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錦州(上)

錦州,位於渤海北部遼東灣西北岸邊,雄據遼西走廊中段,在其西部是一連串的低山與丘陵,東部是渤海,其勢背山面海,就戰略而言,錦州就是控制山海關以北關外與關內交通的戰略要地,誰控制了這裡,誰就掌握着遼西走廊地區的戰略主動權。

自古以來,錦州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明代末年,圍繞着錦州的控制權,明軍與清軍曾在這一帶地方進行過慘烈的拉鋸戰,當清軍控制了錦州之後,明軍就再也無力向遼西地區發動進攻了,八旗入關之後,對錦州格外重視,在此地駐有重兵,並由盛京駐防將軍直接負責錦州地區的防務,甲午戰爭期間,當遼東半島失守之後,清廷收攏殘兵敗將,集中屯駐於錦州一帶,目的就是爲了阻止日軍由遼西走廊入侵山海關,並進窺京津地區。

清末,鐵路興起,連接北京與瀋陽的關內外鐵路就是由錦州通過,錦州的戰略地位更顯重要,無奈清廷風雨飄搖,腐朽無能,國家主權拱手與列強,錦州對京津地區的拱衛作用是談不上了,昔日的軍鎮迅速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一座新興的商業城市。

共和之後,錦州因其戰略地位之重要,迅速納入中樞視線,這裡很快成爲遼西走廊的軍事前哨,在錦州以南的葫蘆島興建起一座可以作爲軍事用途的商港,平時可作爲海軍艦隊訓練基地,戰時則可迅速成爲海上補給與海上出擊基地,如果中國空軍與海軍能夠掌握局部制海權的話,那麼從葫蘆島港出發,可以直接跨海攻擊遼東半島西部沿海地區,從側翼威脅旅順、大連,並可直接對蓋平、熊嶽等戰略要地實施攻擊。

也正是出於以上戰略目的地,此次“彰德演習行動”中,中國陸軍的參謀部就設在錦州,戰略預備隊也駐在錦州至新民沿線,一旦前線吃緊,戰略預備隊就可以迅速沿京沈鐵路向瀋陽、遼陽一帶增援,爲了掩護錦州側翼,在葫蘆島一帶駐泊着一支魚雷快艇部隊,可以對遼東灣方向海面之敵實施戰術騷擾,牽制敵艦隊活動,爲空軍與海軍部隊實施聯合攻擊創造有利條件,爲了便於空軍部隊出擊,錦州還修建有四個大型機場,僅就規模而言,與登州機場不相上下,不過由於目前的空軍主力仍在登州方向,在錦州機場只駐紮了五個飛行中隊,其中只有一個轟炸機中隊。

坐鎮錦州的是陸軍參謀部參謀長藍天蔚,他的參謀部就設在錦州城裡的一座中學堂,自從中樞決定對日開戰之後,錦州和其它的戰區城市一樣,中小學已經全部停課,居民也進行了必要的疏散,此次開戰,中樞決心很大,是做好了進行長期戰爭的準備的,不過目前來講,戰局發展順利,戰爭長期化的可能性很低,藍天蔚決定按照原定戰術方案展開進攻。

現在,藍天蔚正與他的參謀部成員在作戰室裡舉行戰前的最後一次軍事會議,到會的除了一些部隊的軍事主官之外,還有一些地方的行政官員,他們將負責協助陸軍參謀部動員各地民衆,爲軍事進攻提供可靠的後勤輔助工作,並加強地方治安工作,同時還要承擔起一些反諜報任務,現在的東北地區,蒙匪、馬匪殘餘勢力仍在待機而起,這些破壞分子很有可能成爲日本軍部的幫兇,對於這些敵對分子,必須予以清除。

會議是上午九點整開始的,到現在已進行了差不多兩個小時,該談的已經談了,該強調的也已經強調了,藍天蔚也沒再羅嗦什麼,站起身掃了眼在座衆人,然後宣佈散會。

會議結束之後,各部隊的主官立即動身返回部隊,準備按照戰術方案展開行動,就在這些軍官乘火車離開錦州的時候,從岫巖前線來了一封電報,這是第一軍軍長周道剛拍過來的,內容主要是彙報目前部隊的進軍情況。

第一軍轄下共四個師,部隊序列爲:國防軍第105師、國防軍第106師、國防軍第128師、國防軍第131師。

其中第105師與第106師是段祺瑞拼命保留下來的“北洋孑遺”部隊,第128師則是由原“川南獨立師”改編而來,而第131師則是一個山地師,這四個師中,除了山地師戰鬥力比較強之外,另外三個師只能算是二線部隊,雖然105、106兩個師號稱甲種師,但是僅僅是指官兵的待遇方面與甲種師看齊,至於裝備則是遠不如甲種師先進了,由此也可看出,這第一軍是此次“彰德演習行動”中戰鬥力排在靠後位置的主力部隊。

實際上,第一軍扮演的角色是戰術佯動部隊,這支部隊將第一個打響地面戰鬥,但卻不是承擔主攻任務的部隊,這一點,藍天蔚心裡非常清楚,但是第一軍軍長周道剛並不清楚。

所以,在給陸軍參謀部的電報裡,周道剛仍然認爲他的部隊將是整個地面戰役中最關鍵的部隊,因此他又一次向陸軍參謀部要求增強一線兵力,尤其是裝甲部隊,以期一鼓作氣突破日軍設在岫巖的防線。

但是藍天蔚既然已經決定按照原定作戰方案展開進攻,那麼,周道剛的請援電報自然也不可能得到批准,不過爲了迷惑日軍,藍天蔚還是決定對第一軍加強一些地方部隊和革命衛隊。

上午的時候,總參謀部轉來電報,告之藍天蔚旅順、大連戰役的戰果,藍天蔚很清楚空軍與海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旅順、大連的日本海軍艦隊遭到重創,已無法爲旅順、大連的日本關東軍駐防部隊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按照常理,此時擺在前線指揮官面前的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加強一線兵力,變佯動部隊爲主攻部隊,爭取早日拿下旅順要塞,逼迫日本政府走到談判桌前,體面的結束這場戰爭;第二個選擇,不加強一線兵力,佯動部隊依舊按照作戰方案展開攻擊,誘使日軍改變部署,打亂日軍參謀部的全部作戰安排,在機動作戰中尋找機會將日軍增援過來的主力部隊一口吃掉,將日本打得更疼,爲中國奪取更多的利益。

這兩個戰術選擇從一開始就已經在總參謀部的作戰室裡進行過兵棋推演,按照總參謀部的意見,第一個選擇是“下策”,第二個選擇是“上策”,但是另一方面,“下策”卻比“上策”更加穩妥,最終總統拍板,以“上策”爲制訂作戰計劃之基本依據,兼顧“下策”。

旅順、大連戰役的消息傳來之後,陸軍參謀部裡不少人建議藍天蔚採取第一個選擇,即“下策”,加強一線部隊的力量,爭取儘快結束戰爭,進行談判,但是藍天蔚在經過仔細的考慮之後,他決定採取第二個選擇,按照原定作戰方案進行戰鬥,即“上策”,這個選擇與趙北的選擇完全一樣。

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藍天蔚和趙北的出發點也是基本一致的,他們都認爲,即使迅速拿下旅順要塞,日本政府和軍部也絕不會就此走到談判桌前,因爲日本國內的壓力太大,日本國民中狂熱分子不少,日本軍部更是可以利用這種情緒煽動繼續作戰,在旅順、大連戰役中,日本海軍艦隊遭到重創,幾艘主力艦被擊沉,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有哪個日本政客敢違抗“民意”選擇和談,所以,即使中國軍隊迅速拿下旅順要塞,日本政府也多半會選擇繼續戰爭,而不是迅速坐到談判桌前,哪怕列強從中調停。

除此之外,戰區的地形特點也決定了這場地面戰鬥的艱苦性,所謂“速戰速決”,並不是說在幾天或者十幾天內結束戰爭,只要作戰時間不超過三個月,中樞的戰略意圖就算是達到了。

趙北和藍天蔚都認爲現在不能加強一線兵力,這是充分考慮到戰場形勢可能的變化的:

如果中國軍隊一舉攻佔旅順要塞,而日本政府決定全力投入戰爭,那麼,在旅順、大連已經落入中國軍隊手中的情況下,日本軍部有很大的可能不會直接反攻旅順,日軍很可能倚仗強大的海軍力量對中國南方沿海地區實施登陸作戰,而根據戰前的兵棋推演,日本軍部最有可能選擇的登陸地點是江蘇至福建的沿海地區,那裡靠近臺灣島,對於日本而言,後勤補給較爲方便,而一旦日本軍隊真的實施了登陸作戰,那麼,對於中國而言,這場戰爭實際上就已經開始長期化了,而這恰恰是中樞極力想避免的。

回過來看,如果中國陸軍部隊不立即拿下旅順、大連,而是按照原定作戰方案將日本“關東軍”拖在遼東半島一段時間,那麼,按照日本政府和軍部所面臨的騎虎難下的處境,他們將不得不派遣增援部隊前往旅順、大連,以確保“關東州”不被中國軍隊收復,否則,他們將無法向日本國民交代,畢竟,旅順、大連租借地早已被日本人視爲日本的“殖民地”,如果坐視不理,日本政府很有可能陷入輿論攻擊之中,進而導致日本政府垮臺,到時候局勢會發展成什麼樣,就沒人知道了。

當然,如果不拿下旅順、大連,日本軍隊也可能對中國沿海地區其它方向實施登陸作戰,以減輕旅順方向軍事壓力,但是這種可能性不大,在旅順之圍不解的情況下,日本軍隊無法集中力量攻擊其它地區,尤其是當旅順港內還有一支日本海軍艦隊被封鎖的情況之下,即使日本陸軍想“圍魏救趙”,日本海軍卻未必答應。

所以,對於陸軍參謀長藍天蔚而言,他必須把握好一個分寸,如果日軍對東南沿海地區實施登陸作戰,他必須迅速吃掉遼東半島的日本陸軍,然後調集兵力南下增援,如果日軍願意僵持在遼東半島,那麼,他將想辦法將更多的日本陸軍吸引到遼東半島上來,爭取將其一口吃掉,讓日本陸軍把血在遼東半島流個乾淨,徹底打垮日本鬥志,一舉解決中日之間那些長久以來懸而未決的問題。

考慮到戰場情況與戰略決策的變化,藍天蔚同時也決定加強對朝鮮半島、遼東半島以及渤海、黃海上的空中偵察,以便隨時掌握日本軍隊動向,一旦日本軍隊有登陸東南沿海的企圖,他將迅速改變目前的作戰方案。

與此同時,空軍也將加強對沿海地區的空中巡邏,以保證隨時掌握日本聯合艦隊的動向。

第343章 倒袁(上)第382章 別無選擇第143章 老熟人與地頭蛇(下)第11章 同仇敵愾第174章 黃州陰謀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123章 大國戰略(上)第661章 犧牲(下)第1053章 旁觀者清第44章 反英通電第1029章 總司令的準備(上)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531章 洗心革面第60章 不眠之夜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918章 總統鈞裁第88章 宣傳的藝術第1233章 南俄戰區(上)第1246章 總統先生的小算盤第208章 蟊賊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189章 不識好歹(下)第677章 試探第1232章 斯米爾基通道戰鬥(下)第1174章 主持公道第834章 混亂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987章 狂人請客(上)第795章 利益交換(上)第1170章 特使第479章 削藩第853章 西進天山第350章 誠意第407章 夢醒時分第1001章 對手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930章 伯力第32章 君憲旗手(上)第252章 證券交易所第645章 短視的代價第458章 南北商幫(下)第397章 行動迅速(上)第973章 大戰略第1207章 逃兵第775章 和談第972章 變數(下)第606章 總統的抉擇第524章 人盡其才第77章 茶園第1192章 諜對諜第836章 傘兵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158章 事變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1126章 陣地前沿(下)第898章 兩場戰爭(下)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867章 善後會議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116章 張園(上)第683章 國戰(下)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508章 小腳色(下)第233章 棋子的歸宿第589章 練兵(上)第1031章 夜雨(上)第34章 初步整編第123章 試辦共和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292章 直接影響(下)第472章 一個人的力量第588章 戰略欺騙第88章 宣傳的藝術第660章 犧牲(上)第538章 局中人第2章 選鋒軍令第1221章 抵住世界咽喉的尖刀第357章 蘆臺(上)第853章 西進天山第47章 漢口車站第620章 憤怒的筆桿子第309章 藉口與政治第397章 行動迅速(上)第468章 冒險第943章 鄂木斯克(上)第184章 空襲第971章 變數(上)第745章 拿破崙的崇拜者第936章 總統的1919(下)第77章 茶園第662章 進京(上)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262章 時局紛亂(下)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1087章 “颱風”登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