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前輩的故事

對執委會而言,驅趕十八芝放棄澎湖老巢本來也是備選的方案之一,不過軍方在制定行動方案的時候,肯定要將十八芝死守澎湖的局面作爲主要考量方向,所有的兵力調動、物資籌備,都是以攻打澎湖爲藍本來進行部署。爲了避免讓十八芝過早地察覺到海漢大軍壓境的狀況,還特地在向福建輸送人員物資的過程中使用了許多瞞天過海的手段。

但如果要換一種思路,給十八芝製造外部壓力以驅使其主動放棄澎湖,那就必須要放棄之前的做法,讓十八芝意識到他們將要面對的敵人具有不可抵抗的強大實力。好在現在是十八芝已經動了要逃的心思,聯軍一方倒是不必大費周章地提前在臺灣海峽宣揚武力了,只需想想如何能夠給這種苗頭來個火上澆油就好。

福建前線的兩位帶兵大將都認爲在目前開戰準備尚不充分的情況下,把十八芝驅離澎湖比嘗試將其殲滅更爲可行,這種意見也直接影響到了執委會的決策。當然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聯軍如果按照原定的計劃行事,有可能會讓十八芝毫無損失地逃走,而這並不是聯軍雙方的首腦所願意看到的結果——即便是有意要放十八芝離開,那也得將其扒下一層皮,讓他們在短期內難以恢復才行。

3月25日,在執委會的授權下,軍委發佈了新的部隊調動命令,駐守三亞的海軍第一艦隊將在近期啓程,前往珠江口與駐紮在鎮南港的第二艦隊會合,然後一起開拔去福建,參與代號爲“海峽風暴”的大型聯合軍演。駐安南金蘭港的南海艦隊北上回三亞,進行艦隻維護升級,艦隊軍官們也將在此期間進入勝利港軍校接受短期培訓。

當然了,無論是軍演還是艦隻的維護升級,統統都只是一個藉口而已,明眼人當然知道這麼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可不是和平時期應有的動作。海漢目前總共才四支成形的艦隊,這個調動完成之後,其中三支都會集中到福廣海域,這種將大量兵力部署到海外的狀況,只在當初介入安南內戰時出現過。不過那時候海漢民團的兵力遠遠不及現在,與大本營的距離也比現在近得多,這麼大規模的軍力調動,對於海漢的運輸和補給都將帶來不小的壓力。

除了海軍之外,駐守海南島的陸軍也將抽調兩個營的部隊前往福建,在與福廣兩地的駐軍會合之後,參與行動的海漢民團陸軍部隊規模也將達到近四千人的規模,將會臨時編制爲一個加強團。其中包括四個步兵營,一個炮兵營,一個後勤輜重營及團部直屬的通訊連、偵察連、醫護連、特勤警衛連等等。軍方一把手顏楚傑將親自出任最高指揮官,與部隊一起開拔。

這次參與福建戰事的海陸兩軍算在一起,總兵力已經近七千人,也是海漢軍史中投入兵力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軍方預計這次行動將要消耗的資金至少在五十萬元以上,好在這筆錢並不需要自掏腰包,福建那邊已經承諾會負擔這一筆不菲的戰爭開支。當然了,要是最後十八芝選擇撤離澎湖,那麼戰事或許並不會持續太久,實際的花銷也可能會比預計的數目更低一些。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插曲,神經莫名緊張起來的葡萄牙使者約見了陶東來,詢問此次的兵力調動是否與葡萄牙有關。葡萄牙人的緊張情緒倒也不是全無來由,現在海漢跟福廣兩省的大明官府越走越近,去年更是有好幾次出兵是爲了替大明討伐海盜,其中一戰甚至牽扯到了荷蘭人。葡萄牙人在濠鏡澳的據點也是他們在大明的唯一一處港口和貿易門戶,雖然大明官府從沒表示過要收回這片土地,但海漢人可未必不會打這裡的主意,畢竟珠江口海域的實際控制權現在就是掌控在海漢民團手中,真要搶奪濠鏡澳,葡萄牙人恐怕很難有抵抗的能力。

哭笑不得的陶東來只好安慰葡萄牙人並不會發生他們所擔心的事情,此次的軍事調動不針對葡萄牙,也不會對濠鏡澳發動任何形式的攻擊。爲了讓葡萄牙人確信這一點,陶東來不得不表示如果海漢真的打算要搶佔濠鏡澳,其實不需要動用這麼多的兵力——大概只需一半就已經綽綽有餘。

陶東來“有理有據”的說法總算是安撫住了惴惴不安的葡萄牙使者,好在這種說辭不需要再對廣東官府重複一遍,因爲這件事已經由駐廣州辦事處的馬力科等人去辦了。海漢北上的艦隊雖然會在香港島短暫停留以進行補給,但並不會駛入珠江口,因此倒也不會給廣東官府造成太多的緊張情緒。

4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海漢登陸勝利港慶祝日,今年已經到了第五年,對於每一個參加了穿越行動的人員來說,這都是一個可喜可賀的日子。五年過去,他們不但在這個時空中成功立足,而且還順利地實現了對外的不斷擴張。到目前爲止,海漢已經實現了糧食、能源、金屬等必需品的自產,搭建起了初級工業體系,並且通過對外貿易實現了原始財富積累。

以海漢今時今日的實力,要在海南島立國已經不需再有什麼大的顧忌,即便大明朝廷會對此震怒,但也拿不出什麼有效辦法來對付武力強大的海漢,瓊州海峽這道天塹就足以讓明軍止步於對岸了。當然了,廣東官府其實早就對海南島上的狀況心知肚明,但只要海漢一天沒有豎旗造反,大家就繼續裝聾作啞假裝不知道就好,畢竟帶着兵去跟海漢人死磕,哪會有每年坐在家裡收銀子舒心愜意。

而正是因爲廣東官府的一再容忍,海漢這邊倒也不急着宣佈獨立了。反正海南島各地都已經在開始按照執委會規劃的模式重新建立統治機構,慢慢抹去大明的影響力,時間越長效果越明顯。而且不跟大明翻臉,大陸地區的原材料和人口就會源源不斷地輸入海南島,再以工業品的形式返銷回去賺取收益,執委會對於這種已經成熟的運作模式是樂見其成的。

按照往年的慣例,海漢轄區各地都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而勝利港也一如既往地舉辦了閱兵儀式。即將出徵的陸海兩軍部隊都在閱兵式上亮相,去年在南海和福建兩地作戰立功的軍官們,也終於等到了在這個萬衆矚目的盛會上得到首長們親自授獎的機會。對於海漢民團的軍官們來說,在週年慶上的授獎儀式所帶來的榮譽感,甚至超過了所得獎項本身,因爲絕大多數獲獎者只有在這個場合,纔有機會能夠跟高高在上的執委會首長們進行面對面的接觸。當然首長們也沒有忘記利用這個機會,給即將出徵的軍官們好好打一打雞血,讓他們帶着十足的戰意踏上征途。

4月2日,剛剛在前一天得到不少軍功嘉獎的海軍就從勝利港開拔了。除了十餘艘作戰船隻之外,同行的還有裝載補給以及運送陸軍部隊的船隊,隊伍浩浩蕩蕩總共有四十多艘船。船隊將先行前往鎮南港,在那裡與當地的部隊會合之後,再一起駛向福建。

“藍鯊號”護衛艦是一艘去年剛剛入役的“探險級”戰船,船上有近一半的水兵是去年服役的新兵,作戰經驗相對較少,這次遠征福建還是他們第一次參加這樣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都不免既緊張又興奮。

駛出勝利港不久,船隊折向東方行駛,甲板上閒下來之後,一幫新兵便圍住老兵,讓他講講之前參加過的海戰。

“都是過去的事情,沒什麼好賣弄的!”被圍住的老兵卻不肯配合,擺擺手示意大家散開。

直到有新兵很識趣地摸出了菸捲遞到老兵手上,老兵一看是市面上要三角一包的“勝利堡”,不是那種白殼內部供應的免費低端貨,這才終於鬆了口:“既然各位這麼想聽故事,那我就隨便說兩段……”

“點上點上。”當下有識趣的水兵摸出火柴給老兵點燃了菸捲。

老兵吸了兩口,一邊吞雲吐霧,一邊說道:“說起來我老曹也是算是入伍比較早的,崇禎元年……呸!是海漢1628年纔對,我就來勝利港投了軍,那時候你們這幫猴崽子,應該連勝利港在哪兒都還不知道吧?”

這些新兵幾乎都是1628年之後才移民到海南島的外來戶,因此老曹這種賣弄資歷的說法倒也無人質疑。

旁邊有人問道:“曹頭兒,你投軍之前是做什麼的?”

老曹應道:“之前?之前就是在崖城水寨裡吃兵糧的,所以投了民團之後,首長們就還是把我分到了船上當差。”

人羣中有人嘀咕道:“原來崖城那地方以前還有水師啊!”

“早幾年是有的,不過朝廷和兵部一年也撥不了幾兩銀子下來,連吃飯都不夠,早就已經衰敗了。”老曹嘆道:“你們大概不知道,如今在鐵爐港運鹽的海船,其中有好幾艘都是以前崖城水寨的戰船。要不是首長們宅心仁厚,水寨這幫人估計一多半都得餓死。”

“聽說經常在勝利港露面那位羅升東羅大爺,以前也是崖城水寨出身?”有知道點內幕的人開口問道。

“水寨出身?嘿嘿!”老曹不慌不忙地吸了兩口菸捲,吊足了周圍這幫人的胃口之後,這才說道:“羅爺可是水寨的第一把交椅,崖城水寨參將就是他!”

周圍的人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驚訝,這讓老曹的虛榮心很是得到了滿足,便繼續說道:“當初羅爺也是慧眼識珠,看出了海漢首長們來頭不凡,是做大事的人,就果斷跟首長們合作,幫首長們在瓊州各地賣鹽。這時間長了,羅爺也不想吃兵糧了,乾脆就把崖城水寨變成了崖城商棧,安安心心地做起了買賣。這幾年也頗賺了些錢,那三亞建的專賣富商大戶的房子,一套就得要上千,羅爺可是買了好幾套屯着。”

“曹頭兒,那你怎麼不學着羅爺,也跟着做買賣去?”有人好奇地問道。

“你以爲誰都能做買賣賺大錢啊!”老曹伸出手去敲了這人腦袋一下:“這還是得腦袋瓜好使才行!我這樣的連算帳都算不明白,還做什麼買賣?再說了,人家羅爺也是有背景的人,他老丈人可是崖州知州大人啊!海漢首長們願意把這海鹽買賣交給羅爺代理,那也是有看中了這層關係的原因在裡面。”

老曹把剩下的菸屁股彈進海里,繼續說道:“蟹有蟹路,蝦有蝦道,你們也不用羨慕人家做買賣發了財。在海軍裡好好幹,幾年軍功累積下來,該分房分房,該分田地分田地,今後要想退伍回家,執委會還給安排事情做,那不比做買賣穩當多了?說不定這趟去完福建回來,我們這條船上就得多幾位憑軍功升到尉官的。”

“這軍功有那麼好拿?海上打仗很兇險吧?”有人又問道。

“兇險個屁!”老曹斥道:“海軍拿軍功比陸軍容易多了,陸軍就算有槍有炮,那打到最後還是得短兵相接,拿命去拼。如今我們海軍打仗都是隔着老遠直接用炮轟,轟到對方投降或者沉船爲止。海軍成軍都幾年了,還沒有哪條船是在海上被對手擊沉的。”

老曹說的雖然也是實情,但卻並不是那麼全面,海軍在數次的海上交戰中當然還是有人員的損失,只是相對陸軍的傷亡率的確要更低一些。而且海軍所承擔的風險可不僅僅只是在戰時,在海上航行期間幾乎每時每刻都要面對大自然的挑戰。因爲惡劣天氣損毀乃至沉沒的海軍船隻,在過去的幾年中也曾出現過好幾次,只是軍方不會對此多加宣揚而已。

3073.第3073章第1571章 能者爲先3209.第3209章2419.第2419章2537.第2537章第1840章 戰後清算第1167章 緣分使然第27章 黎人(二)第1089章 移民措施第123章 大本營的準備工作第17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2485.第2485章第1857章 利益集團3171.第3171章3057.第3057章3209.第3209章2428.第2428章第1978章第1055章 步步推進2791.第2791章第1418章 利益分配2588.第2588章第62章 火炮(一)第74章 收買2579.第2579章2382.第2382章第2156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國際形勢2519.第2519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53章 邀功請賞(二)第62章 火炮(一)3155.第3155章第1071章 不同兵種第2153章第2199章2456.第2456章帝六百一十一章 黑科技3167.第3167章2564.第2564章2370.第2370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順藤摸瓜第五百零四章 瓊州府城第1124章 成本與收益第1384章 移民營裡的門道第1734章 態度轉變第四百一十一章 福建局勢第1513章 三方會談2988.第2988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親自演示第八百八十一章 舟山招商會(六)2888.第2888章第八百六十三章 追剿殘匪第2278章第1152章 北方商業航線第1596章 真正意圖第1089章 移民措施第九百三十四章 權衡利弊第1888章 農業開發第2226章第八百六十五章 安排與改造2431.第2431章第1935章第1266章 半推半就第1186章 杭城見聞第54章 崖州城(一)3190.第3190章2976.第2976章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第1211章 中南半島2397.第2397章第1839章 戰義州3007.第3007章第1826章 進退兩難2745.第2745章3217.第3217章第2165章2874.第2874章第1883章 漳州見聞第2169章第九百八十一章 社會變革第1125章 跨陣營合作第1476章 東江移民區3352.第3352章第1977章2546.第2546章第1652章 攻打馬尼拉(二)第2033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與黎人的談判3057.第3057章第七百二十八章 艱苦的作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千智2900.第2900章第2122章第1467章 利益交換3138.第3138章第1170章 幕後交易第1358章 再戰旅順口3102.第3102章第1121章 老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