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聯合國總督區

1943年8月24日,參加哈城會議的50餘個國家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

聯合國憲章第23條規定阿拉斯加,德國,中國,意大利和墨西哥五國組成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安理會共由十五個國家組成,除五個常任理事國外,每兩年按洲際配額選舉出另個十個非常任理事國。

不過在聯合國總部選址的問題上,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幾個大國都想要將聯合國總部設立在自己的國家內或者其國家可控制的其他城市內。

其中爭執最爲‘激’烈的就是阿德兩國,最後經過數大國磋商,最後各國達成一致,聯合國總部就將選在哈城,但聯合國除此外還將設立四個大會總部,即德國漢堡,瑞士日內瓦,埃塞俄比亞的亞貝斯亞貝巴,中國的上海。

另外規定聯合國將成立包括聯合國秘書處,聯合國託管理事會,世界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聯合國勞工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法庭等十數個主要組成單位,秘書處將負責管理聯合國日常事務。

當五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會員國以及其它50餘個簽字國的大多數成員國批准了《聯合國憲章》後,聯合國作爲實體組織正式成立。

阿拉斯加國會於1943年9月10日,以80贊成票通過確認《聯合國憲章》。並通過了在哈城單獨劃出千畝土地建設聯合國總部大樓的決議。

1943年10月1日至11月2日,第一屆聯合國大會第一階段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50餘個創始會員國的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聯合國組織系統正式開始運作,做爲軸心國同意總部設立在阿拉斯加的‘交’換條件,在阿拉斯加協調下,各國也通過了法國人賴伐爾擔任首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提議。

直到1946年1月,高達68層的聯合國總部大樓在哈城市完工,聯合國於1946年1月8日正式開始運作。阿拉斯加、德國、中國、意大利、墨西哥爲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後來歷史中的五大國之地位由此奠定。

當然此是後話,事實上哈城會議在制定聯合國憲章後就於1943年8月28日正式結束。隨即各國在各自託管地和佔領地開始了或大或小的動作以儘快消化戰爭果實。

比如德國再次採取了與處理法國類似的辦法來處理英國,允許英國繼續存在,喬治六世仍是大英帝國的國王,不過大英帝國的領土僅限於大不列顛島南部的英格蘭地區,而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所屬的整個愛爾蘭島由德國繼續實施佔領,成立了英倫總督區負責管理,等於把這些地區變成了德國的殖民地式領土。

另外比利時,荷蘭也得以再次成爲主權國家,當然都是由德國扶持的傀儡政fǔ,南斯拉夫則分成了‘波’黑,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等數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同樣的雖是主權國家,但政fǔ也是德國的傀儡。這些國家都沒有正規軍隊,駐軍都是由德國派出的,不想當傀儡也不行。

別外捷克,‘波’蘭等已經成爲自治地區的地方也逐漸開始獲得更多自主權,也許用不了多久也會恢復成獨立國家。當然不要以爲德國突然變得很大方,事實上德國這麼做也是無奈爲之,因爲德國需要在聯合國擁有更多的盟友。這首先就要求軸心國在聯合國內擁有更多的席位,而想要在聯合國獲得席位首先得要求是主權國家。

而現在的聯合國當中,傾向阿拉斯加的和海約組織的國家佔了三分之二有多,其他的還有好幾個是政治相對中立的國家,德意想要在聯合國形成足夠的實力與阿拉斯加爲首的海約國對抗,那就必須要在聯合國當中擴大自己的陣營,而要做到這一點,德國目前也只能在自己控制的歐洲想辦法。這些地區畢竟是緊鄰德國的,控制了他們的軍隊和軍事工業,哪怕是主權國家也只能聽德國的話。

而在距離德國本土較遠或離阿拉斯加控制的地盤太近,很容易爲阿拉斯加影響的地方如非洲,西俄,西烏克蘭等地,德國則是變本加厲的實施嚴格的殖民地掠奪式統治。

德國最親密的盟友意大利所得到的地方都在非洲,當然都只能採用殖民地統治方式。意大利可沒有資格大方到讓這些地區獨立,甚至自治也不行。畢竟相比阿德兩國,意大利本身的實力就有限,若不牢牢看住這些地方,很容易會脫離意大利的掌控。

另外委內瑞拉,墨西哥,哥倫比亞,保加利亞等得到了新土地的國家則是直接把這些新土地吞併成爲正式國土。畢竟他們得到的土地大多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且就挨着本土,有些甚至本就是原本從他們自己的土地割讓出去的,現在只是迴歸,吞併當然沒有什麼困難。

中國採取的則是一種折中的方式,人口較少或離本土較近的或與中國向來聯繫較多,淵源甚深的如緬甸北部,印度侵佔的藏南,老撾則依照本土的管理方式進行過渡管理,只待將來順理成章的吞併,香港和從葡萄牙贖回的澳‘門’則是直接納入行政體系。其他的地方如菲律賓,馬來亞,緬甸南部等地則是採用了阿拉斯加式的自治領管理方式,給予這些地方一定的地方自治權,但軍事,外‘交’及教育等重要事務則嚴格控制在中央政fǔ手裡。以後能吞就吞,吞不了也可能通過移民,殖民教育等方式將這些地區逐步同化。

當然所有國家中,動靜最大,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得到了最多地盤的阿拉斯加。

相比其他各國,擁有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的阿拉斯加在處理這些新得到的地盤時也更是氣勢十足,想吞的直接吞掉,根本不管什麼過渡不過渡,想要進行殖民地式統治的地區則直接併入鄰近的殖民領地或新設領地進行管理。

不過阿拉斯加的殖民統治方式有口皆碑,所以哪怕原來擁有一定自治權或主權的地方又被變成了殖民地,也沒有引起太大的牴觸,這也是阿拉斯加處理這些新地盤時底氣十足的原因之一,他們不擔心引起較大的反抗,就算有部分頑固分子反抗,以阿拉斯加的實力也足以撲滅。

比如早已經從主權國家變成了阿拉斯加希臘自治王國的希臘就是這樣的例子。希臘變成自治王國時並非沒有反抗,只是因爲國王仍然在位,所以反抗並不多,少量的頑固反抗分子被駐守在此的第21集團軍輕鬆撲滅後,現在的希臘自治王國一團和氣,把‘精’力都用到了如何利用阿拉斯加強大的實力提升經濟水平上來了,這是阿拉斯加願意看到的。

葉楓可不想看到阿拉斯加統治的這些殖民地或自治領地每年還要靠中央財政來接濟。否則這麼多殖民地,拖也得把阿拉斯加拖垮。

1943年9月9日,阿拉斯加總統葉楓宣佈將格陵蘭島設爲格陵蘭縣,併入北洋省管理,這使得北洋省坐擁四百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光以面積而論,北洋省已經超過了全球大多數國家。真正坐穩了全國面積第一大省的座位,同時整個格陵蘭島217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只設一縣,也使得格陵蘭縣成爲全球無與倫比的第一大縣,一個縣都比全球大多數國家要大得多。

當然整個格陵蘭不到十萬人口,加上全島幾乎全境都是冰川,設爲一縣管理已經足夠了。行政體系設置再高,只會‘浪’費行政資源,增加無謂的行政開支。

9月12日,葉楓再次宣佈國會通過兼併新幾內亞島、所羅‘門’羣島的議案,將南洋省所在的整個新幾內亞島、所羅‘門’羣島合併爲新的南洋省,南洋省也從原來不過二十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增加到了80多萬平方公里,不過從荷屬印度割來的新幾內亞島西部和從澳大利亞手裡接過來的島東南部原本人口都不多,所以新的南洋省總人口也不過從兩百餘萬上升到四百萬人左右。面積與人口的增加不成正比。但卻更有利於阿拉斯加真正將此地納入統治體系。

9月15日,阿拉斯加與北也‘門’達成協議,也‘門’以租借亞丁港給阿拉斯加爲條件,拿回了除亞丁外的其他南也‘門’領土的主權,9月18日,南北也‘門’正式合併成立新的也‘門’民主共和國,首都仍在原北也‘門’首都薩那。

9月19日,阿拉斯加與中國方面的代表在大連就英屬印度(不含已經達成處置方案的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地區及斯里蘭卡,緬甸等英屬印度總督區管轄地)的處置辦法達成正式協議,按照大連協議規定,阿中兩國採用了最粗暴最直接的瓜分方式,即以東經80度線分界,以西佔英屬印度三分之二的地區由阿拉斯加控制,以東佔三分之一左右的區域歸中國控制。不過應在西印度範圍的克什米爾邦由於原屬中國控制,所以這一區域由中國收回,併入了西藏。

大連協議簽訂之後的第二天,即9月20日,葉楓又簽署總統令宣佈經國會授權調整現有海外領地行政管理制度,阿拉斯加將設立十五個總督區管理所有的海外領地和自治領(含自治共和國和自治王國)及各託管地的相關行政事務。

按照這個新制度,一個總督可能管理兩個以上海外領地和自治領及託管地,受同一個總督管理的各領地就統稱爲總督區。總督爲中央政fǔ派駐總督區的最高行政首腦,總督區設諮議會,爲總督區內名望人士參政議政機構,當然這是一個擺看的空架子,諮議員基本上只是一種身份的象徵罷了,諮議員由總督提名,由國會審覈批准,由國家海外領地和僑務管理委員會任命;設檢察署、上訴法院爲司法機構,總督對司法機構只有指導協調權,沒有直接的管理權。檢察官和法官都是由國家總檢察院、最高法院派出、委任或調動,其司法權利也直接來源於總檢和最高法,其司法依據來源於國家憲法和各相關法律、法規及條例;設總督府,爲整個總督區最高行政管理機構,總督府將在各海外領地和託管地派駐行政長官設行政廳,在各自治領(含自治共和國和自治王國)派駐督政長官設督政廳,以執行落實或監督國家及總督府制定的各相關決策。

另外規定所有海外官員都將按受國家廉政總局的監督,國家廉政總局將在各領地設一個派出機構——廉政公署,總督沒有權限‘插’手廉政公署的事務。只有再受總督委託時調查下級普通官員或本地官員時,在單個案件上對總督負責。

這麼做是要儘量杜絕這些海外官員本着天高皇帝遠,加上各海外領地民衆不夠開化的機會大肆貪污受賄挪用公款或掠奪當地資源財富等方式斂財。同時爲了杜絕廉政調查人員時間日久後與這些官員同流合污,還特別海外廉政公署的署長兩年輪換,中層管理人員三年輪換,普通調查員五年輪換。這比在本土的同級廉政人員輪換時間短了許多。

此外駐軍也不接受總督的直接管轄,而是由駐軍司令部進行管理,總督和總督區駐軍司令是兩個系統的領導人,只有在發生暴動等大規模動‘亂’之時,總督在緊急情況時才能直接命令和調動駐軍參與鎮壓。說白了,總督最大的權利就是管理行政事務。

十五個總督區中第一總督區爲北海總督區,北海總督區將統一管轄冰島領地,設得蘭羣島,法羅羣島和奧克尼羣島,另外在挪威的特羅姆瑟和博德等租界地的相關行政事務也歸北海總督區協調。總督府設在冰島領地首府雷克雅未克。

第二總督區即地中海總督區,這一總督區統一管轄薩洛尼卡領地,塞浦路斯領地,希臘自治王國,馬耳他領地,總督府設在希臘自治王國首都雅典。

第三總督區爲敘利亞總督區,敘利亞總督區管轄敘利亞、黎巴嫩、外約旦和西奈四大領地,總督府仍設敘利亞領地首府大馬士革。

第四總督區爲‘波’斯灣總督區,‘波’斯灣總督區統一管轄阿曼自治領、阿拉伯聯合酋長領地、科威特領地、卡塔爾領地、巴林領地,另外亞丁灣租借地,伊拉克巴士拉租借地,伊朗阿巴丹租借地,伊朗格什姆島,大小通布島等組成的霍爾木茲租借地相關行政事務也歸‘波’斯灣總督區協調。‘波’斯灣總督府設在了阿聯酋領地首府阿布扎比。

第五總督區爲巴基斯坦總督區,該總督區統一管轄巴基斯坦領地,阿富汗領地,和俾路支斯坦自治共和國(由伊朗東南部和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族組建,首府就設在已經小有規模的瓜德爾港)。巴基斯坦總督府並沒有設在三個領地的任何一個首府,而是設在了靠近三領地‘交’界處的俾路支斯坦自治共和國東北部的最大城市和‘交’通中心奎達市。

第六總督區爲西印度總督區,西印度總督管轄的領地是十四個總督區中最多的,除了管理原屬英屬印度的西部各邦設立的二十多個領地外,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和安達曼羣島也都屬西印度總督區管轄。之所以在西印度設立這麼多領地,阿拉斯加自然也是打了小算盤的,總之印度阿三的地盤分得越細越好。這些以民族和宗教等方式分割出來的邦簡直就是徹底肢解印度的最好基礎。不只阿拉斯加,在中國控制的東印度,也是採取了這種辦法,按民族,宗教等方式肢解成了十幾個領地。在阿中兩國有意引導下,未來的印度想要成爲後世那樣統一的國家將極爲困難。

西印度總督區的首府設在了印度西部大城市孟買。

第七總督區爲東南亞總督區,東南亞總督區管轄着蘇‘門’答臘,東爪哇,西爪哇,努沙登加拉四大領地,另外與中國共管的新加坡、巽他海峽的相關事務也由東南亞總督區協調。總督府設在東瓜哇首府雅加達(此前荷治時期稱巴達維亞)。

第八總督區爲澳洲總督區,澳洲總督區就管轄原澳大利亞聯邦自治領所屬的土地,不過阿拉斯加將原來的澳大利亞各州全部改稱互不相干的領地,即維多利亞領地,新南威爾士領地,昆士蘭領地,西澳領地,南澳領地和北部領地,塔斯馬尼亞島也改稱塔斯馬尼亞領地,阿拉斯加在這七大領地有意製造一些差異化政策,並進行大量移民,使曾經的白澳變成黃澳。以後要吞併也好,讓他們再次獨立也好,總之這麼大個澳洲不會統一成一體。就算以後獨立也要獨立成六七個國家才行。當然逐漸完成吞併纔是葉楓想要的,而這也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畢竟現在的澳洲總人口也不到千萬,真正是地廣人稀。

澳洲總督府仍設在原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不過堪培拉現在當然不是首都了,原澳大利亞的首都直轄區也撤消了,堪培拉現在只是屬於新南威爾士領地的一個普通城市。

第九總督區爲‘波’利尼西亞總督區,這個總督區管理地盤不小,但大部分是海域,陸地面積相當小,全是一些島嶼,原英國在‘波’利尼西亞的各島分成了帕皮提等五個領地,加上新西蘭自治領,一共六個領地和自治領全歸屬這一總督區管理。總督府設在了新西蘭自治領北部最大港市奧克蘭。

第十總督區爲中南美和加勒比海總督區,該總督區管理着巴拿馬運河區,‘波’多黎各領地,巴哈馬領地,牙買加領地、安的列斯領地(含百慕大羣島,聖文森特等所有未歸入其他領地的原英屬加勒比各島),蘇里南領地,圭亞那領地,另外從阿根廷租借的馬爾維納斯羣島,從厄瓜多爾租借的科隆羣島的相關行政事務也歸屬這一總督區協調。

爲了便於管理加勒比海各領地,總督府從運河西岸的新港市遷往了運河東岸的科隆。

第十一總督區爲西北非總督區,這一總督區統一管理直布羅陀領地(由梅利利亞,休達,丹吉爾等摩洛哥北部沿地中海土地組成),摩洛哥自治王國(原受法國保護的摩洛哥王國),加那利羣島領地,西撒哈拉領地,‘毛’裡塔尼亞領地,塞內加爾領地,岡比亞領地以及亞速爾羣島,另外屬租借地的原英屬直布羅陀的行政事務也歸屬這一總督區協調。總督府設在了摩洛哥自治王國的最大城市卡薩布蘭卡。

第十二總督區爲幾內亞總督區,這一總督區管轄着幾內亞灣沿岸的西幾內亞(後世的幾內亞共和國)、塞拉利昂、佛得角,幾內亞比紹,利比里亞,象牙海岸(科特迪瓦),黃金海岸(加納),貝寧,多哥,尼日利亞十大領地,這是阿拉斯加在非洲管轄人口最多的一個總督區,管轄總人口放在所有總督區中也僅次於西印度總督區列第二位,這其中主要是有一個全非洲人口最多的尼日利亞拔高了這一數據,論地盤,其所管轄的面積也只屬於中等。幾內亞總督區的總督府設在了象牙海岸的首府阿比讓,這也是幾內亞灣沿岸的最大的深水良港之一。

第十三總督區爲西非總督區,這一總督區管轄着喀麥隆領地,赤道幾內亞自治共和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自治共和國,加蓬領地,剛果領地(原西非領地剛果大區),卡賓達領地,剛果河口領地,北剛果領地,扎伊爾領地(原比屬剛果),另外位於南大西洋的原英屬聖赫勒拿島,阿森松島都歸屬這一總督區管轄。總督府設在了加蓬領地首府自由城(利伯維爾)。

第十四總督區爲東非總督區,東非總督統一管理坦噶尼喀領地,盧旺達自治共和國,圖西自治共和國,烏干達領地,馬達加斯加領地,另外留尼汪島,‘毛’裡求斯,塞舌爾,科摩羅等西印度洋島嶼也都歸屬東非總督區管理。總督府設在坦噶尼喀首府和平港(達累斯薩拉姆)。

第十五總督區爲中南非總督區,中南非總督區統一管轄着北羅得西亞領地(贊比亞)、南羅得西亞領地(津巴布韋)、南非(東部)自治共和國以及爲東部南非包圍的巴蘇陀蘭領地(後世萊索托王國)和斯威士蘭領地。總督府則設在了南羅得西亞(津巴布韋)領地首府哈拉雷。

第582章 葉蔣會第413章 劈死這個貪得無厭的惡魔吧第352章 總統要來前線視察第474章 打痛他!第289章 屠夫駕到第61章 道森新城第546章 視同宣戰第95章 科技博覽會第441章 出賣第713章 限時第327章 硬刀子照樣要砍下去第123章 安克雷奇淪陷第180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695章 死神降臨人間第122章 屠夫是怎樣煉成第301章 紐芬蘭事變第658章 奪東第11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667章 起義第475章 勝利一定是我們的!第182章 我不信上帝第342章 驚世一擊第227章 目標克盧恩第315章 排山倒海第394章 三色星旗飄揚第79章 轟動第106章 他們要做什麼!第226章 阿拉斯加怕什麼第196章 軍銜制度第74章 保安公司第515章 藏兵於民第150章 決戰喬治王子城第90章 政研會在行動第276章 清滅第496章 背井離鄉的希望第103章 排華永第43章 兩份公告第344章 潛擊第550章 幹不好就換人!第228章 軍演的目的第347章 安納爾電報第63章 未來之書第590章 空中堡壘第582章 葉蔣會第445章 天字第一號屠夫第102章 新總督第492章 瘋狂北洋第71章 西北航空第262章 準備大手筆第106章 他們要做什麼!第462章 新西伯利亞第197章 三萬噸的魚雷艇第579章 示威第696章 洪流!無邊無際第158章 英國的憤怒第777章 聯合國總督區第334 預備第439章 三大計劃第697章 最殘酷的勝利第753章 決戰北海(四)第649章 去南線第560章 家事國事第562章 新瓶裝舊酒第273章 唐山鉅變(二)第700章 自掘墳墓?第710章 戰區重整認真557危機初現第270章 國家調控第7章 夢中的金河第441章 出賣第134章 兇猛巨大的第664章 中招第688章 波瀾第721章 瓜分第738章 危險登陸第209章 進退兩難第410章 塞浦路斯總督第473章 暗戰第701章 鎖喉第652章 打不得就撞!第578章 老虎發威第738章 危險登陸第757章 未卜先知第167章 勢如風捲殘雲第64章 諾姆海灘第481章 向老兵敬禮!第729章 德國人的要求第391章 國家的財富第419章 天降神兵第708章 吞併第170章 離間第529章 入主自由宮第427章 聯襲第351章 開炮第275章 民國初立第120章 危急時刻第403章 過河第514章 蘇聯第393章 馬尼雷之戰第345章 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