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產力差距

馬車駛入城內之後,範迪門注意到這裡的街市並不像三亞城區那麼熱鬧,街上行人不多,不過倒是保持了海漢治下特有的街道整潔。街邊不時能看到五人一隊的黑衣治安警察,這種嚴陣以待的架勢或許是跟大人物寧崎的到訪有關。

“看樣子城裡的居民並不多。”範迪門隨口說道。

寧崎應道:“現在住在崖城裡的多是在本地任職的官員,在這裡有經營項目的商行代表,以及我們派駐到崖城的人員。至於在城外種植園工作的移民,他們都是集中住在城外的移民安置村,一般只有需要到官方機構辦事的時候纔會進城。”

範迪門心道這種狀況倒是與巴達維亞比較類似,當地的社會結構也是有錢有勢的人住城內,而漁民、農民和其他手工業者則大多住在城外。

寧崎和範迪門在崖城的落腳地是駐崖辦的院子,不過如今的駐崖辦因爲機構職能完善的原因,編制規模已經擴大不少,不止是當初買下的那個小院落了,後來又在旁邊買下了一大片地,新建了辦公大院和居住區。而原來初代駐崖辦人員居住的那個小院落,現在僅僅是作爲倉儲庫房和檔案中心在使用。

駐崖辦專門備着兩間上房,只提供給來此巡視的首長居住。雖然這兩間上房一年到頭都未必能派上一次用場,但這種特殊待遇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所以也一直保留了下來。範迪門作爲受到執委會邀請的“貴賓”,倒也是跟着享受到了這種特別的優待。

這上房內所使用的陶瓷衛浴、熱水供應、牀上用品、傢俱裝飾,全部都是市面上根本買不到的定製品,屋裡甚至還有連接到蓄電池的插座,以便能讓入住的首長方便地使用他們攜帶的筆記本電腦。

範迪門雖然不是很能理解海漢這些高官對物質享受的追求,但這些東西的好壞他還是看得出的,比如類似浴室中的海漢產全套青花瓷潔具,如果拿到巴達維亞的市面上拍賣,估計能換到一百五十到兩百名身體健康的奴隸了。他個人最喜歡的倒是這房裡不間斷的熱水供應,隨時都可以進到浴缸裡泡一個舒服的澡,這在溼熱的東南亞地區來說真是相當不錯的享受了。

房裡茶几上還放着幾種特供的甜點小食,範迪門挑挑揀揀一陣,最後選了一顆牛軋糖。不過這種甜食似乎不太適合他,還沒吃完就感覺有兩顆臼齒開始隱隱作痛了。範迪門趕緊倒了一杯茶,將嘴裡尚未完全融化的牛軋糖一股腦直接衝進肚子裡,這才感覺好受了一些。

範迪門在房裡休息了片刻,寧崎便來邀請他赴宴了。這次造訪海南島,範迪門算是見識了海漢人的宴席文化,每天除了早飯之外,午間晚上都安排了檔次規模不等的宴席,軍方、商務部、海運部、民政部、執委會辦公廳等單位依次出面相邀,饒是範迪門自認身體不錯,這頭幾天也是在宴席上喝得七葷八素有些招架不住。他原本還以爲出來做環島考察可以避開這些場合了,想不到剛到第一站崖城,便又有宴席等着了。

“寧先生,這宴席的安排是不是太頻繁了一點?”範迪門苦笑道:“我纔來你們的地方几天,參加宴席的次數已經比過去一年還要多了!”

寧崎正色道:“這接風宴是駐崖辦的工作人員安排的,我事前也不知道。如果我們拒絕出席,很容易讓下面的人多心,所以還是例行出席一下好了。”

範迪門自己也是大權在握的人物,自然也能理解這種職場上的關係,當下只能苦笑道:“去可以去,但不能再喝多了。”

吃吃喝喝算是海漢官場上的一種特色了,在穿越衆的帶動之下,整個官僚體系從上到下都習慣於選擇宴席作爲溝通交流的場所。因爲崖城這邊有不少外來投資的種植園,所以作爲本地主管機構的駐崖辦與各方面人員打交道的時候也着實不少,吃吃喝喝都是很平常的活動,辦公預算中也有專門的公關招待費用。像寧崎這樣的大領導到地方上視察工作,必要的禮節性待遇也是得上全套的,接風踐行總不能吃個工作餐就了事。如果省去這些繁文縟節,就算寧崎不會責怪,駐崖辦的這些人也安不下心。

當然了,範迪門的事前表態並沒有成功地將他自己從宴席上的敬酒接力中拯救出來,本地大明官員、商行代表和駐崖辦的幹部雖然不敢灌寧崎的酒,但對這傻不拉幾的西番蠻子下手倒是無需顧忌。作陪的七八個人輪流上陣,不多時範迪門便開始招架不住了。如果不是寧崎看看差不多才出面制止,範迪門大概得又雙叒叕得被灌趴下了。

而這頓接風宴所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本地的考察活動行程不得不向後推遲到第二天,以便能讓範迪門恢復到清醒狀態。寧崎倒是沒歇着,抓緊這期間的時間聽取了駐崖辦的近期工作彙報,還會見了兩名投資商代表,與他們敲定了在崖城以北的寧遠河上游區域新開墾兩處油料作物種植園的規劃。這兩處種植園大約需要半年時間完成前期開墾種植,同時也將會爲本地民衆帶來超過四百個就業崗位。

翌日,寧崎帶着範迪門拜會了本地的幾家商行,準確的說,這些商行都只是外地投資商駐本地的辦事處而已,他們背後的瓊聯發商業財團是目前南海地區最有錢有勢的民間商業組織,荷蘭人想從東北亞地區獲得的一切貨源,瓊聯發都可以代爲提供。

範迪門不失時機地抓住了這個機會邀請各家派出商隊前往巴達維亞進行貿易,並且表示在南海貿易聯盟的協定簽署之後,海漢和大明的商人在巴達維亞的貿易活動也將享受到更爲優惠的關稅政策。不過他的這番宣傳並沒有爭取到太好的效果,掌櫃們大多隻是客氣幾句,又或是推說要請示上級,沒人會當着寧崎的面答應他的邀約。

瓊聯發所屬的這些商行都跟海漢有多年的合作經驗,明白海漢的操作路數,對於政策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關於南海貿易聯盟的操作方式,各家老闆也十分關心,早就打聽了相關的消息。海漢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協議內容之一,就是荷蘭放棄安不納島以北的商業活動,由海漢向其提供採購清單和貨源供應。海漢這一措施明擺着就是要壟斷荷蘭人在東北亞地區的貿易權,在這種前提之下誰還敢不知趣地自行出頭去跟荷蘭人開展貿易活動?

海漢人要壟斷這一塊的買賣,當然是爲了獲取更高的收益,而瓊聯發作爲依附於海漢貿易體系之下的民間商業組織,自然不會跟官方對着幹。反正到時候海漢接到荷蘭人的訂單,有很多商品也還是需要將訂單轉給他們進行採購,這些商行不用擔心無法從中獲取收益。而寧崎胸有成竹,當然也不會在意範迪門的這種徒勞的宣傳活動。

範迪門對於這中間的內情顯然所知不多,否則他也不會對着這些瓊聯發的股東商行做無用功了。但他也能從這些掌櫃們的表情上感受到自己所做的這些努力效果不大,範迪門認爲這或許是巴達維亞對這些商人的吸引力還不夠,畢竟巴達維亞距離大明實在太遠,而海漢人經營的三亞可就近得多了,如果沒有足夠大的利益,的確很難吸引大明商人穿過整個南海前往巴達維亞進行貿易活動。

當天中午幾家掌櫃聯合做東宴請寧崎和範迪門,這次範迪門倒是意志堅定地守住了陣地,打死不喝。寧崎在旁邊看得暗自好笑,恐怕這範迪門回去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對宴席過敏了。餐後便由掌櫃們領路,衆人一同出城去參觀種植園。

在馬車上的觀感與真正走入田地中的感覺還是有明顯的不同,範迪門不難注意到這裡的種植園裡並沒有舉着皮鞭凶神惡煞的工頭,勞動的氛圍倒也算和諧。其中一名掌櫃向他們介紹道:“此地的勞工價格比起大明要略貴,但卻沒有多餘的麻煩,種植園的經營全都要與海漢主管這一塊的衙門簽署專門的合同,一應事務都有明確的法規,加上地皮無需購買,種植園經營的成本反倒比大明更低一些。”

掌櫃口中所說的“多餘的麻煩”,主要便是指官府所收取的制度之外的各種管理規費,而在海漢治下卻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情。投資商在本地僱傭的勞工全部都由海漢提供,這些勞工的日常管理也由海漢的民政機構負責,無需投資商們再耗費額外的精力和錢財。

範迪門聽了解說之後,心中也暗自對比了東印度公司在南洋經營的種植園,但很快就發現兩者沒有多大的可比性,因爲東印度公司治下地區的土著居民大多十分懶惰,不願爲生計從事體力勞作,因此在當地種植園裡充當勞動力的大多是華人和從外地販賣來的奴隸勞工。這樣一來就難免產生了一些無法忽視的問題,一是文化差異造成溝通上存在很多障礙,荷蘭人始終處理不好與這些異族勞工之間的關係;二是雙方的勞動關係並沒有通過協議或者法規來加以保障,這就導致勞工們沒有什麼勞動積極性,而老闆們也不會對這些不打不罵就沒法好好做事的手下有什麼好聲氣。

單單從資方與勞工的關係而言,荷蘭人經營的種植園在勞動效率上就肯定無法達到海漢種植園的水平,而這種效率的差距隨之造成的便是經營成本上的高低不同。而且海漢人往往還會對種植園出產的初級農林產品進行深加工,製作出如蔗糖、食用油、酒精飲料等高級商品,然後在市場上賣出好幾倍的價錢。如果以種植園創造的經濟價值而論,雙方的差距的確相當明顯。

範迪門隨後又參觀了本地的一處甘蔗壓榨作坊,這裡所使用的蒸汽壓榨機械是他以前從未見識過的新式設備,不但壓榨速度遠高於人力畜力,而且經過專門設計的軋輥會帶來比傳統工藝高出將近兩成的出糖率。在看過工人的實際操作之後,範迪門已經確信自己找到了巴達維亞產出的蔗糖在最近兩年內越發滯銷的根本原因——以海漢的種植規模、勞工成本和加工工藝方面的優勢,完全可以將蔗糖的價格控制在東印度公司的生產成本線之下。只要海漢的產量能夠滿足市場所需,那東印度公司的蔗糖能賣掉才真是活見鬼了。

“這真是……了不起的生產設備!”看着轟隆作響的壓榨機不斷將甘蔗吞噬進去,範迪門的語氣中也不免充滿了嫉妒的味道。

不問可知,這種古里古怪的鐵傢伙不會得到出售許可,海漢人所製造的這種名爲“蒸汽機”的設備,範迪門已經在三亞的港口看到過不少,而且那種在三亞的鐵軌上奔馳的大鐵車,似乎也是由這種設備所驅動。海漢人的這個獨家發明對於生產力的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可惜的是這玩意兒的原理迄今爲止都還是一個秘密。儘管東印度公司近期也在想方設法地打探這種機械設備的秘密,但到目前還沒什麼實際的收穫,製造這種設備的工廠全部都在三亞內陸的田獨,而那裡是外人根本無法去到的軍事管制區,派人打探消息的風險實在太大。

範迪門並不知道此前三亞纔剛剛破獲了一起西班牙間諜案,他手下雖然也有人潛伏在三亞,不過社會地位還遠遠不及西班牙間諜案的主犯杜文,根本就沒辦法接觸到蒸汽機制造技術這種層級的機密。但他也知道如果對此放任不管,這東西會讓雙方的實力差距越發加大。

第九百二十二章 安不納島第1590章 儋州風情2673.第2673章第1144章 寸步不讓2469.第2469章第2061章2436.第2436章第381章 心急火燎第3423章2866.第2866章2863.第2863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福建攻略第2177章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2819.第2819章第178章 生理需求2841.第2841章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方態度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2414.第2414章2717.第2717章第1960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二十八章 荷蘭人的計劃2425.第2425章第八百七十一章 海上遭遇戰第1753章 外交手段第1410章 狙擊小隊第1867章 項目拖延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2040章第1557章 野心勃勃第1913章 出發之前第1507章 梅侍郎的小算盤第1373章 作戰計劃第2071章第383章 調職申請第61章 大步前進第1757章 依法處置第1153章 再訪遼東3275.第3275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艦的威懾力第1044章 菸草貿易第128章 華夷之辨第五百七十章 來龍去脈2668.第2668章第1668章 攻打馬尼拉(十八)第1520章 三國聯盟第2265章第1169章 各有打算3074.第3074章2945.第2945章第89章 購僕第1450章 盡在掌握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張旗鼓2652.第2652章第1274章 厲害人物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移民3110.第3110章第246章 金融體系的推廣2805.第2805章第2224章第八百七十章 抱團取暖3351.第3351章第1672章 無路可逃第八百二十九章 軍火貿易與對外政策3315.第3315章第2014章3048.第3048章3143.第3143章第六百八十章 中伏2625.第2625章第九百八十八章 海口城3055.第3055章2897.第2897章第1427章 春季攻勢2689.第2689章第1970章第1871章 見世面3130.第3130章2736.第2736章第3438章第151章 移民安置第四百六十四章 回到安南第2296章第2135章第2366章第2125章2472.第2472章第1296章 新式火炮第1344章 利益衝突第1781章 再出發第四百一十八章 昌化縣城第1178章 捂蓋子2627.第2627章3220.第3220章第1172章 事件發酵第83章 歐戰帶來的商機2519.第2519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威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