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貿易目標

相較於用戰爭方式去征服對手,海漢一直都更傾向於從商業領域下手去控制對手的經濟命脈。打仗就是燒錢,如果能夠直接控制對手的經濟,那很多狀況其實都無需再採用武力手段去解決。海漢花費心力組織南海貿易聯盟的目的,一是整合各國各方的共同利益,二來就是爲了能夠讓海漢的商業體系名正言順地進入這些國家和地區運作。

與軍事手段相比,海漢通過貿易入侵這些國家經濟領域的方式其實更加難以抵禦,成熟的經濟金融體系和操作手法比這個時代的平均水準領先了數百年之多,而且這些東西實施推廣的難度其實還要遠遠小於海漢手中掌握的製造業黑科技。其他國家只看到了海漢貿易制度中的嚴謹和便利,卻很難察覺到這些規則套用到自己國內市場之後,所將帶來的長期隱患。

海漢趕在週年慶之前匆匆談定了南海貿易聯盟的大體框架,爲的就是要趁着各國到三亞觀禮期間多談一些貿易協定,儘快將海漢的商業和金融體系在南海地區鋪開。海漢執委會相信哪怕是以貿易能力見長的西方同行,在真正進入海漢一手打造的貿易體系之後,恐怕也很難再有足夠的動力來繼續與海漢進行正面較量了。

爲此商務部從去年開始就與製造業、農林、運輸等相關行業的主管部門一一協商,籌備今年要準備向外界市場推出的項目和產品。特別是考慮到成立南海貿易聯盟之後,客戶對象會有成員國和非成員國的差異,相應在供應的貨物種類、等級、數量方面也會對成員國有所傾斜。商務部希望能夠通過待遇上的差別來吸引更多的國家加入到這個由海漢主導的貿易聯盟中,加快貿易聯盟的框架體系在遠東地區的推廣速度。

海運部下屬的港口、航運、造船等部門也都各自準備有向外推介的業務,特別是造船廠的訂單一向都是海漢工業體系外貿收入的大頭之一。僅勝利港造船廠一地,去年全年交付給外部客戶的民用船隻就多達四十餘艘,總排水量已近萬噸,今年打破這個紀錄估計問題不大,而上限就得看這次慶典期間的洽談結果了。

除了海漢目前向部分軍事盟友限量出售的作戰船隻之外,這次海運部還準備了改進型的貨運、客運船隻,在裝載能力、航行速度和適航性能方面都較之前的出口型號有所提升,以滿足南海地區日益增加的貿易量對海上運力和轉運效率的需求。而且這些從海漢下屬造船廠定製的船隻,今後在海漢所屬的港口停泊補給,也將會因其擁有標準化的船體結構獲得更爲便利快捷的維修維護服務。

“我們這次要爭取的目標,就是民船的訂單總量比上年翻一番。”越之雲說得興起,站起身來指向海邊的船塢道:“我們去年就準備好的3000噸級幹船塢,今年也是時候派上用場了。”

事實上海漢在四年前開始建造威嚴級戰艦的時候,所用的船塢就已經是奔着3000噸級的標準去了。不過這船塢也並不是在海邊挖個坑就算完事,相關配套的各種設備和基建設施也十分重要,在建造威嚴級戰艦期間,配套設施基本還是根據實際需求在更新,直到去年空出來一個大的幹船塢之後,造船廠纔開始對其進行改造,使其能夠適應建造3000噸級大船的技術要求。

之前的威嚴級排水量尚不足2000噸,一下要將噸位提升一半,在理論方面倒不存在太大問題,海運部也早就設計出了相應的建造方案,不過實際操作起來肯定還是會有諸多問題出現,屆時就需要張天貴這樣經驗豐富的老船匠對其作出應對了。

張天貴雖然早就知道海運部有建造更大船舶的打算,但聽到越之雲宣佈比較明確的時間之後仍然難掩興奮,出於謹慎他還是追問了一句:“首長,那今年這是打算上軍艦還是民船?”

越之雲回過頭來笑了笑道:“這還得看執委會的決定,我個人是主張上民船的,3000噸級的貨船,一艘就差不多可以當現在一整支貨運船隊的運輸能力了。”

目前海漢的海上航運主要還是依靠早年購入的福船、廣船以及自家所建造的探索級民用版帆船。這些船的最大負載能力不過一兩百噸,而且船艙的大小尺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所能運載的貨物種類,裝卸貨物的速度也明顯受限於船艙口的大小。如果將貨船尺寸放大到三千噸級,那麼之前的很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不管是散貨還是標準貨櫃都能更快地完成裝卸。至於運載能力也將輕鬆突破千噸大關,算下來的確是相當於一整支船隊的運力了。

越之雲和孫長彌甚至已經聯合了工業部向執委會提議,將目前往返於安南黑土港與瓊西昌化港的運煤船全部換成大船,以此來提升兩地間煤炭轉運的效率,滿足昌化工業區鋼鐵生產規模日益擴大後的煤炭需求增長。當然了,有鑑於大型貨運船隻的高昂造價和較長的建造期,這種交通工具的更迭換代並不是短期內就能完成的。按照他們的計算,就算是勝利港造船廠能夠在今年完成擴大產能的改造工程,一年能建造一到兩艘這種3000噸級左右大船便已經是極限了。至於今後這種產能究竟是放在提升運力上還是用於暴兵,那就要看執委會如何權衡利弊了。

相較於目前一門心思撲在造船上的海運部,負責統籌安排此次國際貿易洽談的商務部可就忙碌多了,施耐德從安不納島回來之後,幾乎就沒怎麼停下來歇過,每天只能睡四個小時左右。最後還是執委會幾個老哥們看他辛苦怕他累到猝死,陶東來、寧崎和顧凱等人也幫他接管了一部分事務,讓他能夠專心於完善貿易協定的細則內容。

能夠打造出一個以海漢爲核心和主導的國際貿易組織,對施耐德而言是一個長久以來的目標和願望,事實上從穿越前開始,他的心中就已經有了這麼一個看起來似乎不可能實現的構想。在穿越之後這幾年裡他在商貿領域所做的種種努力,或多或少也是在爲了實現這個目標做鋪墊工作。而隨着海漢實力的不斷增強,這個目標從最初的遙不可及,也逐漸變得清晰起來。在安不納島的多國磋商結束之後,施耐德知道自己的願望已經實現了九成,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將現有的機構和制度進行完善,並利用遊戲規則來爲海漢自身賺取更大的收益。

施耐德的這番苦心,他手下的歸化籍員工未必能夠完全理解,對於他們而言工作的目的要嘛是混份餉錢養家餬口,要嘛是加官進爵光宗耀祖,至於追求某種理念,實現個人價值之類的目標,他們是不會懂的。哪怕是於小寶這樣在海漢體制內待了六七年的資深歸化民,也仍然不太理解首長們放棄他們所形容的那些原本在故國十分優越的生活條件,跑到三亞這窮鄉僻壤來開疆拓土的原因。

於小寶目前是在三亞負責海漢青年團的組織工作,執委會對這個政治味道頗重的社會組織十分看重,甚至將其作爲了歸化籍人員任用的門坎之一。自1631年起,想要在海漢體制內混個一官半職的青年歸化民,一個必備的條件就是加入海漢青年團。特別是軍中的提拔升職,三十歲以下軍官的入團時間就是一個硬性考覈指標,如果在此之前沒有青年團團員的身份,那連升遷的資格都不具備,而反之如果擔任着團內的某些職務,那麼在職位的競爭中就會具備一個額外的起步優勢。

想要加入青年團沒什麼難度,只要年齡在十六至三十之間無犯罪史的歸化民,均可提出申請,但想要在青年團裡混出點名堂,其難度卻甚至會超過在職業領域內的升遷。這不但需要極爲乾淨的個人背景,而且對其忠誠度和政治覺悟也是有着極高的要求。

成立這個組織的目的,自然便是爲了培養出忠於海漢和執委會的年輕一代。儘管海漢崛起的速度當世無雙,但始終有一個隱患是讓執政者們感到不安,那就是海漢之下的歸化民構成十分複雜,來自不同國家、種族的數十萬人所組成的這樣一個團體,很難跟民族凝聚力之類的說法扯上關係。

大部分歸化民投靠海漢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因爲這裡的先進社會制度,而是爲了能在災荒年間求一口飯吃,或是臣服於海漢的武力征服而無法反抗。儘管這些人在投靠海漢之後獲得了穩定的生活環境,其個人利益也逐漸與海漢整體的興衰捆綁到一起,但在執政者們看來,這種單純利益關係所構成的統治基礎其實是極爲不牢固的。

在目前發展得順風順水的局面之下,問題或許還不會暴露得太明顯,但如果日後出現強大的敵對勢力或者內部動盪,那麼這種複雜的人口結構極有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就讓社會分崩離析,而海漢青年團便是執政者們對此所採取的預防措施之一。只要能讓年輕的一代歸化民對海漢這個羣體,或者說今後的國體,抱有比較高的歸屬感和認同,社會的穩定性也能因此而得到顯著的增強。

於小寶最近也被借調到了商務部幫忙,好在他早年在駐廣辦工作的時候也是跟在施耐德身邊學了不少東西,目前要接手商務運作方面的工作倒也沒有太大的障礙。這日忙完工作回到家中,於大山便向他問起最近的工作狀況:“聽說最近你被施總調去了商務部,莫非是上面要對你的工作作重新安排?”

於小寶搖頭道:“孩兒也不知,施總只說臨時調動,卻未提過以後的安排。”

於大山叮囑道:“若是上面要調你職位,多半會提前徵求你自己的意見,你便堅持做這青年團的事就好。”

於小寶奇道:“爹爲何有此一說?”

“虧你還是高級幹部,覺悟這麼低!”於大山恨鐵不成鋼地訓斥道:“這商務部全是經商之事,施總雖然能耐大,但終究限於商道,無法參與主政,你日後若是想要加官進爵,位列朝堂,那自然得走正途纔是!這青年團是陶總和寧首長親自負責,而你也算是青年幹部中的佼佼者,日後必會被豎爲典型,仕途前景大好,豈不勝過一介商賈?”

於小寶聽得有些哭笑不得,自己父親這樸素而實際的價值觀其實也說不上對錯,但如果被施總知道這樣的觀點,那肯定是會好好進行一番批判。至於說今後自己的發展該傾向於哪條路線,於小寶目前倒是還沒有明確的打算。

“爹,你可別忘了,施總也是執委會的委員之一,手中權限之大,並不亞於其他幾位首長。再說海漢發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就得看施總能爲海漢提供多少發展經費了。”於小寶婉轉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商務部做的工作,也不是像你想象的那麼簡單,不是做做買賣而已,而是制定做買賣的計劃和規則。真正去實施的人只是商務部下屬的商行以及相關的機構。這次藉着立國慶典的機會邀請各國嘉賓來到三亞觀禮,其中一個目的便是要藉此機會統一貿易標準和規則。老爹你試想一下,若是以後絲綢、瓷器、茶葉、香料,這些商品的等級和價格標準都由海漢來制定,這中間的油水會有多大?海漢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力又會有多大?”

於大山雖然說不出足夠的理由來反駁兒子的看法,但他依然還是對自己的意見很堅持:“你說的是有道理,但我說的也不是沒道理吧?”

於小寶乾脆就舉例說道:“這財政部、商務部、民政部幾個部門的職能加起來,便如同大明國的戶部,難道老爹你心目中,這戶部尚書還不算大官?”

2396.第2396章第2041章第1920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軟釘子第1327章 不識時務第七百九十章 軍隊使命3066.第3066章第八百二十三章 自由的代價第1470章 北方航線(三)2759.第2759章第179章 公心與私心2749.第2749章第1260章 說書先生第1461章 承運商的小算盤第四百六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1310章 令人絕望第2032章第八百九十五章 釣魚執法2868.第2868章2874.第2874章第1315章 緊急軍情第1245章 切斷退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交火第3443章2986.第2986章第259章 北越軍情報告第1571章 能者爲先2975.第2975章2861.第2861章2508.第2508章2710.第2710章第186章 關於開設青樓的種種麻煩第1389章 大局第1612章 奔赴三亞第九百二十一章 南下安不納第七百六十章 交易條件第1275章 險些露底第2138章3245.第3245章3053.第3053章第1245章 切斷退路第1164章 啼笑皆非第一千章 接待工作第九百二十三章 多國部隊2798.第2798章第40章 港灣激戰(二)第1659章 攻打馬尼拉(九)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峽3078.第3078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威懾作用3262.第3262章第1344章 利益衝突3214.第3214章3070.第3070章第1161章 主持正義2993.第2993章2390.第2390章第八百二十七章 眼光向北第2008章第331章 李家莊的戰前準備第五百四十七章 候補官員第161章 喪心病狂的軍火推銷3048.第3048章3413.第3413章第1136章 無處可逃2871.第2871章第1018章 苗栗第185章 生產與銷售的合作3269.第3269章第39章 港灣激戰(一)第2149章第1460章 諸多難處第288章 慶功總結第1494章 權力之爭2680.第2680章第1614章 經濟動力第八百六十五章 安排與改造第1988章第1654章 攻打馬尼拉(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次談判3240.第3240章第3443章第七百一十八章 門檻第1773章 靈活應對2495.第2495章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3115.第3115章第1447章 善後事宜第1097章 硬碰硬第321章 試乘火車第七百八十章 因地制宜2922.第2922章第231章 駐崖辦的人員調整2895.第2895章第344章 第三班 劍指南越3063.第3063章第八百九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八百零九章 改換門庭2607.第2607章第20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