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應對之策

四月二十二日黎明時分,日軍在春川的三個師團忽然發起全線反攻。(_)

這次反攻是在不宣而戰的情況之下,又是趁着黎明黑暗的掩護進行突襲,同時聲勢好打,幾乎在同一時間內投入了將近一萬人的作戰部隊。

儘管在春川外圍駐守的中國軍隊早有準備,可是卻沒料到日軍的突襲會是如此大規模,並不是所有陣地防線都做出及時反映。很快又幾個小村鎮的陣地就遭到日軍突破,中國守軍死傷慘重。然而交戰進行二十多分鐘後,中國主力部隊全部驚醒過來,炮兵、加強火力以及空軍單位立刻投入作戰,整個局勢一下子緩和下來。

尤其是幾個縣城外圍的主要陣地,即便從一開始遭到突然襲擊,可仍然頑強的守住防線,並且利用搶修的陣地優勢給日軍造成不小的損傷。

等到八點鐘時,中國後續部隊組織緊急反攻,利用重炮火力的壓制,把黎明時丟掉的陣地全部奪了回來。晌午還沒到,日軍的攻勢已經嶄露出疲憊態勢,

朝鮮戰火重燃的消息飛快的沿着朝鮮半島向內陸傳去,北京、南京以及上海最先收到開戰電報,同時也是最快速度做出政治反應。

馮國璋在九點鐘不到的時候召開新會發佈會,向到場的各國記者鄭重宣佈幾個小時前發生在朝鮮的事變,並且聲色俱厲的發出一連串痛斥,說到情緒激動的時候,甚至還忍不住拍案頓足,只嚇得全場記者一聲目瞪口呆。

“什麼樣卑劣的國家纔會做出如此下作的事?什麼樣可恥的民族纔會拿國際外交當兒戲?什麼樣骯髒的政客會用國民信譽來當賭注?看看,諸公擦亮眼睛仔細看看,日本國如此出爾反爾,以求和議約爲藉口,在和約簽訂之後竟又毀約偷襲,簡直是無恥下作!”

“根據我們收到的最新消息,日軍發動突襲之時,原本在我軍駐營區附近有許多無辜的朝鮮老百姓,他們正等着戰爭結束重返家園,而這段時間一直在協助我軍士兵清理戰場廢墟。當日軍毫無徵兆的趁夜突殺過來,甚至連這些無辜的平民都不放過。僅僅一個鐘點,就是一個鐘點的時間,大約六千多名朝鮮老百姓和我軍士兵遭到屠殺。”

“我代表中華民國南京中央政府宣佈,我中華民國與日本國勢不兩立,這次日本國下作之舉,我中華上國必然奉陪到底!”

總統府召開新聞發佈會的內容,在短短几十分鐘的時間裡立刻傳遍整個南京。而在隨後的十幾個小時,又像是病毒似的一發不可收拾,瘋狂的蔓延到全國上下。

所有聽說此事的中國人全部震驚不已,進而這股震驚演變成不可控制的憤怒。

大街小巷到處處都能看到義憤填膺的表情在談論此事,但凡是中國人無不痛批日本言而無信,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企圖贏回戰爭。

在報紙上報道關於日本人黎明時發動突襲,造成許多中國士兵和朝鮮平民傷亡的新聞後,民間的情緒更加躁動起來。人們從義憤填膺上升到咬牙切齒,更有一種“殺光所有日本鬼子”的言論在市井裡漸漸流傳開來。

之前中央政府一直營造的民族主義氛圍很快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一些狂人的民族主義人士大發言論:“中華民族高貴的尊嚴,豈容日本卑劣民族踐踏?”

在民族主義的推動之下,老百姓們愈發支持政府將戰爭堅持到底,一定要徹底打垮日本國和日本民族,不給日本任何翻身的機會。

中午過後,正當全國上下爲日本出爾反爾的偷襲鬧得沸沸騰騰之際,日本第八師團再次向開城發起進攻。不到兩個小時之後,弗倫奇軍官第一戰鬥旅會合第十九師團,快速突進到開城左右兩個側翼,幾乎同時發起夾擊。

不過因爲早上春川的戰鬥打響,已經給開城這邊提前預警,駐守在開城的三十七師和五個海軍陸戰旅嚴陣以待。一開始就遏制住日軍第八師團的進攻,隨後利用空軍、重炮以及列車炮的火力支援,一度將第八師團擊退。

即便後來英軍和第十九師團馳援過來,但利用早先日軍留下的開城陣地,再加上最近連續三天日日夜夜增修防禦工事,哪怕面對三倍於自己的敵軍,同樣在火力上打成平手。雙方就這樣僵持下來。

三十七師代理師長徐永昌親自到前線督戰,同時用望遠鏡看到了西南方向的英軍旗幟,雖然通過目測出現在開城這邊的英軍並不算太多,充其量也就是三五千兵力。不過他考慮到英軍畢竟是長途運輸,後續部隊還需要時間才能抵達,這支部隊極有可能只是先鋒而已。

當即,徐永昌命令師部趕緊把這個消息發到平壤和奉天,告知司令部參謀部已經確認英軍的進攻地點。

這段時間蔡鍔依然留在平壤,在接到三十七師發來的消息後,他立刻召集參謀部會議,商討應對英軍和日軍的具體作戰對策。

“現在可以肯定英軍會從朝鮮南部登陸,並且聯手日本軍隊一路北進。當務之急,我們應該調動三十八師和國防軍第四師支援開城,利用陣地戰先挫英軍銳氣。等到英軍和日軍消耗差不多之際,再聚力反擊,直破漢城。”

“既然要調動三十八師和國防軍第四師,那何不直接趁英軍立足未穩之際,一鼓作氣打一場大進攻,直搗黃龍?”

“畢竟我們尚且不知英軍虛實,情報上說大約有十萬兵力,這十萬兵力究竟有多強的戰鬥力?有多少重火力裝備?這些我們一概不知,應付陌生的敵人一定要小心翼翼纔是。相反,英軍與日本聯手,深知我軍的底細,此時還是敵在暗我在明。貿然進攻,多有不妥。”

參謀部會議室內,衆參謀各抒己見,表面聽上去都有道理,一時誰也拿不定主意。

爭論之際,不少人的目光落在蔡鍔和吳佩孚身上,這兩位身爲北方第一集團軍總司令和總參謀長,是目前朝鮮戰爭排在前兩位的最高統帥,最終決策自然要落在他們身上。

就在這時,一直沉思不語的蔡鍔轉向坐在一旁的吳佩孚,問道:“子玉兄,你如何看待?”

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132章 ,一鳴驚人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386章 ,擺了蕭耀南一刀第721章 ,由內而外第302章 ,湖南團成立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936章 ,用意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1119章 ,貿易共同體第799章 ,再戰第388章 ,雷烈風行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88章 ,貪污事件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855章 ,支走第729章 ,宣武上將軍府第498章 ,勢變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145章 ,五月之後第1146章 ,三股勢力形成第509章 ,戰之心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823章 ,被迫投降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382章 ,停戰協約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625章 ,北洋之內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273章 ,振軍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690章 ,榮歸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1130章 ,改變困局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25章 ,值班首日第476章 ,德國人的大生意第664章 ,怒火第82章 ,不期而遇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第951章 ,風雲漸起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1207章 ,美國刺客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375章 ,泄露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1207章 ,美國刺客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63章 ,炮標參謀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26章 ,協助進城第382章 ,停戰協約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602章 ,在宜賓第474章 ,張家重工第554章 ,未雨綢繆在南方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65章 ,自討苦吃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795章 ,夜襲第413章 ,梁啓超眼中蔡鍔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187章 ,北伐韶關第558章 ,碼頭上第351章 ,委屈第924章 ,大動作之前第335章 ,製造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