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民政班子

寒風呼嘯,漫天飛雪,這是入冬以來武漢地區的第一場降雪。

氣溫下降得很快,共和軍在武昌城外設立的難民收容站已住滿了無家可歸的漢口居民,雖然聽說共和軍的那位總司令已與漢口商會達成重建漢口的協議,但現在這種隆冬時節確實不宜興工,難民們只好在這收容站暫時棲身,好在有吃有穿,也看不見租界裡那些揮舞警棍的“紅頭阿三”,百姓們雖仍不免有些許怨言,但也深知軍政府方面已盡了最大努力。

除了怨言之外,剩下的就是憧憬了,憧憬着那戰後的和平生活,也憧憬着那夢幻般的新漢口,據說趙總司令打算把漢口建成華中地區最繁華的商埠,要把上海比下去,要把廣州比下去,如今這種局面下這個計劃雖說有些做白日夢的味道,但總是好過整天做噩夢。

人,總是要活在希望裡的。

少年不知愁滋味,雖然地上的積雪不過才半寸厚,可他們已迫不及待的在雪野中嬉戲起來,打雪仗已有些過時,他們更願意站在江堤上,向那長江上眺望,好奇的數着江上的軍艦,透過那綿綿雪幕,比賽誰的眼神更好,能看清那艦尾的洋旗。

一艘巨大的軍艦靜靜的停泊在長江主航道上,和那些在它身邊往來遊弋的列強小軍艦一比,它的身軀要偉岸許多。

這是共和軍最大的軍艦“海琛”號,現在下了雙錨,幾根很粗的纜繩從艦身上伸出,連接到了岸上,其中的一根纜繩上牽着一根電話線,溝通着軍艦與陸地上的聯絡。雪幕下遠遠望去,那軍艦顯得如此的安詳、沉穩,靜靜的守護着這座靜謐的城市。

至於那些列強的小軍艦,則顯得有些暴躁,就像一羣野狼望見了一頭在自己的領地休憩的猛虎,心有不甘,可卻偏偏不敢上前將它驅走。

漢陽城的朝宗門與“海琛”號巡洋艦遙遙相望,“共和”號代用小炮艦正在“海琛”號與朝宗門碼頭之間來回穿梭,充當着交通艇的角色。

現在,這艘“海琛”號就是趙北的司令部,由於戰事已經停止,漢陽兵工廠已沒有威脅,因此,他就把總司令部搬到了軍艦上,一旦軍情有變,他可以立即指揮軍艦投入戰鬥,用艦上大炮轟擊敵軍。

“海琛”號巡洋艦剛起義沒多久,考慮到鬥爭形勢的複雜性,趙北已將原“海琛”號上的全體官兵都調到了岸上,組成了一個學習班,由張激揚的時政宣講員爲他們進行政治輔導,或者說是洗腦,所用教材都是由趙北主持的一個宣傳小組編寫,主要是中國近代史和甲午戰爭史,此外還有此次“戊申革命”的簡略經過,以及世界形勢。

至於現在操縱“海琛”號的,除了從“楚觀”號調來的二十多個輪機兵和駕駛兵外,其他的官兵都是陸軍,那些艦炮也都由炮兵掌握,對於這些旱鴨子來說,在一艘停泊不動的軍艦上開炮與在陸地上開炮沒什麼區別。

前兩天這幫陸軍官兵可是極爲興奮,在趙北的默許下,忽悠那些輪機兵駕着軍艦在武漢江面來回遊弋,艦炮轉來轉去,指指英國租界,再指指日本租界,一副天下惟我獨尊的架勢,嚇得那些列強小炮艦雞飛狗跳,若不是長江水位又降了下去,生怕再次擱淺,他們恐怕還不會消停下來。

不過這幫陸軍官兵的行動也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煩,英國領事被激怒了,召集各國駐漢口領事開會,煽動起了一支“國際艦隊”,“威懾”共和軍的這支“陸軍海戰隊”,於是,就出現了十幾艘外國小軍艦圍着“海琛”號兜圈的怪異景象,不過這些外國軍艦的艦長也都不是傻子,做做樣子也就罷了,若是各國領事真的下令炮戰,他們將毫不猶豫的拿起自己軍艦上的那些小炮彈,沾着黃油塞進這幫沙文主義分子的嘴裡去,好叫他們知道什麼叫“自不量力”。

趙北是昨天才把司令部搬到軍艦上的,和前些日子一樣,這幾天裡他仍是忙得四腳朝天,組建各地的軍政分府、清理全省財政、穩定市面、打擊土匪……諸多事務都要他操心,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什麼都想管的結果就是什麼也管不好,吃一塹長一智,趙北正式開始組建一個民政班子,現在,他正在軍艦的軍官會議室裡召開會議,與紳商代表和參謀們商議這個民政班子的組織結構。

與會的人裡除了黎元洪、藍天蔚、張激揚、王佔元、盧永祥這些“老部下”之外,還有季雨霖、胡瑛、樑鍾漢、吳貢三、殷子衡、李亞東等人,他們多半都是日知會的幹部,當年日知會被清廷破壞,這些人被投入大牢,一些被關在黃州,一些被關在武漢,這些地區光復後,共和軍清理獄政,將他們釋放,後被趙北收入軍中,調養精神,一些躲過清廷搜捕的革命者也在光復後自動前來投效,前些日子楊王鵬率領北伐軍到河南鬧革命,曾邀請這些日知會幹部和革命青年同往,但這些人考慮再三,多數人婉言謝絕,留了下來輔佐趙北。

這些人中有些上過軍事學堂,有些上過法律學堂、師範學堂,這就是現成的軍事官員和民政官員,尤其是胡瑛,是歷史上“洪憲帝制六禍首”之一,輔佐袁世凱當皇帝的重量級鼓吹手之一,這樣的人才當然不能放過,趙北不僅要用,而且要“重用”。

所以,剛纔的會議中趙北力排衆議,拒絕了黎元洪的提議,沒用湯化龍,而是任命胡瑛做了“武昌特別市市長辦公室主任”,輔佐自己處理民政事務,本來,胡瑛毛遂自薦,想做共和軍的外交全權代表,主持對外交涉事宜,但考慮到他什麼外語也不會,至於外交禮節更是一竅不通,所以趙北也沒敢遂了他的意,好在市長辦公室主任的官也不小,基本上算是趙北在民政事務上的第一副手,胡瑛倒也沒有意見。

至於黎元洪,趙北也沒冷落,除了正式委任他爲湖北議院議長之外,還將他的好友湯化龍委任爲副議長,叫他們兩人全權負責組織省議院,承諾給他們實權。

作爲前清軍協統,黎元洪剛進共和軍政府時就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模樣,什麼話也不多說,什麼人也不得罪,人送綽號“泥菩薩”,直到袁世凱的“新年通電”發出,他才一改往日形象,積極投身革命事業,不僅主動寫信策反各地仍在負隅頑抗的舊部下,而且還親自跑了趟租界,邀請湖北立憲派代表人物湯化龍出山,爲軍政府做事,雖然湯化龍沒有一口答應,但總算是提高了黎元洪在衆人心目中的地位,尤其是那些立憲派士紳,更是將他視爲華中地區立憲派新領袖,與東南地區的張謇並稱“君憲雙雄”。

黎元洪也趁熱打鐵,以“立憲會”副會長的身份拍發通電,邀請各省立憲派前往武昌舉行全國立憲大會,督促清廷立憲,並與張謇聯名通電,敦請清廷正式任命袁世凱爲“全權攝政大臣”,以便名正言順的處理一切國政。

說來也怪,袁世凱都明目張膽的扯旗造反了,可清廷中樞卻遲遲沒有動作,甚至連“討逆詔書”都沒發,或許真如百姓所言,這個朝廷已是怯懦到了極點,連一點削平反側的勇氣都沒有了。

皇帝不急太監急,朝廷沒有發話,倒是各地的封疆大吏忙碌起來,高舉“勤王”大旗,很是出了些“忠臣”,當然,他們到底是真的打算帶兵進京勤王,還是在爲自己的利益忙碌,卻是要打個問號的。

如今的局面那叫一個熱鬧,你方唱罷我登場,豪傑唱罷小丑上,誰也說不好最後霸唱天下的會是哪一位。

革命就是各種勢力的分化組合,革命也是大浪淘沙,淘掉那些沙子,留下那些金子以及僞裝成金子的沙子。

第834章 混亂第1208章 牛蛙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996章 幕後之人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1166章 命令:停火第226章 協餉第1143章 雷雨(上)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149章 牛刀殺雞(下)第804章 中華門前第1068章 曼德勒的天空(下)第1051章 執着第1229章 戰爭升級(上)第416章 以夷制夷(下)第707章 遭遇戰第1159章 海軍的未來第941章 軍令狀第534章 鴻門宴第507章 小腳色(上)第36章 連消帶打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895章 海戰(上)第255章 貿易歧視第730章 佈局北滿(上)第1137章 特殊任務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1041章 局中人(上)第662章 進京(上)第492章 1912年(下)第15章 兵變黃泥港(下)第1162章 諜戰近東(下)第27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19章 貿易制裁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713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1069章 推進第1084章 夜戰第698章 有條件的寬容第1194章 閃亮登場第237章 厚此薄彼(上)第109章 遠來是客(上)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609章 事變(上)第13章 南方驚雷第198章 架秧子第627章 閃電(上)第412章 進京(下)第481章 局(上)第453章 殺伐果決第238章 厚此薄彼(下)第176章 宴會(上)第857章 火藥桶第769章 重錘第11章 同仇敵愾第917章 坐鎮邊境第159章 銅牆鐵壁第1003章 各有心思(上)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286章 密謀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825章 機遇與危機第138章 赳赳武夫第734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891章 最後的調停努力第379章 彷徨(上)第286章 密謀第172章 磁鐵與熔爐第228章 另有任用第149章 牛刀殺雞(下)第352章 北巡(下)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358章 蘆臺(下)第435章 廣東事變(上)第253章 東湖之上(上)第546章 雛鷹展翅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402章 日落西山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817章 總統臂助第799章 良好開端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1212章 突破口第1174章 主持公道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67章 拉肥豬第303章 南國破曉第173章 光輝征程第798章 變數與機遇第207章 搶桃子第650章 清川江畔(上)第540章 指點江山第1098章 飛蛾撲火的艦隊第653章 鐵拳部隊(下)第665章 走投無路第776章 戰爭癮第228章 另有任用第427章 制度與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