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示威

關於這麼做可能會給自身帶來的惡果,荷蘭人不是想不到,而是即便他們明確地知道這是變相在幫助競爭對手,但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改變雙方在福建海峽的實力對比。海漢踏足臺灣島已經勢不可擋,荷蘭人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想辦法保全自家的大員港不被對手攻擊。

當厲鬥回到會客廳的時候,底氣比起之前又充實了許多。既然錢天敦已經表明態度支持這樣的談判,厲鬥就不需要再擔心自己要爲此揹負什麼責任了。

“我們可以考慮繼續保留東印度公司對大員港地區的治理權,但這有一個前提。”厲鬥回來之後就立刻提出了剛纔與錢天敦商量好的條件:“每個月至少向我們輸送一千名由我們指定類型的移民,如果貴方能夠做到這一點,那我們就可以談談接下來的交易細節問題了。”

菲利普連連搖頭道:“大員港本來就是屬於東印度公司,這個‘保留’的說法,鄙人是不能認同的。另外關於移民類型的指定,條件不可提得太細緻,不然鄙人就算搜遍遠東,也未必湊得出貴方想要的人。”

“移民的條件要求我們可以慢慢商談,這個不用急。”厲鬥在跟錢天敦談過之後,已經將這事的輕重緩急理得十分清楚:“既然貴方對大員港的安排有異議,那我們就先來說說大員港的事情。”

類似這樣與雙方切身利益相關的談判,並不是兩名談判代表坐下來三兩句話就能達成最終的協議,雙方都必須以一定的妥協作爲代價來換取一致的意見。海漢相對荷蘭而言,在這一地區的確具備了比較明顯的武力優勢,不過真的要動武的話,也不是說隨隨便便就能碾壓在大員港已經經營了數年的荷蘭人。再加上有人口貿易這個令人無法拒絕的條件,海漢也不願再輕易地使用武力手段去解決荷蘭人的據點。

這種磨嘴皮子的工夫,厲鬥這幾年下來也已經練得比較純熟了。他從一開始調去萬山港從事港務管理,就一直在與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三教九流都接觸不少,對於談判方面的事務也毫不陌生。在目前澎湖基地的人員配置當中,厲鬥應該算是最爲適合承擔談判這個工作的人。

厲鬥這邊在於荷蘭使者菲利普談判的同時,錢天敦也在安排駐紮在本地的海軍,準備近期到大員港附近來一個武裝遊行。錢天敦知道荷蘭人主動上門來談判的原因就是感受到了近在咫尺的澎湖基地所帶來的壓力,不過這種壓力的程度顯然還不夠強,以至於荷蘭人認爲自己還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而錢天敦所要做的就是把炮口直接頂到荷蘭人的嗓子眼上,讓他們儘快認清現在孰強孰弱的事實。

由於財政方面的問題,原本應該部署在澎湖基地的海軍第四艦隊的編制一直還差了旗艦的加入,而目前四艘“探索級”加四艘“探險級”戰船組成了本地駐防海軍的主要戰力,此外還有三艘補給船和兩艘兩艘運兵船,兩艘快速偵察艇。雖然陣容中還缺了旗艦,但實際戰鬥力應該已經遠遠超過大員港的荷蘭武裝船隊了。

如果是大型的作戰行動,那麼籌備期肯定會比較長,不過大員港距離澎湖馬公港才幾十海里航程,以海漢艦隊的航速,一天時間足以跑個來回。加上僅僅只是示威而非前去作戰,這相應的準備工作也就簡化了許多。當然了,在軍方的內部記錄當中,這次行動肯定不會被提及其真正的目的,僅僅只會是第四艦隊一次普通的日常出海訓練而已。

11月5日,談判告一段落,沒有在海漢這邊取得太大進展的菲利普乘船返回大員港。除了海漢同意用人口貿易作爲交換條件,保留東印度公司在大員港的治理權,其他的條件幾乎全都咬死不鬆口。而這比荷蘭人預計可接受的談判底線還差了一截,菲利普不敢拍板做主,只能先回去告知大員長官漢斯,由他來作出相應的決斷。

菲利普前腳剛走,隔天一大早第四艦隊就從馬公港出發了。除了兩艘運兵船和一艘補給船停留在港口內,其他所有船隻都參與了這次行動。錢天敦親自帶隊指揮,帶着船隊駛往東南方向的大員港。

相比錢天敦上次帶着特戰部隊踏足的臺灣中部地區,大員港的自然條件顯然要優越得多。這裡的港灣入口航道寬度僅有百餘米,航道左右兩邊的陸地如同螃蟹的一對大鉗緊緊護住了進入港灣的要害,而荷蘭人所修築的碼頭位於港灣的東北端,在進入港灣抵達碼頭之前,還需通過兩個與入口航道同樣狹窄的地段,其位置險要程度可見一斑。只要在這兩處地方修築足夠多的岸防炮臺,就足以抵禦來自海上的入侵者了。

西班牙人早年也曾試圖挑戰荷蘭人的這個據點,不過當他們用兩條帆船的代價體會到攻打這裡的難度之後,便明智地選擇了退卻,轉而去臺灣島北方尋找別的落腳點了。如果真要硬拼,不在大員港裡沉個十條八條船,估計他們連摸上岸的機會都不會有,而這樣的代價是西班牙人絕對不願去付出的。

海漢艦隊在清晨出發,下午就已經抵達了大員港外海。而這隻規模龐大,標誌明顯的船隊,在距離海岸尚有好幾海里的地方就已經引起了海上巡邏的荷蘭船隻注意。

“看把這些荷蘭人緊張得!”高橋南看到從荷蘭帆船上衝天而起的煙火示警信號,忍不住吐槽道。

“這些傢伙倒是挺警覺的,把這個情況記錄下來,回頭琢磨琢磨,看看有什麼方法能把他們的巡邏船提前搞掉。”錢天敦的關注點顯然有所不同。

如果荷蘭人提早向陸地上示警,那麼想要從海上發動攻勢的難度顯然會因此而加大不少,而這正是錢天敦作爲一名指揮官想要避免的情況。但目前這個時代並沒有什麼命中率極高,殺傷力也足夠大的遠程武器,能夠在極短時間內擊沉一艘目視距離上的中小型帆船。除非對方的巡邏船離開海岸的距離足夠遠,否則很難在其發出警訊之前將其制服或擊沉。

海面上不多的幾艘小船立刻如同受驚的小動物一樣,調頭駛往港灣入口。而海漢一方此行的目的重在震懾,並沒有追擊這些船的意圖,就遠遠地看着它們逃回港灣內。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大員港之外的海面上除了海漢船隊之外,就只剩下從低空掠過的海鷗了。不過海漢船隊也並沒有過於接近港灣入口,一直保持着比較安全的距離——從望遠鏡中可以看到入口航道兩邊的海岸上各修築有幾處岸防炮臺。錢天敦並不想讓自己的部下冒險去測試對方的射程,因爲這種情報只需要花錢就能從大員港買到,沒有必要以身涉險。而且錢天敦也不打算給荷蘭人落下先行破換停戰協議的口實,畢竟這次行動是要脅迫荷蘭人同意交易條件,而不是真的要攻打大員港。

“通知各艦,與海岸線保持兩千米的距離,不得過於接近。”錢天敦下令道:“讓兩艘偵察艇分別往南北兩個方向走,偵察一下附近的海岸線,以十海里爲限,有任何狀況立刻撤回來。”

旗艦上的信號旗很快將錢天敦的命令傳遞到了其他戰船上,兩艘輕快的偵察艇立刻調轉方向分別駛往南北兩個方向。

這種被命名爲“蜻蜓級”的偵察艇可以簡單視作是“探索級”的微縮版,船身形狀和帆具都是照搬了大船的設計,但噸位不足五十噸,只有大一號“探索級”戰船的約莫四分之一。每艘“蜻蜓級”偵察艇定員僅十人,木製船身上沒有任何多餘的裝備和物資,也沒有配備火炮,所有能夠減重減阻的船身構件幾乎都取消了。大型戰船上所使用的鋼鐵龍骨、桅杆芯,也都統統放棄了安裝到這種偵察艇上。由於其船身較輕,吃水較淺,還可以從入海口溯流而上深入內河執行任務。雖然航速還達不到“飛速號”和“閃電號”兩艘雙體帆船那麼誇張的十幾節,但平均航速超過八節的成績也足以讓這種輕快的小帆船在海上將同時代的競爭者們遠遠拋在後面。

當然了,優越的性能也必須付出相應的犧牲,“蜻蜓級”偵察艇爲此所付出的代價就是船上的船員生活空間幾乎沒有任何舒適度可言,船艙裡除了存放補給物資的艙位之外,就只有幾張吊牀供輪崗的船員休息,甚至連提供熱食的竈具都沒有。如果出海的時間超過五天,這種偵察艇就必須要在途中獲得補給才能維持運轉了。

不過對目前的海漢海軍來說,這些弊端還算比較容易克服,畢竟目前海漢海軍真正在執行戰鬥任務的時候,都會保證比較穩妥的補給運作,而且活動區域往往也不會過於遠離大陸。

“蜻蜓級”偵察艇去年就已經在海運部完成了設計定型,今年上半年由勝利港造船廠同時建造了四艘,在完成了下水後的各種測試之後,分別分配到了駐紮在安南金蘭港的第三艦隊和駐紮在福建的第四艦隊,取代了以前用“探索級”戰船當偵察船使用的做法。這種偵察艇來到澎湖入列服役還不到兩個月,就連前次登陸濁水溪都沒有讓其出動,這次第四艦隊南下到大員港外示威,可以算得上是這種偵察艇第一次執行任務。

此次錢天敦帶着艦隊出來訓練,本身也是有摟草打兔子兩不誤的心思,一方面用武力震懾舉棋不定的荷蘭人,另一方面也是檢驗一下海軍各部隊的日常訓練狀況。還有一個秘而不宣的目的,就是順道偵察大員港附近的近海區域,就算不登陸也至少要摸清附近的海岸線狀況,萬一哪天翻臉了真要武力解決大員港,至少也不需要再臨時抱佛腳了。

海漢艦隊很淡定的在大員港外海慢慢悠悠地進行各種航行科目訓練,但熱蘭遮堡的荷蘭人此時可就沒辦法保持冷靜了。當掛着紅藍雙色旗的海漢艦隊出現在大員港外的消息傳回熱蘭遮堡,漢斯在第一時間就立刻下令本地所有人員和機構都進入戰爭狀態。這位東印度公司駐大員長官的第一反應,就是海漢人已經失去了所有的耐心,打算要強攻大員港了。雖然漢斯也曾不止一次地預想過如果這種狀況發生該如何應對,並且也制定了相應的緊急預案,但當這一刻真正到來的時候,漢斯悲哀地發現自己所管轄的區域仍然是立刻亂做了一鍋粥。

除了極少數軍人在得到命令後立刻奔赴戰鬥崗位之外,絕大多數人首先所做的事情就是回家收拾細軟準備出逃。雖然據說海漢人已經封鎖了港口唯一的出入航道,但這些人依然沒有抵抗敵人入侵的覺悟。儘管他們當中見過海漢民團的人爲數極少,但他們普遍認爲本地的武裝並不足以擋住海漢人的進攻——畢竟擁有上萬兵力的十八芝都已經敗在海漢人的炮口之下,那僅僅只有不足千人兵力的大員港又能拿什麼來阻擋海漢人呢?

大員港附近是修建了不少的岸防炮臺,但這些火炮已經有好幾年沒有發射過了,是否能夠繼續安全使用還另說,關鍵是本地懂得開炮的炮手也早就已經技藝生疏,打起來能不能擋得住海漢艦隊的突擊可不好說。

一旦港口被突破,荷蘭人所能倚仗的防禦設施就只有僅完成了一期工程的熱蘭遮堡了。這座城堡在歷史上始建於1624年,用了近三十年的施工時間才宣告全部完工,雖然海漢人的出現讓其比原本的歷史提前了近兩年完成一期工程,但要依靠目前的完成度去抵抗船堅炮利的海漢人,絕大多數人都對此持悲觀態度。

3267.第3267章第31章 水電站開工第400章 不服第1067章 束手就擒3179.第3179章2935.第2935章2472.第2472章第392章 破城2400.第2400章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第2029章第四百六十章 文化滲透2637.第2637章第84章 大生意小買賣第1599章 禁止與許可3125.第3125章第2141章第1617章 收集情報3155.第3155章2441.第2441章第1760章 武力展示(二)第1375章 抵達山東2867.第2867章第24章 勞改營(二)第1905章 陸軍基地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第八百七十七章 舟山招商會(二)第1663章 攻打馬尼拉(十三)2433.第2433章第1239章 戰事來臨3102.第3102章第九百四十五章 實際利益第2271章3382.第3382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幕後第六百四十七章 重返南日島2794.第2794章2648.第2648章第1021章 先遣隊(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南日島之戰(四)第1008章 開國慶典(八)2516.第2516章第379章 攻守之間第2279章第1420章 談判砝碼2706.第2706章第153章 關於新航路的意見分歧第1267章 缺乏信任2695.第2695章第2315章2741.第2741章第2053章第47章 勞工等級制第1626章 心癢難耐第249章 試炮引起的小插曲第1476章 東江移民區2591.第2591章第1290章 新戰術體系第五百八十四章 南下作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等待集結3249.第3249章第1237章 萬事俱備第2168章第1169章 各有打算2591.第2591章3393.第3393章2669.第2669章第1134章 激戰磁山第1729章 外交晚宴第1389章 大局第2156章3404.第3404章第九百四十四章 資源整合第1099章 圍剿萬家軍第152章 內河航運系統2799.第2799章第六百一十章 聯合軍演第九百二十五章 南下婆羅洲2995.第2995章第九百四十六章 強勢第九百一十六章 合作的內幕第2194章3407.第3407章第2246章第1364章 戰爭的開始2785.第2785章第97章 自行車第1448章 伏擊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第2176章2659.第2659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特派專員第2章 入夥2487.第2487章第293章 貿易談判(二)2696.第2696章第362章 驅趕地主第1563章 外交辭令第1101章 交換條件第1226章 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