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低效與高效(下)

苗恩遠字曙村,天津人氏,早年投淮軍當兵。袁世凱小七…六”他是第一批加入新軍的下級軍官,算是北洋新軍的元老,日俄戰爭期間他曾署理過一段時間的吉林巡撫。戰後以記名提督銜簡放,任吉林巡防營翼長,在吉林一直呆到“戊申革命。爆發,清廷爲了鎮壓南方革命。不得不撥羅軍事人才,編入第一、第二兩軍,孟恩遠就是那個時候離開吉林的。

之後,孟恩遠跟着北洋第四鎮統制官吳鳳嶺響應袁世凱立憲倡議。爲袁世凱篡清立下汗馬功勞。被委任爲北洋第四鎮的旅長,後來第四鎮改編爲北洋陸軍第一師,孟恩遠依舊擔任旅長,南北實力派因爲國會選舉的事情而兵戎相見的時候。吳鳳嶺奉命率領第一師的部分部隊開到河南,加入了馮國璋的北洋南進第二軍,而孟恩遠則率領第一師另外那部分部隊由徐州開往浦口,渡過長江到了南京,加入王士珍的北洋南進第一軍。

也正因此,孟恩遠和他的部隊沒有跟着吳鳳嶺在河南一起被聯合陣線消滅,他依然在南京與杭州方向的聯陣部隊周旋,雖然只是一個旅長。但是因爲他是小站練兵時的北洋新軍元老,而且已是知命之年,在論資排輩的北洋軍裡,他孟恩遠也是響噹噹的人物,就連北洋南進第一軍的總統官、東南巡閱使王士珍見了他孟恩遠,也得叫聲“老將軍”雖然王士珍只小他兩歲。

但是在北洋這個集團裡,要想升官。光是歲數大、資歷深是不夠的。如果官階不到,也是不大可能連升幾級的,除非袁世凱親自下令提拔。否則,只能慢慢的積攢資歷、官階,一步一步的往上升。

孟恩遠是旅長,按照常理,他下一個官階應該是師長,但是現在。他卻想一步登天,做“東南巡閱使”這固然是破壞了北洋的規矩。但更重要的是,這個消息讓北洋的高層人物憂心仲仲。

因爲孟恩遠不是自己拍電報向北洋中樞要官做,而是一幫底下的旅長、團長們聯名拍了封電報,向北洋的新掌門徐世昌徐大總統要這頂“東南巡閱使”的官帽子,然後給孟老將軍戴。

在徐世昌看來。這封電報非比尋常,近乎於要挾中樞,與昨天那封擁戴袁克定做民國代理大總統的通電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下級對上級權威的挑戰。

不過這似乎也不能全怪下級。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這都是跟那位袁大總統學的,當初“新年通電”一出,幾乎所有的北洋軍高級將領都通電擁護袁世凱做“攝政大臣”此舉固然幫助袁世凱順利的將中樞權力從清廷手中奪到自己手中,但同時也使那些北洋將領們認識到了自己的力量,團結起來的力量。

北洋南進第一軍是北洋軍的精華,部隊中有不少北洋新軍元老,官階比孟恩遠高的將領有好幾位,資歷雖然未必比得上孟恩遠,可是這規矩就是規矩,按照徐世昌的打算,他是準備讓第五師師長張永成接任第一軍總統官的,同時撤消“東南巡閱使”這個官職,但是現在這封擁戴電報一出,這個打算就算是落空了。

這封擁戴電報讓徐世昌憂慮萬分,現在雖已是深夜,可是他仍沒有休息的打算,昨天晚上他已是一夜沒閤眼,熬到現在,那雙眼也跟英國公使朱爾典一樣,通紅通紅。

不僅徐世昌沒休縣,段棋瑞、段芝貴、江朝宗、趙秉鈞??這些北洋的文臣武將也都沒睡,現在這種時候,衆人都已絲毫不懷疑徐世昌在前幾天就已說過的話,現在的北洋,已到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再不團結一致的話,也只有散夥一條路可走了。

衆人開會商議,議來議去,最後卻發現,要想解決眼前的危機,首先必須與聯合陣線停戰,不然的話。北方局勢動盪,南方的局勢又怎麼可能控制得住呢?

何況,南方的北洋南進第一軍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直到現在也是衆說紛紜,王士珍遇刺到底是否就是聯合陣線所爲,也是沒人說得清楚,整個一鍋粥。

也正因此,徐世昌做出了兩個重要決定:第一,馬上與聯合陣線實現停火,雙方通過談判解決中樞權力的分配問題;第二,儘快派一名可靠的北洋新軍元老南下南京,與北洋南進第一軍取得聯繫,看看那裡到底發生了什備事情。

關於第一個決定,剛纔已通過唐紹儀、趙秉鈞兩人向英國公使朱爾典轉達了北洋方面的議和要求,現在英國公使正在與日本公使、美國公使、法國公使等人商議,很快就會做出是否參導調停的決定。

至於第二個決定,也已派人去做。不過那位聯絡代表直到現在仍未露面,這讓會議室裡的所有人都焦慮起來。

終於,一名機要員走進會議室。在徐世昌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徐世昌點了點頭,說道:“請他進來。

片刻之後,一名軍官走進會議室。正是京

小備司令部高級參謀、內政部軍政執法處走官陸建章。現在”城裡的宵禁也歸他管。

陸建章是安徽蒙城人氏,北洋武備學堂畢業,也是袁世凱小站練兵時的舊人,算是北洋新軍元老,去年“戊申革命”的時候,他在北洋第四鎮裡擔任協統,第四鎮改編爲第一師後,他離開了部隊,調到袁世凱身邊,專門負責京城的治安與情報工作。

北洋南進第一軍的部分將領推舉孟恩遠爲東南巡閱使的電報一到,徐世昌和段棋瑞幾乎同時想到了陸建章,兩人都認爲由陸建章充當聯絡代表南下南京最爲合適,這不僅僅是因爲他是北洋新軍的元老,更爲重要的是,他與孟恩遠的關係非同一般。陸建章與孟恩遠是兒女親家,陸建章的兒子陸承武是孟恩遠的女婿。

所以,此舉實際上有一箭雙鵰的目的,其一是探聽北洋南進第一軍到底發生了什麼變故,其二,利用陸建章與孟恩遠的親家關係對孟恩遠進行拉攏,即使孟恩遠出任東南巡閱使的事實不可改變,也必須確保孟恩遠是站在北洋中樞這一邊的。

“朗齋,我已將意思說明白了,此次南下,你務必要與孟曙村取的聯繫,將我的這封親筆信親自交到他的手裡。北京與南京相距遙遠。現在這種情勢之下,只能坐船去,英國公使剛纔來電話,說有一艘日本驅逐艦正打算南下福建,正好可以將你順路帶去,你也別耽櫚了。收拾收拾,馬上出發,你一到,那艘日本驅逐艦就立刻起鎩出發。”

鑑於時間緊迫。徐世昌沒有多羅嗦,只簡單交代幾句,又給了陸建章一封信,連聲催其他儘快出發。

陸建章也知此事之緊迫,不過離開會議室之前,他還是提出了一斤。小小的要求。

“徐大總統鈞鑒,此行路途艱險。前途茫茫,不知建章能不能活着回來。不過爲了北洋團體之利益。縱是刀山火海,建章也闖了。建章出發之前尚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徐大總統海涵

“你說吧,對於忠勇之將,北洋向來是不會虧待的。”徐世昌點了點頭,陸建章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現在南京局勢不明,處處透着詭異。確實需要謹慎從事。

“建章有個外甥,也在北洋軍中,前日從前線傳來消息,他的部隊在方順橋一戰中被南軍打垮,現在生死不明,還望徐大總統親自過問一下此事

“此事容易,我馬上命人拍電報去前線,再派人跟聯合陣線商議,若是被俘,便想辦法將他贖出來。”

徐世昌點了點頭,問道:“你那外甥叫什麼名字?,

“姓馮,名玉祥。”

陸建章說了名字,將寫着外甥名字的一張紙條放在徐世昌面前,然後敬禮,後退,轉身,快步離開會議室。

這會議室裡又安靜下去。

片刻之後,段棋瑞冷哼一聲。說道:“咱們北洋軍裡像這樣沾親帶故的軍官不少,別人說咱們是淮軍餘孽,咱們還別不服氣!像這樣搞,能打勝仗才叫奇怪!”

衆人一時面面相覷,頗有幾個不服氣的,本想分辯幾句,可是一看徐世昌和段棋瑞都板着臉,這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

沾親帶故?這又有什麼?北洋之所以成爲北洋,還就是因爲這個緣故。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外人再怎麼可靠,也不如這??“沾親帶故”可靠,打不了勝仗不要緊,關鍵是,一旦吃了敗仗,至少在逃跑的時候,戰場上有個照應。

馮國璋爲什麼能化裝逃離戰場?還不就是因爲他身邊的那羣沾親帶故的馬並麼?沒有那些忠心耿耿的衛兵,他馮國璋恐怕跟那曹鋌一樣。也死在豫南的戰場上了。

沒錯,你段棋瑞還別不服氣!人家馮國璋馮大帥現在就在上海的公共祖界裡逍遙快活呢,還是由那羣忠心耿耿的馬異保護着。

要說這北洋的情報蒐集效率雖然是低了些,不過對於一些事關自身利益的事情,北洋的將領們可都是用心着呢,這馮國璋躲在上海公共租界的消息就是北洋將領們昨天得知的。私下傳揚開去,沒敢公開談論。

衆人其實也都覺得奇怪,河南距離上海不是一般的遠,馮國樟竟然能夠突破南軍的封鎖線,這麼快就逃到了上海租界,稱他“長膽將軍”似乎不算過分。

雖然沒有公開談論馮國障“長腿將軍。的事,不過不少北洋將領也都開了心竅,現在,馮國璋已經給他們指出了一條退路,就算這北洋真的垮了,他們也不愁沒處去了。

所以,現在已經有不少北洋軍官開始將財產和家眷往天津租界轉移,有的軍官甚至只用了半天時間就將所有的動產和不動產處理了,這效率之高,讓人膛目結舌。

在某些事情上,北洋確實是高效率的。!~!

..

第1117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上)第522章 國際“友誼”第754章 幕後策劃者第756章 武裝起來第834章 混亂第570章 煙幕彈第875章 矛盾心態第432章 真真假假與虛虛實實(下)第804章 中華門前第318章 空戰第770章 克復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411章 進京(上)第54章 貳臣(下)第525章 刺汪第646章 戰爭魔法第846章 利用第917章 坐鎮邊境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632章 混亂(下)第35章 借題發揮第677章 試探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1264章 談判第607章 戰爭準備(上)第212章 宣慰使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826章 進步第489章 食古不化第827章 金鷹第719章 阻擊第335章 騎兵(上)第98章 自動槍第1107章 伏擊(上)第492章 1912年(下)第930章 伯力第612章 戒備森嚴(下)第540章 指點江山第655章 拉攏(下)第33章 君憲旗手(下)第452章 戲劇性的落幕第410章 唯我獨尊第1059章 走向戰爭(上)第225章 防區與獨立師第167章 租界(上)第610章 事變(下)第1034章 豪賭第631章 混亂(上)第490章 統帥堂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1029章 總司令的準備(上)第1143章 雷雨(上)第258章 黨魁之爭(下)第741章 風起南洋(上)第873章 國際角力(上)第187章 高攀橋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1031章 夜雨(上)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1128章 亞洲英雄第427章 制度與協調第462章 防守(下)第394章 修補匠第251章 漁人得利第921章 草原軍團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61章 破舊立新(上)第675章 沉重一擊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第1202章 亞洲決心(下)第1017章 掉包計(上)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50章 陰謀第874章 國際角力(下)第500章 調虎離山第298章 騎牆派第528章 政變第652章 鐵拳部隊(上)第1245章 橋第1136章 1940年(下)第1068章 曼德勒的天空(下)第841章 龍行南洋(上)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966章 難忘1919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688章 達子營第190章 碗裡奪食第636章 海面之下(上)第34章 初步整編第89章 釣翁漁叟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1258章 混亂背後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322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下)第1202章 亞洲決心(下)第63章 漢冶萍(上)第391章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