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艱難時代

既然已無法增援米沙鄢羣島,柯克中校只能立即下令船隊撤退,他是從民都洛島過來的,但是現在,他決定不返航民都洛島,而是將這些輕型坦克運送到呂宋島南部去,加強那裡的美軍力量,或許呂宋島的據點纔是最有可能堅守更長時間的據點。

經過一上午膽戰心驚的航行,到了下午兩點鐘,柯克中校終於指揮剩下的兩艘運輸船抵達了呂宋島港口,下了船之後,中校就急急忙忙往司令部趕,希望能夠建議麥克阿瑟將軍改變計劃,但是將軍現在顯然沒空考慮增援計劃修改事宜,因爲一封來自美國政府的電報已經完全否決了任何堅守菲律賓羣島的計劃,電報內容如下:

“命令麥克阿瑟將軍,從現在起,停止一切在菲律賓羣島上的軍事行動,封存重型武器和裝備,所有美國軍事人員只准保留輕武器,並等待進一步的命令,一旦中立國船隊抵達呂宋島南部地區,所有菲律賓的美軍部隊立即登船,前往南非集結。從現在起,菲律賓已取得完全的獨立地位,美國永遠的失去了菲律賓。”

這封電報讓麥克阿瑟非常震驚,他不是震驚於菲律賓的“獨立”,而是震驚於美國政府這種“投降主義”立場,現在,以中國爲首的亞盟不僅在攻擊美國軍隊,而且還在向日本提供商業貸款,對於這樣的一個明顯帶有敵意的軍事集團,美國居然選擇瞭如此軟弱的立場,難道真像美國報紙猜測的那樣,白宮裡的一批人接受了來自亞盟的鉅額賄賂?

麥克阿瑟立即回電白宮,強烈抗議美國政府的這一“無能而且軟弱”的決定,同時也謹慎的表達了對白宮“某些腐朽墮落官僚”的“問候”。

很快,白宮的回電過來,內容只有一條:如果麥克阿瑟拒絕執行命令,那麼他的美軍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一職將由其他將軍代替。

麥克阿瑟憤怒之極,當場就撕了電報,美軍駐菲律賓部隊的其他幾位將軍也同時收到了同樣內容的電報,紛紛派人前來詢問,這使麥克阿瑟更加惱火,幸好柯克副官及時叫來麥克阿瑟的夫人,平息了將軍的怒氣。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瓊尼。爲什麼我覺得現在白宮的主人已經不是當年我見過的那位意志堅定、立場強硬的那個人了呢?”麥克阿瑟詢問夫人。

“或許,美國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了某種默契吧,或者是某種協議,你知道的,政治就是這麼回事,身爲軍人,你只能服從命令。去南非也不錯,我喜歡南非的那種狂野,去了南非,至少不必再忍受菲律賓這裡的酷熱了。”

夫人勸導着將軍,但是這隻能平息他的怒氣,不能解除他的疑問。

不止是麥克阿瑟在納悶,柯克副官心裡也非常奇怪,不知道美國政府爲什麼會下這樣一道命令,這等於是命令菲律賓的美軍部隊解除武裝,不知道美國輿論會如何看待此事?

雖然不清楚美國政府到底在做什麼,但是有一點柯克中校是清楚的,國際局勢發展到現在,美國可以轉圜的餘地已經不多了,或許,放棄局部利益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美國的整體利益吧,希望美國政府的選擇沒有錯。

……

柯克中校的看法是基本正確的,美國已經沒有太多的選擇了,如果不肯放棄菲律賓的利益的話,美國就必須向亞盟宣戰,而一旦向亞盟宣戰,就等於將中國推到了美國的對立面去,也就是說,美國的對手實力將更爲強大,日本的海軍、中國的陸軍,這兩者加在一起,已不是美國一國之力可以應付,何況還必須考慮到德國和意大利的軍事力量。

相比軸心國方面,美國爲首的盟國陣營正面對着越來越困難的局面,只要看一看世界各大洲的形勢就可以理解美國的困難處境:

歐洲已經基本上被德國、意大利控制,蘇聯奄奄一息,已不能爲美國分擔軍事壓力,而隨着蘇聯首都莫斯科的陷落,更多的國家開始看好德國的前途,於是,西班牙加入軸心國集團就不是那麼令人驚訝了,既然西班牙已是軸心國的一分子,那麼直布羅陀海峽自然而然的被德國“笑納”,地中海的制海權已完全掌握在德國、意大利手中,更爲重要的是,納粹的“赫赫武功”使得許多歐洲被佔領國家的青年中爆發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羣”,許多被佔領國家的青年報名加入德國軍隊,用服兵役的方式使自己儘快成爲一名“榮譽日耳曼人”,以享受將來日耳曼人的特權和待遇。

既然地中海制海權已完全落入軸心國手中,非洲自然而然的成爲交戰雙方的下一戰場,西班牙軍隊大批進駐摩洛哥,強行改組了摩洛哥政府,然後配合德國非洲軍團沿着西北非的海岸線一路向南推進,最終接管了整個原屬法國、英國的西非殖民地,並將前線一直推進到了黃金海岸,在黃金海岸,納粹德國建立起了海軍基地,德國襲擊艦以幾內亞灣爲基地出擊南大西洋航線,截擊來自南非、南美的盟國運輸船隊。

大洋州已成日本帝國的“池塘”,那裡的自然資源爲日本的戰爭機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澳大利亞白人也成爲日本帝國勞動力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事實證明,在死亡和飢餓的威脅下,白人並不比其他種族的居民更富有反抗精神。

南美洲正陷入一場自獨立戰爭以來最爲激烈的戰爭,巴西、智利作爲美國盟友,與德國盟友阿根廷、烏拉圭陷入全面的武裝衝突中,而玻利維亞、委內瑞拉等國家的立場仍在遊移之中。

北美洲也不再是戰爭的世外桃源,不僅美國西海岸遭到了日本海空軍的攻擊,加拿大的西海岸城市也遭到了空襲,而美國和加拿大的東海岸城市也時刻處於德國潛艇的威脅之中。

至於南極洲,除了用氣候條件掩護一下盟國商船隊之外,並不能爲盟國陣營提供更多的幫助。

現在,只剩下亞洲還沒有明確立場了,在這種時候,美國政府怎麼可能會糊塗到將亞洲推進軸心國陣營呢?

美國的工業力量是很強大,但是現在,美國的工廠不僅要與歐洲的工廠競爭,而且也必須與亞洲的工廠競爭,美國的油田不僅要與高加索和黑海的油田進行生產競賽,而且也必須與中東的油田進行生產競賽……美國幾乎是在以一國之力獨自支撐盟國的戰爭機器,困難是如此的大,以致於美國國內出現了媾和的言論,確實,在許多美國人看來,戰爭已經不再爲美國帶來紅利,戰爭給美國帶來的只是死亡和恐懼。

連美國總統的公開講話都承認,對於盟國而言,這是一個“艱難的時代”。

在這種情況之下,在這種媾和的輿論之下,以放棄菲律賓利益爲交換條件,換取亞洲的繼續中立,或許是美國政府繼續這場全球戰爭的唯一正確選擇。

就這樣,美國軍隊撤出了菲律賓,美國在西南太平洋地區的最後一處戰略據點也就此丟失,那麼,美國從西南太平洋戰區反攻日本的企圖也就此落空,這個戰略無法實施了,既然這個戰略已無法實施,美國政府只能再次調整戰略,重新將關注的重點方向挪回歐洲和非洲戰場,利用從菲律賓調到南非的那數萬美軍生力軍,美國政府做出一個重大決定,從1944年2月開始,反攻非洲,先吃掉東非的意大利軍隊,然後再掃蕩西非、北非的德國軍隊,等奪回北非之後,再以北非爲跳板,對歐洲大陸實施戰略反攻。

配合美軍行動的還有英聯邦軍隊,盟軍決定首先清除已經攻到坦桑尼亞的意大利軍隊,這個戰役代號“訓獅計劃”,戰役開始時間是1944年2月20日。

有了美軍的協助,坦桑尼亞的英聯邦部隊迅速發起了全面反擊,意大利軍隊根本抵擋不住來自盟軍的猛烈攻擊,在幾天之內連續丟失了幾處戰略重鎮,沿着印度洋海岸線撤回肯尼亞,而盟軍則一路猛追,意大利軍隊在肯尼亞也無法立足,只能繼續北撤,一口氣逃回索馬里,並向德國求援。

接到意大利的求援請求之後,德國非洲軍團迅速行動起來,從埃及進入蘇丹,在隆美爾元帥的指揮下突擊肯尼亞,吸引了盟軍一部分兵力,總算是解除了意大利軍隊正面的威脅,不過非洲戰場的戰局也就此再次僵持下來。

在非洲戰場硝煙瀰漫的時候,太平洋戰場也同樣硝煙滾滾,日本海軍與美國海軍仍在爭奪着太平洋的戰略主動權,由於日本從亞洲各國得到貸款,日本的政府財政總算是暫時避免破產,因此,日本依舊控制着太平洋的戰略主動權,並對美國本土太平洋沿岸城市發動了更爲猛烈的轟炸,動用飛機的同時,日本軍部還使用了一種“秘密武器”,既“氣球炸彈”,利用太平洋的大氣環流將掛載着炸彈的氫氣球放飛到高空,然後由氣流帶動飄向美國,並在預定的時間投下炸彈,戰果本身不大,但是攻擊目標卻沒有任何確定性,這引起了美國民衆的極大恐慌,美國報紙將這種“飄炸戰術”斥責爲“史上最無恥的作戰方式”。

在這種情況之下,官方闢謠已經沒有任何作用,各種傳聞迅速蔓延到美國社會的各個角落,繼日本僑民被“集中管理”之後,德國僑民的“集中管理”也引起了美國記者的重視,但是問題在於,美國的德裔人口衆多,不是日本僑民可以相比的,人心惶惶之下,一些城市發生了騷亂,有的城市甚至不得不宣佈實行軍事管制。

就這樣,時間到了公元1944年3月29日,這一天對盟國方面而言刻骨銘心,就在這一天,德軍由挪威出擊,在蘇格蘭實施登陸,蘇格蘭戰役開始,雖然英國皇家艦隊使德國登陸部隊付出重大傷亡,但是“海獅計劃”還是執行了,從蘇德戰場調回西線的德國陸軍以一種征服者的姿態踏上了英國本土。

同一天,英國政府正式宣佈遷都加拿大渥太華,並拒絕承認戰敗,英國與德國的戰爭仍將繼續進行,英國所有能跨越大西洋的船隻都載滿了從英國本土撤退的英國國民,這是一場壯觀的現代民族大遷移。

或許是看到了英國人的強硬態度,德國元首希特勒發表公開講話,宣佈德國願意在“目前的戰略格局”基礎上與盟國方面進行有條件的和平談判,以期儘快結束這場“再也沒有任何意義”的戰爭。

由於德國元首發表講話的這一天正好是4月1日,因此又被稱爲“愚人節講話”。

第699章 處處被動第46章 向西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255章 貿易歧視第772章 新的戰場第533章 陸屠請客第232章 四年計劃第873章 國際角力(上)第149章 牛刀殺雞(下)第453章 殺伐果決第1157章 顫慄中的世界第723章 危險的海域第210章 告狀第413章 大十字計劃(上)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918章 總統鈞裁第501章 關東軍第959章 利益角逐第689章 收攏兵力第5章 找到了組織第56章 氣球隊第1275章 關於“超人”第654章 拉攏(上)第201章 民心可用第772章 新的戰場第121章 穩坐釣魚臺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233章 棋子的歸宿第993章 畿輔紛亂(上)第136章 立場不同第57章 鐵律第234章 代號“曼佗羅”第1251章 步兵突擊第1053章 旁觀者清第23章 大時代第951章 攻擊(上)第886章 亞洲的軍靴第404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592章 鯊魚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42章 東進與西進(下)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847章 模糊立場第491章 1912年(上)第658章 進攻(上)第1093章 日澳戰爭第958章 遊戲規則(下)第800章 泛亞細亞主義第772章 新的戰場第160章 愣頭青(上)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1050章 海軍世家第272章 籠中之鳥(下)第316章 戰西平(上)第1106章 誘敵(下)第1096章 馬斯喀特第451章 人心所向第341章 補救措施(上)第184章 空襲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134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790章 命令第201章 民心可用第602章 陷阱第1187章 極光之下第528章 政變第1149章 陽山(上)第836章 傘兵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1249章 代號“沙暴”(上)第1193章 蒼穹焦點第756章 武裝起來第740章 好自爲之第1232章 斯米爾基通道戰鬥(下)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398章 行動迅速(下)第139章 歸來第531章 洗心革面第917章 坐鎮邊境第638章 鬥智鬥勇第1146章 越過邊境(下)第1113章 國際局勢的變化(上)第1055章 在基地(上)第709章 心腹親信(上)第419章 小動作(上)第519章 移民實邊第529章 各有所第552章 西康(下)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272章 籠中之鳥(下)第33章 君憲旗手(下)第610章 事變(下)第301章 山海關前第627章 閃電(上)第613章 僅此而已第173章 光輝征程第1250章 代號“沙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