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高攀橋

黎明前的最後一絲黑暗完全消退之後,天邊出現了芒,越來越明亮,不僅驅走了黑暗,也驅走了殘春時節那僅存的涼意。

成都城裡的百姓像往常一樣小心翼翼的拉開門,透過門縫向街道上張望,但街面上卻冷清得詭異,那些原本到處都可以看見的巡街兵丁不見了蹤影,街上散落着許多撕碎的龍旗碎片,間或有幾隻破爛的草鞋歪在街邊的排污溝裡,卻也不知道它們的原主人去了哪裡。

街上靜悄悄的,響了多日的炮聲和槍聲都聽不見了,只能聽見一些人家掛在屋檐下的風鈴“叮叮噹噹”,正隨着微風搖擺,那從東邊過來的暖風順着街道一路吹了過去,將那些躺在地上的破碎龍旗捲了起來,飄飄揚揚散落的到處都是。

怎麼回事?

百姓們又將拉開的門小心翼翼的關上了,一家老少躲在八仙桌下面面相覷。

革命軍的大炮不響了?沒有炮彈了?

趙憲臺的老弟帶着援軍到成都了?革命軍知難而退了?

正當百姓們惴不安時,那街上突然傳來“砰砰”的炸響。

所有的人都嚇了一跳,難道是巷開始了?前些日子聽說革命軍跟清軍在漢口巷戰,半個漢口都被戰火燒成了白地,難道,現在的成都城也要步漢口後塵了麼?

膽小的人幾乎快嚇得昏去,膽大的人也不敢開門去望個究竟,雖然很快就發現這“槍聲”有些耳熟,但終究是戰戰兢兢的人居多。

火藥很快從門縫裡透進屋。嗆得人直心慌。這味道咋就那麼熟悉?就跟逢年過節時放地那些炮仗一樣?

正奇怪時聽見了門那袍哥人家地吆喝。

“不打仗咯!趙爾巽那龜兒子降咯!啷咯躲起做啥子?快去迎接革命軍唷!”

“革命軍進城咯!都去瞧革命軍咯!”

啥?趙爾巽投降了?

百姓們將房門拉開。探頭探腦地向外張望。只見滿街袍哥打扮地漢子。挑着繡竿。上頭掛着鞭炮。一路走一路吆喝。一面紅旗揮舞在空中。上頭一個醒目地“漢”字迎風招展。跟在紅旗後面地是大批瞧熱鬧地百姓連衙門裡地官差也混雜其間。只不過頭上已經不戴差帽了。而是換上了紙糊地平頂帽。正面拿毛筆寫着兩個醒目地大字:順民。

八旗入主中原之後,嚴禁漢民頭戴平頂帽,結果拱頂的瓜皮帽成了縉紳們的標誌在連衙門裡的官差都戴回了平頂帽,難道,這成都城真的光復了?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百姓們扶老攜幼,紛紛走出家門,跟着那些袍哥隊伍向城門走去。沿途看見不少挎着洋槍的巡防營兵丁站在街口,不過那眼神總是躲躲閃閃看不見往日的趾高氣揚,而且所有兵丁的左臂上也都綁着一根紅色布條,跟那傳說中的革命軍戰旗是一個顏色。

原本挑在街邊屋檐下的那些龍旗基本上都看不見了,不是被人扯下撕成碎片,就是被人扔進了臭水溝裡,與它們的主人一樣成爲了歷史。

成都城裡各處都是相同的情形袍哥隊伍的引導下,成千上萬的百姓涌出街口向城東,去瞧一瞧那革命軍的模樣。

在人羣中還有一隊從皇城方向過來的挑夫挑着沉甸甸的擔子,一前一後兩個竹筐裡裝滿了洋槍的槍栓們好奇的打聽,這才得知,這些槍栓都是從城裡的旗營裡收繳的,現在旗兵們手裡的洋槍基本上就是擺設了,也就只剩下刺刀可以嚇唬一下百姓。

於是,部分百姓馬上調頭往旗營趕去,想去瞧瞧那些旗人如今的模樣,不過多數百姓還是選擇趕往城東,迎接那光復成都的革命軍。

等百姓們扶老攜幼趕到城東的時候,卻發現那城牆上下已是人山人海,後到的人無論如何也是不能站到前面去看革命軍了,那麼只好耐心的等在人牆後面,聽着那從遠處傳來的軍樂聲和軍歌聲,在頭腦中想象着革命軍戰士的英姿。

“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在雄壯的軍歌聲中,共和軍部隊由城東的兩座城門開進成都,走在最前面的是軍樂隊,跟在軍樂隊後頭的是先導騎兵,他們進城之後便分佈城中各個路口,負責維持秩序,彈壓亂兵。

至於共和軍的步兵,則緊隨騎兵跟進,槍上肩,正步行,口中高唱軍歌,在陽光的映照下,那挑在槍尖上的刺刀閃閃發光,筆挺、合身的新式軍裝讓他們所有人都顯得精神抖擻,全副行軍裝具一應俱全,顯示出共和軍良好的後勤供應。

不過對於百姓來說,他們更感興趣的是這些士兵和軍官戴在頭上的那種軍帽。

“和尚帽兒,這是僧兵。”

“你個哈兒!這叫船帽兒,可不是僧帽兒!這是共和軍第二師,響噹噹的模範師!”

“啷個叫模範師?模範師咋戴僧帽兒?”

“不是模範師還戴不上哩!”

……

就在成都百姓對着共和軍的船帽好奇的指指點點的時候,第二師師長季雨霖已帶領參謀部全體軍官進了城,他們護送着一幅一人多高的半身戎裝照,這幅巨大的照片將在第一時間懸掛到皇城的明遠樓上,讓成都百姓都能一睹總司令的風采。

騎着白馬,頭戴船帽,季師長揮起手,向街邊那些人山人海的百姓示意,作爲共和軍第一個走進成都城的將級軍官,季雨霖是興奮的,看到這些熱情高漲的百姓,他的興奮勁更強烈了,就連這種原本在他看來十分別扭的船帽也立刻變得好看起來。

就在昨天,共和軍總司令部和總參謀部聯合下發文件,鄭重宣佈,從即日起,這種看起來有些古怪的船型軟帽將作爲共和軍精銳部隊的“禮帽”了特戰營之外,目前只有第一師和第二師允許裝備這種軍帽,從此之後,船帽將作爲共和軍精銳部隊的象徵,非精銳部隊沒有資格佩帶這種軍帽,換句話說,只有模範師的官兵纔有資格佩帶船帽。

隨着文件的下發,共和軍的“軍帽之爭”總算是畫上了一個還算完美的句號,反船帽者獲得了勝利支持船帽的人也沒有落敗,這是雙贏,共和軍裡就沒有“失敗”這個詞,勝利永遠屬於總司令!

師是模範師,就是共和軍的精銳部隊,船帽將作爲兵和重大慶祝活動時的禮帽使用在平時的作戰與訓練中,官兵們將戴上一種有帽檐的新式軍帽,和非精銳部隊完全一樣。

這種尚未配發部隊的軍帽叫做“作訓帽”是由總司令親自設計,雖然有帽檐,但絕不是大檐帽,這種軍帽將普遍裝備部隊僅共和軍要裝備,就連革命衛隊也要配發這種作訓帽。

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這種軍帽到底是什麼樣子,但是季雨霖相信總司令的眼光,事實已經證明,總司令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無比正確的,即使某些決定乍看上去似乎有些荒唐時間最終可以證明總司令的英明睿智,當初參謀們腹誹船帽的時候能想到總司令還留有後招呢?只有精銳部隊的官兵纔有資格佩帶船帽,現在怕那些嫌棄船帽的軍官已經悔青了腸子了。

總司令怎麼會有錯呢?總司令絕不能犯錯。

只有一位英明睿智、未雨綢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總司令纔是值得部下信賴的,因爲只有這樣的總司令纔有資格帶領共和軍不斷的贏得輝煌勝利走向勝利!

“軍帽之爭”中,總令既做到了堅持立場,也做到了從諫如流,既維護了總司令的權威,也給足了部下面子,這樣的一個總司令,誰還敢有半點不滿?

本來,這入城式應該是由一師師長柏文蔚主持的,但是由於剛纔總司令已命他率領第一師南下,所以這入城式就歸梯團長季雨霖主持了。

季師長很慶自己能遇上這麼一位上司,以前他還曾質過總司令的年紀和閱歷,但現在他已收斂了心思,無論如何,他這個千里馬算是跟定這位伯樂了。

……

就在季雨霖准將騎在白馬上感的時候,共和軍的最高指揮官卻在城外的兵工廠指導工作。

本來趙北是打算親自率第二師舉行入城式的,但是由於參謀部多數軍官以安全爲由堅決反對總司令做秀,所以,他只好老老實實的把這件即風光又危險的工作交給了季師長,略微帶着絲落寞,領着一班手下在城外晃悠,同時充當預備隊主官的角色。

至於光復後的一切事務,已不必總司令一一過問了,清軍的收編、整編,獄政的清理,頑固派的搜揀、整肅,城裡城外饑民的救濟、編冊,哥老會、袍哥等江湖勢力的整頓、彈壓……諸多事務都可以交由手下的參謀官們去做,這一路之上他們已很熟悉這些事務,按部就班而已。

總司令無事一身輕,領一班參謀騎着馬,在成都附近晃悠了半天,最後晃悠到了成都兵工廠,於是便到工廠裡參觀。

四川近代兵工業的起步可追溯到清光緒初年,時任四川總督的丁寶在成都東門內側下蓮池一帶建立起了一座手工製造爲主的作坊,稱“四川機器總局”,後來開始使用水力機械和少量蒸汽機械,以製造前膛槍爲主,而且產量不高,此後數十年中,雖經歷任川督陸續擴建廠房、添購機器,但該廠的軍械生產能力一直不能滿足川省所需,每年都需要從鄂廠、滬廠購進大量軍械,清廷新政開啓之後,錫良督川,準備大練新軍,遂決定對兵工廠進行大規模擴建和整頓,不僅在城外擇地組建新廠,而且還從德國購買大量新式制械機器,但未等到新廠開工,錫良就被調往雲貴總督任上,川督由趙爾巽接任,由於忙着鐵路和川邊改土歸流的事情,這兵工廠新廠的建設就一直拖着,直到“戌申革命”爆發,爲了對抗革命軍,趙爾巽才加緊組建新廠,成都光復之前,位於城東門外的三官堂、高攀橋的工廠已經開工生產,但沒等真正發揮作用,共和軍已殺到城下。

共和軍發起成都戰役後,清軍在成都兵工廠部署了重兵把守,尤其是位於城外的新廠,更是清軍關注的重點方向,不過由於共和軍擔心戰鬥摧毀了工廠機器,所以一直沒有對兵工廠據守之敵進行打擊,直到趙爾巽投降,整個成都戰役期間兵工廠沒有捱過革命軍的一顆炮彈,工廠算是完整的落入了革命軍手裡。

與漢口戰役時完全不一樣的是,在整個戰役期間,成都兵工廠無論是新廠還是舊廠都在開足馬力製造槍彈供應清軍,工人們都不敢逃跑,也不能逃跑,他們的家眷都被趙爾巽脅持到了城裡,一人逃跑全家遭殃,所以工人們只能硬着頭皮在炮聲中繼續工作,直到革命軍接管工廠,總司令下令工廠立即停工整頓,工人們這才得以離開工廠,趕去城裡與家人團聚,現在還留在工廠裡的除了一些技術骨幹之外,就只有幾個工頭和會辦、幫辦。

當總司令率領部下走進成都兵工廠高攀橋分廠的時候,迎接他的高級職員只有一個毛玉麟會辦,剩下的都是工頭和幫辦,好在衆人都是工廠裡的老職員,對於總司令的盤問倒也對答如流。

“川局自從光緒三年建廠以來,至今已逾三十年,共制各式長短槍支三萬餘杆,各式槍彈逾一千萬粒,炮彈四千餘顆,試造後膛炮三門,修理各式槍械四萬餘杆,自制各式機器、機件七萬餘件,所需經費均由成綿道庫土貨厘金項下撥給,自設局以來共耗去官銀三百餘萬兩,在這西南雖算得上兵工霸主,但和鄂局一比,確實是上不得檯面的。”

毛會辦倒是有些自知之明,知道總司令是從湖北趕來的,手裡的漢陽兵工廠是中國軍工業翹楚,成都兵工廠是比不了的,所以這話說起來就帶着幾分謙遜。

總司令卻是聽得很仔細,並不時的伸出手,在那些新舊機器上摸上一把。

“立廠三十年,總共才製造了三萬餘杆長短槍支,這麼算下來的話,平均每年才製造一千杆?這麼點槍夠用麼?前幾年聽說這川邊可是打得很熱鬧啊。”

趙北從軍裝口袋裡摸出白手套,擦了擦沾滿油污的手指,一邊打量着廠房,一邊感慨。

他本以爲四川的兵工廠就算比不上漢陽兵工廠,至少也能保證達到漢陽廠一半的產量,但是現在看來,他原先的估計過於樂觀了,這成都兵工廠的軍械產量只怕連漢陽廠的五分之一都達不到,錫良新買的那些德國新式機器顯然沒有發揮作用。

———————————————————————————————

第556章 彷徨第177章 宴會(下)第808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下)第816章 “伏特加”(下)第23章 大時代第1091章 阿拉伯海第558章 狼窩(下)第89章 釣翁漁叟第77章 茶園第349章 困境第1009章 赴宴西山(上)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894章 夜戰勿裡洋(下)第312章 西平前哨(上)第739章 革命同志第1060章 走向戰爭(下)第1162章 諜戰近東(下)第702章 援軍第795章 利益交換(上)第1104章 迎擊(下)第26章 通電第396章 變起京城(下)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853章 西進天山第931章 滿洲里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211章 小才大用第740章 好自爲之第843章 醒獅第110章 遠來是客(下)第510章 鐵青團第1140章 新的戰爭第540章 指點江山第1065章 決不讓步第513章 威海衛前(上)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635章 好戲剛剛開場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387章 內閣總理(上)第559章 南苑會議(上)第553章 雪山基地第1111章 日落(上)第860章 護僑第985章 1933年(上)第1171章 來自總統的“厚禮”第901章 快速戰爭第537章 決定性勝利第721章 普蘭店第600章 兩個選擇第1058章 雷鳴第40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116章 “打蛋器”行動第1104章 迎擊(下)第644章 消除隱患第1144章 雷雨(下)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334章 落幕第979章 火箭第813章 1917年第781章 跳板第40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567章 遠東困局第669章 特混艦隊(下)第285章 隱憂第395章 變起京城(上)第1160章 逢場作戲第704章 挑釁第1148章 突破阻擊(下)第668章 特混艦隊(上)第23章 大時代第861章 叛亂與起義第380章 彷徨(下)第330章 鐵甲鏗鏘(下)第1023章 圖窮匕見(上)第647章 着急上火第168章 租界(下)第942章 狂人第751章 奇兵(上)第398章 行動迅速(下)第771章 訓政籌備委員會第274章 吳師長(下)第288章 形勢有變(下)第1244章 堅守陣地第77章 茶園第858章 去殖民化與新殖民者第1022章 信與不信(下)第551章 西康(上)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441章 故計重施第1226章 空氣動力學實驗室第209章 跨國案件第935章 總統的1919(上)第39章 洋投名狀第1093章 日澳戰爭第452章 戲劇性的落幕第316章 戰西平(上)第19章 革命軍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