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歷史的慣性

紛紛擾擾的瞧洲終幹傳來了戰爭的炮聲。吊然各國外趟嚯盯甘試圖維持和平,但是在國家利益面前,以及那些被僞裝成國家利益的個人利益面前,這些外交斡旋終究是徒勞的,戰爭到底是爆發了。

當然,這場發生在歐淵的戰爭鬥不是協約國集團和同盟國集團之間的衝突引起的,挑起戰爭的實際上是“巴爾幹同盟。的那四個小國,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黑山、希臘,四個小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世仇奧斯曼帝國。

這場戰爭被現在的歐州人稱爲“巴爾幹戰爭。”而在另一個時空位面,這場戰爭在史書中的正式稱呼則是“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戰爭的一方是巴爾幹同盟。而另一方則是那個“西亞病夫”奧斯曼帝國。

由於這場戰爭的主戰場就是位於愛琴海北部的東色雷斯地區,因此,歐州的新聞界聳人聽聞的將其稱之爲“歐洲大戰。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東色雷斯地區一向被視爲歐州的蠻荒之地,但是這裡確實屬於歐洲,東南歐地區。

巴爾幹戰爭爆發的直接導火索是阿爾巴尼亞大起義,作爲奧斯曼帝國征服下的地區,早在州,年,阿爾巴尼亞就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奧斯曼化”起義。起義軍不僅取得了輝煌的軍事勝利,而且還明目張膽的向奧斯曼帝國素丹提出了割讓科索沃和比托拉的要求,這個要求不僅使奧斯曼帝國統治者驚慌失措,而且也引起了“巴爾幹同盟。的警惕,因爲阿爾巴尼亞起義軍的要求似乎暴露了他們想建立一個“大阿爾巴尼亞”的企圖,這顯然是不符合巴爾幹同盟的利益的,巴爾幹同盟組建的意義就在於瓜分馬其頓地區,而阿爾巴尼亞在地理概念上就是大馬其頓的一部分。

爲了阻止一個“大阿爾巴尼亞”出現在巴爾幹地區,“巴爾幹同盟”決定搶先下手。在奧斯曼帝國徹底玩兒完之前將馬其頓地區吞併,於是,巴爾幹戰爭就爆發了。

促使巴爾幹戰爭迅速爆發的另一個,原因則是遠東地區“東北亞危機”的解除,由於英國、美國等歐美列強的積極斡旋,中國與日本之間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緩和了,考慮到英國很可能在結束對遠東地區的關注之後會將主要注意力轉回歐洲,因此,巴爾豐同盟決定趁英國插手之前解決懸而未決的馬其頓問題,以免英國出於戰略平衡的目的而反對向奧斯曼帝國開戰,而且吧爾幹同盟的這一決定也得到了中歐強國奧匈帝國的支持,而奧匈帝國之所以支持巴爾幹同盟對奧斯曼帝國開戰,主要是受到了意大利與奧斯曼帝國戰爭的刺激,由於在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節節勝利,意大利一時風光無陳。頗有蓋過盟友奧匈帝國的趨勢,爲了平衡一下同盟國內部的權力分配,奧匈帝國覺得意大利是該收手了,而唯一能夠促使意大利停止軍事進攻的前提條件似乎只有一份不平等的和平條約,或許,巴爾幹同盟的宣戰可以促使奧斯曼素丹和政府下定決心走回談判桌前,與意大利達成和平協定。

在這種爾虞我詐的國際政治背景下,“巴爾幹同盟”中的黑山首先向奧斯曼帝國宣戰,緊接着,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三國也向奧斯曼帝國政府發出最後通蝶,而不甘示弱的奧斯曼帝國隨即向四國宣戰,就這樣,巴爾幹戰爭爆發了,並被惟恐天下不亂的新聞記者們聳人聽聞的稱作“歐洲之戰”。

歐州開戰的消息傳到中國的時候,趙北正在主持一場內閣會議,當副官拿着電報臉色蒼白的步入會議室並將電報交給趙北之後,這位民國的大總統先生也是虛驚一場,還以爲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爆發了,這對他而言可不是一個好消息,那會全盤打亂他的戰略佈局。

好在隨後傳來了更爲準確的消息,原來並不是協約國和同盟國開戰了,而是幾個東南歐的小國在圍毆“西亞病夫”奧斯曼帝國,趙北懸着的心這才放下了。如果只是巴爾幹戰爭爆發的話,趙北一點也不擔心,因爲他很清楚。在他穿越過來之前的那個時空位面”口年本來就應該爆發一場巴爾幹戰爭的,而他穿越之後的干擾似乎也沒有從根本上改妾歷史,只不過這場巴爾幹戰爭好象比歷史上提拼了那麼一點而已,至於其它方面,似乎並未嚴重偏離歷史軌跡。

一方面,趙北對歷史的干涉引起了“蝴蝶效應。”而另一方面,歷史的慣性太強,目前的這點歷史軌跡的小小改變並不妨礙歷史車輪的前進,細節或許發生了些小小的改變,但是歷史的大方向還是沒變。

雖然趙北堅信他對歷史的干預目前還不致於引起歷史軌跡的絕對偏差,但是考慮到目前的亞洲局勢以及日本政府對華態度的極端不明確,他還是決定謹慎從事,暫時停止對日本的主動挑釁,蟄伏下來,靜觀局勢的發展,並繼續加強對工業建設的關注,以便儘快完成第一個“四隻工業發展計劃”。口兒迂的工業體系。就不會有現代化的國防體系。這是穿越嚅”識,也是趙北現在的奮鬥目標,他之所以制訂“四隻工業發展計利”就是想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完成一個基本而完整的工業體系,實現國防初步的現代化。

所以,當得知歐洲的巴爾幹戰爭爆發之後,在總統府裡認真考慮了幾天,趙北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民國的中樞政府將對“四隻工業發展計劃,”中的所有工業、礦業企業進行一次普查,看看哪些工業項目已經完成,而哪些工業項目還遠遠落後於計劃,以便幫助中樞進行必要的政策調整。這也是“四隻工業發展計劃,”制訂之後所進行的唯一一次調整。

這次工業普查是一次系統化的實業發展調查,規模不僅空前,而是調查的範圍幾乎涉及每一個民生領域,甚至連全國人口調查也搭上了這次工業普查行動的順風車,一旦調查工作完成,那麼。中國的準確人口數量以及構成就能浮出水面了,這也有利於中板政府制訂相應的政策,而在以前,中國人口統計主要是依靠食鹽的消耗量來估測的,準確性不盡如人意。

總統制訂了政策,自然交由內閣各部去辦,這細節問題就用不着總統親自操心了,而且內閣即使想去麻煩總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爲總統先生在佈置了工作之後就離開了首都,去東三省的區視察工作去了,一時半會兒不可能回京,至於首都,只留下一個副總統坐鎮,卻也是充充門面而已。因爲這個國家的真正權力中心“統帥堂”也跟着總統一起去了東三省。

現在,已是總統視察東三省工作的第五天,而總統先生乘坐的專列也已抵達了長春。這裡也是日本勢力範圍與俄國勢力範圍的分界線,兩國無論是在鐵路利妾上還是在礦產利益上,都以長春爲界限,井水不犯河水,以免傷害了兩國之間的“友誼”

相比趙北穿越之前的那個時空位面,這個時空位面的日俄兩國“友誼”確實已被幹擾,至少,因爲伊藤博文遇刺案的審理以及之後的朝鮮反日獨立運動的爆發,沙皇俄國從中看到了日本的虛弱,而同時也看到了中國的價值。雖然在東三省和蒙古問題上中國與俄國有着根本的利益衝突,但是隻要現在的中國中樞政府是”馴服”的,那麼,沙皇俄國並不介意聯合中國遏制一下過於急功近利的日本,以免在東三省地區造成日本尾大不掉之勢。

所以,與趙北所熟悉的那段歷史不同,在這個時空位面裡,沙皇俄國只與日本政府達成了第一次《日俄協約》,至於第二次《日俄協約》,至少到目前爲至,俄國與日本尚未達成一致意見。

而這正是趙北此次北巡東三省的次要目的之一,他想進一步拉攏俄國,阻止俄日達成第二次《日俄協約》,防止日本以此爲契機獲得喘息之機。

過了長春,趙北就會直奔哈爾濱,在那裡,沙皇俄國的外交特使正在恭候總統先生的到來,以便與總統先生“深入的探討一下蒙古問題”或許會達成一個秘密條約,而這個秘密條約對於俄國很有利,而且,考慮到中國目前與德國的關係過於密切,俄國人也打算利用這個。秘密條約迫使中國做出更多的讓步,以換取“沙皇陛平的諒解”

不過在離開長春之前,趙北打算接見幾個重要人物,而現在,當總統先生的專列駛入長春火車站後,那幾個重要人物已經在站臺上恭候多

這幾人中以“東三省邊務總辦”吳祿貞地位最爲顯赫,而張作霜、吳俊升、馮德麟、馬龍潭等人也不是尋常人物,都是手握重兵的悍將,他們現在均歸吳祿貞調遣指揮,實際上,總統先生真正想見的人是吳祿貞,其他人只是順便接見一下,讓他們有接近總統的機會,以此培養部下的忠誠。

見總統的專列已經進站,吳祿貞等人不敢怠慢,急忙整理了一下軍容,並命令軍樂隊奏樂,禮炮鳴炮,歡迎總統先生的蒞臨。

幾人心裡也都清楚,現在“東北亞危機”雖然已經平息下去了,可是這中國跟日本之間的粱子算是結下了,短時間裡化解不了,此次總統,冒險到東三省視察。恐怕就是爲了佈置防務,要不然,也不會特意拍電報叫他們幾人在長春恭候總統大駕了。

不過這話又說回來,總統在這個時候巡視東三省,衆人都是佩服的,因爲這裡是日本的勢力範圍,而就在總統府公佈了總統先生的日程之後,僅遼寧一省的軍警就偵破了數起預謀對總統先生髮起的刺殺案件,抓獲日本浪人數十人,並在抓捕過程中擊斃了同樣數量的日本浪人。

第1224章 關注噴氣機的人第1165章 對決第981章 瘋狂的年代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331章 孤注一擲第750章 戰役發起第343章 倒袁(上)第507章 小腳色(上)第957章 遊戲規則(上)第726章 磨拳擦掌第396章 變起京城(下)第217章 拆豬圈(上)第204章 旗營第1207章 逃兵第552章 西康(下)第426章 利益互補第446章 洮南第1167章 掌握主動(上)第1274章 同謀者第1087章 “颱風”登陸(上)第1127章 德國來客第868章 新局面第36章 連消帶打第840章 遠東貴族第499章 高屋建瓴第361章 順應軍心第101章 被服廠第1234章 南俄戰區(下)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173章 光輝征程第619章 貿易制裁第71章 獨木難支(下)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754章 幕後策劃者第437章 左膀右臂(上)第274章 吳師長(下)第910章 鐵錘第1188章 斡旋人第325章 英雄與勝利者 ..第500章 調虎離山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171章 內外交困第702章 援軍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906章 傀儡第278章 何去何從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1018章 掉包計(下)第223章 匈奴未滅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328章 藍牆(下)第220章 孤軍(上)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164章 遠東變局第928章 干涉(下)第558章 狼窩(下)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1011章 口是心非(上)第346章 海軍與黨務第275形勢微妙上第974章 怒海之上第1225章 彈射第531章 洗心革面第173章 光輝征程第488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下)第739章 革命同志第997章 歸來(上)第1020章 贏者通吃(下)第269章 特殊戰場(上)第977章 新的時代(上)第334章 落幕第130章 說客(下)第998章 歸來(下)第455章 中秋密謀(上)第1264章 談判第122章 清廷密使第316章 戰西平(上)第66章 英雄的時代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54章 貳臣(下)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368章 虛驚一場第342章 補救措施(下)第1101章 獵人(上)第34章 初步整編第1146章 越過邊境(下)第44章 反英通電第923章 一面旗幟(上)第543章 東大洋上第724章 守住陣地第778章 戰俘們第1217章 準備打仗(上)第1109章 鏖戰第637章 海面之下(下)第889章 求戰心切第47章 漢口車站第986章 1933年(下)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214章 鹽政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