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向西

趙北向那幾個安慶信使望了望,有兩個人眼熟得很,是安慶起義軍參謀部的軍官,再將那信拆開一看,正是熊成基寫來的。

看了這信,趙北才明白,爲什麼去聯絡江蘇新軍三十三標的章裕昆等人遲遲沒有消息傳來,原來,他們成功策動該標新軍起義之後並未按照計劃向西挺進,而是調頭向東,去與安慶起義軍會師了,這倒不是章裕昆等人違抗趙北的軍令,實在是他們控制不住手下的士兵,那些士兵多是江蘇人,又是拉壯丁參軍,所以一心急着回鄉,就裹挾着那幾位毫無威望的起義首領去了安慶,打算渡江攻打江寧,就連江蘇第九鎮的統制官徐紹楨也約束不住部隊,至於原本坐鎮三十三標的北洋驍將王士珍,則在起義開始之後不久就逃上一艘清軍炮艦,竄往長江下游去了,一點也沒有發揮出他那“北洋之龍”的實力。

三十三標起義之後,一路東進,在騾馬河河口一帶碰上了帶着大炮返回安慶的共和軍分遣隊,於是兩軍合併,棄船登岸,從北邊的集賢關返回了安慶,趙北寫給熊成基的那封親筆信也順利的送到了大都督府,從這封信裡,熊成基得知了趙北的進軍方向,於是急忙連夜派人拿着親筆信趕往小池口。

在信裡,熊成基並未對趙北擅自西進有所發難,反而對他這種大膽戰略頗爲贊同,並鼓勵他繼續擴大戰果,向湖北、湖南挺進,以便策應安慶方面,同時也告之趙北,由於清軍炮艦連日猛轟城牆,安慶已不可守,他即將率領部隊向北突擊,放棄安慶,襲佔安徽北部,因爲光復會即將在江南地區發動大規模起義,熊成基是打算爲南方起義建立一道屏障,將清軍主力拖在安徽。

由於寫信時熊成基尚不清楚趙北是否已率軍攻佔九江,所以在信裡也指點一番,強調金雞坡要塞的重要性。

“你叫薛子祥吧?”趙北問其中一名信使。

“總司令記性真好。”那人點着頭。“沒想到你們這麼快就攻佔了九江,來之前,我們還擔心找不到你們呢。本來,遲遲不見你率領秋操部隊起義歸來,我們都以爲你們策動起義的行動失敗了,可沒想到你們把部隊拉到西邊去了,大家這才鬆了口氣,熊都督說了,有你們在西邊策應,我們就可以放棄安慶,放心的往北邊打了。”

“熊都督要放棄安慶,這是正確的決策。請轉告熊都督,我軍一定儘快向西攻擊,以策應安徽起義軍。”

“這個口信咱們可不能帶。熊都督說了,叫我們就留在您身邊,爲您出謀劃策。”薛子祥說道。

“既然是熊都督的意思,那麼你們就留在我的參謀部。”趙北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同時警惕起來,這分明是派到他身邊的臥底麼,不可不防啊,不過目前他羽翼未豐,而且“光復會”這面大旗還有些用處,所以還是謹慎些好。

“吳振漢!”趙北喊道。

“到!”

“爲了策應安徽起義軍,咱們部隊的整編計劃只能往後拖一拖了。必須儘快西征,拿下武漢。”趙北嘆了口氣,現在時間緊迫,無論如何也要儘快拿下漢陽兵工廠,不然,起義部隊的彈藥無法支撐長期作戰,而且,既然熊成基已打算放棄安慶,那麼清軍炮艦就可以騰出手來聚攻金雞坡,留給他的時間已不多了。

現在起義部隊已在這裡休整了兩天,士氣旺盛,精力充沛,又補充了不少鬥志昂揚的新兵,如果能夠趁虛直搗武漢,趙北的戰略企圖就能實現。

“不能耽擱了,必須立即啓程西征。百山,這九江城的防務就交給你了,我多給你留些大炮。另外,爲防止有線電報被敵人破壞,我給你留一臺無線電報機,隨時聯絡。無論如何,你都要把九江城和金雞坡要塞給我守住至少一個月!佔住了這裡,就卡住了清軍炮艦西進的通道,就能保證咱們西征大軍的安全。”趙北拍了拍吳振漢的肩。

“請總司令放心!有我在,九江和金雞坡就不會丟!”吳振漢正色道。

“話不要說這麼滿,主力部隊西征,你的力量不足,我沒指望你守住九江,我只希望你多拖幾天,等我們拿下武漢,這九江就可以放棄了,咱們力量不足,現在還無法兼顧太多地方。守九江的關鍵就是金雞坡,對岸的小池口也必須擺些兵力。”趙北說道。

“就怕清軍炮艦跟在列強軍艦後頭開進,萬一誤擊列強軍艦,恐會引起麻煩。若是遇到此種情況,打還是不打?”一旁的藍天蔚提醒道。

“照打不誤!”趙北想了想,明確了自己的立場。“現在長江枯水期,列強大軍艦也進不來,即使他們想報復,也得等到春汛以後,到了那時候,咱們已經拿下武漢了。不過,儘量不要主動招惹列強軍艦,這就要求你們練好炮兵,順便找些人,用鐵桶和電線做些簡易水雷,目視擊發,敷設在江面之下,也可起到封鎖作用。其實我最擔心的是清軍水陸夾攻,那樣的話,九江很難說能守幾日。”

“各地會黨武裝正從贛南、贛西趕來,再過幾日就到了,兵力應該不是大問題,關鍵是武器。”吳振漢說道。

趙北點了點頭,向後看了一眼:“藍參謀長!”

“到!”藍天蔚應道。

“傳我的命令,第一梯隊左協和第二梯隊全體官兵以及革命衛隊特遣隊收拾行裝,輜重隊抓緊時間製作乾糧,並繼續徵集冬裝,招募勞工,輜重務必於今晚裝船完畢,船工、水手、輜重兵於船上待命,所有出征部隊今晚早點休息,明天一早,誓師啓程!另外,通知朱大牛,讓他率領特戰營先登上那兩艘炮艦,再挑些湖北兵加入,司令部裡最好的參謀挑出幾個派去,特戰營就在炮艦上等候我的命令,精兵不是練出來的,是打出來的,特戰營要作爲尖刀部隊來練,朱大牛勇敢是夠的,就是謀略欠缺,所以派去的參謀必須是最優秀的,膽大心細,最好是在外國軍校學習過。”

……

公元1908年11月28日凌晨時分,共和軍主力部隊於九江城西甘棠湖誓師西征,正規部隊與革命衛隊合計五萬餘人,在兩艘炮艦的護送下,沿着長江兩岸水陸並進,浩浩蕩蕩向西進軍。

隨行的還有兩千餘艘大小帆船。

一聲炮響,船工槳手起錨掛槳,千帆競渡,百舸爭流。

跟在起義部隊屁股後頭的,還有一溜各式炮艦,都懸掛着各國國旗,一時之間,頗有些國際艦隊的感覺。九江易幟後,列強紛紛將炮艦派到九江附近江面,名義上是保護本國在華利益,實際上是監視起義軍行動,對起義軍最不友好的要數英國炮艦,那兩艘英國瓢蟲級炮艦不時在船隊中橫衝直撞,炮口指來指去,囂張之極。

對於這些“跟屁蟲”,起義軍也不示弱,架在船上的各式大炮都脫去了炮衣,機關槍也裝上了尖頭重彈,一些輕便的小船裝滿火yao充當火攻船,萬一對方開火,共和軍將毫不猶豫的進行反擊。

遠遠望去,那長江之上帆檣林立,紅旗獵獵。

趙北站在“楚觀”炮艦的船頭,親自指揮艦炮瞄準英國炮艦,身邊簇擁着他的衛兵,寒風凜冽,他的臉如岩石一般堅毅,迎着如刀寒風,望着那浩浩蕩蕩的船隊,心潮起伏。

“歷史,將由我來書寫!武漢,我來了!”

……

英國人到底沒有開炮。

共和軍高歌猛進,由江西逆江而上,殺入湖北境內,一路勢如破竹,先後光復蘄州、黃州等沿江重鎮,兵鋒直指武昌。

一時天下俱驚,清廷震恐,革命形勢大盛。

(繼續拉票,繼續拉票。)

第281章 過河之卒第515章 歷史的慣性第1057章 通古斯計劃第779章 建功立業第1164章 核桃夾子行動第921章 草原軍團第629章 第一場戰鬥(上)第352章 北巡(下)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1195章 介入第765章 山中無老虎第330章 鐵甲鏗鏘(下)第314章 誘敵(上)第679章 二十一條第207章 搶桃子第187章 高攀橋第10章 舌頭第99章 君憲與共和(上)第208章 蟊賊第1013章 大佬(上)第78章 天心洲第628章 閃電(下)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第235章 軍人設計師第875章 矛盾心態第1049章 不沉的航空母艦第492章 1912年(下)第317章 戰西平(下)第267章 逃犯第633章 空中游獵第1088章 “颱風”登陸(下)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264章 湘黔事變(下)第772章 新的戰場第757章 特殊武器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303章 南國破曉第295章 識時務者第491章 1912年(上)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434章 政治搏弈第137章 毀舊立新第987章 狂人請客(上)第570章 煙幕彈第180章 戰略劣勢第731章 佈局北滿(下)第625章 夜鷹(上)第989章 告御狀(上)第336章 騎兵(下)第386章 犧牲品第621章 戰爭不可避免(上)第1173章 同仇敵愾第824章 友好的背後第58章 戰漢陽(上)第4章 破城第一功臣第990章 告御狀(下)第686章 訓政促進會(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084章 夜戰第663章 進京(下)第1263章 密謀者第834章 混亂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1020章 贏者通吃(下)第552章 西康(下)第108章 共和與進步第999章 信心與希望(上)第810章 保持冷靜第884章 英國方案(下)第93章 軍官速成學堂第1150章 陽山(下)第704章 挑釁第1112章 日落(下)第561章 邂逅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1176章 演戲(下)第96章 民政班子第865章 朝三暮四第1195章 介入第489章 食古不化第720章 調整第501章 關東軍第768章 不可捉摸第207章 搶桃子第263章 湘黔事變(上)第340章 人心向背第869章 兩條道路第540章 指點江山第598章 此地無銀三百兩第615章 游擊戰專家第918章 總統鈞裁第791章 “拖”字訣第244章 美國大腿(下)第122章 清廷密使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695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