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拆豬圈(上)

豬雖然鬥不過殺豬匠,可是終究沒有被殺豬匠幹掉。

無論如何,食鹽引岸保住了,四川鹽商彈冠相慶,猶如打了勝仗一般。

但四川鹽商並沒有輕鬆太久,很快他們就遇到了新的對手——————精鹽。

這個對手可比淮揚鹽商難對付得多,因爲他們是洋人。

中國傳統食鹽中口感最好的是淮鹽,其次是川鹽,但在外觀上淮鹽不及川鹽,淮鹽含有較多雜質,色澤不純白,偏黃,川鹽之所以能在鄂西引岸戰勝淮鹽,除了價格優勢之外,就是色澤純白,口感也好。不過隨着外國精製食鹽的進口,川鹽在色澤上的優勢盡失,在精鹽的打擊下,最近幾年川鹽銷路不暢,貨棧時有積壓,如果不是此次“戌申革命”爆發,外國停止向湖北等地出口食鹽的話,用不了幾年川鹽就會完全失去外省市場。

所以,四川鹽商痛恨的就是淮揚鹽商和外國鹽商,誰能幫他們奪回引岸,誰就是他們的救星,當年支持四川鹽商的左宗棠西征阿古柏,所用軍費中,有差不多兩成是四川鹽商報效的,由此即可看出他們對引岸爭奪的重視。

現在,共和軍主政四川、湖省,前不久又傳來消息,湖北軍政府藉口打擊私鹽,大力打壓淮鹽,雖然此舉是爲了維護湖北鹽稅收入,但也在客觀上幫助了四川鹽商,在某種程度上,四川鹽商對趙北有一種天然的好感。

“如果總司令當大總統就好了樣就能把川鹽銷往全國各地。”

不止一個人是這樣做乎所有的四川鹽商都在做着同樣的夢,現在的川鹽由共和軍統一收購,共和軍的地盤實際上就是川鹽的地盤。

但總有醒來的一天,當趙北打算整頓鹽政的消息傳出後,大小鹽商無不戰戰兢兢,誰也知道這位有着“趙屠”諢號的總司令到底打算幹什麼,反正憑藉鹽商們的歷史經驗,每當上頭放出風聲說要整頓鹽務的時候,通常也是鹽商大把往官府送銀子的時候,誰都知道當鹽商的好處當了鹽商的就巴望着一直當下去,沒當上鹽商的富戶也削尖了腦袋想往這個集團裡鑽營,至於誰當誰不當,那就得看官府一句話了。

具體在得看總司令一句話。爲了保住鹽商地位置。不少來開會地鹽商都在兜裡裝了銀票、支票只要趙北開口。要多少軍費。衆人合計合計。也是能夠湊一湊地。要多了當然不行。但至少也足夠總司令養上幾萬軍隊地。

對於鹽商們地心思北自然也一清二楚。實際上就在昨天當他視察完畢回到炮艦上地時候。藍天蔚就向他報告了鹽商們地動向據藍天蔚估計。如果趙北肯開口地話富順一地地鹽商就能湊起三百萬兩白銀。幾乎抵得上四川半年地鹽稅收入。摺合成銀圓。就是四百餘萬圓。足夠兩個甲種師一年地開銷。

這當然令人心動。但還不足以打動趙北。他想要地不是四川半年地鹽稅收入。他想要地是整個四川鹽業地巨大利潤!滿清官場上地那一套舊規矩漏洞百出。每年地鹽稅至少有一半進入了私人腰包。即使按照最保守地估計來算。如果此次鹽政改革取得成功。那麼。僅四川鹽稅地收入就可以至少增加一倍。超過一千萬兩白銀!

一想到有這麼多軍費歸自己所有。趙北恨不得立即將整個富榮場掀個底朝天。將鹽商們地窖裡地藏銀通通抄去充作軍費。不過理智告訴他這是不行地。所以最終還是將這個念頭壓了下去。畢竟。鹽商擁有巨大地財力和廣泛地人脈。目前來說暫時還是需要團結他們地。要想將四川牢牢控制在共和軍手裡。就必須將這些人變成共和軍地利益共同體!何況。中國地實業強國計劃也離不開這些腰纏萬貫地大商人。而且現在不是古代了。商人們也明白外國銀行地好處。發掘地窖地辦法已是行不通了。

於是就有了這次“鹽政善後會議”。這既是趙北展示自己鹽政規劃地舞臺。同時也是利益分配與妥協地姿態。現在共和了。一些事情也是需要做做表面文章地。畢竟。家天下地時代已經過去了。即使是軍事強人。也要俯順民意。

趙北舉起手。示意衆人安靜。待鹽商們冷靜下來。才接着說道:“舊時代已經結束。新時代正在開啓。諸位縉紳耆老。萬不可錯過這新時代地富強列車!現在共和成立。將來憲法公佈。所有國民一律平等。法律保護所有商人地合法財產。以後就不會再有官府藉端壓榨實業人士地事情了。作爲共和政府正式任命地‘西南六省鹽政督辦’。今天站在這裡。我可以向諸位保證。今後地四川鹽政不必再仰人鼻息。‘川人治川’絕不是一句空話!有共和軍保護。任何人均不能奪去諸位地合法財產!”

“總司令說得好!硬是要的!共和軍萬歲!”

混在人羣裡的幾個衛兵高喊了幾句,用得是四川話,爲了這幾句話,他們跟着秦四虎幾乎練了一晚上,倒也略有小成,川味十足,再加上那身長杉,活脫脫一幫四川小商人。

在這幫冒牌

帶頭下,人們很快醒悟過來,紛紛鼓掌歡呼,有的人,有的人則是真心擁護,總之現場氣氛又熱烈了許多,半晌之後纔再次安靜下來。

趙北很滿意衆人的表現,繼續說道:“此次‘鹽政善後會議’,正是底定四川鹽業、鹽政的關鍵會議。時代在進步,過去的一些東西早已落後了,再不改改,恐怕以後就連四川百姓也要吃外國鹽了!川鹽爲何敗於洋鹽?在我看來,原因不過有二:其一模不足川雖有坐擁數口甚至十數口鹽井的大鹽商,但和外國鹽商仍差得遠,就是淮揚鹽商也比不過;其二,四川雖有火井,但火井有旺有欠,有些鹽場還沒有火井可用,熬鹽就靠火燒,一則費時費力,二則濫採森林,爛地方商是用機器製鹽,所需不過煤炭、電力而已,這熬鹽成本自然低得多,因此才得以大舉侵入我國鹽岸要說川鹽,便是淮鹽也是鬥不過洋鹽的!”

聽到總司令的話場鹽商深有同感,四川雖不及沿海開化,但鹽商們並不缺少見識,洋人機器製鹽的說法衆人也略有耳聞,也曾有人試圖模仿,但無奈技術力量匱乏有同行拆臺,結果這洋法制鹽只能停留在紙面上至於“規模”一說,倒是有些新鮮鹽場鹽價低於小鹽場鹽價這也是事實,不由衆人不服。

但如何更改?這事恐怕只能依靠官方力量了。

趙北侃侃而談:“其實趙某的意思也就在這兩方面使川鹽行銷各地,就必須改變靠天吃飯的熬鹽法,一邊購買機器,以機器製鹽,一邊整頓鹽業,整合資源,化小鹽商爲大鹽商,擴大鹽場規模,只有將所有的鹽井、火井合併到一起,才能最有效的利用四川的鹽業資源,並降低製鹽成本。”

聽到這裡,衆人一次鬨然而動,禮堂裡頓時叫得震天響。

“總司令,你的意思是不是,以後咱們小鹽商就不活了?”

“總司令,何謂‘鹽商’?何謂‘小鹽商’?兩者如何分辨?論財勢,還是論井數場數?”

“鹽井、火井分散各處,如能夠合併到一起?”

“鹽合併到一起,並用機器製鹽,這就用不了太多鹽工,許多鹽工必然會失業,誰給他們飯碗?”

……

現場大小鹽商七嘴八舌的發問,一些自認是小鹽商的縉紳更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就差嚎啕大哭了,哆哆嗦嗦的去摸手帕擦眼淚,等摸出來一瞧,卻是銀票、支票,頓時更是悲切,明明是來巴結總司令的,可沒等掏銀子報效,人家卻已經給自己挖好坑,就等自己往裡跳了。

前清的時候官府講究“殺肥豬”,鹽們鬥不過,也就忍耐着,可是現在,瞧這總司令的意思,似乎是打算將那“豬圈”整個拆了,衆人能不憂慮麼?

前來開會的地方軍政人物則在一旁幸災樂禍,一些心思活絡但同時腦子缺根弦的人甚至已開始琢磨如何聯合鹽商倒趙了。

當然,還是有冷靜的人的,正當衆人鬧得不可開交時,卻聽底下一人高喊一聲:

“夠了!大夥兒別鬧了!聽總司令怎麼說。前頭信誓旦旦保證要保護商人,總不能把剛說出去的話再咽回去吧?”

趙北擡頭望去,見一箇中年男子擠出人羣,走到講臺下,仰起頭望着他。

“總司令,鄙人李桐垓,現爲富順商會會長。”那人衝着趙北抱了抱拳。

“原來是李會長,失敬,失敬。前日接風宴沒能趕上,實在是抱歉得很。”趙北也抱了抱拳,聽口音,剛纔叫鹽商們安靜的正是此人。

李桐垓說道:“總司令體諒,富榮鹽商也並不都是有錢有勢的,有的一家幾十口人,就指望一口鹽井吃飯穿衣,日出之前就已出城找尋柴薪,夜時分仍未歇息,忙碌競日,也僅僅只得數餐之飽,若是政府收回鹽井,只怕這些人就要流落街頭了。”

“你說得是竈戶,我當然知道他們生活艱辛,這幾日巡查,我也去看過他們的井竈,在我看來,他們並不能算做鹽商,他們其實是鹽工。”

趙北點了點頭,向衆人掃了一眼,說道:“不過,請諸位放心,此次鹽政改革,這種竈戶並不在改革範圍之中,只要他們照章納稅,政府允許他們繼續經營。”

“總司令的意思是?”李桐垓有些糊塗了,弄不明白趙北到底想怎麼幹。

“我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將所有僱傭有鹽工、工的鹽商撮合到一起,組建一個大型的鹽業公司,發行股票,實行股份經營,按股份收取紅利和利潤,一旦組建完成,軍政府就場徵稅,而且只徵一道稅,出了稅關之後,無論你將鹽銷往何地,均不再徵稅!至於那些單獨經營的竈戶,也可申請入股,成爲公司股東。”

組建鹽業股份公司?原來這纔是總司令的目的啊。

不過,這是不是一座新的“豬圈”呢?

讓人頗費思量啊。

(未完待續,)!~!

..

第530章 強勢人物的反擊第211章 小才大用第782章 南苑行轅第1101章 獵人(上)第15章 兵變黃泥港(下)第1135章 1940年(上)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264章 湘黔事變(下)第41章 東進與西進(上)第566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197章 拉偏架第1087章 “颱風”登陸(上)第816章 “伏特加”(下)第853章 西進天山第747章 困難與希望第960章 陰謀第121章 穩坐釣魚臺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24章 風雨九江城(上)第1113章 國際局勢的變化(上)第538章 局中人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474章 代號“墨斗魚”第1249章 代號“沙暴”(上)第452章 戲劇性的落幕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769章 重錘第952章 攻擊(下)第723章 危險的海域第1211章 柏林局外人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423章 大買賣第442章 以退爲進第1026章 網第557章 狼窩(上)第351章 北巡(上)第541章 青島(上)第8章 危局第898章 兩場戰爭(下)第703章 立國第3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222章 旋風第307章 武勝關(下)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269章 特殊戰場(上)第581章 公元1914年第929章 海參崴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1186章 北極圈裡第145章 袍哥人家第1243章 克澤爾謝魯斯的硝煙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第1058章 雷鳴第156章 掮客(下)第291章 直接影響(上)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166章 對日交涉條款第319章 各爲其主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889章 求戰心切第235章 軍人設計師第1092章 另一個戰略重點第423章 大買賣第522章 國際“友誼”第1163章 列達諾夫文件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19章 革命軍的秘密第491章 1912年(上)第447章 下馬威(上)第1035章 進軍(上)第655章 拉攏(下)第317章 戰西平(下)第418章 整軍(下)第198章 架秧子第610章 事變(下)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587章 諜戰第772章 新的戰場第1147章 突破阻擊(上)第322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下)第257章 黨魁之爭(上)第1171章 來自總統的“厚禮”第1047章 新金山第626章 夜鷹(下)第857章 火藥桶第826章 進步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31章 袁府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8章 危局第446章 洮南第855章 “石斑魚”號第538章 局中人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969章 逐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