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

“哦,是這樣的,我似乎聽說貴國對君主立憲制十分熱衷,或許還希望利用這種國體制度來影響我們中華民國,不知道有否有此事?”廖仲愷心中微有疑惑,不過他還是進一步的再次問道_沸&騰&對於他們來說,國體是大事,任何事情都必須先以國體爲基礎,所以廖仲愷並不怕把事情說的直接一些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的話,我認爲這不是一個問題廖仲愷先生,我們德意志帝國是君主制國家,身爲德意志帝國的臣民,我對吾皇的尊敬發自內心,我對吾國的忠誠絕不動搖我們的思想觀念可以用忠君報國來形容,這只是我們日耳曼民族對國體的看法,即便來到任何國家也都是如此”威爾曼故弄玄虛的說道

廖仲愷與胡毅生對視了一眼,顯然他們沒有從威爾曼的這番話中找出重點,只知道對方是在以一個德國人的角度來評價德國的君主制,這完全與中華民國毫無瓜葛,不知道德國人對中華民國國體的看法

“威爾曼先生,我們尊重世界上所有主權國家的國體,不管是君主制還是總統制,又或者是內閣制、議會制以及其他爲特殊的國家制度不過,假如威爾曼先生要將德意志帝國的那一套內容強加在我們中國身上,很抱歉,我只能說這是一種對我們國家的不尊重”過了一會兒之後,胡毅生換了一種方式開口說道

“如果你們是擔心這一點,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我們德意志帝國絕對是尊重中國的你們也應該很清楚,在所有與中華民國建交的國家當中,是我們德意志帝國最先將外交關係升級爲大使,難道這還不夠表明我們德意志帝國的立場嗎?”威爾曼笑着說道

“能聽到您這麼說,我感到很欣慰,也表示非常感謝我衷心的希望外面的傳言全部是子虛烏有的,我們中華民國是共和制國家,現在是,以後也是這是我們幾代人共同努力才獲得的成果,也是現代主權國家最好的發展趨勢”廖仲愷鄭重其事的說道

“請你們原諒,對我不方便發表任何意見”威爾曼聳了聳肩膀說道

廖仲愷只當威爾曼是因爲德意志帝國是君主立憲制的原因,所以威爾曼纔不情願多做評論,這一點他是能夠理解的在解決了最基礎的國體問題之後,他隨後又向威爾曼詢問了關於德意志帝國對中國目前當權的中央政府的看法

對於這一點,威爾曼倒是覺得有些話要說出來,他道:“不得不說,在幾年前我們曾經對吳紹霆元首充滿了友好和期待,希望他能帶領中華民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國家,希望他能在國際外交活動上做出一定貢獻或許廖先生和胡先生會認爲,吳紹霆元首確實讓中國改變了許多,不僅通過戰爭獲得了多的國土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國際地位,可是難道你們沒有發現,這一切來的實在太迅了?甚至迅的有些誇張”

胡毅生問道:“威爾曼先生,您的意思是……”

威爾曼輕輕咳嗽了一聲,擺出一副教授專家的模樣說道:“先生們,難道你們還不明白嗎?沒有任何一個政權可以真正在這麼短的時間取得如此迅的發展,換一種說法就是,任何一種乎想像的跳躍發展都是不符合科學的坦白的說,中華民國目前的盛世只是一種假象,它繁華的表面下已經堆積了許多漏洞就好比一座摩天大樓,我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裡蓋起來,但它卻會因爲沒有打牢根基而存在很嚴重的風險”

胡毅生和廖仲愷再次對視了一眼,他們覺得威爾曼的這個比喻很容易理解,同時也認爲這番話很有可能就是真的吳紹霆帶領中國發展的實在太迅,可國家基礎到底有多牢固,誰也不清楚或許這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原來如此,事實上我們中華革命黨也一直很擔心這個問題,我們中國人民目前的情緒太過浮躁了,這股民族自信心在瞬間不知所謂的膨脹起來,有太多不可理喻的地方這就好像是一個沸沫,內部是空心的,外層是脆弱的,真不敢想象這個沸沫如果破滅的話,會是一場多麼可怕的災難”胡毅生煞有其事的說道,說完這番話之後他還得自己做出的“沸沫”比喻感到很滿意,臉上不知不覺露出一副沾沾自喜的樣子

“是的,就如同您所說的這個道理,任何根基不穩固的膨脹,如果不盡快制止,必然會帶來一場巨大的災難就像是沸沫崩潰那樣,整個中華民國都會被打回原形,而且要比膨脹之前還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到時候貴國要想重振作起來,絕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一點從日本國的情況就能看出來了”威爾曼煞有其事的附和說道

“沒錯,沒錯,三年前日本還是亞洲唯一的列強國家,他們甚至有過乎想像的戰爭野心和侵略性的外交手腕,可是現在呢?一旦他們的信心和野心突然被擊破,這種逆差所造成的影響實在太可怕了”廖仲愷感嘆的說道

“就是啊,幾個月前我還去過日本,如今的日本與之前簡直是天壤之別,政治混亂、民不聊生,他們的國家和民族基本上都遭到了致命性的打擊,就連他們國家的大部分人都認爲要想重恢復國家和民族的自信心,最少也要五十年之久的時間纔可以”胡毅生緩緩的搖着頭說道,臉上露出幾分堪憂的神色雖然他是在說日本,可擔心的是日本的災難會凌駕到中國身上,到那個時候中國會需要多久才能恢復過來?六十年還是八十年?

“很顯然,你們是明白日本國發生的事情而我想要說的是,做爲中華民國的朋友,也做爲中華民國的贊助國,我們德意志帝國不希望看到貴國走上這一條道路我不會說我們德意志帝國有多麼高尚,說一句坦白的話,我們德意志帝國能夠資助中國發展,目的也是希望能夠到時候獲得一定的收穫,當然,這些收穫全部會基於平等、合法的基礎可是如果中華民國繼續這樣毫無顧慮的走下去,我真擔心這條道路終點是什麼景況”威爾曼故作嘆息的說道,他的這番話看上去是開誠佈公,實際上只不過是最簡單的一種耍詐手段而已,目的無非是希望儘快取得廖仲愷等人的信任

廖仲愷和胡毅生雖然不是什麼精明的政客,但是他們也知道國際外交上最基礎的道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德國贊助中國當然是希望能夠獲得回報他們現在得到了威爾曼“坦白”的答覆,心中這一結很容易的就放鬆了下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威爾曼的這番話也解釋了德意志帝國爲什麼會跟中華革命黨取得聯繫,原因就是中華革命黨是反對派,雙方都有共同的政治利益

“也就是說,威爾曼先生對我們元首的態度是持有懷疑的,對嗎?”停頓了一會兒,胡毅生再次直截了當的詢問道

第932章 ,有武器就殺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923章 ,事後第1083章 ,四月二十三日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478章 ,轎車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30章 ,小惡作劇第13章 ,展開訓練第498章 ,勢變第922章 ,對話張作霖第1177章 ,中華革命黨和德國第426章 ,索回粵北五縣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728章 ,湘贛鄂戰線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932章 ,有武器就殺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300章 ,佈局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868章 ,探監第1041章 ,激戰惠山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305章 ,破襲戰第932章 ,有武器就殺第108章 ,陰謀陽謀第1133章 ,體制爭議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718章 ,兩頭局勢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1066章 ,海峽殖民地第145章 ,五月之後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2章 ,郵輪奇遇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856章 ,信與證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813章 ,是死是活誰說的算第1212章 ,南京街頭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679章 ,梧州事後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534章 ,潛入福州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1064章 ,中英雙方第593章 ,師團計劃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413章 ,梁啓超眼中蔡鍔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1158章 ,莫斯科來電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629章 ,在重慶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462章 ,口供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93章 ,公正之名第344章 ,最長的一日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364章 ,徐樹錚彙報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52章 ,上任新軍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979章 ,七月第413章 ,梁啓超眼中蔡鍔第891章 ,法租界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852章 ,放言第99章 ,踐行籠絡第804章 ,艱難作戰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398章 ,求婚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948章 ,朝鮮臨時執政府第690章 ,榮歸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299章 ,退和攻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