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正式宣佈

十二月十九日,在南京總統府裝修完畢的西朝房大會堂,唐紹儀、顧維鈞代表南京政府與德國公使辛慈正式簽署了《青島主權移交條約》以及《青島善後事宜補約》,規定在一九一五年一月十二日這一天起,中華民國政府恢復對青島的主權行使,不過在預留區內德國仍保留二十年的駐兵權。

此事一經傳出,舉國轟動,大爲南京政府打破近百年中國不平等條約先例而鼓掌喝彩。中國國內各大保持連續頭版頭條刊登這個消息,同時還在時政版面做出連載,詳細交代南京政府與德國之間的談判細節,一時間將吳紹霆的正面形象提升到新的高度。

再加上之前總統府大門口示威事件,讓更多人都認識到吳紹霆是近代中國與衆不同的領袖人物,更是中國自強獨立的唯一救星。對於這次具有破天荒意義的中德外交案例,甚至連美國《時代》週刊都做了封面報道,身穿大執政官禮服的吳紹霆照片屹立在正中央,透露出年輕氣盛、英偉挺拔以及正氣凌然的一面。

自從之後,在許多女子中學裡面都開始流行《時代》週刊的封面剪影,無數年輕女孩都將吳紹霆視爲偶像。而那些進步青年雖然嫉妒吳紹霆吸引同齡女孩,可對於這位中國救星般的人物也不得不生出崇拜之心。一股史無前例的元首狂熱很快席捲了整個中國。

日本公使濱口雄幸在聽說這個消息之後,立刻親自前往英國公使館會見了朱爾典。他要求英國政府一定要阻止青島主權的移交,否則日本的處境將會顯得更加被動,並且還拿出協約國利益來做進一步的威脅。

朱爾典這段時間一直在默默的關注中德談判的進展,事實上早就知道德國會用青島主權來換取中國的支援,儘管這一切都已經大大超出了他之前的預想,不過自從與吳紹霆談過之後,同樣也讓他認識到青島事實上沒有那麼重要。

面對濱口雄幸的請求,朱爾典故意做出了一副驚訝的態度,聲稱自己根本沒聽說過這件事,德國竟然會放棄青島?在假裝瞭解了詳細情況之後,他對濱口雄幸說道:“我承認這是一次重大的疏忽,可問題是中德已經簽訂的主權交還協議,現在再出面阻止顯然無濟於事。不過這並不重要,只要德國在青島還有駐兵,我們就有出兵的藉口。”

同時,他還告訴濱口雄幸,之前英國答應給日本的扶持和外交上的支持絕對不動搖,現在問題的關鍵不在中德青島問題上,而是日本國內內閣到底有沒有決心打一仗。

濱口雄幸得到了朱爾典的承諾,雖然也隱隱約約覺得朱爾典對待中德青島問題太過輕視,可無論如何只要外交支持和扶助計劃不變,那麼自己今天來的目的就達成了。他雖然是文治派政客,可是同樣也有大國列強思想,日本經過幾次戰爭迅速崛起,而中國這個昔日的大國早已不復存在,面對弱國是不需要太多正當理由的。

他很快將朱爾典的承諾發回國內,並且敦促國內儘快做出決定。

三天之後,梁啓超召開內閣會議,吳紹霆與國防部部長蔡鍔都出席了這次會議。

會議的內容就是關於中日在青島矛盾上的應對之策。這幾天內閣各部部長都仔細觀察了國內和國際的局勢變化,國內輿論對收回青島主權之事大爲欣喜,可見此事的決策正確。儘管國際上因爲目前歐洲戰事的衝突升級,沒有太明顯的意見,不過做爲中立國的美國倒是很欣賞南京政府的做爲,並且還在美國國內報紙上刊登了正面報道。

資產階級政客們都知道,青島問題雖然危機重重,但也是一筆不小的政治資本。要是日本膽敢開戰,中國打贏了這一仗那就是皆大歡喜的局面,哪怕中國打輸了,他們這些政客也會得到民間的同情並賦予民族氣節。

蔡鍔在會議上做出了軍事分析,宣讀了目前中日之間的兵力對比,日本自日俄戰爭結束之後到目前爲止,算上近衛師團在內全國兵力只有二十一個師團,非戰時兵員爲二十萬,戰時可擴大到四十萬到五十萬。而南京政府直轄的七個集團軍,除了還未編成的北方第一集團軍之外,常備兵力已經超過五十萬,再加上精銳的國防軍以及可調配的共和國衛隊,能夠快速投入作戰的兵力預計會在七十萬以上。

根據國防部估測,在青島戰場的區域之內,日軍可投入的兵力最多不超過兩個師團,最新情報顯示日軍海軍擬定投入第二艦隊參與青島海戰。中國方面憑藉大陸交通和全國經濟後勤的支持,足夠投入七個整編師十萬兵力的部隊應敵。

這些數據看上去中國確實可以應付這場作戰,可讓內閣部長們仍有擔心的是臺灣和東三省的威脅,一旦戰事擴大,日本可能會發動全面戰爭,到那個時候該如何應付?

蔡鍔呵呵的笑了笑,心裡暗諷這些政客們不懂軍事常識,他說道:“日本目前的國力,如果將一支艦隊和兩個師團的兵力投入到青島,他們幾乎沒有多餘的經費和物資再開闢第二個戰場。相比之下,我們中國雖然工業水平落後,不過國民基數足夠,完全可以同時應付三個以上戰場的作戰。”

頓了頓,他又補充的說道:“再者,由唐副部長和南方第一集團軍負責督建的南方海防線已經進行了兩個多月時間,預計在開春之前可以完工。到時候南方屏障穩固無疑,即便日本的海軍再有強大,用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的話來說,用海軍炮打海防炮,那是傻瓜所爲,我們完全有信心鞏固南疆。”

聽完蔡鍔的話,衆人總算鬆了一口氣,除了個別幾個別有用心的人,一直都擔心通過再次發動戰爭而增長了吳紹霆的軍權氣勢之外,所有人都認爲可以做出定論了。面對國內輿論的熱烈支持以及民心對吳紹霆的狂熱崇拜,再加上青島主權的實際問題,即便仍有擔心軍權主義蔓延也無可奈何。

當天下午,吳紹霆與內閣共同簽署了國防部備戰命令,以及通過了一千萬的青島軍務預算議案。此事通過總統府新聞發佈會正式向外公開,表示中**隊已經做好應付任何外來入侵的準備,並提醒國際野心家們慎重做出下一步決定。

次日一早,吳紹霆前往國防部“獵雕”作戰室,啓動了幾個早已在籌建中的軍事計劃。其一是建立連雲港聯合軍事基地,駐軍包括孫本茂第十精英師、一個空艇中隊、兩個飛行中隊,以及海陸空軍事補給基地。其二是建立臨沂後勤司令部和第三空艇基地;其三是建立濰坊軍事基地,調國防軍第一師駐紮,同時軍事基地裡還包括目前中國最大的空軍港口;其四鋪設銜接濟南、濰坊、臨沂和連雲港四地的軍用交通線。

軍事基地最快只要一個月的時間就能落成,基建設施早在兩個月前就交代下去,除了濰坊的空軍港口比較複雜一點,其他都不算麻煩。至於交通線最快的辦法是翻修公路,鐵路也只能利用膠濟鐵路部分段落,沒有鐵路的地方架設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也需要很大一筆投資,只怕在青島開戰之前也無法完成。

從這一日開始,吳紹霆命令“獵雕”作戰室轄下的所有單位投入百分之兩百的精力,開始加強山東的軍事部署和情報蒐集。如今國內聲勢團結一致,他自然不必再有任何顧慮,要說到顧慮反而還是擔心日本會放棄進攻青島,自己好不容易經營的環境政治條件,可不能就這樣白白浪費。

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593章 ,師團計劃第826章 ,損傷第283章 ,新年第989章 ,空中騎兵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672章 ,五十慘案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507章 ,兩黨合作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263章 ,在師部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64章 ,昔日恩師第1220章 ,野心家第1120章 ,亞洲擴張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68章 ,張家邀請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1140章 ,佈政第196章 ,蔡乃煌的彙報第1103章 ,破竹之勢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702章 ,黃興在望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319章 ,建黨的想法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34章 ,張直之憂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1034章 ,國防部會議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1042章 ,罪證第644章 ,陳宦之決第4章 ,陸軍衙門第910章 ,事先第68章 ,張家邀請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769章 ,北京大本營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1180章 ,黃浦大飯店第339章 ,秘密會議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679章 ,梧州事後第923章 ,事後第351章 ,委屈第235章 ,再赴上海第22章 ,有事相求第991章 ,事露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507章 ,兩黨合作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791章 ,開戰第813章 ,是死是活誰說的算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949章 ,東三省體制第1217章 ,內況第283章 ,勃然大怒第351章 ,委屈第703章 ,換督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52章 ,上任新軍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240章 ,又遭炮擊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897章 ,南訪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932章 ,有武器就殺第669章 ,陰謀陽謀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1195章 ,生意問題第1161章 ,尼古拉耶維奇第895章 ,山縣有朋第415章 ,一談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