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颱風”登陸(下)

防空警報淒厲的鳴叫聲讓人感覺非常恐怖,而那些正在街上慌里慌張的奔跑的人更增添了這種恐怖感覺,彷彿這裡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座地獄,一座到處都瀰漫着死亡與恐怖氣息的地獄。

這裡並不是地獄,這裡是吉隆坡,馬來半島南部地區第二大的城市,在規模和人口上僅次於半島最南端的新加坡,實際上充當着英國海峽殖民地備用政治和經濟中心的角色,如果有什麼風吹草動,位於新加坡的英國殖民總督府就會分出一部分人員派駐吉隆坡,以應對“極端情況”,避免雞蛋在一個籃子裡同時摔爛。

現在,吉隆坡城裡就有一個總督府派駐在這裡的“專員署”,除了負責聯繫新加坡方向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爲北撤緬甸的英國軍隊和政府人員提供必要的後勤支持。

不過這個專員署並沒有很好的完成這個保障後勤的任務,這倒不能全怪這些英國殖民官員,而要怪那天空中時不時出現的轟炸機和戰鬥機,甚至連偵察機的出現都能在吉隆坡城裡引起一陣恐慌。

那些轟炸機、戰鬥機、偵察機都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飛機,它們有的來自南方,有的來自北方,有的來自西方,有的來自東方,給人的感覺好象就是馬來半島已經被中國空軍的飛機給四面包圍了。

這種感覺其實並不是錯覺,實際上,自從克拉地峽在兩天前出現中國登陸艦隊之後,中國軍隊就已經完成了對馬來半島的戰略合圍,東邊是中國海軍的一支包括兩艘大型航空母艦在內的特混艦隊,它們負責掩護陸軍在克拉地峽一帶進行登陸作戰,西邊也是一支包括兩艘大型航空母艦的中國特混艦隊,它們的任務是封鎖克拉地峽印度洋一側的海域,阻止英國陸軍任何從海上撤退的企圖,南邊則是中國設在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海軍基地邦加島海軍基地,自從中英兩國相互宣戰之後,邦加島的中國空軍部隊就接連派出飛機,對馬來半島和西婆羅洲的英國軍事設施和交通樞紐進行狂轟濫炸,至於馬來半島的北方,自從緬甸北部地區成爲中國軍隊控制區之後,從那裡起飛的中國軍用飛機也會遠程飛行,前往馬來半島實施偵察和轟炸。

“四面楚歌”,這就是馬來半島的英國軍隊和殖民政府所面對的困境,而對於這個困境,身爲局外人的莫理循看得非常清楚。

現在,莫理循就站在旅館房間的窗前,看着街上那些奔跑的印度人、馬來人、英國人、美國人,甚至還有華人,毫無疑問,他們已經被這幾天的連續空襲給嚇得六神無主了,任何防空警報響起,他們總是會在第一時間往空曠處狂奔,以躲避可能的“誤炸”。

雖然中國空軍的主要攻擊目標集中在軍事設施和交通樞紐上,但是就現在的航空技術而言,想完全避免誤炸平民目標是不現實的,所以,前幾天的空襲中,很有一些民房被航空炸彈摧毀,平民的傷亡也無法避免,不過在這些空襲中,華人的傷亡是最低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爲英國殖民當局早就制訂了針對華人移民的歧視性法律,這導致了大量原本定居馬來亞的華人和華僑紛紛遷移到東南亞其它地區,而留在馬來亞的華人已經很少,根據去年的調查,現在居住在馬來半島的華人總數已不到當地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五,現在,馬來亞的當地居民中,以馬來土著人口最多,佔百分之七十,而另外的百分之二十五主要是來自印度的移民。

印度移民很好的取代了來自中國的勞動力,但是卻沒能成爲像華人一樣的優秀中間商,這樣一來,英國殖民當局不得不直接與馬來土著打交道,這就引起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直接衝突,而過去,這種直接衝突是不存在的,因爲華人很好的扮演了一個“緩衝墊”和“出氣筒”的角色,一旦當地的馬來土著準備發泄心中的憤怒,英國殖民當局就會立刻將華人推到前頭去,這個做法是跟荷蘭人學的。

既然沒有了華人做替罪羊,那麼英國殖民當局不得不直接面對馬來土著的憤怒情緒,接下去的就是反抗與鎮壓,鎮壓與反抗,這形成了惡性循環,並且成爲了馬來半島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直接原因,而中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相當重要。

爲了鎮壓馬來半島的民族主義抵抗運動,英國政府不得不在當地駐紮了大量精銳部隊,其中既有來自英國本土的軍隊,也有來自英聯邦的部隊,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印度,這些精銳部隊駐紮在馬來半島,勉強維持住了當地的局勢,可是隨着緬甸戰役的爆發,這個本就不是非常可靠的穩定局面就被迅速打破了,馬來半島的民族主義抵抗組織又開始蠢蠢欲動,而英國政府爲了防止中國軍隊由緬甸直接進攻印度,不得不將馬來亞的軍隊調往緬甸南部地區,準備組織一次戰略反攻,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英國政府決定賦予馬來亞“自治領”的地位,而莫理循之所以會出現在吉隆坡,也正是爲了這件事情。

中英戰爭爆發之前,英國政府已決定賦予印度、緬甸“自治領”的地位,並讓它們加入英聯邦,以共同對抗來自“中國的威脅”,考慮到印度、緬甸從來就不具備“自治”的民衆條件,因此,英國政府決定從澳大利亞、南非抽調一些經驗豐富的政府人員,前往新“自治領”指導當地的“自治運動”。

莫理循當年離開中國之後,先在英國外交部門供職,後來回到澳大利亞,成爲澳大利亞政府的重要顧問,並擔任過一些外交部門的重要職務,由於經驗豐富,英國政府將莫理循從澳大利亞政府借調到馬來亞,並任命他爲“專員”,任務就是指導馬來亞自治。

莫理循是在中國和英國互相宣戰的當天抵達新加坡的,與英國殖民政府官員會晤之後,就被派到了吉隆坡,但是還沒等他正式投入工作,馬來半島的形勢就急轉之下了。

實際上,莫理循現在已經無法開展工作了,英國政府宣佈馬來亞成爲英聯邦的一個“自治領”,這是迫於形勢,中國政府看得清,馬來亞的抵抗組織也看得清,所以,英國政府現在才宣佈給予馬來亞“自治領”的地位,這實際上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就連普通的馬來土著也懷疑英國政府的誠意,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任何馬來土著願意與莫理循的專員小組合作,這組建自治領政府的工作也就根本無法開展。

所以,莫理循這兩天裡哪裡都沒有去,一直呆在這間旅館裡,這間旅館緊挨着美國駐吉隆坡領事館,挨炸彈的可能性很低,也正因此,即使防空警報響起,莫理循一般也不會專門跑到地下室去躲空襲。

事實證明,莫理循的判斷是正確的,中國空軍的轟炸機從來就沒有靠近過這片城區,顯然飛行員們得到過嚴厲的命令,禁止接近美國領事館,防止美國找到藉口直接干涉這場目前仍舊侷限在中國和英國之間的戰爭。

就連澳大利亞政府現在也不願意立即參與這場戰爭,雖然澳大利亞是英聯邦的“自治領”,但是問題在於,現在的太平洋形勢已經與二十年前的那場歐戰時期很不一樣了,就在澳大利亞的門口,日本帝國正在揮舞着武士刀和旭日旗,耀武揚威的樣子讓澳大利亞人非常擔心,如果澳大利亞現在決定像南非一樣也跟隨聯合王國政府向中國的勢力區派遣艦隊或者新的陸軍部隊的話,那麼難保中國不會將日本也拉進這場大規模戰爭中去,而一旦日本也參加了這場戰爭,那麼誰能保證日本不會立即向澳大利亞進攻呢?

要知道,日本帝國從許多年前就開始鼓吹澳大利亞的“美麗和富饒”了,爲了向日本國民灌輸必要的思想,日本的報紙甚至將袋鼠肉稱之爲“世間最好的美味”,那言下之意,只要佔領了澳大利亞,日本窮人就可以頓頓吃袋鼠肉了。

再也沒有比這種言論更荒唐的了,作爲一個澳大利亞人,莫理循很清楚袋鼠肉不怎麼好吃,不然的話澳大利亞也不會袋鼠成災了,但是他並不關心袋鼠肉怎麼烹飪更美味,他關心的是,日本軍隊什麼時候會攻擊澳大利亞?

昨天,當得知克拉地峽的英軍防守部隊已經全線潰散,而中國陸軍部隊已經開始向南方推進的消息之後,莫理循就立即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立刻離開吉隆坡,但是不是回澳大利亞,而是去菲律賓,到馬尼拉會見美國駐當地的一些高級官員,包括政治官員和軍事官員,同時也與菲律賓政府高層官員進行會晤,以說服他們向美國政府進言,無論如何,美國都必須儘快使這場幾乎快要演變爲世界大戰的中英戰爭結束。

莫理循當時就給澳大利亞政府高層拍去了一封很長的電報,將他的想法告訴了總理和幾位重要政府官員,而總理先生也非常贊同他的判斷,立刻批准了他的這個建議,現在,莫理循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耐心的等待美國方面的回話,如果美國方面同意的話,他將立即跟着美國駐吉隆坡參贊登上一艘美國軍艦,然後前往菲律賓。

“真是讓人驚訝的進步速度啊,如果不是在中國居住多年的話,我或許也會像許多英國政客一樣,現在正在猜測中國到底爲什麼在短短三十年的時間裡就崛起在世界的東方了吧。”

莫理循望着天空中那架正在快速掠過的中國空軍偵察機,很是有些感慨,本來他還想在中國多住些年頭,親眼看看這個東方國家的崛起的,但是由於中國早就取消了外國人的特權,再呆下去也不會有什麼更大的期盼,所以莫理循最終還是與他的那些外國同行一樣,選擇了離開中國,回到西方世界。

就在莫理循感慨的時候,秘書走進房間,身後跟着一人。

“先生,美國領事館的人趕到了。”

“查理,你快告訴我,美國和菲律賓方面是不是接受了澳大利亞政府和我的建議?”

莫理循急忙走到那名領事館參贊跟前,急切的詢問。

參贊點了點頭,從口袋裡拿出一封電報。

“這是美國駐菲律賓當局的回電,對於目前的東南亞局勢,美國當局也非常擔心,擔心戰爭會擴大化,更擔心日本會攻擊菲律賓,根據《華盛頓裁軍協議》的規定,美國不能在遠東地區修築新的要塞,因此,現在的菲律賓防禦是非常虛弱的,如果日本突然攻擊的話,美國當局認爲,駐菲律賓的美軍部隊或許不得不暫時採取退卻戰略,甚至可能需要撤退到澳大利亞。因此,對於您的建議,美國方面非常感興趣,而且已經向美國政府報告,美國政府承認您的全權外交特使身份。”

“那太好了,我們什麼時候出發?”

莫理循看了看電報,非常高興,詢問參贊什麼時候可以登上那艘美國驅逐艦。

但是參贊的回答讓莫理循有些奇怪。

“莫理循先生,我們或許不能乘坐美國軍艦了,因爲那艘軍艦在半途撤回馬尼拉了,現在,我們只能乘坐一艘法國炮艦,我已替您聯繫好了,法國駐印支總督朱爾.佈雷維埃先生同意我們搭乘那艘法國炮艦離開馬來亞,前往西貢,然後再由西貢乘飛機去馬尼拉。”

“法國軍艦?安全麼?”

莫理循有些擔心,畢竟英國現在正在極力拉攏法國加入對中國的戰爭,法國政府隨時都可能向中國宣戰。

“請您放心,根據可靠消息,法國政府不會參加中英兩國在遠東地區的戰爭。”

“法國政府改變主意了?爲什麼?”莫理循更奇怪了。

“是的。主要是因爲德國的行動,就在昨天,德國政府已經正式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四十八小時內解散軍隊,所有軍事裝備交由德國軍隊控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似乎已經屈服,聽說,已經有一些捷克斯洛伐克的飛行員駕駛飛機逃亡第三國了,法國政府非常擔心歐洲戰爭隨時可能爆發。”

參贊的回答使莫理循非常驚訝,不過很快就鎮定下來,吩咐秘書爲他收拾行李,準備隨時出發。

“莫理循先生,您認爲馬來半島的英軍還能抵抗多久?”參贊問了莫理循一個問題。

“大概一個星期吧,用我的眼光來看,現在的英軍已經完全失去了鬥志,前線的部隊正在潰散,後方陷入一片混亂,這種情況之下,再抵抗下去已經沒有必要了。”

“您的判斷與領事先生的判斷基本一致,不過有一點您現在似乎還不清楚。就在一個小時之前,英國海峽殖民地總督先生乘坐的那列火車遭到中國空軍轟炸,已經確認總督先生罹難,現在,馬來半島的英國當局已經失去了領導者,軍心和士氣的總崩潰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事實證明,美國領事和莫理循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就在中國軍方的“颱風”戰役發起之後的五天之內,中國陸軍部隊就陸續佔領了宋卡、北大年、哥打巴魯,隨後,中國軍隊在更南邊的關丹地區發起了“颱風”戰役的第二次登陸作戰,次日佔領關丹,隨後向英軍發出勒令其無條件投降的“建議”,走投無路之下,困守馬來半島南部地區並且已經完全斷絕突圍希望的六萬英國部隊放下武器,宣佈投降,而被稱爲“遠東第一要塞”的新加坡根本就沒有發生真正意義上的戰鬥,來自邦加島的中國海軍陸戰隊差不多是哼着小調進駐了章宜海軍基地。

這場中英戰爭打到現在,戰略天平的傾斜已經非常明顯了,而國際局勢也隨之發生了劇烈變化。

第165章 將軍與士兵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181章 飛機第238章 厚此薄彼(下)第1213章 試探第532章 犯顏直諫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392章 日薄西山第749章 戰術劣勢第362章 互不信任第779章 建功立業第967章 西山莊園(上)第292章 直接影響(下)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1046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775章 和談第502章 東北亞危機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4章 破城第一功臣第271章 籠中之鳥(上)第579章 國魂第62章 破舊立新(下)第282章 木偶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590章 練兵(下)第631章 混亂(上)第689章 收攏兵力第1095章 亞丁灣第1093章 日澳戰爭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792章 製造事端第640章 捷報(下)第692章 側翼縱隊第53章 貳臣(上)第1248章 開羅來客(下)第772章 新的戰場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153章 銅梁(下)第754章 幕後策劃者第943章 鄂木斯克(上)第1141章 激戰巴庫第668章 特混艦隊(上)第933章 赤色黎明第974章 怒海之上第379章 彷徨(上)第437章 左膀右臂(上)第1009章 赴宴西山(上)第764章 琢磨不透第685章 博羅堡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855章 “石斑魚”號第362章 互不信任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844章 帝國獠牙第203章 國事與社團第1128章 亞洲英雄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881章 各有打算(上)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758章 戰場妖霧第361章 順應軍心第187章 高攀橋第523章 利益與利益第1037章 平叛(上)第48章 前哨戰第1117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上)第857章 火藥桶第834章 混亂第341章 補救措施(上)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1124章 大國戰略(下)第186章 兵不厭詐第1151章 佯攻(上)第13章 南方驚雷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145章 袍哥人家第38章 革命衛隊第638章 鬥智鬥勇第1262章 核訛詐第640章 捷報(下)第342章 補救措施(下)第1267章 “颱風”陰影第971章 變數(上)第368章 虛驚一場第226章 協餉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953章 鋼鐵的較量(上)第925章 安加拉1號站(上)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580章 無聲的警告第1150章 陽山(下)第255章 貿易歧視第270章 特殊戰場(下)第327章 藍牆(上)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882章 各有打算(下)第1046章 戰爭的腳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