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官方反應

舟山島上的局勢在海漢的強力管制之下逐漸迴歸平靜,但浙江沿海各州府由於海漢到來而引發的利益衝突卻並未就此結束。五月底在舟山島舉辦的招商會造就了一批既得利益者,但同時也有一些依賴舟山原有貿易體系獲得收入的人因此而損失慘重。對這些人來說,海漢人的到來無異於一場災難,而海漢人牽頭組織的新貿易體系更是徹底斷絕了他們從東海的貿易中獲取收益的機會。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在這些遭受經濟損失的人看來,海漢就是最大的仇敵。儘管海漢在舟山之戰中展示出來的強大武力震懾住了所有蠢蠢欲動的旁觀者,但這也並沒能讓因利而生的仇恨完全消失,仍然還有不少人在想方設法要給海漢弄點苦頭吃。

洪武二十年(1387年)信國公湯和受明太祖朱元璋委派,在浙江巡視海防時選中了紹興府餘姚、上虞兩縣北部海口要衝修築衛城,取其鄰近廟山之意,命名爲臨山衛。嘉靖三十六年,寧紹參將戚繼光帶兵進駐臨山衛抗倭,再次加固修築了五里多長的城牆、烽火臺、炮臺等軍事設施,並取得了著名的“龍山所大捷”,一舉扭轉了當時浙東的抗倭戰局。

不過自天啓年間以來,東海上的海盜劫掠活動漸漸減少,演變爲了以武裝走私爲主的新興獲利方式,這杭州灣兩岸的金山衛、海寧衛、臨山衛、觀海衛等衛所的防禦壓力相應減小了很多,還有不少衛所的武官也或明或暗地加入到走私貿易當中,利用官方身份,甚至是使用官方船隻和碼頭來牟取私利。

不過這樣的局面在海漢人到來之後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有更多的商人蔘與到了這場利益遊戲當中,並且選擇了加入海漢一方。而由海漢人制定的專賣專營協議就使得軍方的人沒辦法再直接參與進去,這對於在過去數年中已經收銀子收成習慣的軍方來說的確是難以接受的變化。不過他們也自知難以壓制住這條外來的強龍,所以只能把不忿暫時壓在心頭。

這日臨山衛附近的碼頭來了一艘烏篷船,靠上碼頭之後,船上的人拋出一塊令牌,不多時碼頭上便駛來一輛帶篷馬車,停好之後船上纔下來幾人,沒做停留便直接鑽進了車裡。車伕駕車離開碼頭之後,沒有去附近的市鎮,而是直接駛入了臨山衛城。臨山衛城指揮使魏山親自出迎,將這幾名身份神秘的客人迎入了他的官邸中。

能勞動魏山出面,這幾人的身份的確不普通。帶隊的是浙江都司指揮僉事於平風,他便是舟山船幫背後的官方靠山了。海漢人打上舟山島之後過了三天,他才接到消息,等他這邊能做出反應的時候,舟山島的戰事大勢已去。於平風自然不甘自己的一份產業就這麼被一羣外鄉人輕鬆奪走,利用手中的職權向寧波府的觀海衛和昌國衛都下了公文,要他們對武裝闖入大明海疆的海漢人進行驅逐。

但這些公文發出去之後都如同石沉大海,連半點回音都沒有,等了十來天之後,寧波府那邊纔回話說因爲近期海況不佳,水師船隻破損嚴重,如今正在加緊整修當中,暫時無法出海執行任務。至於海漢人在當地所發生狀況,當地衛所稱還在調查當中,目前懷疑是海盜劫掠商船所引發的私鬥。又過了幾天,寧波方面報功的公文也送到了位於杭州的浙江都司,稱東海上的戰事其實是海漢人配合衛所剿殺當地海盜的行動,並有斬獲匪徒首級若干作爲此次行動的證據。

於平風氣得將抄送到自己手上的公文全部撕碎扔掉,他在軍中多年,自己在東海上也有不少耳目,豈會看不出這是下面的人編造理由搪塞自己?寧波的昌國衛、定海衛都是這般態度,只能說明當地指揮官極有可能已經與海漢人達成了某種默契。而他們將從這種默契中撈取到的好處,大概就有於平風被海漢人坑掉的部分在其中。

雖然於平風有權力以浙江都司的名義給地方衛所下文,但真正的指揮權依然是在地方衛所指揮使的手上,對於寧波這邊駐軍不合作的態度,於平風也沒有什麼官方手段可以立刻使出來進行壓制,就算是南京兵部,也不夠資格直接對衛指揮使進行任免,要打小報告還是得遞交到北邊京師去。而且涉及人事任免,不出血打通關節,彈劾很難真正起到作用。就算於平風捨得花這筆錢,這一來一去加上在京城活動的時間,沒兩三個月操作是辦不下來的,到時候黃花菜早就涼了。

跟寧波駐軍的這筆賬肯定要算,但不是眼下這個時候,於平風優先考慮的是如何把海漢人逐出舟山,其他的都是次要問題。而他的身份也不可能直接發動全省大軍去東海攻打舟山,只能採取一些其他的辦法——比方說找到一些利益一致的盟友,然後一起設法對付這些不知死活的外來戶。

這方面的人倒是不難找,畢竟靠着東海上這個走私貿易市場養活的人爲數不少,其中不乏在地方上有權有勢的人物。於平風利用自己的人脈四下活動一番之後,也拉到了一幫志同道合的人,打算要對海漢有所動作。這次跟他一起來臨山衛的,就是其中兩人。

這兩人的身份說起來也都是官場中人,一人是錦衣衛百戶廖訓,另一人是浙江提刑按察使司僉事兼浙江兵備道道員郭正。他們在海漢人到來之前,也各自有關係戶在東海上靠着走私貿易獲利,海漢人的出現直接切斷了他們的經濟來源,所以也是跟於平風一拍即合,準備合作對付海漢人。

這三人雖然都是武官,但手上卻沒多少在他們權限範圍內可以直接指揮調動的軍隊,所以最終還是得到一線衛所找帶兵的將官操辦才行。所以這三人商定了日子,便一同悄悄從杭州府順前天將出海,來到了紹興府臨山衛。爲了避免事情過早走漏風聲,他們並沒有攜帶儀仗,三人同乘一船,上岸後甚至連隨從都沒帶就進了臨山衛城。

之所以要到臨山衛來找魏山,是因爲他們知道魏山此人也是東海走私貿易的受益者之一,此前舟山船幫所經營的業務中,魏山也是有份參與。但舟山羣島從地域劃分上是屬於寧波府所轄,這樣一來地處紹興府的臨山衛就不便出兵干涉舟山事務,所以魏山在此之前也就沒有采取任何的動作。

“魏大人,我們三人此次的來意,就不需再向你細說了吧?”落座之後,於平風便率先引入到正題上:“海漢人私藏軍械,組織武裝,攻佔大明疆土,此種行徑形同叛亂,須得儘快平息才行。”

魏山一隻手抓着茶盅,並沒有立刻應聲。雖然對方的官位比他高了那麼一點點,但魏山很清楚現在是自己掌握着主動權,而對方是有求於己,想用這種官腔唬弄自己,那可就是太小看魏某人的頭腦了。

旁邊郭正見魏山不表態,便也開口勸道:“魏大人,守禦疆土,乃是我等武人天職,如今外敵入侵,黎民受苦,我等既食朝廷俸祿,豈可視若無睹?當儘快出兵,剿殺海漢匪徒纔是。”

魏山這纔開口應道:“兩位大人所說不差,但舟山乃是寧波府轄地,沒得到浙江都司的軍令,本官豈敢隨意開拔,跨府出征。當然了,保境安民乃是本官職責,若是有指揮使大人的手令,本官自當出兵禦敵。”

魏山不是不想對付海漢人,但也不願爲此而背上個違抗軍令,擅動刀兵之類的罪責。這幾個傢伙自己不用上戰場打仗,當然可以逞一時口舌之快,但要出面做事和事後背鍋的可是自己。要是能打得過海漢人還好說,據說那海漢人富可敵國,想必繳獲也會不少,至少拿得出錢來善後。但要是打了敗仗,這三個傢伙拍拍屁股就走了,責任全得自己來背,搞不好就是革職丟官的下場。從他的角度考慮,招惹海漢人的風險着實不小。

於平風心道有指揮使的手令我還用得着偷偷摸摸跑到紹興來找你,早就通過官方渠道下命令了。這件事難就難在浙江都司這邊的內部意見也不統一,有從中得了好處的,便採取觀望或是站在海漢人一邊,也有如他一樣在東海易主一事中蒙受巨大損失的,不免就上躥下跳一定要給海漢人教訓。指揮使大人的態度倒是很明確,要打仗,那先籌劃軍費吧,錢湊夠了就出兵。

據說海漢人糾集好幾千人,數百條船,才攻下了舟山島,那明軍想要打下舟山,所需出動的軍隊大概也不會低於這個數字。若是出動萬人規模的軍隊,就需打賞將士,準備物資糧草,光是開拔費用就得幾萬兩銀子。另外這麼大的跨海作戰肯定要大規模出動水師,而長江水師是由南京兵部在管轄,這個事就必須得南京點頭才行。指揮使的意思很明白,誰想打誰就先去把南京兵部活動下來,順便把打點兵部的費用也一起承擔了。

這也不是指揮使膽小怕事,而是的確有前車之鑑。嘉靖年間朱紈、盧鏜二人清剿雙嶼港的海盜和走私商,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平定了整個舟山,然而因爲侵害了地主豪紳的利益,事後被吏部、御史聯合彈劾,最後朱紈含冤自殺,盧鏜也被定了死罪。

海漢人跟舟山當地人打,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那都是民間私鬥,誰輸誰贏都是屬於民間事務,但如果官軍介入,那事情性質就變了,指揮使並不願意趟這潭渾水,免得事後也被人用“舉措乖方,專殺啓釁”之類的罪名彈劾。

指揮使在中間和稀泥,於平風等人自然也就沒法以浙江都司的名義下令各邊防衛所出兵攻擊海漢。這魏山說得固然在理,但在於平風聽來,應該是在跟自己討價還價講條件。

“魏大人,這裡都是自己人,那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好了。海漢人佔了舟山,大家都斷了財路,只有把他們趕走,好日子才能回來。”於平風也不願跟魏山一直兜圈子,乾脆就把話說明了。

魏山放下手中茶盅,沉聲應道:“既然於大人說得這麼直白,那本官也直說好了,以臨山衛的兵力,沒法跟海漢人打。就算硬着頭皮上,也打不過他們。”

郭正問道:“魏大人何出此言?”

魏山道:“你們只道那海漢人是一羣武裝海商,實則不然,他們從福建千里迢迢而來,你們覺得就憑几隊商船,能拿下汪加林經營了快二十年的舟山島?本官所知的狀況,那海漢人來的是一隻規模龐大的武裝艦隊,構成這支艦隊的是戰船而非你們所想象的商船,其中甚至不乏千料以上的巨型炮艦。這臨山衛目前並未駐紮水師戰船,最大的運兵船不過二百料,拿什麼去跟海漢人拼?那寧波府觀海衛、昌國衛兩地的指揮使又不是傻子,真有便宜可佔,他們只怕早就上了,哪還需要等浙江都司的命令!”

魏山這番話說得的確很直白了,臨海這幾個州府的明軍並不是對東海上發生的事情完全熟視無睹,而是自知實力不夠,就算想要介入也沒法改變局勢走向,而且搞不好肉沒吃着還惹得一身騷。在明顯幹不過海漢人的狀況下,裝聾作啞其實也是一種明哲保身的處理方式。而這三人全是從杭州府過來的,對於東海上的情況並不是十分了解,也就難免產生了錯覺,認爲可以用武力介入的方式趕走海漢人,重新將舟山羣島納入自己的掌控當中。

“那魏大人的意思是,糾集紹興寧波兩府之力,也未必打得過海漢人?”於平風也意識到事情恐怕沒自己料想的簡單,並不是用簡單粗暴的手段就能順利解決的。

第1768章 利益至上第1434章 全面壓制第1041章 剿殺第2358章第1968章第五百零一章 亮明態度第54章 崖州城(一)第1165章 真相大白3403.第3403章第398章 善後事宜第1710章 政績第1831章 血肉磨盤2473.第2473章2493.第2493章第1073章 打探口風2528.第2528章第365章 參觀陳列室2972.第2972章第110章 何夕的工作彙報2705.第2705章第1599章 禁止與許可第1691章 壟斷經營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第2109章第1976章第九百九十六章 心機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2046章第2034章第2338章第1512章 炫耀武力3100.第3100章第1035章 野外偵查2903.第2903章3174.第3174章第九百九十六章 心機第45章 談條件(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超出預計的順利第1599章 禁止與許可3209.第3209章第1137章 塵埃落定第321章 試乘火車2664.第2664章第1199章 南下之旅(二)第1573章 大買賣2517.第2517章第66章 火炮(五)第七百九十二 尋找新目標3304.第3304章第八百零六章 炮擊2908.第2908章第1194章 委曲求全第200章 駐廣辦成立第1275章 險些露底第1076章 膠州灣第1333章 隱患人物2564.第2564章2512.第2512章第2108章第2131章2931.第2931章第1854章 支持對象第133章 水電站竣工2788.第2788章第364章 花式促銷2681.第2681章第八百八十六章 北方移民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3173.第3173章2826.第2826章第1152章 北方商業航線3328.第3328章3206.第3206章3193.第3193章第2164章第1061章 計劃變更1263章 市立圖書館2851.第2851章2631.第2631章第1297章 安撫與威脅第209章 關於軍工的若干討論第六百二十七章 荷蘭人的打算第46章 達成合作2373.第2373章第1494章 權力之爭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打六橫島第171章 福利保障第1447章 善後事宜第六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1243章 沒那麼簡單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與移民第1705章 意見分歧3304.第3304章3264.第3264章2937.第2937章第265章 羣體效應第1415章 戰果第1222章 星島現狀第152章 內河航運系統第1481章 戰爭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