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形勢微妙上

10761908遠東狂人第27形勢微妙上

冰州屬河南省開封府管轄,自古便是豫北重鎮,交瀝孔監。…鐵路建成之後,鄭州又成了京漢線上最爲重要的交通樞紐,不僅溝通着南北交通,而且計劃修建的隴海鐵路也由鄭州通過,一旦隴海線建成通車。鄭州就將成爲中原乃至整個中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

不過由於“戊申革命”的爆發,隴海鐵路的建設計戈也被推遲,現在已建成通車的只有開封至鄭州的一小段,與京漢線一樣,這段鐵路也控制在比利時財團手裡,不過考慮到革命之後的亂局,現在比利時財團已經同意將部分管理權移交給袁世凱政府,至於護路權,更是完全交給了北洋軍。

作爲控撫京漢線的戰略要地,鄭啡現在已成了一座兵城,駐紮於此的北洋軍、豫軍地方部隊已超過萬人。現在仍在從北方調遣部隊到鄭州,如果南北之間兵戎相見的話,鄭州或許就是雙方爭奪的重點城市。

現在的河南,最高軍事長官是趙倜,他現在不僅是袁世凱任命的河南軍政府都督,同時也是河南鎮守使。理論上來講,所有的河南武裝部隊都歸他指揮。

但是理論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現在趙侗能夠指揮得動的只有那支由老毅軍擴充而成的豫軍,北洋軍名義上由他指揮,可是實際上的控制權是掌握在張鎮芳手裡。

張鎮芳名義上只是河南省議院的議長,按說是不能指揮北洋軍的,但問題是他的背景不一般,此人是河南項城人氏,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的表弟,與袁世凱關係密切,再加上他走進士出身,所以這仕途也是平坦,先後出任過清廷的道員、鹽運使、提法使,袁世凱的官越大,他的官也就越大,與袁世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害關係,所以,袁世凱倒黴的時候這張鎮芳也跟看到黴,當初袁世凱因爲“鴆殺大行皇帝”而失勢,張鎮芳也被罷了官。後來更是被小恭王的“宗社黨”盯上了。揚言要拿他的人頭祭奠大行皇帝,張鎮芳不得不逃到天津租界隱居。本打算再逃往香港,但不等他上船,袁世凱已發動“兵諫”重新掌握了中樞的權力,如此一來,張鎮芳不僅不必逃了,而且還可以繼續他的仕途了。

不過袁世凱並沒有立即給他官做,而他回了河南,讓他去“想辦法”當上河南省議院的議長,爲憲政做個表率,張鎮芳是聰明人。領悟了袁世凱的真實用意,於是迅速去了河南開封,一番謀劃,順利的當上了議長,成了河南的民意代表,與趙倜武,爲袁世凱打理這河南的軍政事務。

雖然張鎮芳只是文官,與軍事毫不搭邊,但是北洋軍將領都不是傻子。他們當然清楚袁世凱袁老帥派張鎮芳到河南的真正用意,趙倜雖然是“從龍功臣”可畢竟是個外人,不如張鎮芳這個表弟可靠,所以,雖然趙侗是名義上的河南都督,可在北洋軍官兵的心目中,張鎮芳纔是真正的“河南王”他們也只聽張鎮芳的話。

駐紮鄭州的北洋軍是第二師第四旅。旅長是鮑貴卿。北洋第二師是由原北洋新軍第二鎮改編而成,袁世凱的“新年通電”拍發之後,第二鎮就在鄭州響應袁老帥的立憲倡議。並出兵開封,逼迫河南巡撫吳重熹響應袁世凱,後來“建國戰爭”爆發。第二鎮改編爲第二師,派遣部分部隊由潢關攻入陝西,與河南奮進會並肩作戰,共同光復了陝西,“建國戰爭”結束後,第二師的部隊又調回了鄭州,繼續控制京漢線交通樞紐,爲袁世凱盯住南邊的共和軍和奮進會。

炮貴卿字霆九,奉天海城人氏。早年曾在淮軍當哨官,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入開平武備學堂,畢業後派入新建陸軍服役,算是袁世凱小站練兵時的老部下,“戊申革命”爆發時他是標統,與王佔元、盧永樣平級,袁世凱開始擴充北洋軍後,許多軍官被迅速提拔起來,鮑貴卿也從標統被提拔爲了協統,“建國戰爭”爆發後協統就改稱“旅長”了。

其實照資歷算的話,炮貴卿做師長也並無不可,但是僧多粥少,袁世凱的親信太多,不可能一一顧的過來,也只能委屈鮑貴卿先做旅長了。

爲了早日做上師長,炮貴卿不的不想辦法巴結張鎮芳張議長,張鎮芳說往東,鮑旅長麾下的北洋第四旅就不敢往西,也正是靠着炮貴卿手下這近四千人的部隊,張鎮芳才能與河南都督趙綢分庭抗禮,在這河南威風八面。

不過趙倜也不是省油的燈,他手下的豫軍雖然素質、裝備遠不及北洋軍,可是人多勢衆,僅是嫡系部隊就有八千人,加上那些各地來投的民軍、會黨,趙都督手裡的部隊已超過了一萬人,靠着這支部隊,趙倜才能與張鎮芳戰個勢均力敵。

可是河南境內不僅有北洋軍、豫軍,在豫南還有一支人馬,叫做“湖北軍政府北伐先遣畢”這支部隊名義上隸屬於共和軍序列,可是實際支半獨立的武裝力量,其指揮權由奮進會掌握,無論是袁世凱還是趙北,都無法直接指揮這支部隊,只有奮進會的領袖楊王鵬才指揮得動,這支部隊原本只有河南新軍的一兩千殘餘部隊,後來陸續補充兵員、武器,在合併了王天縱的綠林武裝後,部隊迅速擴充到數萬人,現在留在河南的部隊還有兩萬餘人。雖然裝備低劣、人員良莠不齊,但身後站着湖北的共和軍和整個南方的革命黨人,所以其勢不容輕視,無論是北洋軍還是豫軍,都不敢主動挑釁。

除了這三路人馬之外,在豫西北還有一支特殊的武裝部隊,叫做“豫陝聯軍”由同盟會員劉鎮華控制,名義上歸奮進會指揮,但是實際上是自行其事,與奮進會保持着若即若離的關係。而且由於其成員多半都是河南的蹼將、陝西的刀客,部隊的組織性更差,匪性更強,裝備也更低劣。

四路人馬會中州,這河南的地面也上演着一幕現代版的春秋戰國,峨的支制,泣河南的地面反倒比湖南、貴州平靜許多。舊,叭面看上去風平浪靜。

換句話說,現在的河南,各方勢力處於平衡狀態。

但是隻有局中人才明白,河南現在的形勢也很微妙,四方勢力的平衡隨時都會被打破,就像那湖南、貴州一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成了炮火硝煙的戰場。

最近這段日子以來,炮貴卿往張鎮芳窩所跑得更勤快了,袁世凱的一些密電都是由張鎮芳轉交給炮貴卿,就連河南都督趙倜都不得與聞,也正是從那些密電中,炮貴卿噢出了一絲南北決裂在即的味道,如何在這場亂局中取得足夠的利益成了炮旅長最關心的問題。

今日一大早,鮑貴卿就跑到張鎮芳寓所請示,到了日上三竿的時候才返回城郊的旅司令處,但還沒坐下。張鎮芳又派了一個心腹隨員匆匆趕到旅司令處,邀請鮑貴卿前往省議院議事。

河南省垣是開封,但考慮到京漢線的重要性,鮑貴卿和張鎮芳堅持主張省議院應該駐在鄭州,他們打的旗號是“軍民分治”可以與都督府駐地開封區別開來,豫督趙倜對此雖有不滿,可是也並未強烈反對,所以,與四”的情形相似,洱南的省議院駐地與省政府駐地不在同一斤。

市。

炮貴卿趕到省議院的時候,一幫臨時召集起來的議員正在開會,炮貴卿不是議員,也不是記者,自然不好趕去會議室旁聽,於是只能在接待處等候,一邊等一邊琢磨張鎮芳召他過來是爲了什麼事情。

等了小半個鐘頭,不見張鎮芳過來,正不耐煩時,吳重熹卻走進招待處,向炮貴卿問道;“炮旅長。你也在這裡?可是張議長召你過來的?”

吳重熹是原河南巡撫,袁世凱兵諫之後,他在北洋第二鎮的炮口下也宣佈響應立憲,理論上來說。他不僅是立憲黨人,而且也是袁世凱篡清的功臣,應該委以重任,但是實際上,清室退位讓國之後,吳重熹並未得到重用,做了一段短時間的河南省議院代理議長之後,就把這斤,位置讓給了張鎮芳,至於他本人,則只得了個“河南憲政委員”的頭銜。從袁世凱那裡領取一份津貼。

吳重熹也是聰明人,知道自己應該扮演什麼角色,自從擔任憲政委員以來,他就一直低調處事,張鎮芳不召他去,他便閉門謝客,在寓所與幾位幕客詩畫自娛,偶爾應邀參加一次政府會議,也是沉默不語,如同木偶一般,這也算是明哲保身的理智。

炮貴卿知道吳重熹現在的處境,見他發問,於是淡淡說道:“正是張議長召我過來的。

吳委員只怕也是應邀前來的吧?”

吳重熹在鮑貴卿對面坐下,點了點頭,向跟在身邊的一名長隨要了根旱菸杆,用嘴叼着,卻沒點燃。遲疑了片刻,才又說話。

“今日張議長召我們過來,只怕是商議湘變、黔變的事情。”

炮貴卿故作愕然,問道:“湖南、貴州事變,雖是熱鬧,可關咱們什麼事情?”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湘黔事變處理不好,只怕又是一場變亂啊。”

吳重熹吩咐那長隨將早煙點燃,“吧嗒吧嗒”抽了兩口,緩緩說道:“炮旅長沒聽說麼?昨日開封所有公私學校一律罷課,無論教員還是學生,都在街上游行,發表演講,譴責湖南、貴州政變,還向河南都督遞交了請願書,要求民國政府嚴辦殺害軍政府文武官員的叛亂分子。開封是省憲所在,那裡一鬧騰,其它地方也得跟着鬧騰起來,所以。這議院才緊急開會,商討應對辦法。另外,前幾天制憲會議已表決通過了組建討逆軍的決議案,袁大總統對此很是不滿,去電質問,卻得到兩封內容截然相反的回電,此事也是蹊蹺啊,現在的制憲會議只怕自己也是打成一團了。”

炮貴卿不以爲然的搖了搖頭,說道:“吳委員言重了,一幫手無寸鐵的百姓,不過就走到街上喊兩聲口號。派些揭帖,又有何懼?大不了用兵彈壓,我就不信了,一幫愣頭青還能成得了什麼大氣候。至於制憲會議裡那幫南方人搞得小動作。咱們心裡清楚就行了,別把他們當回事,民意?民意能當飯吃?”

“民意固然不能當飯吃,可是卻是一根雞毛,拿着它就能當令箭啊。炮旅長熟悉軍伍,但對民政事務卻不是很瞭解,不要小看了那幫革命黨,他們別的本事沒有,可是挑唆百姓、指鹿爲馬的本事還是有一些的,此次湘黔事變有些蹊蹺,還是應該慎重對待。”

吳重熹羅嗦了幾句後又沉默不語。像個鄉農一般神情專注的抽着早煙。抽完了一鍋煙葉,又摁了一鍋。但還沒等抽上幾口,就聽見屋外傳來一陣喧囂。

“消滅叛亂分子!”

“革命萬歲!”

“打倒君憲派!”

“擁護革命政府!”

見炮貴卿臉上的神情古怪,吳重熹擡起手,指了指窗外,說道:“看看,我剛纔怎麼說的?這不,鬧騰起來了吧?”

“一聳草民,翻不了天的。”

炮貴卿臉一拉,站起身整了整軍裝,轉身就離開接待處,領着幾個馬弈走出省議院。

到了議院正門一看,卻見黑壓壓一片,省議院已被百姓包圍,街面上聚集的百姓不下萬人,官員、教員、學生小工人、販夫、走卒,各色人等將這河南省議院門前的街口擠得滿滿當當,不少人手舉標語,高喊口號。

炮貴卿本打算出來吼上幾聲嚇唬嚇唬百姓的,但眼前這架勢立刻讓他打消了原來的念頭,他確實沒有想到,革命黨在鄭州城裡的號召力竟如此大,輕輕鬆鬆就拉起了上萬人的示威隊伍。

吳重熹說得對,民意雖然只是雞毛。可是如果運用得當,這根雞毛也是可以當令箭使用的。

第600章 兩個選擇第1187章 極光之下第135章 灰色勢力第413章 大十字計劃(上)第1040章 謝幕(下)第817章 總統臂助第450章 義不容辭第658章 進攻(上)第741章 風起南洋(上)第559章 南苑會議(上)第972章 變數(下)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561章 邂逅第88章 宣傳的藝術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108章 共和與進步第523章 利益與利益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634章 海軍軍官的煩惱第929章 海參崴第1139章 無法完成的任務第367章 世家紈絝第1160章 逢場作戲第624章 戰爭已經爆發(下)第247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下)第216章 養肥豬與殺肥豬(下)第226章 協餉第262章 時局紛亂(下)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193章 公債第754章 幕後策劃者第819章 難得糊塗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664章 追擊與防禦第1062章 提前佈局第329章 鐵甲鏗鏘(上)第752章 奇兵(下)第1098章 飛蛾撲火的艦隊第939章 M先生第799章 良好開端第579章 國魂第955章 坦克戰第54章 貳臣(下)第168章 租界(下)第732章 上兵伐謀第1123章 大國戰略(上)第1119章 29號陣地第347章 戰俘第363章 束手無策第979章 火箭第471章 利益至上第907章 財政整理(上)第624章 戰爭已經爆發(下)第465章 外行領導內行第151章 戰重慶第894章 夜戰勿裡洋(下)第633章 空中游獵第490章 統帥堂第656章 防禦(上)第79章 灄口第1225章 彈射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421章 南行山東(上)第1208章 牛蛙第1080章 前線(下)第1235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上)第175章 赴宴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第951章 攻擊(上)第973章 大戰略第659章 進攻(下)第1188章 斡旋人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543章 東大洋上第837章 一切都是利益(上)第146章 炮擊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第461章 防守(上)第918章 總統鈞裁第69章 一念之間第768章 不可捉摸第40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04章 戰與不戰(下)第1109章 鏖戰第490章 統帥堂第1100章 激戰(下)第571章 南洋攻略(上)第997章 歸來(上)第1253章 開羅會議(上)第322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下)第1103章 迎擊(上)第1017章 掉包計(上)第546章 雛鷹展翅第597章 訓政五君子第851章 戈壁灘上第282章 木偶第1252章 毛遂自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