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戰略劣勢

總司令演說完畢,在座的十幾個高級軍官都是良久已經明白了總司令的真實意圖,雖然未必都同意總司令的見解,但既然軍令如山,也不得不統一認識了。當初總司令說袁世凱一定會反清,現在事實已經證明了總司令的英明睿智,在座衆人中又有誰有這種眼光?

威信、威望就是這麼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 www ✿tt kan ✿¢ Ο

在總司令不可置的權威面前,沉默籠罩着會議室。

蔣方震首先打破沉默,說道:“總司令鈞見,以職部之見,德國軍事力量固然強大,但地處歐洲腹心,四面樹敵,海岸線處於半封閉狀態,海外貿易線極容易被英國海軍封鎖,一旦歐洲真的爆發大規模戰爭,恐怕笑到最後的不會是德國。現在我們與德國走的過近,會不會引起協約國敵視?何況,歐洲爆發戰爭只是總司令的揣測,如果不爆發戰爭,那我們豈非是上了同盟國的賊船了?上賊船易,下賊船難啊。而且現在國際局勢變化無常,縱橫捭闔也是外交界的通行法則,誰又能保證一旦英國與德國達成幕後交易,德國不會出賣我們?”

趙北淡淡說道:“相信我,只要威廉二世還是德國皇帝,只要德國的盟國奧匈帝國還在向巴爾幹方向擴張勢力,只要對巴爾幹同樣有野心的俄國還在重整軍備,只要列強的軍事動員體制不變化,歐洲的全面戰爭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那絕不會是一場速決戰,歐洲人要爲他們軍事理論的落後付出慘重代價。”

“既然如此,如果洲真的爆發戰爭,我們是否也站在德國一方與協約國集團作戰?”

藍天蔚問道。他也與蔣方一樣,不明白總司令爲何如此有信心,至少目前,歐洲還完全看不見要開戰的架勢斯尼亞危機剛剛和平解決,正是歐洲外交官們歡慶勝利的時候,哪裡看得到一點戰爭跡象?總司令眼光固然放得長遠,但眼前的危局卻是實實在在的,畢竟中國在遠東,歐洲列強的關注重點則在歐洲和近東,誰也不敢保證他們不會在中國問題上採取暫時的妥協。

張激揚卻說:“加入德國作戰,未必就沒有贏的可能。現在同盟國是三個國家約國也是三個國家,如果中國加入同盟國集團雖然我們的工業微乎其微,但我們兵源充足,如果德國肯把我們武裝起來,至少我們可以與德國東西夾擊俄國,如此一來個國家打三個國家,未必沒有贏的可能。如果當真開戰倒是建議和德國共同作戰,一舉扭轉遠東格局。”

“你忘了日本了?日本是約國的準成員,如果中國對俄作戰,日本肯定會援引日俄協約的義務,對我實施海陸聯合攻擊,英日同盟也會在第一時間啓動。”

蔣方不同意張激揚的看法站起身,走到掛在艙壁上的那幅中國疆域圖前i着地圖說道:“自從中日甲午戰後,中國的戰略劣勢已無法扭轉北邊,是俄羅斯帝國在已控制了東三省北部、整個外蒙,在新疆也有很強的勢力,東邊,是日本帝國,東三省南部、臺灣、福建均是它的勢力範圍,南邊,是法屬印度支那,與西面的英屬緬甸、印度連爲一體,可以說中國現在已經基本上被協約國四面合圍了,它們隨時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向我內陸縱深實施進擊,如果中國加入同盟國一方對協約國作戰的話,英、法、俄、日四國就能對我實施聯合攻擊,以目前中國軍政四分五裂的現狀,絕對抵擋不住。”

“但這只是~上地。實際上很難實現這種分進合擊地作戰方式。因爲中國沒有良好地道路。鐵路也很少。所以。總司令在前幾天才一直強調。一旦中日開戰。必然是持久戰。我們可以用空間換時間。中國有四萬萬人口。我就不信。日本就能速戰速決。把協約國地軍事力量拖在中國戰場。對於歐洲戰場也會造成影響。英國、法國不會蠢到看不到這一點。”

張激有些不以爲然地搖了搖頭。堅持自己地看法。

“所以。列強一直想奪取中國地鐵路大權。一是爲了商業利益。二是爲了控制中國。不過。石人啊。你地看法確實樂觀了些。先不說德國軍工業是否能夠同時支撐中德兩國地軍隊。即使德國肯武裝中國軍隊。但軍隊不是拿起槍就能打仗地。人員地訓練。軍官地素質。指揮地協調。諸軍種地合成作戰。這些都需要時間磨練。如果歐洲戰爭真如總司令說地在幾年後爆發地話。我們很難保證足夠多地合格部隊走上戰場。而且。列強如果想消滅我們。不一定要自己出兵。他們完全可以武裝各地實力派。北洋軍就是一個很好地選擇。所以在我看來。中國目前地首要目標是統一全國軍政。而不是加入某個軍事集團。”

藍天蔚也不同意張激揚地意見。但他地着眼點不是國際戰略。而是軍事常識。

“大家說得都不錯。這纔是開會地樣子。各舒己見。羣策羣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軍事決策地正確性。這就是革命軍隊不同於舊式軍隊地重要標誌!大家地職務不同。軍階高低不同。但是在會議室裡。所有地人都可以平等地參與討論。”

對於部下們地爭論。趙北倒沒什麼意見。但是考慮到他們地話題漸漸偏離了會議地議題。所以不得不由總司令出面結束爭論。

“關於歐洲戰爭的事情麼,這個問題咱們現在不必操心,計劃沒有變化快麼,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誰又能保證同盟國內部的團結?協約國的成員也不是個個都像英國那麼實力雄厚、內政修明,不打仗倒也罷了,若是打仗,這國內的局勢可就不好說了。”

見總司令笑得詭異,張激揚好奇的問道:“總司令以爲,協約國中哪個國家最虛弱?”

“當然是俄國了。幾年前的那場日俄戰爭已經將它的弱點暴露無疑,這就好比是甲午戰爭將滿清朝廷的虛弱暴露給列強一樣,日俄戰爭之後,俄國急急忙忙跟英國結盟是爲了避免某些國家趁火打劫,因爲它要忙着整理內政,現在的俄國看上去壯實,但如果它真敢介入歐洲大戰的話,我敢說,它必然是第一個倒下的協約國成員。”

總司令只是淡淡的說了幾句,然後話鋒一轉。

“不過話又說回來,既然現在歐洲戰爭還未爆發們又何必操這個心?與其替歐洲人擔心,倒不如去兵工廠走走瞧那四門大炮安裝好了沒有,自從九江金雞坡要塞被摧毀後,咱們共和軍還沒有裝備過這麼大的炮呢。”

趙北說的大炮四門斯科達毫米榴彈炮,這種奧匈帝國製造的大炮雖然沒有德制大炮精良,但也算是新式產品且有炮車,可以很方便的機動即能用來守衛要塞,也能用於野戰。漢陽兵工廠接收的這四門大炮原本是存放在青島德國要塞的,黃州秘密約定的內容之一,就是德國在短期內援助共和軍幾門要塞炮,用於扼守長江航道。

雖說榴彈炮不是專業的塞炮,但好歹是新式武器口徑不比戰列艦主炮差,炮彈威力極強司令還算基本滿意。

那四門榴彈在昨天由青島運到漢陽,半夜卸下兵工廠完成裝配後,就將佈置在漢陽龜山腳下能扼守長江航道,也能爲漢陽防禦提供強有力的火力支援,良好的反斜面陣地、防炮掩體、以及大炮本身的優良品質,除非敵人調來大型軍艦,否則,漢陽龜山炮臺就是堅不可摧的。

除了要塞炮之外,德國口領事館商務參贊柯爾夫還答應爲漢陽兵工廠牽線,從德國購買新式步槍生產線和機關槍生產線,以及全套子彈生產線,並聘請更多技術專家協助兵工廠技術人員對舊生產線進行全面改造,以便製造更先進的步槍,同時,也爲兵工廠購買兩套最新式的鍊鋼設備和軋鋼設備,使兵工廠能夠自制一部分優質槍管鋼和炮鋼。

當然,些東西都不是免費的,而且,這一切的前提還是要看共和軍的反英行動是否是“真誠而堅決”的,所以,無論手下怎麼想,趙北的反英立場絕不可動搖,至少現在,共和軍必須做出一副堅決反英的架勢,讓德國皇帝覺得物有所值。

作爲穿越,趙北很清楚那位德國皇帝的性格,善變而頑固,衝動而輕率,如果利用得好,未必不能助中國一臂之力。

作爲越者,趙北同樣明白,在東西方“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不僅進行着激烈的軍備競賽,而且爲了削弱對方的力量,在對“敵人的敵人”的援助上非常的慷慨,現在的國際局勢與“冷戰”高峰時期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現在沒有核彈,所以“協約國”與“同盟國”之間的軍備競賽最終演變爲熱戰。

既然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要爆發,那麼,就必須趕在大戰爆發前從德國和“同盟國”手裡取得足夠的好處。

穿越者在戰略眼光上的優勢完全可以彌補其它方面的劣勢,投機起來也就更有把握一些。

“諸位,既然都統一了認識,那麼就別坐在這裡發呆了,咱們去看看那四門大炮吧。”

結束了會議,趙北站起身,接過田勁夫遞過去的軍帽,戴在頭上,領着這羣高級軍官走出了軍艦會議室。

由於“海琛”號的小火輪在擱淺後就卸下,被清軍帶到下游去了,所以現在充當交通艇的是“共和”號,它就停靠在“海琛”號旁邊,看見軍艦上打旗語,急忙起錨靠幫,但還沒等總司令上船,衆人就聽見天空傳來一陣轟鳴,紛紛擡頭張望,卻在東南方向的天空中看見一個小黑點。

“飛機!”趙北第一個認出了那個小黑點的真實身份。

自從穿越到這個時代以來,他還是第一次聽見飛機發動機的轟鳴聲,心裡的興奮勁比誰都強烈,雖然他很早就開始策劃購買飛機的事情,但目前爲止,尚無任何渠道可以利用,那些派出去的採購員和軍代表根本就是兩眼一抹黑,別說飛機,就是氣球也沒買來一隻,德國商聯合會的會長漢納根倒是答應幫共和軍買幾架飛機,但誰也不知道那些飛機什麼時候到武漢,而且沒有合適的飛行員。

趙北的興奮勁很快就過去了,隨即警惕起來,現在日本艦隊雖然還呆在九江,沒敢再到湖北挑釁,但誰也不能保證那飛機不是日本人派來的,畢竟漢口有日本租界,而且各國商船仍不時在日租界靠岸,所以,他接下去的一句話就是:“田勁夫,那艦橋上的兩挺機關槍準備好,等我命令就開火!”

———————————————————————————————

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1057章 通古斯計劃第922章 越過國境第1224章 關注噴氣機的人第420章 小動作(下)第29章 傾軋(上)第1152章 佯攻(下)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093章 日澳戰爭第571章 南洋攻略(上)第58章 戰漢陽(上)第873章 國際角力(上)第636章 海面之下(上)第1092章 另一個戰略重點第652章 鐵拳部隊(上)第664章 追擊與防禦第488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下)第1018章 掉包計(下)第987章 狂人請客(上)第31章 袁府第158章 事變第442章 以退爲進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897章 兩場戰爭(上)第792章 製造事端第65章 爐邊談話第1042章 局中人(下)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545章 關於賊船的選擇第637章 海面之下(下)第738章 逆勢而行(下)第73章 人各有志第1114章 國際局勢的變化(下)第1124章 大國戰略(下)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914章 南洋試驗田(下)第1015章 政治的延伸(上)第752章 奇兵(下)第153章 銅梁(下)第750章 戰役發起第809章 置身事外第709章 心腹親信(上)第1118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下)第1197章 拉偏架第305章 必須贏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343章 倒袁(上)第27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50章 後勤第512章 四萬萬(下)第674章 羣狼(下)第1069章 推進第819章 難得糊塗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335章 騎兵(上)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514章 威海衛前(下)第46章 向西第923章 一面旗幟(上)第101章 被服廠第524章 人盡其才第1105章 誘敵(上)第52章 忠奸難辨(下)第345章 雞公山第687章 訓政促進會(下)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第957章 遊戲規則(上)第563章 失意政客第566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842章 龍行南洋(下)第684章 椴島海域第456章 中秋密謀(下)第474章 代號“墨斗魚”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450章 義不容辭第505章 不可接受的條件第604章 盡忠職守第1074章 海空戰(下)第554章 無聲的啞劇第1065章 決不讓步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316章 戰西平(上)第456章 中秋密謀(下)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757章 特殊武器第708章 鐵軍第577章 壯志豪情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262章 時局紛亂(下)第1246章 總統先生的小算盤第1161章 諜戰近東(上)第947章 代理人戰爭第596章 政策分歧第552章 西康(下)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312章 西平前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