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第一閒人

廣後的陽米灼熱而刺眼,與溫辦升到了最高,人站在屋甲,注快就會汗流浹背。

書房裡架着一臺電風扇,正在使勁的吹着風,幾名短衣短褲的僕人正汗流浹背的收拾着書房,麻利的整理着書桌,擦拭着文房四寶,就連那本就乾乾淨淨的檀木屏風也被一名僕人拿着絲帕擦來擦去。

這時,那臺英國造座鐘敲響了鍾錘,已經是下午兩點整了。

聽到鐘聲,僕人們加快了速度,在兩分鐘之內收拾完畢,然後就在書房門口垂手而立,眼觀鼻,鼻觀心,這書香人家,講究的就是一個行止有矩。

幾分鐘後,一名管家走進了書房。揹着手將書桌和屏風仔細的檢查了一遍。然後揮了揮手,將那幾名僕人支走了,而聳家本人則在書桌邊站直了。也是垂手而立,面朝房門,雙眼凝視前方,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在管家身後的牆上,掛着一塊匾,上頭寫着四個大字“第一閒人”

又過了幾分鐘,門口人影一晃,張寒走進了這間書房,自從當了民國副總統,他的作息就很有規律,每日下午午財之後總要在書房裡坐坐。但是多數時候都沒有公務可做,清閒的很,實際上,牆上掛的那塊匾上的“第一閒人”就是他的手筆。

這座院子是張塞在京的宮所,雖然是副總統,可是作爲一個。“閒人”他的這座寓所卻也並不惹眼,不過就是座深宅大院,只是衛士較多而已。

“老爺,午休可好?”

看見張塞進來,管家急忙迎上幾步,按照規矩向老爺問安,並將放在門後的那臺電風扇往書桌邊挪了挪。

“這裡不用你伺候了,你下去吧,老爺我要一個人靜一靜。”

張寥揮了揮手,管家識趣的退出了書房,但沒走遠,就在旁邊的迴廊欄杆上坐了下去,面朝書房方向。

支走了管家,張塞嘆了口氣,在書桌邊落座,從一摞文件中挑了幾件出來。不緊不慢的翻閱起來。

作爲民國副總統,張寥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不過並不是絲毫不過問政務。現在農林部的水利工作實際上就是由張副總統指導的,從前清時候起。張塞就開始關注水利事業,只不過當年清廷根本就無暇顧及水利工作,張寥也就只能是紙上談兵,現在,民國政府全權委託張副總統主持全國水利工作,這既可以看作是對他的信任。但同時也未必不是那位總統先生的陽謀之一,或許他是想讓張副總統被政務分去一部分精力。那樣的話,國民同盟就無暇關注更多的政治鬥爭問題了。

張塞不僅是民國的副總統,更是國會唯一反對派國民同盟的黨魁,地位尊崇,在國會議員們中間也頗有號召力,這樣一個人物主持全國水利建設。確實算是明智的選擇,當然。這也離不開中樞的支持,尤其是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沒有資金,那黃河堤防、長江堤防就無從談起,沒有技術,就靠一位狀元實業家忙前忙後,只怕也是在做無用功。

現在,中樞決定在黃河上游修建一座大型水庫,這是一個集蓄洪、發電、灌溉、排沙爲一體的大型水利工程。前段時間,測繪工作已經全部完成,美國工程專家設計的大擔圖紙也已通過了重工業部的審查,現在就差一個拍板定奪的人了,雖然總統先生早就明確了完成這個。大型水利工程的決心,但是作爲必要的程序。這個施工計劃還是轉到了農林部。並隨後轉到了張寒這裡。

張塞現在正在研究的就是這個工程計劃”說實在的,在他看來,這個工程確實非常宏偉,但同時也非常的冒險,因爲到目前爲止,黃河的全流域調查工作並沒有完成,在這個時候突擊上馬一座綜合型的水庫工程。確實有些突兀,其實張寥更傾向於小型水利工程,前兩年,重工業部和農林部已經聯手完成了幾座小型水電站工程,效益非常好,投資見效快,這甜頭讓人一嘗就忘不了,所以,雖然這份大型水庫建設計哉草案已經送來兩天了,可是張副總統現在仍未做出批示,他還在猶豫。因爲這個工程耗費的資金太過驚人。建設週期也太長,而且到底集夠爲黃河的防汛工作起到多大的幫助,這也是一個未知數。

比起這個工程方案,張寒現在更關心中國與德國結盟的事情,作爲反對中德結盟的中堅力量的領軍人物。張副總統這一次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與總統先生正面交鋒,這多少讓他有些感慨。

好在總統先生似乎對於中德結盟之事也非常謹慎,雖然讓親信在國會裡大造輿論,不過到底是沒有來硬的。這局勢到底會如何發展,誰的心裡都沒有底,關鍵還是看那位強人總統的態度和做法。

在此次中德結盟風波中,張寒又一次嚐到了被人揹叛的滋味,國會裡那幫高級參議曾經信誓旦旦的向張副總統保證,在國會辯論中一定支持國民同盟的立場,可是事到臨頭,那幫高參立刻變了臉,楊王鵬、王佔元、薑桂題、趙倜、阮忠樞,這些人都對中德結盟的倡議讚賞有加,張塞用腳趾頭都想得明白,這幫人恐怕是被那位總統先生給收買過去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於國會議員們的誇張表演,張寥總覺得是刻意安排的,好求不有煮要演給別人看樣,再聯繫到總統府侍從室牽任申必一杜國會裡的舉動。這整件事恐怕都是那位總統先生的策劃,至於他的意圖到底是什麼,卻是不好揣摩了。

正當張寥琢磨着國會議員最近的奇怪表現的時候,管家的聲音從屋外傳來。

“老爺。嚴範幕先生求見。”

得知嚴修過來,張塞收斂心神,吩咐管家將嚴修請到書房相見。

不多時,嚴修跟着管家進了書房,手裡拿着一幅卷軸,從寬度來看。似乎是一幅畫。

當年張寥與嚴修同在袁世凱幕下,雖然並未共事多久,不過兩人都走進士出身,有共同語言,現在兩人都在北京居住,這互相之間也是經常走動,以書畫自娛,嚴修甚至領了個通行證,可以很方便的進出總統府,當然,現在張寥是在需所之中,嚴修甚至不必接受衛兵的盤問。

“季直兄。你可知,我手七拿的是誰的畫?”

見了張寥的面,嚴修也沒客氣,將那幅卷軸畫往書桌上一擱,指着畫詢問張塞。

“範蒜。我又不是街上的算命先生,你不將畫展開。我如何猜得出是那位方家的手筆呢?”

“也好。先給你看看畫,不過題跋和落款可不能看,還有那首七言詩,也不許看。”

嚴修笑了笑,將卷軸緩緩展開。卻是一幅水墨四竹圖,雖然他有言在先,可是張察還是忍不住看了眼那首題在畫頭的七言詩。

“詩壇酒壘厭江湖,”

張霧將那首七言詩唸了一句。這讓嚴修有些哭笑不得。

“季直兄,你這可就不地道了,看了這詩,不就等於看了落款了麼?”

張寥淡淡一笑,接過卷軸,將之完全展開,一看落款,果然不出所料,此畫正是“水竹郵人”所做。

“水竹郵人”就是民國前任總統徐世昌,此人書法、國畫都很有造詣,而且與嚴修一樣,都走進士及第、翰林出身,再加上都曾入幕袁世凱府,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很密切。

“這是徐菊人送給你的畫?範稱,你什麼時候去了武漢?”

張霧有些奇怪,徐世昌這兩年一直寄居漢口租界,經營紡織廠,嚴修則在北京主持教育事業,故而有此一問。

“不是我去了武漢,是菊人兄來了北京。昨天才到的,本來他也想到貴府坐坐,看看老友,可是昨夜突然下起暴雨,結果就沒來成,本打算今日過來。可是又被一幫學生請了過去。只好另尋時間來見季直兄了。”

“菊人兄到了北京?他來北京做什麼?”

“聽說是爲了仿織協會的事情,工商部打算請他做仿織協會的會

張寥恍然。點了點頭,將那幅畫仔細端詳一番。然後嘆了口氣。

“菊人兄這首七言詩做得雖然工整,然而詩中卻透出一股遁世的氣息,他這個仿織協會的會長,恐怕是做不長久。”

“季直兄果然厲害!不錯,此次趕來北京,菊人兄可不是來做會長的,他是來堅辭工商部美意的,本來他已拍過電報,可是工商部似乎沒有領悟他不是在謙虛,所以乾脆親自過來一趟,跟工商部說個明白,他以後就打定主意做老百姓了,不做官了。”

嚴修連連讚歎,言語之間,對徐世昌的做法很是讚賞。

“範標。你錯了,這個仿織協會的會長只是一個名譽頭銜,算不上官。其實以我之見,菊人兄之所以不願出山。恐怕還是對中樞不滿的緣故,我可聽說了,他對中樞倡導的那個“新文化運動。非常不

“那又如何?現在言論講究一個自由,中樞可以提倡新文化,自然別人也可以堅持舊文化,若是隻許新文化不許舊文化,那與秦始皇當年的焚書坑儒又有何區別?”

“我不與你爭論這些。你今天過來,不會只是爲了向我炫耀這菊人兄的墨寶吧?”

“自然不是。我這裡有一封信,是美國領事的抗議信,前幾天中樞從清華園搶走了一批留學生。派去了德國公費留學,現在美國人惱火得很,他們不方便直接跟中樞抗議,於是便將抗議信遞給了我,可是看信上的內容。美國領事似乎又想把這封信的內容透露給總統,所以,我思來想去,還是乾脆請副總統將信轉交給總統。”

聽了嚴修的真正來意,張寥不由苦笑”亨道:“美國政客做事,怎麼總是如此的拐彎抹角,莫非美國人天性如此?”

嚴修搖頭道:“這與國民性無關,只與外交有關。依我之見,美國現在似乎也對中國與德國日益靠攏有所不滿,只是礙於中美商貿關係之密切,而不能正面阻豐罷了。”

“在此。”

嚴修將信遞了過去,不過沒等張塞將信孤取出。管家的聲音又從門外傳來。

“老爺。野村忠治郎先生求見。”

“野村忠治郎?這今日本人過來做什麼?”

張寥略一遲疑,隨即吩咐管家將人帶過來,而嚴修顯然不打算在書房久留,於是急忙告辭,與管家一同離開了這位“第一閒人”的書房。

第25章 風雨九江城(下)第680章 尊嚴與武力第115章 千里馬與伯樂第324章 南北之間(下)第1202章 亞洲決心(下)第772章 新的戰場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122章 清廷密使第823章 對德友好國家第929章 海參崴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451章 人心所向第1206章 秋風1944第655章 拉攏(下)第74章 陰雨綿綿(上)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1190章 代號“詹姆士”第1170章 特使第963章 君子協定第643章 前哨戰第462章 防守(下)第732章 上兵伐謀第458章 南北商幫(下)第264章 湘黔事變(下)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630章 第一場戰鬥(下)第471章 利益至上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6章 先鋒官第1151章 佯攻(上)第185章 擅自行動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524章 人盡其才第327章 藍牆(上)第957章 遊戲規則(上)第597章 訓政五君子第895章 海戰(上)第339章 德國的選擇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814章 保護人第616章 山高皇帝遠第272章 籠中之鳥(下)第686章 訓政促進會(上)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1140章 新的戰爭第814章 保護人第435章 廣東事變(上)第1021章 信與不信(上)第1197章 拉偏架第260章 武穴(下)第251章 漁人得利第1224章 關注噴氣機的人第267章 逃犯第797章 友誼與利益第388章 內閣總理(下)第1103章 迎擊(上)第1101章 獵人(上)第1027章 籌備行動(上)第625章 夜鷹(上)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685章 博羅堡第136章 立場不同第107章 議和代表第1273章 刺客第743章 局勢混亂第327章 藍牆(上)第1226章 空氣動力學實驗室第344章 倒袁(下)第155章 掮客(上)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267章 逃犯第999章 信心與希望(上)第1257章 原子能委員會第812章 陌生的時代第469章 北巡山海關(上)第1174章 主持公道第517章 塞翁失馬第911章 混亂第1000章 信心與希望(下)第561章 邂逅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482章 局(下)第803章 勝利之師第1227章 “第二戰場”(上)第686章 訓政促進會(上)第452章 戲劇性的落幕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863章 有樣學樣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616章 山高皇帝遠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第814章 保護人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147章 南方大營第522章 國際“友誼”第998章 歸來(下)第2章 選鋒軍令第346章 海軍與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