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勿里洞島

勿里洞島這地方的歸屬權過去曾屬於蘇門答臘島中部的一個蘇丹國,但荷蘭人在巴達維亞落腳之後,爲了建立一條安全通往東北亞地區的航線,便派出武裝帆船對這個地區進行了清理,並且於七年前在島南海岸設立了一個殖民點,依靠在島上種植胡椒來獲取收入。不過東印度公司對這種島嶼殖民點的建設開發能力實在很有限,到1631年海漢對安不納島動手的時候,這個與安不納島同爲南海中補給點港的殖民地人口數量依然沒有超過千人,開發規模甚至還比不上同時期的安不納島。

直到安不納島易主之後,東印度公司爲了防止海漢繼續南下奪取勿里洞島,這纔開始加速向當地派遣移民和武裝人員。到目前爲止,位於島嶼南側的殖民地人口大約在三千人左右,其中只有十分之一是荷蘭人,剩下的人口則是由其他國籍歐洲人、馬來人、漢人等多個種族構成,其人種複雜程度與安不納島相差無幾。

當然了,要靠這麼一點人口去全面掌控一個面積將近5000平方公里的島嶼,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儘管東印度公司單方面將這個島納入自己治下,但實際上島上至少還有七八千土著分散居住於各地,歸屬於各個部落自治,可以說這個島的大部分區域其實仍是處於無政府狀態。

從地理位置上看,勿里洞島位於安不納島以南約400海里,距離更南邊的巴達維亞約200海里,是爪哇地區北上進入南海的必經之路。如果海漢要壓制巴達維亞,掌控巽他海峽,這裡顯然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聯合艦隊前往勿里洞島,其目的多少也是有要對這裡的實際狀況進行考察,蒐集所需的資料,然後由軍方總參謀部評估是否有奪取該地區的必要,條件是否成熟,後續所需投入的軍力和可能要面對的防禦壓力等等。

因爲已經與東印度公司草簽了諒解備忘錄,在顏楚傑的主動要求下,範迪門也派了一組人隨艦隊一起北上,一方面是順路將和平的消息通知勿里洞島的殖民點,讓他們爲聯合艦隊提供補給,另一方面提前去到安不納島,在那裡爲下個月的談判打個前站。

趁着在港口獲取補給的時間,顏楚傑讓人在船上對當地的地形海況進行了簡單的測繪。這地方的條件十分簡陋,也根本沒有什麼像樣的岸防工事,顏楚傑等人都認爲只要投入兩到三個連隊的陸軍,加上幾艘軍艦抵近海岸提供火力掩護,就足以奪取這裡的港口控制權了。不過海漢真正感興趣的地方並不在這裡,所以聯合艦隊沒有在當地港口停留太長時間,完成補給之後立刻便繼續沿着海岸線向西北方向進發。

離開這個小港口之後,裝載着荷蘭使者的帆船立刻便徑直北上返回安不納島去了,艦隊接下來的行程都是軍事機密,不可讓對手獲知情報。

除了查看東印度公司在島上的殖民地之外,聯合艦隊還有兩個要在這裡完成的任務,一是探礦,二是考察某個被軍方挑中的備選落腳點。

勿里洞島上除了胡椒之外,還有一個特產就是錫礦。在穿越來這裡之前的那個時空當中,勿里洞島出產的錫佔了印尼全國錫產量的三分之一。不過在原本的歷史上,直到兩百多年後的1851年才由荷蘭人在這裡發現並開採錫礦,目前這個地方還屬於無人問津的狀況,正好給海漢留出了可趁之機。

錫這種金屬的延展性可以用來製成極薄的錫箔,而且不會生鏽,可廣泛用於食品保鮮防腐方面,錫罐就是在鐵皮上鍍了一層薄薄的錫,有了這種技術之後,海漢就可以大量生產罐頭食品,這無論是對民生還是對軍事而言,都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另外化學性質穩定的錫,在抗腐蝕方面的特性也將會給海漢的化工工業帶來極大的進步。

此外在軍事方面用途極廣的青銅,其中就含有百分之五的錫。海漢目前在石碌的礦山已經有了穩定的銅礦出產,再加上錫礦,今後部隊裝備的鑄鐵炮就有望逐步更換成性能更好壽命更長的青銅炮了。而在海軍艦船上廣泛使用的錫黃銅,也是一種由錫組成的合金。

當然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用途,就是製造印刷所用的活字,一般概念中的鉛字,其實也是一種錫合金。當這種產品大量應用到印刷業之後,海漢的文化宣傳領域顯然又能獲得極大的進步了。鉛字印刷的成本遠遠要低於目前大明仍普遍採用的雕版印刷術,雖然江浙一帶也有自制銅活字、木活字的印刷作坊,但其生產能力與海漢相比,那就遠遠不是一個檔次的了。屆時海漢書籍印刷品衝擊大明文化市場,也是可以預期的狀況。

根據穿越前所蒐集的資料,勿里洞島上有大量可露天開採的錫礦礦脈,所以這就讓海漢拿下此地的理由又多了一條。以前不來搶這個地方,那是因爲海漢自身實力有限,對勿里洞島鞭長莫及,但現在海漢在遠東地區的海上實力明顯已經勝過了荷蘭人,那自然是要一步一步地奪取類似勿里洞島這樣的資源出產地了。

艦隊離開荷蘭人駐地之後並沒有走太遠,向西走了大約二十海里就靠向海岸,放下了幾隊人馬上岸勘察這裡的地表狀況。當然了,有這種登陸考察的機會,章運自然也不會錯過,帶着兩個徒弟揹着大包小包就上岸了。

這幾千平方公里的島上人口總和不過萬人上下,算得上是地廣人稀,而且荷蘭人早年對島嶼上的土著居民進行過數次“清理”,所以目前仍在島上的土著部落基本都放棄了容易遭受攻擊的近海區域,遷入了島上的內陸地區定居,因此海漢選定的這處登陸地點基本跟無人區沒什麼兩樣。不過爲了防止島上有某些意料之外的猛獸出沒,顏楚傑依然是派了一個連的陸軍上岸,保護勘探礦藏和進行生物研究的兩組人馬。

按照事前就做好的地圖標識,勘探小組沒費多少力氣就在距離海岸線僅僅幾公里的地方找到了兩處礦脈,並採集了幾十公斤的礦石樣本。反倒是章運帶着徒弟進到密林裡就不想出來,比勘探組晚了兩個小時纔回到集合地點。

艦隊離開這裡之後從海上繞過勿里洞島的西南角半島,然後折向北航行。在大約五個小時的航程之後,艦隊來到了一處河流入海口。這裡依然能夠看到以前土著部落生活留下的遺蹟,不過現在已經在荷蘭人的反覆清剿之下變成了無人區。

這個地方便是軍方所選定的落腳地,雖然這裡的河口並不算很寬闊,所能修築的港口規模也仍會比較有限,但這條河的上游便有較爲集中的錫礦礦脈,可以利用水利條件將礦石運至海邊進行加工處理。當然如果日後條件成熟,也可以按照開發石碌鐵礦的方式,在海邊的冶煉車間與礦場之間修建一條貨運鐵路。這條鐵路的長度可比昌化到石碌的那條線路短多了,直線距離大概只有其四分之一左右,建設費用也會隨之而減低不少。

艦隊在河口靠岸之後,便就地搭建了簡易棚屋。事先並不知道消息的鄭柞和範吉對此都感到很奇怪,都分別向海漢這邊打聽爲何要在這裡修建臨時住所。而海漢的回答也很乾脆,準備要在這裡落腳興建殖民點。

安南和占城都明白跟着海漢有肉吃的道理,雖然不明白海漢選擇這個地方的具體理由,但既然人家都已經在這裡興建臨時住所了,那就說明不是鬧着玩的,這個時機既然撞到了,再錯過可就是自己的鍋了。當下兩人也各自回到船上,調了一隊手下到島上駐紮——派點人幫你守一守,反正你要在這兒搞開發,那我就跟着喝點湯好了。

至於原本聲稱對這個島擁有歸屬權的東印度公司,這時候誰還在乎荷蘭人的想法。鄭柞和範吉前些天都旁聽過範迪門與顏楚傑的談判,也很清楚這兩家目前的實力對比,荷蘭人連巴達維亞都差點保不住了,哪還有精力顧得過來這勿里洞島。再說海漢人選到這裡落腳,看樣子也並不急於將島上的荷蘭人趕盡殺絕,因此而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高。既然風險不算很大,那這筆投資就值得嘗試了,未知的無非是回報高低問題,反正以海漢人的眼光和手段,跟着他們做買賣總不會虧本的。

相較於此前的登陸勘察,海漢軍在這裡所做的工作就要細緻多了,羅傑親自帶着自己訓練的特戰大隊,護送勘探礦藏的小組順着這條河往上游行進,進入到內陸地區。

幸運的是原本居住在這一地區的土著部落似乎已經完全放棄了這裡,這倒是讓一直繃着弦的羅傑輕鬆了不少。不過在這一地區進行的勘探工作預定需要耗時三到五日,所以在此期間羅傑還是必須得讓麾下的人馬保持足夠的警惕性。

但進入內陸之後,給這支隊伍製造了最大麻煩的並非預想中的土著,也不是林中的毒蟲猛獸,而是連綿不絕的降雨。雨水讓這條本來流量不大的小河變得洶涌起來,而沿河區域的行進路線也往往會被降雨後出現的沼澤、池塘甚至是溪流所中斷,爲此羅傑的隊伍不得不繞行大段距離,才能前往預定目標區域。

“這該死的天氣!”羅傑擡頭看了看降雨不斷的天空,恨恨地咒罵道。雖然他身着雨衣,腳上有防水靴,沒有被這場降雨臨透,但他手下的士兵們可就沒那麼好命了。大部分人的蓑衣都已經被雨水浸透,而腳上的草鞋、布鞋,對於溼漉漉的林間地面更是沒有絲毫的抵抗力,很快就成了包在腳上的累贅。

後勤部門倒是已經研製出了覆蓋橡膠塗層的新式軍用雨衣,然而這種高檔貨的產量還低得嚇人,連錢天敦的特戰營都只分到了少許作爲實驗性裝備,羅傑待的這種地方就別想申請到了。

在這個年代可沒什麼見效快的感冒藥,一旦在這種熱帶雨林中感染了小小的感冒,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演變成傷寒、瘧疾、肺炎等等嚴重的疾病,甚至有可能會因此而送命。羅傑常年都在南海,當然也見過不少缺醫少藥的奴隸因此而喪命的事例,所以對於執行這種冒雨行軍並且還得在野外駐紮數日的任務,他心裡還是很着急的。

出發兩天後,羅傑不得不率領這支隊伍又退回到海邊的營地。因爲天氣原因,內陸的密林中根本就找不到可以用來當燃料的乾柴,也沒有辦法搭建足夠多行軍牀讓士兵們不用睡在溼漉漉的地面,僅僅兩天時間,就已經有數人出現了感冒症狀。羅傑不敢大意,這種病要是在軍中傳染開來,那非戰鬥減員的速度將會非常快,當下只能先回到大本營,讓部隊進行休整。

這樣一來,駐留勿里洞島的時間就不得不向後延長了。幾名高層商量之後,決定在這裡再等一週時間,如果降雨還是沒有停下來的跡象,那就放棄這次的勘探任務,另外再找合適的時間機會。

好在老天爺似乎也對這支隊伍有所眷顧,等到第五天的時候,似乎無休無止的降雨終於毫無徵兆地停了下來。雖然很難明確這種暫時的晴好天氣能維持多久,但羅傑還是毫不猶豫地再次帶隊出發了。不過這次顏楚傑將帶來的所有便攜式防水帳篷全部都撥給了羅傑,還撥了十幾匹騾馬馱運輜重——全是從旗艦上卸下來的精煤。裝在竹筐裡外面用防水油布包起來,要是進到林中又開始下雨,這些精煤至少能給士兵們在夜間休息時暫時提供一個溫暖乾燥的空間。

第362章 驅趕地主第九百六十四章 結案第77章 崖州工作組(一)第2296章第1529章 真假錦衣衛第1438章 實力差距第1563章 外交辭令第360章 房地產的經濟賬第1616章 修建使館3327.第3327章第83章 歐戰帶來的商機第272章 黎峒變化3056.第3056章2760.第2760章第1563章 外交辭令第3440章第1823章 大同江防線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第1170章 幕後交易第1989章第2034章第2240章第2094章3373.第3373章2508.第2508章第191章 關於駐廣辦的討論2584.第2584章第1255章 眼見爲實2921.第2921章2827.第2827章2648.第2648章2627.第2627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1019章 實際困難第1357章 虛晃一槍第1936章第1180章 變本加厲第1405章 控制疫情第1813章 雙管齊下第2168章2701.第2701章第134章 新任巡檢(一)第108章 開發新產品第五百四十九章 可與不可第1653章 攻打馬尼拉(三)2568.第2568章3340.第3340章2675.第2675章第2242章2692.第2692章第1721章 糧食新政第317章 瓊聯發掛牌第1336章 身份地位第169章 沆瀣一氣第1614章 經濟動力第1914章 高效運轉第八百八十七章 三六九等第1488章 還手之力第2117章第254章 門庭若市3200.第3200章3051.第3051章第3425章2841.第2841章第九百六十六章 貿易目標第四百四十九章 口碑的威懾力2771.第2771章第239章 勝利港造船廠(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峴港狀況第六百三十八章 交手(七)第1963章2628.第2628章2786.第2786章3169.第3169章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第82章 生活問題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週年慶3124.第3124章3216.第3216章第186章 關於開設青樓的種種麻煩第1534章 地方割據第151章 移民安置第1225章 軍事培訓第1302章 儋州宣講3160.第3160章第325章 開發大萬山島第五百三十六章 吃緊的財政2693.第2693章第1132章 反覆無常第3427章3163.第3163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指揮官人選第33章 北美幫第1675章 防區交接第2312章2563.第2563章第1412章 深入敵佔區第四百四十九章 口碑的威懾力第1906章 結業考覈第九百八十一章 社會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