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下一個目標

一心想要親自督戰的馬躍,卻沒有料想到自己的第一次正式出戰居然就成了最後一次踏上戰場的經歷,而他也有幸成爲了近年來東海海防第一個非正常下臺的衛指揮使。但馬躍的失蹤並沒有立刻在嘉興海寧衛引起混亂,或者說短時間沒有人注意到這件事更爲準確。

馬躍該保密的時候沒有保密,不該保密的時候卻是捂得嚴嚴實實,他離開之前並沒有告知兩位指揮同知和屬下的指揮僉事關於自己的去處,只說身體不適要休息幾日,還特地叮囑他們不要到家裡來探視。而對家裡人卻說要到杭州府公幹,可能需要去好幾天纔會回來。這陰差陽錯之下,竟然沒有人立刻發現堂堂衛指揮使無端失蹤了。

最先發現並揭露這個狀況的並不是馬躍在海寧衛的同僚們,而是隔着一個杭州灣的觀海衛。七月三日,隸屬於觀海衛指揮的水師船隻在東海上發現了一艘倭寇船,一路追擊到舟山島附近的時候,得到了海漢民團的協助,截下了這艘行蹤詭異的倭寇船。登船檢查的士兵在船上找到了包括馬躍在內的十餘具屍體,以及數量不菲的現銀和一些大明出產的商品。又過了一天之後,便由觀海衛指揮使黃濤親自確認了馬躍的身份,並向海寧衛發去消息。

海寧衛這邊接到消息後自然是大爲震驚,立刻由一名指揮同知帶隊去觀海衛認屍,結果發現除了馬躍的屍體之外,倭寇船上找到的十餘具屍體竟然全是海寧衛人馬,而且都是馬躍的心腹。由於這船倭寇武力拒捕,竟然沒有抓到一名活口,所以馬躍這批人的死因也就成了未解之謎。但按照黃濤的說法,馬躍等人應該是秘密出海抓捕倭寇的時候不幸遇難,應當是爲國戰死。

對於這樣的說法也沒有人提出異議,總不能說馬躍是出海密會倭寇,因爲分贓不均或者其他什麼原因發生火併而死——雖然看起來這種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但堂堂朝廷命官,如果死後還被追查到與海盜倭寇勾結,而且死得如此不光彩,那丟的可不止是他馬躍的臉面,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妥善的說法才能把這事完結,而黃濤所提出的這種可能性至少能保全所有人的面子。

由於船上的倭寇全部都死了,這事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死無對證,海寧衛的人雖然對此仍心存疑惑,但船上查抄到的財貨、倭寇的屍身、追擊這艘倭寇船的軍官和海漢人的證詞,這些人證物證俱在,讓人根本無法提出質疑。

於是海寧衛向浙江都司彙報這件事的時候,也只能用“出海剿匪,爲國捐軀”這樣的說法來爲馬躍莫名其妙的死亡做註解。當然了,隨同這份報告一起遞交的還有觀海衛的報功公文,畢竟還殺了一船倭寇,這可是近年來不多見的戰功。觀海衛指揮使黃濤、水師把總許少華,以及見義勇爲的海漢商人錢某、石某等人,都在報功名單上。爲了能夠坐實這件事,一同送到浙江都司的還有倭寇首級三十餘枚。

至於在這個過程真正立下功勞的衢山島島主馬騰,卻連半個字都沒有被提及。當然這也是他自己的要求,雖然現在有海漢人罩着,但他仍然擔心自己的背叛行爲會招來報復,並不願意去出這個風頭。其實只要他自己不說出去,這件事恐怕數年內都不會把真相泄露出去了,畢竟當事者不多,除了海漢的參戰人員之外,剩下還活着的知情者全都已經打包送往南方,他們的目的地不是安南黑土港的煤礦,就是南海安不納島上的種植園,總之有生之年大概都不太可能再回到浙江這邊了。

這件事雖然事起倉促,但最終的解決倒是還算圓滿,至少海漢在明面上把自己洗得非常乾淨,還進一步地鞏固了“協助官府剿匪”的這種正面形象。

當然這種手段也不可能唬弄到所有人,比如策劃這件事的浙江都司僉事於平風就心知肚明,此事絕對不是觀海衛和海寧衛呈報上來的這樣,海漢人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可能是協助官府剿匪的良民,馬躍的離奇失蹤和死亡多半都與其有關。但馬躍事前並沒有向於平風報備自己的行動計劃,因此於平風也着實想不通馬躍堂堂三品大員,爲何會悄無聲息地跑到海上去,又是怎麼落到了海漢人手上。

於平風哪裡想得到這馬躍剛愎自用又缺乏實戰經驗,早在動手之前就被海漢人把他的計劃摸了個透徹,其間又有馬騰這麼一個誰也沒料想到的變數出現,結果讓算計者反被算計,馬躍以爲自己是獵人,殊不知他眼中的獵物纔是真正的獵人,而自己卻成了渾然不覺踏入陷阱中的獵物。而海漢人在定下這個行動計劃的時候,就已經將後續的處理方式考慮進去,力求將這件事的收益做到最大化。如果不是整件事的親歷者,很難憑空想象出其中有這麼多的曲曲拐拐。

於平風雖然懷疑這事十有七八是海漢人從中搗鬼,但卻連半點證據也沒有,反倒是此前一直沒有表明態度的寧波觀海衛,這次也顯然是跟海漢人站在了同一立場。這甚至比馬躍的死更讓於平風失望,因爲這樣就意味着距離舟山島最近的寧波府衛所軍都放棄了與海漢爲敵的態度。昌國衛和觀海衛中間時隔一月,一前一後遞上來的剿匪報功文書都是提到了海漢人的協助,這讓一心想要報復海漢的於平風真是恨得牙癢。

如果說於平風一開始跟海漢作對的原因還僅僅只是心疼自己在六橫島上交給海沙幫經營的產業毀於一旦,那麼到了後來就多少摻雜了要跟海漢人爭個高低勝負的執念在其中。要是不徹底分出勝負,於平風大概是不會就此罷休了。

而舟山島上的海漢人卻沒時間在意於平風的情緒如何,在解決了海寧衛和衢山島的隱患之後,錢天敦和石迪文將注意力重新回到了自身事務上。而現在他們所面臨的工作,就是以舟山爲起點的東北亞地區航線開拓。

當海漢在舟山這裡站住腳跟之後,所要開闢的航線就不僅僅只是沿着大陸海岸線向北延伸了,除了大明之外,琉球、日本及朝鮮也都成爲了下一步開闢貿易航線的目標。

不過日本和朝鮮距離舟山都需跨海航行千里,中間幾乎沒有補給地點,海上安全也缺乏保障。目前執委會也在考慮究竟是建立直航航線,還是先在東海上靠近日本朝鮮的地方建立戰略支點,以殖民貿易港的形式落腳,確保海漢前往東北亞的船隻能夠得到基本的補給和安全保障。

至於地點倒是不難選擇,一共就兩處,一個是朝鮮半島南端,與大陸隔海相望的濟州島,另一個是靠近日本西部通商港口平戶的五島列島。這兩處地方各有優劣,不一而足。

濟州島是一座火山島,面積1800多平方公里,與朝鮮半島相距約50海里,東邊與日本隔着一個朝鮮海峽,西邊與大明隔着黃海,與舟山島之間大約有300多海里的航程。

濟州島雖然在目前這個時期是屬於高麗國的領土,但在此之前的元朝卻是明明白白屬於中國的疆域,直到元朝被明朝推翻幾十年之後,當地的耽羅總管府才向高麗投降,至此濟州島易主。

要吧這個地方作爲據點或者殖民來建設,面積倒是夠大了,但相應的開發所需投入的資源和人力也會隨之上升。海漢在佔領臺灣島大部地區後已經向當地引入了上萬移民,然而卻僅僅只能在三處港口附近擴展一點點的居住範圍而已。濟州島雖然沒臺灣島大,但要佔下整個島也並不是說說那麼簡單。

另一處靠近日本九州的五島列島,是由福江、久賀、奈留、若鬆、中通五個大島及百餘個小島所組成。整個羣島的陸地面積總和大約只有濟州島的三分之一,除去面積較小、沒有水源的無人島和一些比較特殊的地形,可用於開發的土地面積很是有限,從長遠看的開發前景是不如濟州島的。但這裡靠近日本貿易港長崎,最南端的福江島到長崎港的航程也不過六十海里左右,而且島嶼間的中小型天然良港爲數不少,作爲貿易中轉站的建設開發成本會較濟州島低不少。此外這個地區雖然說是平戶蕃的領地,但實際上卻屬於法外之地,相較於高麗國直接管轄的濟州島,武力佔領該地區遭遇抵抗的風險也相應要小一些。

按照執委會過去的做法,肯定是先建據點,在佔地的同時通航,兩不耽誤。就算是要先開通航線,爲了便於貿易、補給,以及出於安全和後續擴張的考慮,還是會在當地建立起武裝據點和殖民地,僅僅只是先後順序的調換而已。

當然了,先建殖民地就意味着要先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開發建設,而先開航線則會相應地攤薄後續的建設費用。但究竟先進行哪一樣還是雙管齊下,最終還得考慮當地狀況和海漢在當地的發展目標綜合而定,畢竟現在海漢差的不是實施建設工程的費用,而是差做事的人。不管是最基本的純勞力還是指揮這些勞力的基層幹部和技術人員,海漢目前都還有極大的需求缺口。相關的職業培訓體系,一直都沒有辦法跟上海漢的擴張速度,這也算是穿越以來的一個老大難問題了。

此外執委會在做出這類決定的時候還會有一個繞不過去的缺陷,就是坐鎮三亞的大人物們根本無法瞭解到這個時代當地的實際狀況,所能憑藉的基本就是超前數百年的地圖和史料上一些隻言片語的記載。而憑藉這樣的資料所制定出來的計劃,往往都會有極大的偏差。也正是因爲如此,執委會在北上浙江的行動中給予了前線指揮部極大的自主權,也沒有限定明顯的行動時間表。

在穿越後這幾年的實踐中,大家都已經意識到很多事情不是憑藉黑科技或者未卜先知就能爲所欲爲,控制區還是得派兵駐紮才能佔領,基建工程還得要足夠的人力才能順利進行。對於海漢在東北亞地區的擴張計劃,執委會目前也只是給出指導意見,但具體的決定反而是要以一線人員的意見作爲主要參考。

海漢下一步落子何處,執委會只給出幾個候選地,以何種標準去做出選擇,具體的理由如何,這就是一線人員的責任了。但執委會所沒料想到的是,作爲兩個不同兵種的指揮官,錢天敦和石迪文在目標地區的選擇上也產生了明顯的分歧。

“濟州島地方大,以後還可以作爲養馬地和綜合軍事基地來使用,雖然前期投入的開發成本高,但到了後期就可以自給自足,當地的物產養活個幾萬人絕對不是問題。今後要往日本海和更北邊的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擴張,也都可以用濟州島作爲後方基地。”錢天敦指着地圖闡述自己的意見。

石迪文則是邊聽邊搖頭,錢天敦話音剛落,他便提出了反對意見:“朝鮮人窮得只能啃蘿蔔鹹菜過日子,跟他們能有多大的貿易量?還不如跟日本人做買賣,人傻錢多好唬弄。我們在五島列島佔個港灣就能啓動,投入不多,建設週期也短,我看還是日本這邊好。”

“但五島列島沒太多可開發的空間,也就最南邊的福江島還有點平地,人口多了估計還得從外面向當地運糧食才行。”錢天敦反駁道。

“這本來就是個用來過度的據點而已。”石迪文道:“日本這地方,難道還要留着幾百年之後造反?當務之急就是從下一代開始在當地實施人種改造,幾百年後你我都是民族英雄!”

錢天敦聽得哭笑不得,只能豎起大拇指道:“是是是,你厲害!”

第1266章 半推半就2846.第2846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海上實力差距3009.第3009章第1925章3112.第3112章2514.第2514章第1666章 攻打馬尼拉(十六)3043.第3043章2694.第2694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佈網第1703章 苦役營的規矩第九百八十八章 海口城第1594章 張金寶的打算第2056章3235.第3235章第130章 錢天敦3231.第3231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解決個人問題第239章 勝利港造船廠(四)第1638章 苦命的偵察船第1435章 龜縮不出第1132章 反覆無常第1565章 媒體宣傳第3434章第1141章 勘探銅礦第1530章 利益之爭第1670章 發財大計第五百零四章 瓊州府城第七百章 聯合行動第2105章第1267章 缺乏信任第1996章2937.第2937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相似第1678章 特權機關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打六橫島第3424章第1415章 戰果第1610章 外交難題第八百七十章 抱團取暖第1142章 爭奪銅礦第1709章 戴罪立功第2248章第2019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港落成第九百二十四章 歸屬感3339.第3339章2979.第2979章第2208章3165.第3165章第1801章 難以逾越第九百六十四章 結案第2章 入夥3184.第3184章第342章 繼續擴張第2036章2947.第2947章第七百八十六章 官商一體3022.第3022章2487.第2487章3317.第3317章2654.第2654章四百一十四章 入職考評第17章 小漁村2805.第2805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正式入役第1875章 先進技術第1959章第九百一十七章 軍演部署第1578章 有得有失3195.第3195章第1455章 實惠第九百零四章 北上考察(六)第141章 組織難民第1796章 偵察行動3315.第3315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網打盡3369.第3369章第2285章第七百四十七章 入伍審查第1891章 貿易港3114.第3114章2792.第2792章2523.第2523章2929.第2929章第七百零九章 攻佔澎湖3040.第3040章第274章 再遇冤家3197.第3197章2529.第2529章第2366章第1146章 林間追殺3387.第3387章第1737章 暗中操作第八百六十六章 來勢洶洶2441.第2441章3064.第3064章第八百八十九章 官方反應第203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