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決裂邊緣

鑰變、黔變直接關係到趙北的西南戰略。無論列強是否手事變,都不會影響趙北強勢介入的決心。所以,這軍卓會議一直持續到快正午時。

名值班參謀走進會議室,來到趙北跟前小聲說道:“總司令,“楚觀,號回到漢陽碼頭了,熊味根也隨船回來了,那幾位同盟會的幹部也一起回武漢了,同行的還有幾位共進會的幹部。”

“哦?味根回武漢了?”趙北站了起來。“走,都跟我去碼頭迎接熊都督,順便去吃午飯。”

“楚觀”號是從嶽州趕回武漢的。它現在承擔着運輸彈藥、補給的重任。“楚觀”雖是炮艦,可排水量也有七百多噸,在洞庭湖裡航行有擱淺的危險,因此只能在嶽州長江碼頭停泊,無法駛進洞庭湖作戰,現在能夠駛進洞庭湖進行炮火支援的只有“楚甲楚乙”那樣的代用炮艦,“楚乙”已在洞庭湖參戰一日,“楚甲”載着趙北從武穴兼程趕回武漢後也去了嶽州,所以,“楚觀”號就承擔起了運輸任務,拖帶駁船、木船往來於武漢和嶽州之間。

熊成基前幾天坐船去了湖南,應共進會邀請參加湖南議院開院典禮。趙北也同時收到了邀請,不過託詞沒去。

現在看來,那所謂的“湖南議院開院典申”根本就是湖南立憲派放出的煙霧彈,用來迷惑共進會的。可憐共進會毫無察覺,還邀請總司令前去觀禮,趙北當然不會去湖南。他只是靜靜的等待着機會,就像一隻跟在螳螂之後的黃雀。

當時熊成基去湖南的時候同盟會的譚人鳳等人也跟了去,本來宋教仁和陳其美也打算去長沙走走的,但由於臨時改變主意,打算回東南主持黨魁推舉事宜,所以就沒去,趙北也正好借這個機會託詞沒去湖南。而是將宋教仁、陳其美等人送到了鄂東,在武穴與衆人分手,就近考察防汛工作,隨後的湘變、黔變又打亂了他的考察計發小,不得不匆匆返回武漢坐鎮,解決湖南、貴州問題。

趙北帶着部下趕到碼頭時,熊成基等人已下了船,正在幾名後勤軍官的陪同下參觀貨棧裡堆積如山的軍用物資,人人都是一臉的羨慕。

“味根,你到是勤快,整天東跑西顛。算算時間的話,你們只怕還沒趕到長沙就趕上湘變了吧?”趙北迎上去打着招呼。

熊成基走上去與趙北見過了禮。說道:“我們在嶽州逗留了一日,隨後往長沙趕,半路上就趕上湘變,後來跟着北撤的革命聯軍退到了湘陰。聽說總司令已趕回武漢坐鎮,我們就和幾位共進會的革命同志一起回武漢了。聽吳副司令說總司令正在佈置反擊頑固派事宜,熊某自問于軍事尚有一二心愕,又在湖南呆過幾天,於是特意前來毛遂自薦,做個參謀官,爲總司令出謀劃策。”

“讓你做參謀官,那可就屈才了。”

趙北客氣了幾句,向熊成基身後那幾人看了看,見所有人都是一副疲憊神情,最後將目光停留在居正那邊,見他那身洋裝已滿是硝煙塵土。於是說道:“之駿兄,你這樣子可是夠狼狽的,我讓衛兵給你拿套新軍裝過來,你換上,好歹看着精神點。”

居正卻是苦笑着搖頭,說道:“此次湘變。共進會可是吃了大虧。革命同志中不少人都是意志消沉。我這已算是很精神了,總司令若是去湘陰瞧瞧,只怕是要氣得摔帽子罵人,逃兵、逃將,殘兵、敗將,這就是如今共進會的精神面貌。其實說到底,咱們革命聯軍還是吃了這個武器槍炮的虧,湖南君憲派那幫人不僅有法國造的步槍,甚至還有法國造的野戰炮,那可是管退炮!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把這些武器槍炮弄到湖南的。難道他們搭上了法國人的線?”

“之駿兄,你這揣測不是沒有道理。你們共進會向進軍雲南,那裡一向被法國人視爲禁離,是法國人的勢力範圍,他們當然不願意看到你們在雲南建立革命政權,他們看中的是當地的土著勢力,他們打算扶持代理人,現在廣西已經被同盟會和光復會控制,法國人前段時間忙着波斯尼亞危機的事情,顧不上干涉。現在法國人從歐洲抽出力量,已經可以對遠東施加強力影響了,所以啊,你們共進會的同志就被法國人給陰了。”

見居正有將話題扯到軍火問題上的趨勢,趙北急忙轉移了話題,畢竟。在軍火問題上,總司令幹得確實不怎麼地道,雖然與廣東、湖南特使的會唔是秘密進行,而且也沒有什麼書面協議,但是這個軍火問題確實不宜深入討論。

趙北的分析有些道理,居正這幫共進會的幹部陷入了沉思,沒再說話。

趁這工夫,趙北吩咐衛兵取來幾套軍裝,爲幾人換上,冉時向那幾位同盟會幹部招呼了幾句。

“石老、子鑑、藹士、月樓。你們四位也是一路旅途勞頓,我爲你們安排了酒菜,吃飽喝足之後先休息休息,等養足精神之後,咱們再來討論一下湖南和貴州的事變。”

聽了趙北的話,譚人鳳、徐鏡心、陳其採、陳炯明四人互相看了看。由譚人鳳回話。

“總司令客氣了。爲了革命,莫說是東跑西顛,便是上刀山下火海,咱們革命者又怎敢託詞逃避?再說了,湘變、驗變以來,兩省革命同志陸續遇害,君憲派小醜跳樑。此情此景讓人五內俱焚,哪裡還有心情飲酒?湘變發生時我們幾人雖不在長沙,可是那湘陰之戰我們卻是參與了的,激戰正酣時我們也都是拿過刀槍上過陣的,如果我們提前趕到長沙的話,那麼此刻恐怕不是死在長沙城裡就是死在江西了,照那幫君憲派的說法,咱們這都是“會匪頭子,啊。”

譚人鳳聲音不高,但是話語淒涼、憤恨,說到激動處,白鬚抖動,激憤之情溢於言表,其他人也是憤慨之極,明明是推翻滿清王朝的革命黨人,現在卻硬是被人扣上頂“會匪”的帽子,換了誰心裡都不會

居正悲憤的說道:“說起這斤,“會匪”咱們共進會還真的需要檢討一下,部隊擴充太快,難免良莠不齊,當時我就提醒過孫都督,這擴充部隊和幹部要慎重,不能給人以口實,可是孫都督聽不進去,我也是無可奈何。這幸虧是孫都督在雲南前線,不然的話,若是陷在長沙,那咱們共進會就是羣龍無首了。”

譚人鳳嘆了口氣,說道:“會黨多半都是些江湖人物,這江湖習氣難免沾染,其中也不乏雞鳴狗盜之徒,這些人革命傾向較爲明確,可是身上的匪氣也最重,有些人看到清室讓國了,共和成立了,就以爲天下太平,是輪到自己享受的時候了。這些人啊,那就是湯鍋裡的老鼠屎,雖然區區幾粒,卻讓人敗了胃口。”

“石老所言極是,這會黨裡良莠不齊的狀況確實很讓人無奈,不過也正像你所說,革命的初起階段,還是離不開這些青皮、遊棍的,他們可以充當革命的急先鋒,但是卻不能作爲革命的幹部安插在軍政府裡。這一方面是他們的匪氣難除,另一方面則是因爲他們立場不堅定,隨時可能背叛革命。湘變固然是君憲派搗鬼,但如果沒有會黨敗類的策應。共進會絕不會敗得如此慘烈。聽說貴州的焦都督就是死在叛徒手裡。所以,對於會黨,我們革命黨人不僅要善於利用他們革命性的一面。也必須防止他們背叛革命。”

說到這裡,趙北嘆了口氣,話鋒一轉,說道:“以前在四川的時候。曾聽朱書癡先生談到過譚石老有意整頓各地會黨,我也深以爲然,會黨必須整頓,不然的話,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啊。”

“是啊,會黨良莠不齊,確易給人口實。上次我去長沙,也曾勸過孫都督他們,擴充部隊固然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甄別,千萬不能把那些真正的土匪編進革命軍裡,但是他們不聽,結果授人以柄,此次君憲派策動湘變,之所以一呼百應。與那些害羣之馬不無關係,而且正如總司令所說,這會黨裡的叛徒更是陰險。長沙的火藥庫就是被叛徒勾結內奸給炸燬的。不然的話,長沙也不會那麼快就陷落,至少可以支撐到共和軍趕到增援,南北夾擊,區區君憲跳梁又能張狂幾日?可惜,可惜。湖南大好革命形勢竟是如此毀於一旦,怎能讓人心甘?”

譚人鳳長嘆一聲,摸出幾張紙,遞給趙北。

“這就是我草擬的《民間社團組織法》,本打算趁着湖南議院開院之後遞交上去表決一下的,但是沒等遞交上去,君憲派就下黑手了,咱們是卒不及防啊。”

“這叫以有心攻無心,背後捅刀子,這就是背叛革命!湘變以來,已整整三天時間,不見中樞斥責湖南君憲派小人,到是迫不及待的任命了一個湖南都督,這算什麼?孫都督還活着,湯化龍就成了湖南都督。如此處置,讓人心寒。袁世凱分不清是非黑白,可是咱們革命黨人分得清,既然湖南君憲派已背叛了革命,背叛了共和。我們革命黨人當然有足夠的理由鎮壓叛亂,重新確立湖南軍政府的威信,還望總司令速速派兵,進攻長沙,只要拿下長沙。湖南的大局就穩定了。”

見譚人鳳有越扯越遠的趨勢。熊成基急忙將話題轉了回來,向趙北望去,但總司令面無表情,只是看着手裡那幾張紙,誰也不知道他打得是什麼主意。

此次湘變、黔變,對於南方革命派無疑是一次沉重打擊,不過短短几天工夫,湖南、貴州兩省的軍政府就倒了,君憲派得勢,這種局面只對袁世凱有利,而對於南方革命勢力的整合是極其不利的,而且一旦湖南、貴州落入袁世凱掌握,就等於在南方革命勢力的夾縫中插了一根楔子。只要袁世凱願意,隨時都可以在這裡搞些小動作。

更重要的是,就在同盟會和光復會即將合併組建一個聯合政黨的緊要關頭,湖南、貴州革命軍政府卻垮了臺,這對於這個尚未正式宣佈組建的聯合政黨的威望是沉重的打擊。如果不予以堅決反擊的話,一旦國會選舉開始,聯合政黨就無法保證足夠的票數。

所以,無論是同盟會還是光復會。都希望共和軍儘快採取行動,以雷霆手段快刀斬亂麻的收拾掉湘黔兩省的君憲派力量,將兩省重新納入革命派陣營,加強革命力量。

但是駐紮在嶽州的共和軍第五師卻遲遲沒有行動,這讓熊成基、譚人鳳等人百思不得其解,雖然吳振漢的藉口是武器彈藥正在補充,糧草也在籌集,但是這個解釋並不能讓同盟會和光復會滿意,於是熊成基和譚人鳳才帶着幹部從湘陰匆匆趕回武漢,面見總司令,教促總司令儘快派兵進攻長沙,只要拿下省垣,湖南君憲派就大勢已去,而以衆人看來。共和軍第五師就有足夠的力量消滅湖南君憲派,根本不必再等待援軍。

聽見熊成基的話,趙北搖了搖頭。說道:“味根,你只看見了其一。卻沒看見其二。這裡都是自己人。我就實話實說,現在駐紮河南的北洋軍正沿着京漢線向南緩慢推進。雖然速度不快,可是畢竟是在南進。所以啊,此次湘變、黔變不是區區君憲派那幫遺老遺少單獨策劃的。說不定啊,這是北方那位軍事強人拉上外國勢力在給君憲派撐腰呢。咱們現在可不能莽撞,必須謹慎制並作戰計劃。”

衆人品味着總司令的話,這裡頭能品出兩個意思:其一,袁世凱可能是此次湘變、黔變的幕後主使,至少袁大總統脫不了干係;其二,總司令對袁世凱已非常不滿,這與當初他“毫無立場”的推舉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已是天壤之別,或許,總司令現在也有些後悔當初的“草率”了,或許,總司令更願意看到一位代表南方革命勢力的人就任民國正式大總統。

衆人並不清楚總司令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是,至少他們以爲自己把握住了總司令的立場變化,於是有些人的心思活絡起來,開始思索國會選舉和隨後的正式大總統選舉的事情。相比之下,共進會在湘黔事變中的慘敗反倒不是那麼重要了。

如果總司令與袁世凱就此決裂,那麼,至少那些革命者的犧牲會變得更有意義。

但是總司令真的打算與袁世凱決裂麼?

沒人能夠肯定,或者,總司令與袁世凱的關係只是處於決裂邊緣。

帶着不同的心思,衆人邊走邊聊,但並未離開碼頭,而是乘了一艘交通艇,登上了停泊在江心的“海深”號巡洋艦,原因則很簡單,因爲他們聽到了軍艦上響起的開伙號。就近吃飯確實是個好主意。

第104章 爲民請命(下)第155章 掮客(上)第375章 局勢詭異(上)第597章 訓政五君子第461章 防守(上)第1247章 開羅來客(上)第763章 哀兵難勝第723章 危險的海域第308章 軍令如山第14章 兵變黃泥港(上)第751章 奇兵(上)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527章 辦案第350章 誠意第310章 各有所第1027章 籌備行動(上)第52章 忠奸難辨(下)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101章 被服廠第1006章 挑釁(下)第1221章 抵住世界咽喉的尖刀第420章 小動作(下)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71章 獨木難支(下)第594章 司馬昭之心第1066章 新的戰爭第714章 一號方案第1184章 全球衝突(下)第100章 君憲與共和(下)第628章 閃電(下)第553章 雪山基地第852章 鋼師第823章 對德友好國家第276章 形勢微妙(下)第273章 吳師長(上)第631章 混亂(上)第109章 遠來是客(上)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597章 訓政五君子第104章 爲民請命(下)第138章 赳赳武夫第398章 行動迅速(下)第559章 南苑會議(上)第471章 利益至上第127章 鄉村改造第1055章 在基地(上)第533章 陸屠請客第82章 伐大樹(上)第272章 籠中之鳥(下)第1073章 海空戰(上)第352章 北巡(下)第1128章 亞洲英雄第282章 木偶第459章 投機第421章 南行山東(上)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1202章 亞洲決心(下)第1094章 南亞方案第1217章 準備打仗(上)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1231章 斯米爾基通道戰鬥(上)第118章 銀行團與築路權第818章 恃才傲物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899章 亞洲的覺醒(上)第335章 騎兵(上)第620章 憤怒的筆桿子第442章 以退爲進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930章 伯力第451章 人心所向第888章 中國的戰列艦(下)第1269章 飛兵亞平寧(上)第793章 巴達維亞(上)第267章 逃犯第432章 真真假假與虛虛實實(下)第988章 狂人請客(下)第1110章 殲滅第116章 張園(上)第207章 搶桃子第413章 大十字計劃(上)第867章 善後會議第507章 小腳色(上)第504章 戰與不戰(下)第437章 左膀右臂(上)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1章 穿越時空的小職員第1159章 海軍的未來第729章 粉碎進攻第983章 1920年代(上)第1142章 高加索戰爭第36章 連消帶打第1053章 旁觀者清第487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上)第1070章 紅海鯊魚第626章 夜鷹(下)第467章 旅順第1196章 01號決議第134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