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秋交會成果

範隆根在此之前一直不是很理解爲什麼率領六艘武裝帆船出戰的範德維根會被海漢人打得丟盔棄甲,但當他看到勝利港軍用碼頭停靠的海漢艦隊時,多少也能感受到範德維根當初的無奈了。是的,海漢人麾下的武裝力量可不是什麼裝備了幾門火炮的商船,而是實實在在的作戰艦隊,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商船與其相比,在實力上存在着明顯的差距。

至於養着這麼一支龐大的艦隊需要多少開支,範隆根作爲一支商船船隊的指揮者,心裡多少還是有點數的。最可怕的是海漢人麾下明顯不止這麼一支艦隊,他們在福建和安南也同樣部署了大量作戰船隻,也就是說至少還存在着另外兩支艦隊。範隆根認爲起碼要把這裡所見的戰船乘以三,甚至是更大的倍數,那纔是海漢海上作戰力量的真實狀況。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公司董事會沒有冒然作出攻打三亞或者與海漢全面開戰的決定,否則以目前所見的狀況來看,一旦開戰,東印度公司怕是要吃大虧。

而身爲軍官的範德維根早就看得眼睛都直了,來三亞待了一個多月,總算是看到了他此行的目標。但海漢人卻沒有留給他更多的觀察時間,就只能這麼遠遠的一瞥。以這種方式所能蒐集到的情報信息,回去之後恐怕很難向董事會的大佬們進行交代。

爲了避免荷蘭人再做出什麼不理智的舉動,海漢海軍特地出動了兩艘“探索級”帆船一路“護送”荷蘭船隊南下,直到第二天才折返。

送走了荷蘭船隊之後,三亞秋交會終於進入到高潮階段。從各地趕來的客商彙集到三亞,簽署各式各樣的合作協議。這其中比較大項目主要都集中在瓊北地區,光是萬畝以上的集體農場項目,這次就有七個。此外集中籤約的還有各地的代理商,這次除了福廣兩地之外,還有不少客商是千里迢迢從湖南、江西、浙江等地趕來,爲的是獲取部分海漢商品在大明境內的“行省銷售代理資格”。

隨着近兩年海漢商務部主導的銷售渠道網絡在福廣兩省逐步鋪開,海漢商品的銷售區域已經慢慢在向內陸省份和大明中北部地區延伸。一些眼光好,有門路的商家,便準備效仿福廣兩省的同行,主動與海漢建立商業合作關係,並在那些海漢自身商業渠道無法到達的區域內承銷海漢商品。

幾乎不會有誰在考察過海南島的實際狀況之後還會對海漢的實力心存懷疑,他們所到之處,包括地方官府在內都對海漢人言聽計從,這個位於大明南海邊陲的大島儼然已經有了國中之國的氣象。不過商人可不會那麼在意海漢人在這裡的做法是不是於國法不容,他們只要明確自己跟海漢人的合作能賺取到多大的收益,以及海漢人有足夠的能力來確保這種合作關係的穩固和安全,這就已經足夠了。至於海漢人是不是對朝廷,對皇上忠心,這些難道還能轉化成白花花的銀子進到自己口袋裡嗎?

秋交會於10月底圓滿結束,在此期間除了接到大量的商品訂單之外,還新組建了廣海商盟、福海商盟兩個省級的商業行會。這種行會與先前海漢組織成立的“瓊聯發”有所不同,並不是以股份制爲根基的盈利機構,而是相對較爲鬆散,由大明境內商人自發組織的商業聯盟。

顧名思義,這種商業聯盟的成員都是與海漢有着貿易往來的商家,可以說都是海漢利益相關者,而這些人在地方上抱團之後的影響力也非常可觀。海漢一心想要向外推廣的價值觀、文化、金融、生活方式等等,如果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來運作,那效率肯定不會太高,但有了這些區域範圍的商業聯盟參與推廣,效果就會大不一樣了。

以兩廣爲例,廣海商盟的成員基本包括了廣東治下的潮州、惠州、南雄、韶州、廣州、肇慶、羅定州、高州、廉州、雷州等所有州府,商盟內部將會設立統一的消息渠道。海漢這邊一旦有什麼新的商品或是對外政策問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推廣到整個行省範圍內,而無需再像過去那樣,靠着口耳相傳來慢慢擴大影響範圍。

大明商人們參與這個商盟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海漢商品的承銷資格,得到最新的市場報價等等,最關鍵的是這麼多有實力的商家集中起來,很容易就能對市場形成干預,從而獲取到更多的收益。而且海漢銀行也將會爲商盟提供更多的專項服務,方便商盟成員在交易過程中的款項結算,提高其資金的運轉效率。

而這種形式對海漢來說,除了明面上看得到的各種好處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借勢打壓那些地方上不願與海漢合作,甚至是對海漢採取敵對態度的商家。而且以海漢的實力,可以向自家的扶持對象提供各種各樣的幫助,特別是地方上的富紳們非常感興趣的軍事支援。

海漢在廣州府扶持的李家,幾乎已經成爲了所有對外合作的典範樣本。幾年前還曾經被流寇圍困,險些滅門的李家莊,現在卻已經號稱兩廣第一莊,富甲一方不說,而且擁有了極強的武力配備。目前以鏢行形式存在於兩廣各地的金盾護運,表面上雖然是鏢行,但知道內情的人都知道這家鏢行已經無異於一支私人軍隊,不但組織性極強,而且所用的武器裝備,全部都是由海漢人特別供應,所有的人員也都是由海漢進行訓練——其中的不少鏢頭甚至都有過在海漢民團中服役的經歷。

各地官府對於金盾的存在也都是睜隻眼閉隻眼,一來金盾背後的李家和海漢人勢力的確夠大,一般六七品的基層官員根本就扳不動人家;二來地方上偶爾也會有求助於金盾的地方,比如說押送庫銀、重刑人犯、捉拿通緝要犯、抓捕強盜山賊等等,這些活兒金盾做起來比地方上的衙役要拿手多了,而且首尾都處理得很乾淨,不會給官府帶來太多麻煩。

而在地方上的大戶看來,金盾這種武裝組織所能做的私活就更多了。既可以看家護院,也可以刷一刷排場。李家的要人現在出行,那都是有揹着海漢火槍的護衛隊隨行,排場甚至比一些官員還要大,誰看了不羨慕?

而在這次的秋交會上,海漢方便宣佈了今後的對外合作中,凡是商盟成員都可以申請海漢的軍事支持,包括人員訓練、武器購買、救急救難等等,這無疑是給那些一直眼紅廣州李家和“瓊聯發”股東的地方大戶們一個極好的機會,他們也終於有機會能夠和這些先行者平起平坐地一起愉快的裝逼了。

而類似這樣給予商盟成員的特殊待遇,幾乎涉及了所能想到的方方面面。海漢銀行會設立商盟專用櫃檯,各處碼頭都會有商盟專屬的貨棧,但凡能夠體現出商盟成員身份差別的地方,都被詳細地列入了商盟的相關說明當中。商人們雖然不明白什麼叫做vip待遇,也不知道什麼叫做差異化服務,但僅僅就是這些暫時列在紙面上的待遇,就已經能讓他們感受到商盟成員身份的與衆不同。

當然了,要享受這些待遇也是有準入門檻的,除了對成員的資產規模有一定的要求之外,商盟成員每年還得繳納一定數目的公共費用。用施耐德在商盟推介會上的話來說,這種措施就是要提高准入門檻,不能讓商盟成爲阿貓阿狗都能混進來的低等行會。大亨們對此不但不覺得反感,反而深以爲然,進這個圈子就是爲了結交實力相當的生意夥伴,誰會願意跟等級和觀念都相差太多的人合作。

海漢雖然不會直接領導和干涉商盟的日常運作,但同樣在其中有很大的影響力。廣海商盟的首任理事長由“福瑞豐”掌櫃李繼峰擔任,而福海商盟的這個職位則是由許心素的二弟許心哲擔任,即便是有人想在商盟裡搞事,也很難搶奪到真正的話語權。

在忙完了秋交會的事情之後,執委會馬不停蹄地開始實施下一步的規劃,即消滅十八芝,清理福建沿海和臺灣海峽的航道。儘管其作戰規模不如安南內戰,作戰距離比不上安不納羣島,但這個作戰目標對於海漢來說仍然可以算是一個新的挑戰。

安不納羣島的防禦力量十分有限,海漢幾乎沒有費太大的工夫就將其拿下,而之後佔據地利優勢,防禦荷蘭人的反撲也較爲輕鬆。但十八芝佔領澎湖已有數年,而且手下仍有近萬的青壯人口,海上的實力也不可小覷,打起來不可能像安不納島那麼輕鬆。而當初在安南作戰的時候,補給線可遠遠比不了福建這麼遙遠的距離,再加上海上的機動力明顯佔優,作戰的壓力要小得多。如果到福建作戰,糧草倒是可以從福建本地籌集,但軍用物資基本上仍是得從海南島運過去,一旦戰事不順,這麼遙遠的補給距離就會成爲最大的作戰障礙。

爲了解決這個麻煩,相關部門也已經準備瞭解決方案,一方面是通過談判讓荷蘭人知難而退,不再對十八芝提供援助,另一方面也已經開始籌備作戰物資,以海運的方式提前向福建進行輸送。但這種運輸不能公開,必須要秘密進行,以免打草驚蛇。因此執行這個任務的船隻幾乎全部都是來自大明海商,而沒有動用海運部自己的船。

11月5日,一支福船船隊通過鐵爐港外的狹窄航道,緩緩地駛進了鐵爐港。位於三亞西側,海南島東南角的鐵爐港,目前在海漢控制下的鹽場中產能僅次於鶯歌海,比勝利港鹽場和剛剛投入生產不久的儋州灣鹽場的產能都要高出一截。同時這裡也是海漢對外銷售私鹽最主要的販售點,類似羅升東這樣的大鹽販,現在進貨都是到鐵爐港這邊來裝船。

不過今天到來的這支船隊稍稍有一點不同,抵達碼頭之後並沒有像別的運鹽船那樣立刻開始裝貨,而是靜靜地停靠在岸邊沒有動作。別的運鹽船來了之後都是巴不得三五下就裝完了趕緊開拔,以便每個月能多跑上一兩趟多掙些銀子,哪裡還有閒心停在這裡空耗時間——鐵爐港因爲航道狹窄,所能進入港灣停靠的船隻數目有限,所以在這裡停船都是要計時收費的,即便是羅升東也不會讓自己的船在這裡停靠超過半天。

但這支沒有掛出旗號的船隊一直沒有動靜,顯然是打算要在這裡過夜了,另外幾艘裝運私鹽的船都趕在日落前急急忙忙地離開了,只剩下這支船隊孤伶伶地靠在港灣西岸的碼頭上。

暮色降臨之後,碼頭上忽然開始熱鬧起來,搬運工們推着一隊隊的板車出現了,船舷上也次第亮起了火把和燈籠。水手們迅速將跳板搭建起來,然後搬運工開始向船上裝運一箱箱的貨物。

這些貨物都是從田獨的車間裡生產出來的軍需物資,通過田獨與鐵爐港之間的山谷秘密運送過來,然後在這裡以私鹽的名義裝船運走。爲了儘可能地保守秘密,這種裝船往往都是安排在夜間進行,而船上的水手也都不知道這些貨物的內容是什麼——他們只知道這一趟運的東西比私鹽要值錢得多,而他們所能得到的工錢報酬也會漲一大截。

裝運貨物一直持續到後半夜才完成,天色剛矇矇亮的時候,這支船隊就無聲無息地駛離了鐵爐港,向着東北方向駛去。他們的目的地是珠江口的香港島,在那裡這些貨物還需完成一次裝卸,然後由福建來的商船完成下一步的轉運,將其運往福建金門島,也就是海漢軍事顧問團所駐紮的地方。

第1695章 互查底細2548.第2548章2973.第2973章第1955章第1595章 操作方式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五十八章 局勢走向第1233章 戰爭陰雲第1303章 頂替編制第2307章第1373章 作戰計劃2431.第2431章2890.第2890章第1247章 陷入困境2800.第2800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態度轉化的根本原因第九百八十五章 考察書院的收穫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第2061章第1351章 罪魁禍首第225章 越南之行(八)第235章 附加條件3401.第3401章第1620章 圖書館第2144章2959.第2959章3200.第3200章2626.第2626章2624.第2624章3352.第3352章2748.第2748章2632.第2632章第1355章 騎兵營的作用第1420章 談判砝碼2599.第2599章2639.第2639章第1431章 改變歷史第1147章 午夜偷襲2931.第2931章2490.第2490章3131.第3131章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第1786章 惹不起3381.第3381章第四百零二章 新移民第1431章 改變歷史第七百五十五章 條件艱苦3297.第3297章3164.第3164章2780.第2780章第四百零七章 新生活(三)3281.第3281章第2211章第1400章 審訊結果第四百七十一章 獲釋第150章 災後重建2745.第2745章第2130章第1940章第1806章 據江而守第1712章 特殊招募第七百八十八章 年終總結第1937章2415.第2415章第280章 構建陣地第3420章第六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3140.第3140章第2085章第六百七十七章 參觀昌化第1938章3186.第3186章第2360章3224.第3224章第287章 凱旋第1750章 民間傳聞第六百九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2694.第2694章2834.第2834章第2216章第1654章 攻打馬尼拉(四)3000.第3000章第1596章 真正意圖3006.第3006章第2063章第226章 越南之行(九)第2105章第1222章 星島現狀第七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選擇3064.第3064章3392.第3392章第1791章 杭州灣軍演3180.第3180章第七百四十五章 移民政策第七百二十一章 馬打藍國第1490章 步騎結合第1840章 戰後清算2635.第2635章2436.第2436章第1809章 人口輸送