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不眠之夜

黎元洪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就在他跟王佔元和盧永祥扯皮的時候,在漢江邊上的湖北鋼藥廠,一個身穿巡防隊號褂、吊着膀子的人在幾名湖北新軍士兵的掩護下悄悄潛入了鋼藥場,在一座廢棄已久的倉庫裡找到了自己的同志。

這個化裝成巡防營兵的人正是羣治學社的鄧剛,作爲一個被總司令解除了軍職、並且等待軍事法庭審判的前軍官,他之所以能夠自由行動,完全是楊王鵬努力的結果。

得知鄧剛被趙北免職後,第一梯隊司令楊王鵬親自到參謀處求情,再加上藍天蔚從旁勸解,而且也必須考慮到羣治學社的情緒,所以最終趙北還是同意讓鄧剛“戴罪立功”,派他前去聯絡湖北新軍第八鎮的餘部,如果能夠策動這支清軍起義,就可以減輕對鄧剛的處罰,如果工廠也能保護好的話,甚至可以免於軍法審判,當然,即便如此,鄧剛也不可能再回共和軍擔任軍職了。

鋼藥廠是漢陽兵工廠下屬分廠,以鍊鋼、制火zha藥爲主。駐守鋼藥廠的清軍多半是湖北新軍第八鎮的部隊,雖然這些部隊在共和軍抵達之前就被湖廣總督調出武昌城,但當時羣治學社的幾個幹部已奉命從太湖潛回,並及時在第八鎮裡潛伏下來,趙北率領共和軍攻佔武昌,這些革命者立即通過聯絡站與共和軍方面取得了聯繫,隨即奉命繼續潛伏,等待聯絡員的到來。

鄧剛就是那個聯絡員,他的任務很簡單:策動這支新軍起義,並配合共和軍攻擊清軍,保衛兵工廠和鋼鐵廠。

黃泥港起義後,湖北新軍第八鎮遭到清吏不公正的對待,軍中怨氣很重,羣治學社的幹部充分利用這種情緒煽動軍心,但由於軍中混編了一些旗人軍官和士兵,一直沒有找到機會發動起義,共和軍進抵武漢後,他們立即進行了策動,軍心已站在了革命者一邊。

雙方接頭之後,對了暗號,稍微寒暄片刻,隨即切入正題。

“軍心如何?”鄧剛問道。

“可用!”對方的回答很簡單。

“士氣如何?”

“很高!”

“有何困難?”

“第一,缺乏子彈,彈藥都由反動軍官掌握;第二,軍中混編有少數旗人步隊,彈械精良,耳目衆多,是起義的最大障礙。”

“彈藥不成問題,到時派人到龍燈堤去,自有人送子彈過來。至於旗人,只要槍聲一響,區區蚍蜉怎可撼得大樹?武昌城裡的旗人都降了,漢陽的旗人難道多長個膽?但要記住,不可濫殺,這是總司令的軍令。”

“總司令未免過於婦人之仁。”

“婦人之仁?恰恰相反,他是剛愎跋扈!”

“此話怎講?”

“唉,一言難盡。”鄧剛摸了摸肩膀,嘆了口氣,顯然不願多講。現在他已不可能回軍隊任職,以後只能負責羣治學社的日常事務,對於一個投身大時代的青年來說,這簡直比把他押上軍事法庭還要痛苦,但既然楊王鵬用自己的前途替他擔保,那麼這個任務也絕不能失敗。

“總司令不是羣治學社的人吧?”

“不是!他是光復會的。”鄧剛搖了搖頭,有些欲言又止,但到底沒有再說什麼,仔細叮囑幾句,便換上軍裝,帶着幾十名士兵扛着槍離開了鋼藥廠。

……

一個小時後,共和軍氣球隊在夜幕中將那具氫氣球再次升起在空中,球筐下吊着一串燈籠,紅綠相間,夜幕中格外清晰,即使遠在漢口的觀戰者也能望見。

在這種光線下,氣球不可能執行校射任務,這只是一個信號而已。

氣球升起來後,駐守鋼藥廠的湖北新軍一部擅自調動,向東邊的鋼鐵廠挺進,聞訊趕去阻攔的旗兵和軍官被一陣亂槍打散,隨後,這支新軍部隊的士兵在左臂綁上了白毛巾,豎起一面紅旗,正式宣佈起義,加入共和軍序列,並繼續向東運動,與聞訊趕來阻攔的北洋軍發生激烈交火。

與此同時,原本停泊長江的兩艘共和軍炮艦也航向漢江,在黑暗中投入了戰鬥,艦炮不斷的轟擊沿江清軍營壘,漢陽一側硝煙瀰漫,爆炸聲此起彼伏。

聽到炮聲,趙北立即下達了總攻擊令,早已蓄勢待發的共和軍主力部隊立即由漢陽城集結地向北挺進,在炮兵的掩護下,迅速突破了北洋軍在琴臺、龜山一線的防禦陣地,隨即分兵兩路,成扇形展開,東路由趙北率領,直撲龜山,西路則由第二梯隊司令楊王鵬率領,在琴臺建立前進基地之後,繼續向北穩步推進,依靠數百隻木筏、舢板趁夜橫渡東月湖,直接跨湖攻擊在鋼藥廠阻擊起義部隊的北洋軍側翼,切斷了他們與鋼鐵廠、兵工廠守軍的聯繫。

戰鬥在夜幕中進行,交戰雙方根本就不必分辨對面的是敵是友,共和軍一律向北開火,北洋軍則一律向南開火,爆炸聲、槍炮聲此起彼伏,夜空被那炮火映得忽明忽暗,如同雷暴一般。

經過數小時激戰,鋼藥廠之敵全部就殲,西路共和軍隨即向東挺進,與東路共和軍部隊聯手,對清軍實施鉗形夾擊,至此,防守兵工廠和鋼鐵廠的清軍已被完全包圍。

稍後,龜山北洋軍的炮兵陣地也全部落入共和軍手中,數十門新舊大炮被革命軍掌握,隨即調轉炮口,居高臨下向據守鋼鐵廠和兵工廠的清軍轟擊,雖然因天黑看不清目標而很快停止了炮擊,但仍摧毀了清軍的鬥志,戰至深夜九點半,鋼鐵廠和兵工廠已先後易手,駐守清軍全部被殲,清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統帶官黎元洪和北洋軍標統盧永祥、王佔元均被革命軍生擒。

包圍圈西北方向的殘餘清軍僥倖逃出,沿着漢江向西北方向潰散,牽動黑山清軍陣腳,清軍至此潰不成軍,已不敢繼續留在漢陽,紛紛由上游搶奪船隻渡過漢江,向漢口逃竄,漢陽一帶已無成建制的清軍部隊。

稍後,以革命衛隊爲主力的共和軍部隊向西北方向逐次展開,在零星的戰鬥後,先後佔領了黑山、扁擔山、溫家山、鍋底山、仙女山、美娘山等制高點,在漢陽的西北方向建立起穩固的防線,天亮之後,漢江右岸已是紅旗漫山,連營處處。

至此,漢陽戰役全部結束。

此戰殲滅清軍一萬五千餘人,繳獲步槍四萬餘杆,機關槍二十挺,管退式野戰炮二十門,日製山炮四十門,舊式大炮近百門,繳獲的彈藥無法準確統計。而且由於漢陽兵工廠落入共和軍掌握,這座工廠立即成爲了共和軍的大型軍火庫。

天亮之前,戰場全部打掃完畢,又拾獲步槍兩千餘杆,大炮五門,彈藥若干,收編零散清軍兩千餘人。

武漢三鎮,除了漢口尚未光復之外,已大部落入共和軍掌握之中,革命的紅旗飄搖在長江兩岸。

戰鬥結束當天深夜,趙北召集武昌、漢陽的士民紳商代表,齊集漢江與長江交匯處的南岸嘴,一聲令下,所有被共和軍繳獲的清廷官員所乘官轎堆成了一座小山,和那些官員的頂戴、官袍一起澆上洋油,全部付之一炬,熊熊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無論是武昌、漢陽還是漢口的居民,均能望見那沖天的火焰。

站在一輛彈藥車上,趙北手舉鐵皮喇叭,向衆人大聲宣佈:

“帝王將相的時代結束了!以後的時代,就是共和的時代了!從現在起,廢除一切不平等的稱呼,再也沒有什麼‘大人’、‘小人’、‘奴才’、‘主子’了!從現在起,所有的人就都是共和國的‘公民’了!讓我們齊聲高喊:革命萬歲!共和萬歲!公民萬歲!”

“革命萬歲!共和萬歲!公民萬歲!”

數萬將士齊聲高呼,雖然未必都能理解這幾句口號的深刻意義,但至少是將那橫掃一切陳腐的氣勢喊出來了。

伴隨着公民們的歡呼聲,江面上出現了一些紅色的河燈,越來越多,越來越密,成千上萬,就像夜空的星辰,數也數不過來。那是剛成立不久的“共和軍時政宣講委員會”的手筆,在趙北的命令下,漢陽戰鬥尚未完全結束時,宣委會幹事長兼總代表張激揚就召集武昌全城百姓,手提趕製的紅燈籠,在城外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光復慶祝活動,並在鸚鵡洲點燃河燈,順江投放,爲共和吶喊,爲革命助威。

看到那長江上的點點紅燈,武昌、漢陽軍民無不精神振奮,“共和”、“革命”的呼聲響徹天地,全城沉浸在勝利的情緒中。至於尚未光復的漢口,則是一片死氣沉沉,盤踞於此的清軍殘部無不戰戰兢兢睜大了眼睛,緊張的向武昌、漢陽方向窺伺,生怕革命軍趁夜強渡,襲擊漢口。

漢口租界當局也緊急加強了戒備,各國領事紛紛拍發電報,要求本國政府立即派兵增援漢口租界,武裝中立。

對所有人來說,這都是一個不眠之夜。

(繼續拉票!)

第672章 前途未卜第594章 司馬昭之心第976章 動盪與希望第350章 誠意第664章 追擊與防禦第557章 狼窩(上)第275形勢微妙上第554章 無聲的啞劇第812章 陌生的時代第720章 調整第202章 民意第299章 橘子洲(上)第569章 第一閒人第299章 橘子洲(上)第547章 “提攜諸位”第796章 利益交換(下)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358章 蘆臺(下)第1110章 殲滅第640章 捷報(下)第463章 四兩搏千斤(上)第3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43章 老熟人與地頭蛇(下)第1219章 古姆(上)第477章 君臣名分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642章 錦州(下)第1149章 陽山(上)第748章 戰前第167章 租界(上)第623章 戰爭已經爆發(上)第1238章 坦克突擊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217章 拆豬圈(上)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296章 聯合陣線第75章 陰雨綿綿(下)第677章 試探第14章 兵變黃泥港(上)第606章 總統的抉擇第116章 張園(上)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148章 牛刀殺雞(上)第246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上)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213章 川中鹽都第687章 訓政促進會(下)第325章 英雄與勝利者 ..第1251章 步兵突擊第855章 “石斑魚”號第362章 互不信任第413章 大十字計劃(上)第917章 坐鎮邊境第312章 西平前哨(上)第430章 財政問題(下)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40章 共和饅頭第593章 國民田產調查案第336章 騎兵(下)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53章 貳臣(上)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910章 鐵錘第344章 倒袁(下)第1264章 談判第8章 危局第53章 貳臣(上)第745章 拿破崙的崇拜者第1162章 諜戰近東(下)第626章 夜鷹(下)第133章 青黃不接第919章 深秋(上)第290章 刺客橫行(下)第1066章 新的戰爭第4章 破城第一功臣第597章 訓政五君子第1164章 核桃夾子行動第796章 利益交換(下)第118章 銀行團與築路權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366章 外交的智慧第1165章 對決第857章 火藥桶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823章 對德友好國家第55章 炮兵第50章 陰謀第1249章 代號“沙暴”(上)第682章 國戰(上)第906章 傀儡第930章 伯力第278章 何去何從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236章 南北之爭第760章 交涉(上)第92章 撤退第788章 競爭者第1024章 圖窮匕見(下)第802章 激進分子第43章 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