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解決手段

關於如何處理與荷蘭人之間的關係,在海漢對外政策研究中一直都是一個重點項目。荷蘭人在這個時代被稱作海上馬車伕,是全球海上貿易中的主力,從長遠來看肯定是海漢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但是否一定要使用戰爭的方式與其進行競爭,有沒有可能用相對平和的辦法慢慢削弱荷蘭在遠東地區的控制力,能不能利用荷蘭的全球海運能力爲海漢謀利,這些都是相關部門幾年下來不斷在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海漢自身的發展速度極快,但來到這個時空中的時日尚短,蛙跳式擴張地盤所帶來的負面效果之一,就是海上運力一直都十分吃緊。儘管海漢年年都在新擴建造船廠,但造船速度依然無法跟上運力需求的增長速度。何況海漢一向重視軍備,船廠的產能至少有一半都被軍方的訂單佔着,很多時候海漢官方的貨運需求也只能交給類似“詹家船行”這樣的民間承運方來完成,在戰時更是要大量徵用民船來完成運輸任務。

這種海上運力的長期短缺,對於海漢的發展而言肯定是不利的,海漢執委會的領導者們也沒有好高騖遠地要趕緊開通一些路程遙遠的航線,甚至連前往sd半島運送戰爭難民南下的任務都是交給了外面的海商來完成,而自家的貨船則是集中在瓊廣、瓊閩,以及hn至中南半島的幾條貨運量最大的航線上,以求能先滿足商貿活動的需求。當然了,在海漢佔領了舟山羣島之後,向北的航線也就延伸到了長江入海口附近,運力也相應的變得更加緊張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貿然對南海地區的西方殖民者動手,特別是荷蘭這樣的主要玩家,在海漢將其趕絕的同時,也會意味着承載着東西方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大受傷害。雖然還有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這些次要玩家,但荷蘭人承載了目前東西方貿易中近半的貨運量,這個空缺在短時間內可是很難由其他幾家填補起來的。

這個時代從歐洲到遠東的航線需要從直布羅陀海峽南下繞過非洲大陸,再穿過阿拉伯海和印度次大陸,整個航程長達數萬裡,跑一個來回要近兩年的時間。遠東地區的形勢鉅變需要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才能反饋到歐洲,然後西方國家據此作出新的調配,安排更多的帆船前往遠東地區。在此期間東西方的貿易量肯定會因爲運力的下降而大受影響,海漢一心想要壟斷東北亞地區的轉口貿易,自然不能親手造成這樣的狀況發生。

打荷蘭不難,難的是如何補上趕走荷蘭人之後的海上運力缺口。如果打完荷蘭之後自家也要受到連鎖反應帶來的負面影響,海漢執委會當然要對動手的決定慎之又慎。要穩妥地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加強海漢自身造船能力之外,也要對承載西方航線運力的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都有合理的安排才行。南海的控制權要搶,但也得想辦法留一點湯給西方同行,讓整個東西方貿易體系繼續保持正常運轉才行。

海漢的這些心思,作爲競爭對手的荷蘭人肯定是想不到的,雖然環球航線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出現,但全球化的思維卻要等到人類社會進化到工業時代之後才能慢慢成熟,這個時代可不會有人站在那麼高的角度去考慮長遠發展的需求。站在範迪門的立場上,他自然也不會將顏楚傑的提議看做是一種具備實際操作可能的方案,只會下意識地認爲這是海漢試圖要將東印度公司徹底逐出遠東的手段。

在南下之前的準備會上,已經不止一次模擬過荷蘭人可能會出現的反應,範迪門的顧慮重重倒也沒脫離海漢預想的範圍。顏楚傑能夠理解他的反應是從何而來,但這種理解上的偏差卻不是三兩句話能解釋清楚的,更何況海漢本身也的確沒有對荷蘭人安多少好心,所有提議的目的都是爲了將荷蘭人的活動和控制範圍逼回到赤道以南,最好能直接將其壓縮到爪哇島一線。

顏楚傑決定按照預定的方案,換一個角度來勸說範迪門:“我明白總督先生的顧慮所在,但我想請教總督先生一個問題,你們不遠萬里來到遠東,在這裡所做的一切,想要達成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不等範迪門考慮清楚說出自己的答案,顏楚傑便接着說道:“請容我大膽猜測一下,你們來到這裡的目的,其實就是爲了財富,東方的瓷器、絲綢、茶葉、香料……有那麼多的好東西,只要運回歐洲,就會獲得大量的金銀回報。你們在遠東殖民、探索航線、發動戰爭、扶持代理人,這所有的手段措施,其實都是爲了賺取更多的財富。總督先生,我說的對嗎?”

範迪門沒辦法否認顏楚傑的這個說法,他總不可能說東印度公司這些人不遠萬里來到遠東,是爲了給這裡的原住民帶來福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目的是要弘揚國際主義精神。顏楚傑說的沒錯,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錢,爲了賺取更多的財富。東印度公司在遠東地區這幾萬屬下,不都是爲了這個目的在工作和戰鬥嗎?

範迪門正想要怎麼編幾句套話,把這個問題糊弄過去,不給顏楚傑留下口實,但顏楚傑沒有等待他的迴應,而是繼續說道:“總督先生承不承認不要緊,因爲這就是事實。所有來到遠東地區的冒險家,不管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國人、法國人,還是你們荷蘭人,其實都是衝着這裡的財富來的。但這個地區沒有秩序可言,誰的拳頭大,誰就可以搶奪更多的地盤和資源,這種無序的狀態其實拖慢了所有人的賺錢速度。總督先生,請你試想一下,如果在遠東地區競爭的各方都能放下成見停止戰爭,簽署和平條約,然後一起來瓜分這個巨大的市場,東印度公司的賺錢速度會不會因此而得到成倍的提升呢?”

範迪門這次的回答就非常篤定了:“這不可能,顏將軍,恕我直言,你大概並不瞭解西方國家之間的關係,想要讓來到遠東地區的各家都老老實實地停戰做生意,根本就辦不到。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牽涉到更復雜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問題。我認爲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其實也沒你說的那麼玄,雖然歐羅巴距離遠東非常遙遠,但關於你們這些國家的狀況,我們多少還是瞭解一些的。”顏楚傑笑着應道:“目前的歐洲分成了兩個陣營在對戰,一邊是丹麥、瑞典、法國、荷蘭、英國、俄國、德意志新教諸侯,另一邊是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天主教諸侯、波蘭,以及西班牙。”

“法國人想稱霸歐洲,讓德意志分裂;丹麥和瑞典想瓜分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德意志領土和海港;而英國人和你們荷蘭是想遏制西班牙帝國在北歐地區的擴張。雖然這場大戰最開始是因爲宗教引起的,但打到現在這個階段,宗教信仰僅僅就只是參戰國的一個藉口罷了。至於現在,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瑞典人在主導戰場走勢吧?不過古斯塔夫二世去年已經戰死沙場,想必瑞典人的好日子也不多了。”

這次顏楚傑說完之後,範迪門臉上的驚訝表情已經無法掩飾了。他實在想不到海漢人對於歐洲的國際形勢瞭解竟然如此詳盡,甚至連歐戰的近況都知道,即便是葡萄牙人給予了他們相關的情報信息,但這種用心的程度也太令人感嘆了。畢竟遠東地區距離歐洲太過遙遠,歐洲所發生的狀況對海漢來說並無直接影響,而海漢人對歐洲的瞭解,卻大大超過了歐洲人對遠東地區國際形勢的瞭解程度。

歐戰從1618年波西米亞反抗神聖羅馬帝國的起義開始算起,迄今已經打了足足十五年時間。荷蘭在前幾年的戰爭中並不順遂,與英國、法國和丹麥結成的反哈布斯堡聯盟被波西米亞貴族華倫斯坦的僱傭軍打得節節敗退,丹麥在1629年5月被迫簽訂了《呂貝克和約》,保證不再插手德意志事務,從而宣告了反哈布斯堡聯盟的暫時失利。

不過1630年法國人出錢資助瑞典,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御駕親征,率軍在波美拉尼亞登陸,向神聖羅馬帝國開戰。在歷時一年的戰爭後,瑞典人佔領了波美拉尼亞,並於次年在列赫河打敗對手,連帝國軍統帥蒂利伯爵也陣亡在戰場上。由此帝國軍一敗再敗,接連丟掉了美因茨、奧格斯堡和慕尼黑等重鎮。

不過這個時候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再次啓用華倫斯坦爲統帥,並在1632年11月的呂岑會戰中一舉擊敗瑞典人,古斯塔夫二世便是在這場戰役中命喪沙場,也讓瑞典軍隊從此一蹶不振。

瑞典國王在歐戰中陣亡的消息,範迪門也是最近纔得到消息,而且他可以確定自己的消息來源肯定比葡萄牙人更快,因爲傳來這艘消息的船主,就是在呂岑會戰結束後第二天立刻從歐洲出發的,那個時候瑞典國王陣亡的消息還並沒有傳開,葡萄牙人得到這個消息至少是一兩個月之後的事情了,所以範迪門纔會驚訝於海漢人竟然掌握瞭如此具有“時效性”的情報。

當然範迪門並不知道歐洲的歷史進程對海漢來說並非秘密,如果有必要的話,顏楚傑甚至可以說出來華倫斯坦在呂岑會戰中使用的部隊包括了德國人、奧地利人、捷克人、意大利人、匈牙利人、波蘭人和克羅地亞人,而這支部隊的兵種分爲胸甲騎兵、火槍騎兵、龍騎兵和克羅地亞輕騎兵。甚至這場會戰的整個戰鬥過程,顏楚傑都能如數家珍地向他複述一遍——畢竟這場戰役是海漢軍校中研究的經典戰例之一,顏楚傑不止一次指導過學員的沙盤推演,對於戰鬥過程已經十分熟悉了。

顏楚傑看着範迪門臉上驚訝的神情,心知自己的話已經收到了效果,當下便繼續說道:“我們很清楚你們與其他國家在歐洲的恩怨,國與國之間的利益衝突的確不是商人可以調和的,你們在遠東採取的措施和表現的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們的國家。但總督先生,我想說的是這裡不是歐洲,遠東地區會有專屬的遊戲規則出現,遵守規則的玩家才能留在這裡,而想在這裡調皮搗蛋的人,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範迪門已經從剛纔的震驚中回過神來,冷冷地迴應道:“顏將軍,你是想說,你們海漢就是這個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和執行人了?”

“我們是發起制定這個遊戲規則的帶頭者,而執行人將是每一家參與進來並願意遵守這個規則的玩家。”顏楚傑亮出一隻手,開始一支一支地扳下手指數道:“目前願意加入進來的除了我們海漢之外,還有大明、安南、占城、葡萄牙,接下來可能還會有琉球和馬打藍,以及其他越來越多的國家。我們來到巴達維亞,就是想讓你們有機會在戰爭與和平之間做出選擇,你們當然有選擇保留自己一貫做法的自由,但也可以選擇加入進來,在享受和平的同時賺取數之不盡的財富。”

“這不可能,馬打藍人不會跟我們和平相處的!我們也不會放棄對馬打藍人的復仇!”範迪門連連搖頭,拒絕接受這種說法。雙方的大戰纔過去一年時間,彼此都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慘重,怎麼可能海漢出來打個招呼,就立刻化解了這份仇恨。

“在看得見摸得着的利益面前,有什麼不能化解的仇恨?”顏楚傑笑着搖頭道:“馬打藍人需要錢來打造強大的艦隊,而你們需要錢來重建巴達維亞,這理由難道還不夠讓你們放下戰爭,專心賺錢嗎?”

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1982章第15章 伙食問題第1701章 疫情第1600章 好事多磨第1807章 聯合行動第1083章 初來乍到第1600章 好事多磨第五百一十二章 水師覆滅3031.第3031章第2185章第126章 行動籌備第342章 繼續擴張第2316章第六百三十二章 交手(一)第2363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福建攻略第222章 越南之行(五)第349章 攻打會安城第2045章第1862章 前程似錦第186章 關於開設青樓的種種麻煩第1417章 新殖民地第112章 彈藥儲備第2294章第1871章 見世面第303章 商家座談第330章 馳援李家莊3347.第3347章第1083章 初來乍到第231章 駐崖辦的人員調整第1253章 唯恐天下不亂3355.第3355章2409.第2409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第2266章第2286章第385章 可疑對象第1400章 審訊結果第1803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四十九章 新兵訓練第1031章 希望油田(五)第1327章 不識時務第1955章第四百九十章 立場不同第1230章 捉襟見肘2577.第2577章第1552章 建交與通商第344章 第三班 劍指南越第八百三十二章 謹慎的許心素2582.第2582章第110章 何夕的工作彙報第1287章 工業社會的門檻第1168章 爲國聯姻第四百零三章 碼頭見聞2996.第2996章第1719章 糧食貿易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峽2964.第2964章第1500章 震懾朝鮮第1585章 僥倖脫身第2263章第1590章 儋州風情2490.第2490章2538.第2538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利益之爭3084.第3084章2872.第2872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弱肉強食第2010章第1624章 工業的力量第九百一十一章 飛雷炮第2175章第八百六十六章 來勢洶洶第1176章 海漢的要求3115.第3115章第九百八十四章 待價而沽第五百九十三章 使團到訪第1898章 隆重迎接3280.第3280章第274章 再遇冤家3165.第3165章3263.第3263章第2341章第九百八十六章 社會辦學第281章 打頭陣2808.第2808章第九百八十七章 職業培訓3321.第3321章3338.第3338章第143章 登陸新港第1323章 攻擊重點3228.第3228章3351.第3351章第1714章 見習期3052.第3052章3089.第3089章第八百九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388章 先頭部隊3072.第307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