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日薄西山

技棋瑞趕回了辦公室。那辦公室裡早就等着兩個人”叫凡門官。另一個是文人打扮,兩人正在說話。見段棋瑞回來,急忙起身相迎。

“何必如此多禮呢?都坐吧。相比那些爲國捐軀的人,咱們現在還能在這裡說話,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

段棋瑞意興闌珊的坐在了椅子上,臉色很不好看。

或許是看出段棋瑞有些心情壓抑,那兩位客人相互使了個眼色,迅速坐了回去。

那兩位客人都是段棋瑞的故交,那名軍官名叫曲同豐,山東煙臺人氏。早年投入北洋水師,曾在“定遠”號鐵甲艦上當輪機兵,甲午戰爭之後投入袁世凱的小站新軍,後入天津武備學堂,繼則考取清廷官費留學生留學日本,先後在日本振武學校、陸軍士官學校深造”咖年畢業歸國,繼續在北洋新軍服役”哪年擔任保定北洋陸軍速成學堂教官,“戊申革命”之後,被段棋瑞保舉。做了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校長,是段積瑞的親信,也是段氏座下“四大金網”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曲同豐與聯合陣線方面的蔣方震、蔡鋒、許崇智等人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同期同學,幾人以前的關係也是不錯。

至於那名文人打扮的人,則是交通銀行的督辦樑士詔,他是廣東人氏,光緒年間的進士,跟徐世昌一樣。也是翰林出身,庚子之後投靠了袁世凱,從此平步青雲,從北洋書局總辦一步步升遷到現在的位子上。交通銀行總辦,這個官雖然不大,但是卻至關重要,直接關係着整個北洋集團的前途,袁世凱把他放到這個位子上,足見對他的信任。不過粱士話並不是那種死忠分子,對於袁世凱,他固然感激,但是並不代表他會唯袁世凱馬首是瞻,上次豫南戰敗之後,盛宣懷組織倒袁,就曾派人拉攏粱士治,而粱士治顯然也認爲袁世凱的一意孤行威脅到了整斤,北洋集團的利益,所以,他參加了倒袁行動,在財政上做了些手腳,這使北洋軍的軍餉籌措困難局面進一步加劇了。

在內外交困中,袁世凱急火攻心,中風癱瘓倒了下去,樑士怡覺得有些內疚,因爲他的初衷並不是想要袁老帥的命,不過事已至此,局勢又十分微妙,也就暫時顧不上那麼多了。現在的樑士治,正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使北洋起死回生上,所以這幾日來,他一直在中樞各部裡往來穿梭,目的只有一個:壓縮開支,整理財政。

壓縮開支離不開裁減軍隊,北洋軍只要一日不裁減,這軍費就不可能降下來,那麼對北洋生存至關重要的財政問題就得不到解決,而這,正是樑士怡現在坐在段棋瑞辦公室裡的主要原因。

裁軍離不開陸軍部的支持,可是在眼下這種局面之中,誰敢去捋段總長的虎鬚?“王龍、段虎、馮狗”。這些形容到也是貼切,能不招惹段棋瑞最好不要去招惹他,不然。就算是他的頂頭上司。他也絕不會善罷甘休。

但是現在的北洋財政確實已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樑士詔四處羅掘,多方搜刮,仍不能滿足那浩大的經費需求,萬般無奈,他只有拉上曲同豐這個段棋瑞的親信,一同趕到陸軍部,勸說段棋瑞,無論如何不能再擴編北洋軍了,至少也應該先讓財政喘口氣,不然,樑士治就只有辭職一條路可走了。

但是在段棋瑞看來,粱士詔的這個要求走過分的,交通銀行固然是目前陸軍部籌集軍費的來源之一,可是大頭卻還是在財政部,財政部都沒來要求陸軍部裁軍,他一個小小的銀行總辦哪裡來的底氣,竟敢讓陸軍部裁軍?

思來想去,段棋瑞覺得粱士怡的這個底氣恐怕是徐世昌給的,因爲據他得到的消息,最近徐世昌似乎正跟一幫人在商議組建一個政治團體的事情,這是部分北洋衆人“金蟬脫殼”之計,而這些人裡頭。也有這個樑士怡,很顯然,在這幫人看來,北洋軍對軍費的需求影響了他們的收入,所以他們打算對北洋軍的部隊進行限制。

這是自廢武功啊!段棋瑞不無惡意的揣測着,至於他揣測的有沒有道理,他現在卻是不關心,他只關心手裡的軍隊,軍隊越多,北洋翻本的可能有越大,如果像那幫“文派”一樣把希望寄託在金蟬脫殼上。那麼北洋就永遠沒有翻身的可能了。

在段棋瑞看來,現在的北洋已經是人心渙散,都在給自己找退路,找靠山,就連袁世凱的乾兒子段芝貴也在謀退路,以前小段”還敢頂撞“老段”現在袁世凱一病,“卜段”就立刻老實了許多,不過那心思也沒放在如何重振北洋局面上。而走到處拉幫結派,甚至跟張作霜都換了帖子拜了把子。

遍觀北洋,恐怕真正的忠臣只剩下他段棋瑞一個人了。

無論如何,也不能叫北洋倒了。段棋瑞要做北洋的孤臣,他要力挽,狂瀾。

所以,在剛纔的交談中,段棋瑞一口否決了曲同豐委婉的建議,絲毫也沒給這個親信面子,而樑士怡自然不肯善罷甘休,正與段棋瑞據理力爭時,曹銳趕到陸軍部了,於是段棋瑞正好藉機離開了辦公室,去接見曹銳,順便實施他的一個小小陰謀,同時暫時擺脫一下耳邊的聒噪。

不過耳邊的清淨畢竟只是暫時的,現在,段棋瑞不得不打起精神,打算繼續跟粱士治爭論軍費的事情。

但是樑士治也不是傻子,剛纔段棋瑞已經擺明了立場,再多費口舌也是無益,之所以還坐在這裡,完全只走出於禮貌,所以,此時見段棋瑞回到辦公室後心情不佳,就

“段總長,你前幾天派人去武漢,可曾見到又錚?”在正式告辭之前。樑士怡好心問了一句。

見樑士話提起徐樹錚,段棋瑞嘆了口氣,說道:“人是見着了,可是聯合陣線拒絕放人,他們還揚言公審又錚,據說連軍事法庭都準備好了。現在又錚就和吳佩乎那個敗軍之將關在一起,兩人天天吵架,倒是沒有閒着。翼夫,現在聯合陣線擺明了是想趕盡殺絕,咱們北洋可不能掉以輕心,所以這軍隊不能裁減,這片苦心,你也要體諒體諒纔是??”

見段棋瑞總是將話題往軍事危急上扯,樑士詔知道這場會談可以結束了,於是起身告辭,離開辦公室。帶着幾名隨員走了。

辦公室裡只剩下段棋瑞和曲同豐,兩人談了幾句之後就沉默下來,辦公室一時有些安靜,只有那座鐘“滴答。作響,敲擊着人的耳鼓,也敲擊着人的心靈。

“總長,剛纔院子裡何事喧譁?”

曲同豐沒話找話,隨口問了一句。

“那些陣亡軍官的遺族不滿聯合陣線推舉趙北做民國副總統,是以喧譁,現在,他們已經趕去總統府。準備向總統請願,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北洋將士白死了啊。”

“什麼?如此大事,總長何以泰然處之?”

曲同豐一聽,頓時大驚失色,同時也是豐分不解。

“他們心裡有氣,我的心裡又如何不氣?此次南北和談,北洋步步妥協,步步退讓,咱們太軟弱了,若是袁老帥親自主持此事,咱們北洋又怎麼會如此軟弱?鬧一鬧也是好的,好叫徐大總統知道,咱們北洋還是軍心可用的。”

見段棋瑞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曲同豐明白過來了,不過他並不看好段棋瑞的這斤,“鬧一鬧”計利。只是卻也想不出什麼辦法阻止段棋瑞。於是只好找了個藉口告辭,離開了陸軍部,騎馬直奔總統府而去。

到了總統府一看,鬧劇已經正式上演,那些披麻戴孝的北洋遺族們正在總統府前的街道上聚集、咒罵,並且當街擺上那些紙人、祭品,前來看熱鬧的百姓也是越集越多。現場是亂哄哄一片,總統府衛隊已在附近設立了路障,交通已經中斷了,一些記者也帶着照相機往現場趕。

就在那裡,曲同豐看見了樑士詔的馬車,也被總統府衛隊攔在了街上,動彈不得。

曲同豐趕到樑士治馬車邊,粱士怡也看見了他,於是請他上了馬車。

“翼夫,你這是要去哪裡?”曲同豐落座之後就詢問樑士詔。

樑士治苦笑道:“還能去哪裡?當然是去總統府,向徐大總統遞交辭呈,這個交通銀行的總辦誰願意做誰做,反正我是不做了,這北洋軍。難伺候啊。過去清廷沒倒的時候。說撥多少軍餉就撥多少軍餉,哪裡輪得到北洋軍討價還價?現在到好,說起來是共和了,可是這軍隊卻是越來越跋扈了,我看吶,這離軍閥混戰也不遠了。曲老弟。我也不跟你見外,在我看來,現在還不如叫聯合陣線入主中樞呢。至少人家是政令暢通,不像咱們北洋,這是政出多門,黨同伐異,靠咱們北洋,這個國家是指望不上的。”

樑士治的話裡有話,曲同豐略微聽明白了一點,不過他現在並不打算薦根問底,只是說道:“聽段總長說,你正與人商議組建政治團體的事情,咱們北洋以前不是立了幾個小黨派麼?你們怎麼又立了一個黨派?難道你們還打算佔領國會不成?國會,現在已經是人家聯合陣線的地盤了。”

樑士治搖頭,說道:“曲老弟。這你就小看咱們文人了,實話跟你講。現在立憲會那幫人正在尋找政治盟友,咱們北洋這個新黨一旦組建。未必不能與立憲會聯手,那樣一來。咱們在國會裡也是說得上話的。”

“立憲會?張寒那幫人不是聯合陣線的麼?他們會與咱們聯手?”

“立憲會對聯合陣線有意見,現在打算全體退出,不過勢單力薄,需要盟友。聯合陣線本就是一幫同牀異夢的人組織起來的,以前還有咱們北洋壓着他們,不得不團結起來,可是現在,咱們北洋眼看着日薄西山,失去了共同的敵人,這些同牀異夢的人就開始各自打算了。”

“日薄西山?翼夫,你未免太悲觀了些。雖然咱們北洋敗了,敗得也慘,可是咱們只要上下一心,未必不能維持局面啊。”曲同豐不太同意樑士怡的看法。

“曲老弟,你還看不明白麼?現在咱們北洋就快分崩離析了,無論是南邊還是北邊,咱們北洋的人都在做着自己的打算,就連徐大總統也未必沒有自己的小算盤,不然的話。爲什麼在現在這個時候把北洋陸軍第十六師調回關外?”好了,我話就說到這裡,曲老弟,你自己多加保重,我去總統府辭職,辭了職出來,我就回天津租界,這京城裡的局勢。只怕是越來越混亂了,還是早些離開爲好,我只怕是做不了北洋的忠臣的。”

樑士怡說完,看了眼那街上越來越多的人,然後就看見一名隨員領着幾名總統府工作人員趕來,於是推開車門,讓那幾人上了馬車,曲同豐也識趣的下了車。

望着馬車駛向總統府,曲同豐嘆了口氣,扭頭望了望那些街上的人。還有那些北洋遺族,樑士治剛纔的那些話在他耳邊縈繞。

分崩離析這北洋當真會分崩離析麼?

曲同豐迷茫了。!~!

..

第1153章 反擊與防守(上)第1039章 謝幕(上)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411章 進京(上)第15章 兵變黃泥港(下)第1097章 海航突擊第363章 束手無策第805章 臺前幕後(上)第967章 西山莊園(上)第720章 調整第463章 四兩搏千斤(上)第558章 狼窩(下)第783章 隱居療養(上)第946章 戰鬥在巴黎(下)第680章 尊嚴與武力第1031章 夜雨(上)第629章 第一場戰鬥(上)第1222章 旋風第84章 袁家軍第235章 軍人設計師第95章 陽關道與獨木橋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972章 變數(下)第440章 事有蹊蹺第441章 故計重施第617章 關山飛渡第1238章 坦克突擊第396章 變起京城(下)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808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下)第1064章 閃電第1113章 國際局勢的變化(上)第928章 干涉(下)第672章 前途未卜第1274章 同謀者第1187章 極光之下第530章 強勢人物的反擊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997章 歸來(上)第410章 唯我獨尊第201章 民心可用第1038章 平叛(下)第866章 虎與狼第343章 倒袁(上)第555章 試探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1212章 突破口第672章 前途未卜第78章 天心洲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282章 木偶第166章 對日交涉條款第1003章 各有心思(上)第859章 聚斂人心第233章 棋子的歸宿第24章 風雨九江城(上)第525章 刺汪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1070章 紅海鯊魚第694章 勝利與榮譽第1079章 前線(上)第527章 辦案第1079章 前線(上)第1196章 01號決議第1203章 絕對制空權第1110章 殲滅第336章 騎兵(下)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198章 架秧子第653章 鐵拳部隊(下)第310章 各有所第553章 雪山基地第477章 君臣名分第1179章 共識(上)第515章 歷史的慣性第36章 連消帶打第225章 防區與獨立師第406章 背叛第502章 東北亞危機第357章 蘆臺(上)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604章 盡忠職守第492章 1912年(下)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119章 陶煥卿來電第658章 進攻(上)第860章 護僑第235章 軍人設計師第775章 和談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528章 政變第357章 蘆臺(上)第275形勢微妙上第1099章 激戰(上)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115章 千里馬與伯樂第361章 順應軍心第935章 總統的1919(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