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

熙攘攘的市場,車水馬龍的街盅衆甲是北京南城菜帆一

菜市口。位於廣寧門大道與宣武門大道交匯處,這裡不僅是個路口,而且過去城外的菜販都是通過廣寧門將菜販運進城,故此得名“菜市口。”這裡菜販扎堆,人來人往,非常熱鬧,也正因此,這裡通常也被看作是天然的刑場,當年慈禧太后動政變,“百日維新”戛然而止,之後,被捕的維新派“六君子”就是在菜市口被斬棄市的,現在清廷已經完蛋了,共和政府建立,法律講究一個。“文明。”所以,斬死刑已被廢除。這菜市口也就不再承擔刑場的職能,共和政府的刑場都在郊區,處決人犯也改用槍決。

共和之後。這菜市口依舊是菜販扎堆的地方,不過秩序已比前清時候強得多了。而且現在市政府正打算將這裡改造一下,將其變成一個更加有序的大型貿易市場,而接手承辦此事的正是武漢拆貨業翹志成”的老掌櫃黃瀚承先生,現在,這位黃老闆就帶着一幫人在這菜市口一帶轉悠,進行着前期的策戈,工作。

前兩年工業大展,黃瀚承投資的那座仿織廠生意非常紅火,利潤滾滾而來,不僅救活了奄奄一息的“黃志成。老店,而且也使黃瀚承有了充足的資本擴大經營範圍,再加上與中華金融聯合銀行的那位老闆郜廷弼關係不錯。於是,黃瀚承的事業確實是蒸蒸日上,在如今的中國實業界裡,他黃老闆也算是小有名氣的實業家了。

由於菜市口改造工程是市政府非常關注的重點工程,因此,現在陪同黃瀚承在這裡轉悠的還有幾位市政府的高級官員,以及一名政宣委的宣傳豐事。

雖然中樞已經決定保留北京老城,在周遍地區另建新城,但是保留老城並不等於一成不變,至少,那些前清時候留下來的破舊老房是有必要拆除的,中樞和園林專家更在意的是那些有藝術價值的古建築,而不是這些看上去隨時都會倒塌的低矮建築,至於這裡原來的居民,在領取中樞補償金後多數都報名參加了東三省墾殖團,去了東北,在那裡,他們可以每人分到至少十五畝土地,比在城裡做短工、苦力強多了。?這筆補償金中樞自然不會自己掏錢,爲了買下菜市口,黃瀚承和幾名合夥人可以說是拼盡了老本,他們看好目前的局勢,也看好中樞政府控制局勢的能力,所以,他們決定在這裡大幹一番,把這菜市口變成一個嶄新的商業區。

黃瀚承邊轉悠邊琢磨,此次投資也是有些風險的。他不能不仔細研究這個接資計劃的細節問題,京津不比上海、武漢,這裡的經濟活力遠遠比不上重工業區,但是目前上海、武漢等地的投資已經飽和,利潤空間有限,如此一來。黃瀚承也只能未雨綢繆的先在北方建立立足點,爲以後投資東三省做鋪墊。

這麼一轉悠就是小半個上午,眼看就快到正午,幾名陪同的官員建議去政府招待所就餐,黃瀚承欣然同意,但是沒等他們上車,就看見街口拐過來一輛汽車。是美國製造的敞篷福特小轎車,已是半舊,車上坐着兩個身穿長衫的人,那開車的司機黃瀚承倒是一眼認了出來,正是田勁夫。

以前田勁夫做趙北衛隊長的時候,曾與這個黃瀚承見過幾面,兩人也算是老熟人。於是黃瀚承急忙站在路邊打招呼。

田勁夫也看見了黃瀚承,於是將汽車停了下來。

“黃老闆。你什麼時候來的北京?”田勁夫取下風鏡,問了一句。

“前幾天剛到。”

黃瀚承笑咪咪的拱了拱手,做生意的人,都想巴結權貴,黃瀚承也知道,田勁夫如今已不是趙北的衛隊長了,人家現在是局長,總管情報工作,更是總統的左膀右臂,不要說是他的手下。便是外地進京述職的官員見了他的面。那也得客客氣氣喊一聲“局座。”

黃瀚承正琢磨着如何與對方套近乎呢,卻不料田勁夫已下了車,拉開車門,指了指身邊那個空座,說道:“黃先生,你現在有沒有空?若有空,我想請你幫我辦件事。”

“有空。有空o不知田長官有什麼吩咐?”黃瀚承眉飛色舞的點,了點頭。

“那請上車。我帶你過去,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田勁夫說道。

黃瀚承向那幾名市政府官員告了個。罪,便上了這輛小汽車,田勁夫動汽車。將黃老闆直接就拉到了火車站。

到了地方。黃瀚承才明白田勁夫拉他到火車站幹什麼。

今天火車站來了兩列旅客列車,車上坐的都是清一色的湖北籍東三省移民,差不多五千人,他們本來只走路過北京站,但是由於京沈鐵路山海關段生了一次列車追尾事故,一列拉煤的貨車脫軌傾覆,導致整條鐵路交通癱疾,恢復通車恐怕需要一兩天時間,結果導致這兩列已到站的移民專列只能在這裡等待,由於天氣炎熱,移民們在車廂裡呆不住,就在車站裡到處亂晃,這些從來就沒有出過遠門的窮苦人自然不懂什麼叫做“衛生”。隨地小便已是客氣的,再加上方言問題,結果與車站工作人員生了一些小摩擦,工一犬車站方面很是頭疼。幹是隻好向鐵道部求助。而鐵道用心”正是總統兼任,結果趙北一個電話過去,軍情局立剪出動,滿城撥羅會說湖北方言的人,結果田勁夫就拉了黃瀚承的壯丁,至於同車的那兩位,也都是從湖北會館裡拉來的,一個是德安人,一個是黃州人,至於黃瀚承,則是旅居漢口的咸寧人。

換句話說,黃瀚承到火車站。是來充當方言翻澤的,經營拆貨業多年,走南闖北,這官話黃瀚承倒是會說,湖北各地方言他也基本都能聽懂。

其實問題也不大,這些移民也都是有組織的,所以,黃瀚承到了火車站,只忙了半個小時,這火車站的秩序就恢復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政府的工作了。

田勁夫仍舊開車送黃瀚承回去。在京期間,黃瀚晝也住在湖北會館,所以,這汽車也就直駛湖北會館。

但回了會館之後,那會館裡卻空無一人,除了幾個雜役,其他人都不在會館裡,黃瀚承和田勁夫一問,得知人都去了國會大廈,因爲有熱鬧瞧。

國會大廈就是國會召開會議、處理政務的地方,去年年底的時候網網完工。是座兩層的氣派建築,完全的西式風格,真正啓用的時間不長,到目前爲止,國會只在那裡召開過兩次全體會議;黎元洪和湯化龍的辦公室也在那裡。

國會大廈是莊嚴肅穆的地方,怎麼可能有熱鬧瞧呢?

田勁夫和黃瀚承都是好奇,於是兩人又上了汽車,驅車前往國會大廈。

國會大廈位於東堂子衚衕田號,與外務部緊挨在一起,距離湖北會館還比較遠,再且由於一路交通童塞,田勁夫和黃瀚承用了差不多二十分鐘才趕到國會大廈前。

等到了地方。兩人頓時傻眼,只見那國會大廈前人山人海,猶如廟會一般。

黃瀚承好不容易向幾名路人打聽到了事情的原委,原來,就在他在火車站忙碌的時候,一幫國會議員扛着標語、橫幅,到國會大廈前示威,要求國會立即召開全體會議,就“內政部一號專案”問題進行討論,還江蘇國民同盟成員一個公道。

不用問。這幫在國會大廈前示威的國會議員肯定都是國民同盟的

員。

直接參與示威的國會議員並不多,只有那麼幾十個人,但是他們帶來的“後援團公民團”卻是人數衆多,不下千人,再加上那些聞訊趕來瞧熱鬧的百姓,這場面一下子就上去了。

沒辦法,從前清時候起,這京城裡的老少爺們就喜歡湊熱鬧,尤其是那幫旗人,這跟着起鬨的心思是明擺着的。

冉於國會大廈前聚集了太多人,因此,全城的報販也都趕到了這裡,大聲叫嚷。招攬生意。

“號外,號外”內政部一號專案”告破!刺汪案幕後黑手徐寶山已在南京下關伏誅!”

“徐寶山身爲江蘇督軍,不思爲國效力,反而包庇部下走私,甚至直接參與走私。其人可謂貪婪成性!”

“江蘇新任省長汪兆銘赴任南京,徐寶山擔心罪行敗露,故而派人行刺汪憲,其人不僅貪婪,更且殘暴!專案組奉命調查此案,徐逆以組長身份混淆視聽,構陷無辜國民,羅織罪名,矇蔽中樞,此人行事之狡猾、奸詐,用心之陰險、毒辣,實在讓人膛目結舌。”

“徐寶山手握兩萬重兵,爲防其狗急跳牆,中樞不得不行使雷霆手段,果斷以軍法處決!徐氏身爲現役軍人,自當受軍法管轄,中樞此舉合理合法,更合民心民意。”

“此案從頭至尾,只聽中樞一面之辭,其中到底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卻也無,人知曉,無人關心了。”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中樞命內政部辦理此案,而冉政部卻只聽信徐逆寶山一面之辭,悍然同意逮捕無辜國民、議院議員,實在是昏聵透頂,無能之極。中樞若想解釋清楚,非拿內政部嚴辦不可!”

報販們的嚷嚷聲讓人有些茫然,黃瀚承急忙買了幾份剛剛出版的報紙,仔細閱讀。這才明白生了什麼事情,原來就在昨天晚上,“內政部一號專案”生了戲劇性的轉折,專案組副組長6建章在巡洋艦“飛鴻”號上槍決了專案組組長徐寶山,隨後由“飛鴻”號拍通電,宣佈刺汪案水落石出。徐寶山纔是真正的刺殺案主謀。至於那些先前被捕的“嫌疑人”都是被徐寶山誣陷的,在徐寶山被處決之後,中樞政府已同意釋放那些“嫌疑人”

事情的轉折太過突然,也太出人意料,也難怪新聞界無所適從了,讚賞中樞政府行動果決者有之,批評中樞政府處置不當者有之,爲徐寶山鳴冤叫屈者有之,質疑整個案件偵輯措施者有之,甚至還有人懷疑是不是海軍那邊生了譁變,而這個通電是假傳中樞命令?,總而言之兩個字:熱鬧。

顯然,國會裡那幫國民同盟議員的消息比新聞界更靈通,他們不僅鬆了口氣,而且,決定動反擊,於是,就出現了這國會大廈前的一幕。

第428章 兩手準備第808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下)第59章 戰漢陽(下)第1151章 佯攻(上)第171章 內外交困第253章 東湖之上(上)第658章 進攻(上)第681章 野鴨部隊第349章 困境第781章 跳板第654章 拉攏(上)第1096章 馬斯喀特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383章 裡應外合與聲東擊西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1226章 空氣動力學實驗室第687章 訓政促進會(下)第1140章 新的戰爭第71章 獨木難支(下)第618章 迷一樣的人物第1088章 “颱風”登陸(下)第1195章 介入第908章 財政整理(下)第1112章 日落(下)第1105章 誘敵(上)第1188章 斡旋人第779章 建功立業第768章 不可捉摸第388章 內閣總理(下)第1175章 演戲(上)第78章 天心洲第1151章 佯攻(上)第1107章 伏擊(上)第147章 南方大營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405章 妥協第1087章 “颱風”登陸(上)第703章 立國第914章 南洋試驗田(下)第1152章 佯攻(下)第690章 海空大戰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133章 青黃不接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577章 壯志豪情第680章 尊嚴與武力第119章 陶煥卿來電第1087章 “颱風”登陸(上)第1189章 別墅協定第342章 補救措施(下)第44章 反英通電第502章 東北亞危機第116章 張園(上)第347章 戰俘第74章 陰雨綿綿(上)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272章 籠中之鳥(下)第146章 炮擊第799章 良好開端第1023章 圖窮匕見(上)第674章 羣狼(下)第339章 德國的選擇第762章 歷史再次改變第1094章 南亞方案第793章 巴達維亞(上)第254章 東湖之上(下)第175章 赴宴第756章 武裝起來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422章 南行山東(下)第1183章 全球衝突(上)第1197章 拉偏架第1078章 製造戰爭(下)第577章 壯志豪情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1200章 前進基地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620章 憤怒的筆桿子第513章 威海衛前(上)第1217章 準備打仗(上)第813章 1917年第452章 戲劇性的落幕第773章 戰無不勝第620章 憤怒的筆桿子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202章 民意第554章 無聲的啞劇第1028章 籌備行動(下)第467章 旅順第358章 蘆臺(下)第797章 友誼與利益第475章 回京之後第638章 鬥智鬥勇第906章 傀儡第774章 豪情萬丈第222章 真正目的第296章 聯合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