩點佔領之。

根據後來蘇聯的官方宣傳,當日晚上在阿芙樂爾巡洋艦上起義成功的士兵用炮轟擊冬宮,而且在冬宮發生了激烈的武裝衝突。不過根據軍情局的情報以及蘇聯解體之後研究資料表明,當晚在冬宮附近並未發生武裝衝突,守衛冬宮的僅有一個婦女營和一個士官生營,在人羣的衝擊之下很快就投降了。

而且當時是冬宮的防衛長官帕裡琴斯基自己打開了冬宮大門,並把他們帶到了臨時政府部長們正在開會的地方。而阿芙樂爾巡洋艦正在大修,沒有裝彈也沒有人員。被臨時任命的阿芙樂爾號的政委別雷舍夫僅僅向冬宮打了幾發空彈。起義當晚,彼得格勒軍事革命委員會發布《關於臨時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稱:起義“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勝利。”

布爾什維克掌權後,宣佈成立“工農臨時政府”。要求立即舉行立憲會議選舉,並要求排除自由主義少數派憲政民主黨,建立清一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府。儘管布爾什維克的強制奪權行爲引起各黨派的反感,但由於對憲政規則的長期追求,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等大多數左派政黨選擇接受了立即舉行立憲會議選舉的要求。而自由主義傾向的憲政民主黨則遭到布爾什維克的鎮壓。

而這些,就是歷史上最爲著名的“十月革命”了…

——————————

如果說羅曼諾夫王朝的坍塌,以及新的臨時政府的成立還在英法美德等國的允許之下的話,那麼一個完全的共產主義國家,就絕對是他們所不能容忍的了——————雖然新的政府其實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且蘇聯也好要在等一段時間才能建立,不過在英法看來這就是個共產主義國家。

如丘吉爾就曾經說過,必須要把“布爾什維克扼殺在搖籃當中。”

當然,直到這個時候,英法依然沒有什麼太大的舉動,因爲眼下對英法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歐戰,俄國發生的事情並不是最着急的。在英法看來,等到歐戰結束了在秋後算帳就可以了。

而在英法看來,雖然一直到現在爲止,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主要國家都沒有承認過俄國新政府的合法性,但是俄國的新政府顯然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和德國停戰的。

只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之後,由於原來俄國屬於協約國一方而與同盟國處於交戰狀態,爲了退出戰爭,新成立不久的蘇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議被協約國拒絕後,便與同盟國的德國進行和平談判。

1917年12月3日,談判開始,德國提出了把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的局部和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的全部割讓給德國並賠款30億盧布的苛刻條件,這引起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嚴重的分歧。

列寧主張接受德國的條件,簽訂和約,爲新生政權爭得喘息機會,季諾維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爾喬姆、斯塔索娃、斯維爾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員支持列寧,布哈林爲代表的“左派共產主義者”反對簽訂和約,主張對帝國主義繼續世界大戰,中央委員布勃諾夫、烏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而托洛茨基則主張停戰,復員軍隊,但不與德國簽約(即不戰不和),中央委員克列斯廷斯基、捷爾任斯基、越飛支持托洛茨基。…。

1918年1月2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和地方負責人會議。60人出席的會議上,贊成布哈林主張的32人,贊成托洛茨基主張的16人,贊成列寧主張的僅15人。最終,列寧的主張因處於少數而未能被通過。

1918年1月24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會議,重新表決簽約的問題。托洛茨基的主張以9票對7票的多數通過,列寧的主張仍然沒有被多數所接受。

1月30日,佈列斯特談判恢復。作爲外交人民委員(即外交部長)、談判代表團團長,托洛茨基臨行前與列寧約定:如果德國下了最後通牒就讓步簽約。結果德國果然向蘇俄下了最後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寧電報詢問對策,列寧立即覆電堅持:“接受德國條件,立即簽約”。但是托洛茨基沒有接受列寧的建議,而是發表了拒絕簽約的聲明,率團離開佈列斯特。結果,德國開始對蘇俄大舉進攻。

2月18日,在十分緊急的情況下,蘇俄中央委員會舉行了的緊急會議。會上,列寧的主張又被以6:7的票數否決。隨後,中央又連夜開會,經過激烈的爭論,托洛茨基轉而支持列寧,會議結果以7票贊成、5票反對、1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列寧的提案。蘇俄政府連夜通知德國方面,同意簽約。

但是,德國在得到通知後沒有停止進攻,並於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條件。蘇俄黨中央又召開有15名委員參加的緊急會議。會議中,大多數委員表示不贊成列寧的主張。列寧只得提出,如果這種空談繼續下去,他就要辭職,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員會。布哈林對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發生動搖。

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寧的意見,但爲了防止列寧辭職和黨的分裂,他的態度發生變化。在他的影響下,出現了4票棄權。結果列寧的主張以7票贊成、4票棄權、4票反對獲得通過。同日在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上再以116:85之多數通過。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員的職務,改由格奧爾基?契切林接任。

2月24日,蘇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談判代表團與德國進行談判。

一直到3月3日,新成立的蘇俄政府終於和德國簽訂了停戰協議,也就是“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

俄國人和德國人談判的事情,總的來講還是一件比較秘密的事情的,畢竟至少到目前爲止俄國還屬於協約國的一員,而作爲協約國一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對德宣戰。

如果說要是讓英法知道了,俄國居然私自和俄國停戰的話,那麼英法的報復將隨之而來。

更何況,就在17年4月的時候,美國纔剛剛對德宣戰,如果這個時候俄國暴露了,那麼英法中美日等國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

要知道,正是因爲有俄國的存在,所以德國才一直都有極爲龐大的兵力被牽制在東線。要是俄國突然罷工,而德國將在東線的全部兵力都投入到西線的話,那麼到時候吃虧的可就是英法了…

只是雖然俄國人和德國人的舉動還算隱秘,可是這畢竟不是一件小事,再加上嚴光的軍情局在俄國也算是經營多年。尤其是在過去幾年資助俄國布爾什維克的時候,也曾經發展過許多的內線,因此俄國人才剛剛和德國談判,嚴光就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

不過在知道了這件事情後,嚴光也沒有故意聲張,而是在和政府內部最核心的幾個人分享了這個秘密後,就將這個秘密封藏了起來。…。

當然,在封藏的同時,一連竄的命令也由北京而下達了。

而在全國各地,新的動員命令已經被下達,根據動員令,在西南和華南兩地,至少會動員二十萬的兵力,也就是兩個集團軍的兵力。而在東北、西北、華中和華東等地,每個地區也都至少會動員三萬餘的兵力,也就是一個軍…

同時,東北的瀋陽軍區,和華北的北京軍區,也已經各有一個集團軍進入了戰備狀態,而在西北的一個集團軍,也已經隨時準備進入中亞。

和這些部隊同時有舉動的,還有已經較有實力的中國海軍。

在歐戰這段時間裡,因爲中國海軍一直都沒有遭遇過什麼較大的戰事,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參與過任何一場海戰,所以海軍的實力一直都增長的很迅猛。

尤其是在前一段時間,在三艘霸下級戰列艦和三艘睚眥級戰巡艦相繼下水服役後,雖然中國海軍因爲沒有任何實際戰績,而被不少人詬病爲新的“北洋水師”。

可是那三艘擁有12門380mml50型艦炮的霸下級戰列艦,和擁有8門356mml45型艦炮的睚眥級戰巡艦,依然不是任何人能夠小瞧的。

尤其是日本,雖然日本就海軍實力而言依然穩壓中國,而且中國新服役的三艘霸下級和三艘睚眥級都還沒有經歷過實戰,但是單是紙面性能的話,這兩級戰列艦和戰巡艦依然要優於日本現有的任何一級戰列艦。

尤其是在主炮口徑上,380mm的主炮,絕對要優於日本現役戰艦最大356mm的口徑。因此雖然日本在嘴上不說,但是在心裡對中國海軍卻極爲忌憚,並且也一直在期待着長門級戰列艦的服役。

只可惜,因爲山東戰役失敗的緣故,現在的日本財政相當的悽慘。雖然在對長門級戰列艦,日本政府一直都是財政最優先,但是根據日本海軍部及軍情局的估計,剛剛開工的長門級戰列艦想要下水的話,絕對不會早於1919年…

因此至少在東亞範圍內,目前最先進的戰列艦,依然是中國的霸下級。

對此,就連那些曾經到海軍基地做過考察的英國人,也不得不點頭承認。而且在切實的考察過了三艘戰列艦後,英國人甚至動過慫恿中國海軍到歐洲去的念頭,只不過這個念頭纔剛剛升起就被嚴光給否了。

到不是嚴光捨不得,畢竟雛鳥也是要經歷風雨的,而現在的中國海軍艦艇是有了,卻一直都很缺少實戰經驗。

問題是…

嚴光留着這些剛剛服役沒多久的主力艦,可是有大用的…

而且這個“大用”,絕對涉及到中國未來幾十年的國運…

這個“大用”,就是在蘇聯和德國簽訂“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後,有三艘戰列艦及三艘戰巡艦,再加上十餘艘一等巡洋艦和二等巡洋艦,護送着龐大的登陸部隊,對俄國的海參威進行進攻作戰…

海參威,那裡可是嚴光夢寐以求的地方…

其實早在海軍實力還沒增長起來的時候,嚴光也曾經想過,在英法美日等國的海軍幫助下,對海參威進行登陸戰,一舉拿下海參威這個俄國在遠東最大的港口。

不過英法美暫且不提,有日本人的參與實在是件不讓人放心的事情,何況還是這種與虎謀皮的事情——————要說日本人對海參威沒點想法,真是打死嚴光也不相信。

而如今,既然自己的海軍已經稍成氣候,那麼自然是要動用自己的海軍了。

反正現在的海參威因爲羅曼諾夫王朝垮塌的關係,已經是諸多麻煩纏身,就算海參威被俄國人打造的固若金湯,嚴光也有把握拿下那裡…

現在唯一要等的就是,“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公佈於衆的那一天…

第368章 清明上河第43章 坦皮科第20章 船長理查德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209章 吐血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289章 日本遠征軍第31章 宋鼎寒第458章 轟炸機第176章 電報第217章 沉艦第211章 杯具第6章 當頭炮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10章 四川綦江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354章 石油的利益第4章 自己幹?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205章 猜想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378章 波斯鐵路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9章 中國七大鐵礦區第96章 草第82章 到來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160章 電報二百九十四章 議論第277章 催淚彈和橡皮子彈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493章 決定空戰高度的人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373章 高爾察克第443章 慣例第403章 移民第178章 處置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75章 突進第430章 新坦克第252章 九千字第17章 江上(一)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455章 中國同盟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308章 不良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232章 德國公使馬爾贊第447章 炮臺第15章 工廠第314章 局勢第57章 崩盤第93章 軍服第469章 攻佔曼谷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481章 博多河第39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第173章 人力第423章 眼皮子底下插棒槌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310章 狙擊手第213章 北洋第114章 美味(下)第434章 啓航第359章 潛艇第269章 雨花臺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240章 援助第263章 宣戰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229章 楊藎誠第498章 背黑鍋第426章 順利第39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第81章 難看第88章 圖紙第154章 唐繼堯第58章 公路第233章 嚴光的YY第136章 大月薰第280章 整軍備戰第183章 政黨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第16章 再度啓程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113章 美味(上)第392章 興趣第224章 賣命第407章 泰國第126章 表單(上)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