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

吳紹霆終於爆發的吼了道:“張志誠,你爹都不敢這麼跟我說話。我當你是兄弟不會爲難你,但你若是還這般無理取鬧,我不會對你客氣。”

張志誠冷笑了起來:“我無理取鬧?你說我無理取鬧?好啊,好的很啊,吳紹霆我真的看錯你了,你這個假君子,僞善家!”

吳紹霆飛起一腳踢翻了一旁的茶几,上面的茶壺和書本全部打翻在地上。張志誠沒有料到吳紹霆會動手,被這一舉動嚇了一條,不過很快又保持鎮定。吳紹霆伸出手指狠狠的指着張志誠,憋着一股怒火說道:“張志誠,德國人爲什麼知道導氣式槍機還不是拜你所賜!你現在好,拿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樣子來訓斥我。你可知道我爲了爭取我們最大的利益跟洋人僵持了一個月的時間!”

張志誠臉色很難看,不等他開口說話,吳紹霆再次大聲的說道:“導氣式槍機必須儘快運用到武器裝備上,你以爲只有中國人能夠研發自動步槍嗎?德國人在甲午戰爭之前就發明了自動手槍,如果他們投入全力去研發,遲早會得到這一個技術。你說我出賣中國人的尊嚴,如果我真是這樣的人,我不會跟德國人談判,只要他們給我五萬馬克我就把圖紙賣給他們了。我能爭取到在廣東設置生產線,這已經是在保全中國的利益!”

他說完了這番話,深深吸了一口氣,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緒波動。

張志誠啞口無言,他不知道該怎麼反駁吳紹霆,吳紹霆已經從各個方面把自己逼入了毫無反擊的境地。這時他漸漸冷靜了下來,仔細斟酌着吳紹霆剛纔的話,他忽然意識自己確實太過激了。或許後面那些話完全是因爲個人面子問題。

吳紹霆看着張志誠,知道這個憤青已經讓自己說的無言以對了。他不想耍什麼脾氣,這件事最好就這麼過去,省的越鬧越大,弄得大家都下不了臺。他緩了緩氣,平和的說道:“志誠,我知道你本意是好的,我也很欣賞你這種愛國情懷。可是有些事我們一定要跳出固有的圈子來思考和分析。今天的事我不怪你,不過我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這樣的鬧劇。你和我都要記清楚自己的身份。”

張志誠嘆了一口氣,神色有幾分羞愧,更多則是無奈。

接下來的一個月,廣東的發展越來越迅速,農民農耕賣力,工人工作勤快。警察學校業已培訓完畢第一批現代化警務人員,他們配備新式的黑色警服,開始分配到各縣城上崗執勤。狙擊士官學校業已畢業了兩期學員,挑選其中精英留校執教,其餘則調回原部。

黃埔軍校於六月一日正式開班,第一期爲速成班,學期十二個星期。第一期畢業生預計於九月三日離校,廣東都督府在八月底時即派專員到軍校進行宣傳,動員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精英將才留粵任職。黃埔軍校的制度與尋常軍校一樣,儘管校方會爲畢業生分配部隊,但畢業生依然有自主選擇去留的權力,所以必須進行宣傳引導,留下這批人才。

吳紹霆看過第一期速成班的學員名單,上面有不少日後抗戰的名將和國民黨棟樑。如1909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在貴州參加庚戌革命的何應欽;原本打算北上投考保定軍校,卻響應本省黃埔軍校招生的陳銘樞;剛從日本振武學堂綴學歸國,在廣州中轉時隨即投考黃埔軍校的商震;唐生智,因爲湖北戰亂,從武昌陸軍中學堂綴學響應起義,後因戰況急下又見黃埔軍校招生廣告,遂從湖北赴廣州報名;蔣光鼐,革命軍進攻南京時響應革命粵軍第二師,後因爲南京陸軍中學學業未完,返回籍省投考黃埔軍校。等等。

這些人雖然並不全部是粵系一脈,可是毫無疑問他們都是未來的棟樑之才。能在他們年輕之時全部網絡到麾下,已經算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恰好革命粵軍軍官缺乏,日後的名將加盟正是雪中送炭。

吳紹霆召集了一批等待進入警察學校培訓的士兵,人數五百人,與李濟深特務營組成第一師教導團。等黃埔一期學員畢業之後,即挑選其中精銳進入教導團任職。教導團在這個時候還是一個新名詞,吳紹霆特意對其做出了詳細的闡釋,指定教導團以培養實戰指揮官、高階士官及督導士兵爲主要職責,教導團軍官於行政、軍校、軍隊之間流動執勤。

除此之外,吳紹霆還命令原特務營下轄特務連改名“憲兵隊”,負責第一師全軍的軍紀監督、軍法執行工作。將憲兵隊編在教導團也是因爲憲兵兵種與監軍分離,革命粵軍上下要儘快適應和培訓更多憲兵的作用。

九月一日,吳紹霆前往黃埔軍校爲第一期學員舉行畢業典禮。自黃埔軍校正式開班以來,他因爲公務繁忙,又要處理都督府政務,又要前往狙擊士官學校執教,還要協調各方面勢力,很少有時間前往黃埔軍校視察教學工作。爲此他還有幾分內疚,畢竟黃埔軍校培養的是自己的嫡系將領,長久不聞不問只怕還會疏遠彼此關係。

不過每次只要有空,他來到黃埔軍校都會與學員同起同坐,同吃同喝,有一次還在黃埔軍校留宿,直接是在教官公共宿舍打地鋪。

畢業典禮上,吳紹霆沒有準備任何演講的草稿,用一種隨意談心的方式與衆學員打趣了一番。他的年齡與在場很多學員相仿,爲了鼓勵學員們更有活力更有精神,他摒棄了迂腐的那一套。只是在最後他還是拿出了嚴肅的語氣做了一番預祝陳詞,畢竟這裡是軍校,大家都是軍人,日後戰場上由不得嬉皮笑臉。

兩日過後,學員各就各位,一部分成績卓著者調入教導團,另外一部分調入第三師,餘下個別幾個有資質的學員則安排留校任教。

第92章 ,大校場上第51章 ,設計營救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406章 ,進京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256章 ,賀州大捷第672章 ,五十慘案第912章 ,暗流第1042章 ,罪證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28章 ,張家小姐第842章 ,會議第51章 ,設計營救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386章 ,擺了蕭耀南一刀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879章 ,元首制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會議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404章 ,洪門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905章 ,第二代戰鬥機試飛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912章 ,暗流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68章 ,張家邀請第1146章 ,三股勢力形成第87章 ,似有隱情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35章 ,相互推卸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678章 ,反擊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658章 ,見馮玉祥第678章 ,反擊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47章 ,交通意外第401章 ,北上前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390章 ,大起大落第902章 ,航空戰列艦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734章 ,案件進展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813章 ,是死是活誰說的算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861章 ,事先的意向第881章 ,索要第59章 ,別有用心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65章 ,自討苦吃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74章 ,展示效果第10章 ,空額規則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741章 ,泄密第273章 ,振軍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302章 ,湖南團成立第365章 ,初見袁世凱第1217章 ,內況第77章 ,深入軍心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632章 ,夾擊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188章 ,敲詐和勒索第1210章 ,分裂第240章 ,又遭炮擊第264章 ,堅持下去第426章 ,索回粵北五縣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爭執第836章 ,瓜分第299章 ,退和攻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43章 ,見龍濟光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1022章 ,遊鬥第916章 ,被俘第1180章 ,黃浦大飯店第665章 ,威壓第1025章 ,在成都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