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機構調整

雖然穿越者們所享受的衣食住行往往比這個時代的皇權貴族更加高級,但這樣的超常規待遇也並非時時處處都有,特別是離開三亞之後,很多地方的生存條件其實還比較原始,在開闢新領地期間甚至還得長時間風餐露宿。例如要漂洋過海去海南島之外的領地,就只能乘坐排水量不過兩三百噸的帆船,這對於來自另一個時代的穿越者們就的確是一個不小的考驗,一路風浪顛簸不說,船上的生活條件也相當差,還得一口氣待上十天半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這實在是一種很不好的體驗。去較遠的地區出差這種事,除了帶兵打仗的軍人,絕大多數穿越者都不會主動提出申請。

劉山夏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但凡有大型基建工程,建設部就得安排技術負責人前往指導施工,劉山夏作爲建設部二把手自然是首當其衝,總不能讓肩上職務兼了一堆的陶東來離開三亞出去東奔西走。這幾年裡劉山夏也踏遍了海漢的大半江山,在穿越者中算得上是工作最爲辛苦的人之一了。所以陶東來見他在工地外擺上茶座享受,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

畢竟這已經到了穿越第七個年頭,劉山夏在三亞的時間加起來估計都沒十二個月,這包工頭當得着實不容易,執委會也沒有多少能補償他的措施。所能做的,也無非就是在個人生活條件方面,特別是出差在外的期間,儘可能給予劉山夏好一點的待遇。

“這次去臺灣出差,那邊的生活條件可能會比較艱苦,所以會專門給你準備幾個僕人,照顧你的起居飲食。如果你還有什麼要求,到了那邊之後也可以再提出來,執委會酌情儘量滿足。”陶東來繼續補充道。

劉山夏道:“老闆,聽你這口氣,我這趟出去了一時半會兒還回不來啊?”

陶東來道:“幾個月肯定是要待的,但也不會長期在那邊。等過幾個月安不納島那邊的基建工程開始了,可能還需要調你南下……嗯,說不定星島你也得去。”

劉山夏攤手道:“你是老闆,你說了算,我就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陶東來道:“還有一個事,提前跟你說一下,這次慶典期間,執委會要對部門機構的職能和人員做一些調整,過兩天大概就會公佈了。”

劉山夏也明白陶東來這話的意思是什麼,當下也喜滋滋地說道:“那就先謝謝老闆了!”

海漢早期的職能機構分工比較粗糙,一名穿越者往往兼任着好幾個部門的職務,這種局面自然不能一直持續下去,所以在這次開國慶典期間,執委會也將對現有的部門機構作出一些調整,畢竟現在海漢已經是國家而非地方割據勢力了,該正統起來的地方也得開始逐漸走上正軌。這種調整當然也包括了大量的人事調動和任命,官升三級,皆大歡喜。

建設部的一把手一直都由陶東來兼任着,不過其實他管理具體事情的時候不多,特別是設計施工,幾乎都是劉山夏在掌管,陶東來頂多就把把關而已。這麼幾年過去了,劉山夏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何況他所做的工作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實打實的功績,穿越者們現在居住的房子,就全是建設部組織修建的。有鑑於劉山夏的功績,陶東來一早便決定了要在這次的機構人員調整中,扶正劉山夏,讓他來當建設部的一把手。

這兩人穿越前就是上下級的關係,合作多年互相也知根知底,陶東來露個口風,劉山夏便明白他的意圖了。雖說劉山夏不是那種太在意虛名的人,但能夠升爲正職,說起來也算是位列朝堂之上了。這職位要放在大明,那妥妥就是對應了工部尚書,正二品,數得着的大官了,今後撰寫家譜的時候,讓後人看到祖上有這麼一位開國大臣,起碼也能與有榮焉。

陶東來擡手看看時間,起身告辭道:“那這邊工地你好好收尾,我還得趕回去參加一個會議。”

告別劉山夏回到勝利堡內的執委會專用會議室,開會的人已經到得七七八八了。與會的人除了執委會的全體委員之外,各個部位和主要機關的一把手能到的也基本都在,連剛剛抵港不久的何夕都已經到場了。

這些海漢頭面人物集中在這裡開會,審議的內容便是海漢各部門的調整計劃。因爲開國慶典之後,各個部門機構便要以國家的形態開始運轉,所以這些調整都要趕在慶典之前完成。

當然這並不是臨時抱佛腳的行爲,事實上相關的調整方案早在幾個月之前就已經制定並且獲得執委會的批准,大部分單位甚至已經開始施行了,以確保進入國家狀態之後,這些機關的職能能夠平穩過渡。今天這個會議的目的,主要還是最後的審議,看看各部門是否還有其他修訂意見需要提出。

“相信在座各位這幾天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能一起抽時間參加這個會已經非常不容易,我就長話短說了。”陶東來點卯之後見人已到齊,便言簡意賅地切入了正題:“各個部門開始按照新的安排運作也有一段時間了,根據執委會的瞭解,基本沒有出現大的問題。今天主要就是把大家集中在一起,將機構人員調整的正式通知公佈一下,各位如果還有別的問題,也可以現場提出來馬上商量着解決。”

陶東來看看在座無人表示異議,便翻開了手上的文件,開始宣讀相關的決議安排。

各部位和執委會直屬機關在職能上並無大的變化,主要還是名稱和人事方面的調整。例如以前的軍委,今後就改稱爲國防部了,而海運部也將跟現有的鐵路、公路部門合併成爲交通部。

現有部委將調整爲外交部、國防部、交通部、文教部、工業部、建設部、司法部、民政部、財政部、商業部、農業部、衛生部等。當然了,海漢安全部作爲執委會直屬的特別機構,沒有被列入上述這些公開的部委之中。

除了這些部委之外,還有一些執委會直屬的局級機關單位,如郵政局、檔案局、統計局、宗教事務局、新聞出版局等等。

對於這些國家部委和機關的調整,都是依據了原來時空的現成經驗,結合當下的具體環境做出的安排。人事上的調整也只是將原來的分工更加明確化,讓一些一直兼任多個崗位的人能更專注於某個特定領域,以提高該部門的工作效率。

這種調整說不上大動干戈,但對於海漢這種規模的“小國”來說,也算是不小的動靜了。陶東來捧着文件簿唸了半個多小時,才總算是告一段落。

“各個部門的職能分工,基本跟過去是一脈相承,沒有大的變化。執委會希望各個部門都能完成建國前後的平穩過渡,不要因爲換了稱呼或者是負責人有所調整,就自己亂了方寸。”陶東來一字一句地總結道:“在座的各位,都算得上是海漢的開國功臣,今後也必定會被銘記於史冊當中。我想提醒各位的是,前人無數的經驗教訓已經告訴我們,打天下易,守天下難。雖然我們的領土還在不斷的擴張當中,但從我們立國這一天開始,其實就已經進入到守成狀態了。我希望各位都能夠儘快地適應這種角色轉變,我們已經不再是戰戰兢兢的外來客,而是未來遠東地區實力最強的統治者!”

陶東來的這番話讓略顯沉悶的會場氣氛終於有了一點生機,顏楚傑接過話頭道:“不管是軍委還是國防部,我們軍人開疆拓土、保家衛國的使命是不變的。但我在這裡需要提醒各位的是,我們用了七年時間,才佔領了海南島和一些大陸的邊角地區,照此速度,想要建立起我們穿越前構想過的龐大帝國,只怕要等到三五十年之後了。到那時候在座的各位還有多少健在,能夠享受到這份榮耀呢?我希望在建國之後,執委會能夠增加軍費預算,讓海漢能以儘可能快的速度對外擴張。”

“領土的擴張可不能只靠軍事手段,穩固的統治比盲目的擴張更重要!”這個時候還站出來跟軍方唱反調的,不用說就是海漢著名反戰人士顧凱了。

“要維持疆域龐大的領土,我們不但需要大量忠心於海漢的歸化民幹部,還需要更便捷的交通和通訊方式,更健全的法律制度,更完善的管理機構,這些條件可不是靠着增加軍費就能得到的。”顧凱對於顏楚傑這種抓住一切時機宣揚唯軍事論的做法很是不滿,立刻便出言反駁他。

“你們不用在這裡展開爭論,今天這個會的主旨並不是討論增加軍費或者擴軍。”陶東來眼見這兩人又要爭執起來,趕緊居中勸解,免得讓他們三言兩語歪樓把節奏給帶偏了。

顏楚傑冷哼了一聲,沒有搭腔反駁,也算是給了陶東來面子。陶東來繼續說道:“我們今後所需要的,不只是哪一個部門的努力,而是各個部門的通力協作。各位在發展道路上有不同的意見分歧,這很正常,但我希望大家能夠正視現狀,明確我們發展所需的條件。再有三四天,各位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國棟樑了,希望各位也能擔當起相應的責任,協同合作,不要爲了實現自己的政治觀念就罔顧國家利益!”

陶東來這個話已經說得非常直白,顧凱和顏楚傑對視一眼,都悻悻地各自轉開了頭。他們當然不會因爲陶東來的這番話就放棄自己的政治主張,但當下這個場合卻是不宜再爭論下去了。

陶東來接着說道:“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各位多多受累,把開國慶典辦好。在此期間任何事情都以慶典爲優先,各個部門的分工,大家也都很明確了,我在這裡就不浪費時間重複了。請各位記住,你們現在已經是海漢國的統治階級,凡事多多考慮一下國家利益。這個國家的興衰,也會影響到各位的家族在今後幾十年、幾百年的興衰。你們今時今日的言行舉止,都可能會被學者記錄下來,成爲後來人研究的對象。我個人是希望我們這批人都能夠流芳千古,成爲後人敬仰的開國元勳。希望大家在開國慶典之前,想一想自己當初爲什麼會參加穿越行動,想一想自己來到這裡的初心是什麼。”

雖然每個人參與穿越行動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想要在這個時代功成名就,無疑是每個人共同的願望。七年過去,有的人已經慢慢失去當初的銳氣,開始迴歸到平凡人的生活中,畢竟當初參與者中的大部分都是普通人,雖然懷着野心而來,但卻大多缺乏成爲上位者的那種決心。當農婦、山泉、有點田的初級願望得到實現之後,一部分的人幹勁就在安逸穩定的生活中慢慢被消磨了。

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戰場上縱橫捭闔的將軍,或者萬衆矚目的政治家,有一些人蔘加穿越行動,僅僅就是爲了實現做人上人的目標,而這在海漢的統治區裡非常容易得到實現。穿越者就算什麼也不做,就靠每年財政部的分紅,也足以在三亞買幾套大房子,隨便投資幾個種植園,然後安安穩穩地在家中受人服侍當大老爺。這樣的例子在穿越團隊中並不少見,很多人在最近幾年裡都逐漸開始脫離原來的崗位,選擇做一名安逸又自由的富家翁。

真正還願意在職能部門裡做事,用工作來證明自我價值的人,基本上都是對事業還有所追求的人。他們的個人目標可不是當個農場主或者寓公那麼簡單,而是要成爲這個時代的風雲人物,並且把自己的名字寫入歷史,爲後人所傳頌。陶東來最後所說的這番話,便是對他們的提點,讓他們不要忘記自己拋棄過去生活來到這裡的初衷。

第246章 金融體系的推廣第142章 轉運策略第六百三十七章 交手(六)第1572章 競價與競爭2370.第2370章第九百四十三章 貿易聯盟2638.第2638章第2219章第2202章第2334章2728.第2728章第2231章第1590章 儋州風情第七百零六章 叛逃者的下場2569.第2569章第1274章 厲害人物第1784章 絆腳石第1837章 拖延時間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2817.第2817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當面提問第五百二十二章 說客3269.第3269章第1069章 北上準備第1124章 成本與收益第五百七十七章 態度轉化的根本原因第1085章 收買拉攏第1864章 差距所在第九百三十二章 解決手段3388.第3388章3157.第3157章第七百一十三章 南海新移民第1808章 廣鹿島難民營第1271章 前路不明第2318章第1754章 爲難之處第351章 戰亂之後3226.第3226章第1601章 陰魂不散第八百九十一章 陽奉陰違3170.第3170章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3347.第3347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後壓力2624.第2624章第1108章 退而求其次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2524.第2524章第243章 紡織產業規劃3416.第3416章第113章 調教猴子的正確姿勢第八百一十九章 壓制第3420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摩演習第2026章第2340章第3433章2574.第2574章第270章 北越軍的防禦手段第2275章第3439章第1266章 半推半就第八百九十九章 北上考察(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升職之路2726.第2726章2961.第2961章3072.第3072章第1224章 人口問題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3325.第3325章第1789章 大軍過境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比落差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與移民3129.第3129章第17章 小漁村第1441章 陸戰隊的威力第1372章 回撤第1660章 攻打馬尼拉(十)2627.第2627章第35章 鹽田(二)3407.第3407章第235章 附加條件第1690章 利益同盟3403.第3403章第1059章 無巧不成書第七百四十八章 輕重緩急第九百五十三章 互相算計第2215章第六百四十七章 重返南日島3240.第3240章第2140章第202章 產能與市場第八百八十四章 午夜黑影第1930章第八百五十二章 海沙幫3393.第3393章3310.第3310章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2529.第2529章第1559章 排查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