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戰略轉向

戰鬥過後的黃泥港鎮裡滿目瘡痍,房倒屋塌,火光沖天,雖然清軍大多駐於鎮外,但鎮內的戰鬥也很激烈,捱得炮彈也最多。儘管趙北早已下令儘量保護鎮民安全,但在戰鬥中,還是出現了平民的傷亡,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哭聲喊聲,街上的屍體七橫八豎,既有軍人,也有平民,一些受傷未死的人還躺在屍體堆裡呻吟,將這漆黑的夜渲染得更加恐怖淒涼。

趙北踏着廢墟,在衛兵的護衛下從鎮裡那條唯一的大街走向鎮中心,看着那滿街的屍體,他心情沉重,立即下令救治傷員,收容難民,不過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他去處理,這些瑣事也只能交由剛剛起義的新軍去做了。

到了一座祠堂前停下,祠堂前站滿迎接他的新軍官兵,人人手持火把、燈籠,此時見他來到,一聲令下,紛紛立正敬禮。

趙北在進鎮前就已換上了安慶新軍的軍裝,此時也急忙回禮,但腳步未停,徑直踏上祠堂前的臺階,鋥亮的馬靴在燈光下泛着幽光。

“湖北新軍第八鎮、第二十一混成協、江蘇新軍第九鎮,全體起義官兵歡迎革命軍先鋒官蒞臨!我叫楊王鵬,字子侖,第二十一混成協書記官!”楊王鵬迎上一步說道,隨即爲趙北引薦了身邊幾人。

“這位是柏文蔚,第九鎮的革命同志,他是同盟會幹部。這位是熊秉坤,他是第八鎮工程營的正目,雖然沒有加入任何革命組織,但心向革命,通過鐵架橋的野戰電話就是他帶人冒着彈雨架設起來的。……”

“幹得不錯!革命,就是需要像諸位這樣的熱血青年!不怕苦,不怕死,這才叫革命!”趙北也沒多客氣,將舉着的手放下,掃了眼站在迴廊上的這些起義官兵,與之一一握手、寒暄,仔細打量了一下那幾位歷史名人。

“外頭太黑。走,咱們進去說話!”

趙北帶領衆人走進祠堂,大殿中已擺了兩張八仙桌,並在一起,上面鋪着一張大比例尺的軍用地圖。只是祠堂裡空間有限,跟進來的也就只有那麼二十多人。

趙北在桌前站定,掃了眼地圖,然後擡起頭,轉身面對這些起義官兵,說道:“諸位,我等齊心協力起義成功,生擒僞清總督、提督,對於革命實在是大功一件!現在,我們必須立即整頓隊伍,然後揮師西進,向敵人的縱深地帶發展,擴大革命影響!”

“揮師西進?我們不去安慶?”柏文蔚站出來問道。“現在江蘇地面空虛,就只有一些巡防營舊軍,戰鬥力不值一提,不如趁機東進安慶,與安慶義軍合兵一處,趁隙搗虛,一舉攻克江陵。”

趙北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說道:“不!我們不去安慶!”

“不去安慶?可是熊都督說過,一旦策動起義,就把部隊拉到安慶。”一名戴眼鏡的參謀提醒道,此人名叫張激揚,江蘇人,也是光復會成員,此次是跟着趙北一起來策動秋操新軍起義的,算是趙北的副手,其實與趙北一同前來的還有十幾個湖北、江蘇籍的軍官,在起義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趙北說道:“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在的情形很清楚,安慶孤懸於長江邊,又處於滿清統治的腹心地帶,反動勢力很猖狂,雖然沒有準確的情報,但起義已有數日,按照常理推斷,清軍必定已開始向安慶方向集結,重兵重炮攻擊之下,安慶很難堅守得住。要想策應安慶,並奪取勝利,我們不能去安慶,而應該往西走!一路走一路打,徹底打亂清軍戰略部署。所以,我們不去江蘇,我們去湖北!”

衆人譁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湖北籍軍官大多贊同此議,但江蘇籍軍官顧慮重重,一時之間頗有些分歧。

楊王鵬站出來,呵道:“都別吵!聽先鋒官的命令就是!我們羣治學社贊同先鋒官的決策!”

趙北走到桌後,提起指揮刀,向那地圖上一指,說道:“安慶,瀕臨長江,而我革命軍尚無軍艦可用,清軍卻可依託長江天塹以炮艦轟擊安慶,所以,我認爲,安慶必不可守!即使我們連夜趕去,也無能爲力,我們只有野戰炮和山炮,射程近,威力弱,無法與清軍炮艦正面對抗!與其坐困安慶,不如揮師西進,向湖北、湖南縱深發展,一來可以獲得補給,二來可以聯絡當地會黨武裝,擴充隊伍,策應東邊的安慶,打亂清軍部署,更重要的是,擴大革命影響!有我們在西邊搗亂,清軍必然要分出一部兵力對我實施追剿,如此一來,清軍顧此失彼,而我則趁機避實擊虛,打清廷一個措手不及!如果我們能夠佔領一座或幾座大城市,則又爲革命保留了火種,即使安慶守不住,革命軍也不至於一敗塗地。革命固然是冒險,但絕不是孤注一擲!所以,諸位同志,我軍的下一步進軍方向是向西!”

趙北放下指揮刀,背起手,大剌剌的在桌後一站,擡起頭掃了衆人一眼,說道:“對於我的這個計劃,諸位有什麼意見儘管直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革命不是我一個人的事,大家都有資格參與。江蘇的同志有顧慮,我也可以理解,畢竟你們的家鄉在江蘇,現在滿清無道,天下苦之,誰不想先拯救家鄉的鄉親父老呢?但是,我們革命者的眼光要放長遠,不能僅僅侷限於眼前的利益,革命,本來就是一場全局的謀劃。”

衆人互相看了看,最後將目光投向羣治學社的首領楊王鵬。

楊王鵬站出來說道:“先鋒官的作戰計劃是聲東擊西,圍魏救趙之計,確實高明,我等沒有意見!羣治學社堅決擁護先鋒官的決策!”

衆人將目光投向柏文蔚,現在他實際上充當着江蘇部隊的領導者角色,他的意見可以說就代表着江蘇新軍的意見。

柏文蔚沉吟片刻,擡起頭說道:“我擁護先鋒官的決策,咱們向西!”

“很好。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麼,這就回去整頓部隊,明日一早,我們立即揮師西進!”趙北拿起指揮刀,掛回了腰帶。

“報告!整頓部隊需要軍官,請先鋒官派出可靠部下,統率我等。”楊王鵬胸膛一挺。

趙北微微一笑,問道:“現在已經收攏了多少人?”

楊王鵬說道:“目前一共有一萬多人在我們掌握中,還有一萬餘人尚未收攏,據我估計,經過此戰,革命軍至少可以掌握一萬五千人,可編爲一個鎮又兩個標。不過,在戰鬥中,多數舊軍官拒絕參加起義,一部分被我們擊斃,另一部分被我們活捉,目前軍官數量嚴重不足。”

趙北沉吟片刻,說道:“楊王鵬,你們羣治學社的人出力不少,這些空缺的軍官就由你們羣治學社推舉,我也另派一些人協助你們。”他看了眼一旁的柏文蔚,又說道:“江蘇部隊仍然由江蘇籍軍官統率,不過考慮到部隊的穩定和軍令統一,各鎮的統制官由我指派。”

“我們?做軍官?”楊王鵬等人面面相覷。要說不想做官那是假的,提着腦袋幹革命固然是一腔熱血的衝動,但如果能夠藉此一步登天、衣錦還鄉,卻也是美事。不過,若真讓他們馬上做軍官,他們還真有點心虛,畢竟,他們現在都是小兵,而且也都只有二十多歲。

“先鋒官的擡愛與信賴,我等心領。但一來我等身份低微,二來年紀太輕,恐怕難以服衆啊。”楊王鵬走前一步。“職部的意見是,不如從舊軍官中挑選一部分願意革命的,讓他們繼續率領舊部,同時我們可以派出同志在他們身邊就近監視。第八鎮統制官張彪是個僞清的死忠分子,不能用,但第九鎮統制官徐紹楨同情革命,又曾任福建武備學堂總辦,熟悉軍事,軍中不少軍官都是他的學生,若是能夠將他拉攏到我們一邊,想必會有許多舊軍官願意轉變立場,參加革命,而且,江蘇新軍三十三標現駐長江邊,未能響應起義,若派徐紹楨前往,三十三標定能全體舉義。另外,原第八鎮步隊第十六協第三十二標統帶官藍天蔚是同盟會員,曾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在武昌將弁學堂執教,資歷、威望均無人可及,此次南下觀操充任裁判官,起義時又主動率舊部響應,革命熱情很高,似可統率湖北起義部隊,爲第八鎮統制官。”

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464章 四兩搏千斤(下)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777章 理想第474章 代號“墨斗魚”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791章 “拖”字訣第515章 歷史的慣性第1264章 談判第242章 飛行基地(下)第1171章 來自總統的“厚禮”第996章 幕後之人第634章 海軍軍官的煩惱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1031章 夜雨(上)第1257章 原子能委員會第256章 利字當頭第880章 挑戰與反擊第198章 架秧子第450章 義不容辭第852章 鋼師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221章 孤軍(下)第78章 天心洲第252章 證券交易所第634章 海軍軍官的煩惱第392章 日薄西山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628章 閃電(下)第474章 代號“墨斗魚”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625章 夜鷹(上)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第1222章 旋風第567章 遠東困局第805章 臺前幕後(上)第1230章 戰爭升級(下)第453章 殺伐果決第627章 閃電(上)第585章 海軍還是海盜第972章 變數(下)第314章 誘敵(上)第825章 機遇與危機第821章 和平倡議第388章 內閣總理(下)第1064章 閃電第160章 愣頭青(上)第858章 去殖民化與新殖民者第846章 利用第454章 革命者的城府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935章 總統的1919(上)第1195章 介入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1119章 29號陣地第451章 人心所向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773章 戰無不勝第1150章 陽山(下)第256章 利字當頭第1249章 代號“沙暴”(上)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561章 邂逅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161章 愣頭青(下)第941章 軍令狀第1163章 列達諾夫文件第366章 外交的智慧第603章 時代的選擇第679章 二十一條第231章 瀘敘摩擦第95章 陽關道與獨木橋第202章 民意第967章 西山莊園(上)第481章 局(上)第40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794章 巴達維亞(下)第1112章 日落(下)第35章 借題發揮第760章 交涉(上)第1101章 獵人(上)第547章 “提攜諸位”第212章 宣慰使第198章 架秧子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1227章 “第二戰場”(上)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776章 戰爭癮第313章 西平前哨(下)第290章 刺客橫行(下)第1106章 誘敵(下)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1056章 在基地(下)第837章 一切都是利益(上)第6章 先鋒官第776章 戰爭癮第83章 伐大樹(下)第344章 倒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