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日本的野望

二後的陽光灑在街道上,暖洋洋的。在這個季節。這就咒中最愜意的時段,街上沒有多少車輛,也沒有多少行人,這個時候走在街上的人,多少都表現出了些許的懶散。

街道拐角處過來了一輛黃包車,車伕拉着車慢悠悠的走着,邊走邊向四下裡張望,那空空蕩蕩的車斗顯示,這輛黃包車正在拉客。

這輛黃包車路過一家古玩鋪的時候,從鋪子裡走出一人,招呼車伕將黃包車停住,然後那人一撩長衫下襬,就坐到了車斗裡。

“去琉璃場。”

那身穿長衫的乘客低聲吩咐一句,車伕應了一聲,便拉起黃包車,調了個頭,然後快步奔跑起來。

這名身穿長衫的乘客就是王揖唐,他列,在不僅是中日友好關係促進會的會長,而且也是總統府的高級顧問,這身份不一般,愛好也就不一般。作爲一名拿着總統府特殊津貼的半政客人物,王揖唐肩上的政務沒多少,時間卻很充裕,所以,平時沒事的時候,王揖唐總是要到各處的古玩鋪子轉一轉,淘些古玩、字畫,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在必要的時候。這些古玩、字畫或許也可以派上用場,這年頭,喜歡古玩、字畫的官員和商人到處都是。

今天是星期天,王揖唐也沒去中日友好關係促進會總部,仍像往常那樣到街上晃悠,剛纔在那間古玩鋪裡得到消息,說最近琉璃場那邊出現了一批玉器,其中很有些有來頭的寶貝,不過古玩鋪不敢收,因爲法律禁止倒賣來歷不明的古玩,所以,只能黑市交易,古玩鋪掌櫃建議王揖唐親自趕去琉璃場,並指點了門道,於是,求寶心切的王揖唐就趕緊離開鋪子,叫住一輛黃包車小趕去琉璃場。

等王巋唐趕到琉璃場,太陽已經偏西。給了車伕腳錢,王揖唐按照古玩鋪掌櫃指點趕去那間專做黑市交易的鋪面,但是趕到鋪前才發現,那鋪子居然沒開門,王揖唐不死心,走上前拍了拍門,裡頭沒人應聲。又等了片刻,不見有人來開門,便知道這鋪子今天不會開張了。於是只好先在琉璃場裡到處轉悠。看看還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古玩、字畫。

轉了一圈下來,王掛唐一無所獲,悻悻而去,叫了輛黃包車,吩咐車伕拉着他趕去常去的那間酒館,今天晚上他還有應

不過剛走沒多遠,王揖唐就聽見有人在叫他。

“王桑!王桑!”

王揖唐扭頭一望,看見迎面過來的那輛國產轎車的後車窗上探出一個人的腦袋,不是別人,正是那名日本政客西原龜三,這人雖然不會講中國話。不過現在卻已會喊王揖唐的名字了

王揖唐吩咐黃包車伕停住車小下了車趕上幾步,走到轎車邊,向車裡一望。見那車裡坐着西原龜三和他的翻診,而且前排有一個空位。瞧西原龜三的意思,是想請他上車說話。

王揖唐也沒客氣。上了車。坐在司機旁邊,然後西原龜三吩咐司機開車。轎車啓動之後,西原龜三就藉助翻澤與王揖唐交談起來。

“王先生,剛纔去府上,聽說你在古玩店,又趕去古玩店,但店主告之你在琉璃場,所以我就追過來了,幸好在路上碰面,不然的話,又要撲空

“西原先生,你找我這麼急,有何貴幹啊?”

王揖唐有些納悶,昨天他才參加過日本駐華公使館舉辦的“中日友好之夜。舞會,在舞會上,西原龜三還特意將一名日本歌舞伎介紹給他認識,而在當時,西原龜三並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與王揖唐商量。

“是這樣的,就在今天上午小貴國的總統先生邀請日本帝國公使先生與我一同前往總統府,我們商議了目前南洋的形勢,而且也就中日之間提升外交關係的事情進行了非常親切的交談和磋商,我現在找王先生。就是爲了進一步提升兩國之間的民間交往熱情的。上次在天津,蒙王先生引見,我與貴國前任總統徐先生進行了一番很有意義的交談,徐先生也答應就蝶炭辛迪加的融資問題與手下磋商,並向總統先生遞呈意見,對於這種中日之間友好合作的氣象,日本商界非常滿意,因此希望能夠向徐先生轉交一份正式的合同草案,目前這份草案已送到日本使館,如果王先生方便的話,可以與我一同去使館取來,然後我們一同送往天津徐府

西原龜三解釋了幾句,王揖唐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對方還是想讓他當個中間人,藉此搭上北洋財團的線,爲中日兩國資本合作奠定基礎。

王揖唐也很樂意參與其事。他很清楚,只要抓住機會,促成北洋財團與日本財閥的經濟合作,將來的北洋財團肯定會對他另眼相看所以,滿口答應下來,坐着轎車與西原龜三一同趕去日本駐華公使館。

等到了日本公使館,正趕上新任日本駐華大使上任,這位新任日本駐華大使名叫日置益,是一名老練的外交官,中午網從瀋陽坐火車趕來,至於那位原任日本駐華公使,任期已滿。只等交接任務之後便要趕回日本去了。

日置益與西原龜三一樣,也對王揖唐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一見面,就很大方的送給王揖唐一隻金錶和一根金筆,並且連連誇讚王揖唐爲中日友好做出了“突出而且非常重要的貢獻。”將來,日本政府完全可以給王揖唐頒發勳章。甚至邀請他去東京做客。

其實,日置益之所以如此看重王揖唐,還是因爲他的身份,日本人知道。王揖唐目前在總統府地位較高,而且經常接近總統本人,可以直接向總統進言,所以,在趕到中國接任大使之前,日本政府就特別提醒過日置益,務必加強與王揖唐的聯繫。

王揖唐也是受寵若驚,實在沒什麼回贈的禮物,乾脆與日置益換了帖子,要跟這個日本外交官拜把子,日置益也滿口答應,不過藉口日程已安排滿,將拜把子日期推後幾天,並在將川”,二習內帶來的日本財閥轉交北洋財團的合同草案交給王胼又親自將王揖唐和西原龜三送出了使館,並站在使館門口,目送轎車離去。

“閣下。這個中國人非常容易收買,或許帝國很快就能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關係

一名日本使館武官站在日置益身邊小聲嘀咕了幾句。

但是日置益卻是輕輕搖頭。並不贊同武官的意見。

“你錯了,而且錯得厲害。現在,決定日中關係的不是這個政治投機客。而是那個中國的總統。所以,對於這個王揖唐,只要好好籠絡刻,可以了,但是不必在他身上下太多注,我們需要收買的不是這幫庸庸碌碎的中國政客,而是那個高深莫測的“狂人總統”

日置益說得是心裡話,在來中國之前。他就認真研究過這位“狂人總統。的相關情報,他堅持認爲,這個中國總統身上似乎有一種非常神秘的色彩,但是到底是什麼樣的色彩,日置益卻完全把握不住。

“或許,這就是不世出的天才吧,能夠緊緊的抓住每一個戰略機遇。這種人才即使在日本的明治時代也是沒有的,中國現在出現了這樣一位領袖,確實是這嚇,國家的幸運,但是同時也是日本帝國的不牽。沒有辦法。現在的局面之下,只能加強與中國的關係了,畢竟,兩國都是亞洲國家,而且都對改變當今世界的白人統治秩序有着強烈的興趣

日置益嘆了口氣,又搖了搖頭,然後走回使館,繼續研究工作日程,這都是前任公使留下的未完成的任務。日置益必須將這些任務全部完成,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目前的南洋危機。

日置益現在非常興奮,因爲就在昨天。中國中樞政府已經決定不接受英國提出的調停方案,而是藉口“爪哇。號民船沉沒導致中國僑民死傷而正式對荷蘭政府提出了外交抗議,並在同時緊急約見了日本公使,建議中日兩國海軍在南中國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侗嚇荷蘭政府和英國政府。

對於日本政府而言,再也沒有什麼消息比這個消息更讓他們振奮的了,自從日本參加了協約國集團對德作戰行動以來,日本已經在太平洋方向取得了戰略上的突破,現在小許多日本政客都已明確了日本的戰略發展方向,那就是太平洋方向,那就是南進戰略,以前那些仍對所謂“北進戰略”念念不忘的頑固派也紛紛轉變立場,開始堅持南進主張,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日本政府授意駐華公使,向中國方面提出建議,要求中日兩國海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彰顯亞洲力量的崛起。

以前,日本政府還擔心中國政府顧慮與歐洲各國的關係,不敢同意如此明目張膽的顯示亞洲力量的軍事行動。但是現在看來,一切難題都隨着中荷局勢的緊張而迎刃而解小這種時候。中國需要日本的海軍力量,而日本也需要中國那巨大的戰爭潛力作爲後盾。

想象一下,一個遠東地區陸軍實力第一的國家,一個遠東地區海軍實力第一的國家,這兩咋小國家一旦聯起手來。整個遠東地區乃至整個亞洲的戰略形勢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吧,現在歐淵仍處於戰爭之中,而美國也即將對德開戰,整介,西方世界根本就沒有辦法遏制中國和日本在亞洲的“自由行動”。這種難得的戰略機遇期不正是日本政客夢寐以求的“大東亞聖戰。良機麼?

也正因此,日本政府在得知中荷形勢已如箭在弦之後,就立即電告駐華公使,下令想盡一切辦法促使中國中樞政府決心對荷蘭開戰。然後。日本政府也將藉口新幾內亞德國僑民與荷蘭殖民當局相勾結爲藉口,向荷蘭宣戰!一旦對荷開戰小日本聯合艦隊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對荷屬東印度羣島發起攻擊!

這就是日本政府的東南亞野望!多少年了,日本一直在西方列強的夾縫中苦苦尋找機會,現在,機會到了!日本政府絕不會眼睜睜看着機會溜走。即使英國堅決反對,日本也不會屈服?

目前的情況下,荷蘭如果想避免遭到中日兩國艦隊的聯合攻擊。唯一的辦法是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宣戰,只有這樣,日本纔會失去向荷蘭宣戰的正當理由,但是問題在於。荷蘭現在有這個向德國宣戰的勇氣麼?恐怕沒有。相比德國的軍事機器,荷蘭王國的那點可憐的陸軍力量根本就不夠德國陸軍塞牙縫的。更重要的是,經過幾年歐洲戰爭的折磨,以及隨之而來的英國海軍執行的“經濟封鎖海上戰略”與德國海軍的無限制潛艇戰現在的荷蘭,完全依靠向德國走私銅礦石、石油維持國家經濟,在這種情況之下,荷蘭怎麼會向德國宣戰呢?

所以,日本政府堅持認爲。只要中國向荷蘭宣戰,日本就可以緊接着向荷蘭宣戰,然後依靠那強大的海軍力量吃掉新幾內亞以及荷蘭佔領下的其它東印度羣島屬地。

關鍵不在於怎麼吃,以及吃之前的藉口。關鍵在於,吃掉荷蘭的東印度羣島之後如何與中國分配戰利品?日本在上次的中日戰爭中已經意識到了中國軍事力量的覺醒,面對這樣一個陸上軍事猛獸,日本政府絲毫沒有信心在陸上戰場贏得勝利,即使是海洋之上,日本海軍也無法忘記那些被猛獸廝咬出來的傷口的巨痛。所以,日置益現在的主耍任務,除了挑唆中國與荷蘭之間的戰爭之外,還有一嚇,次要任務,那就是與中國方面談判戰後的戰利品處置問題。哪些荷屬領地歸中國,哪些荷屬領地歸日本,這在戰爭爆發之前就必須明確下來,以免到時候中日兩國因爲分贓不均而再起戰端。

用一句中國成語,日本政府的這個政策叫做“未雨綢繆”看得相當深遠。

第1079章 前線(上)第554章 無聲的啞劇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278章 何去何從第471章 利益至上第1007章 收買人心(上)第390章 升官發財(下)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1241章 王牌對王牌(上)第549章 有利必有弊第871章 誰也不沾第33章 君憲旗手(下)第675章 沉重一擊第890章 日本的野望第875章 矛盾心態第570章 煙幕彈第200章 羣情洶洶第873章 國際角力(上)第167章 租界(上)第1189章 別墅協定第330章 鐵甲鏗鏘(下)第1046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500章 調虎離山第922章 越過國境第563章 失意政客第1139章 無法完成的任務第432章 真真假假與虛虛實實(下)第318章 空戰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1139章 無法完成的任務第223章 匈奴未滅第673章 羣狼(上)第388章 內閣總理(下)第292章 直接影響(下)第234章 代號“曼佗羅”第452章 戲劇性的落幕第920章 深秋(下)第244章 美國大腿(下)第1273章 刺客第1192章 諜對諜第763章 哀兵難勝第101章 被服廠第895章 海戰(上)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710章 心腹親信(下)第1040章 謝幕(下)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108章 共和與進步第578章 嘉峪關第269章 特殊戰場(上)第578章 嘉峪關第792章 製造事端第10章 舌頭第554章 無聲的啞劇第1189章 別墅協定第573章 裝甲兵第100章 君憲與共和(下)第119章 陶煥卿來電第14章 兵變黃泥港(上)第1005章 挑釁(上)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1112章 日落(下)第43章 東京第732章 上兵伐謀第336章 騎兵(下)第208章 蟊賊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553章 雪山基地第753章 持續混亂第1153章 反擊與防守(上)第59章 戰漢陽(下)第967章 西山莊園(上)第400章 金融阻擊戰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658章 進攻(上)第1075章 宅廬陰謀(上)第40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10章 遠來是客(下)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620章 憤怒的筆桿子第256章 利字當頭第170章 中樞與地方(下)第638章 鬥智鬥勇第703章 立國第287章 形勢有變(上)第1186章 北極圈裡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158章 事變第65章 爐邊談話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380章 彷徨(下)第1180章 共識(下)第491章 1912年(上)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645章 短視的代價第869章 兩條道路第670章 旅順咽喉第473章 渤海灣上的艦隊第476章 終身大事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